第555節 明葡戰爭(七)

“轟”地一聲大響後,從一門小型弗朗機炮的炮口中,噴出了幾十枚鉛彈。這些彈丸以一個比較高的初速,毫不留情地射入了城下以小隊爲單位的橫排隊列中。

儘管開拓軍橫在城下的小隊是分散開的,但是依舊被鉛彈造成了殺傷,正對炮口的七八個士兵當場被打倒在地。

緊接着,參差不齊的炮聲連續響起。大型重炮由於佔地面積廣啓動困難,這會已經被葡人棄用了。發揮作用的,無一例外是三寸左右的小炮。

然而在這種局面下,小炮恰恰纔是最合適的。葡人士兵躲在垛口後方,快速裝填後,少數幾個士兵只需要短暫的露頭時間,就可以把炮口推出垛口,大致對準一個方向迅速發射。而射擊目標就在城牆下方不遠處,小炮射程不足的弱點也被規避了。

開拓軍的第一輪攻擊,遭到了強力反擊。

儘管在側面吹來的強勁海風下,硝煙很快消失,然而這並不能阻止葡人在城樓上不停發炮打槍,因爲下方的攻城者火力不足,一排排由滑膛槍打上城頭的壓制火力,效果遲滯,沒有達到預期。

好在前期的訓練起到了作用。開拓軍在硬抗了二輪正面火炮以及棱堡側面的火槍射擊後,儘管已經有了不穩的跡象,但是畢竟沒有崩盤,大部分人還在按照命令作戰。

與此同時,待在陣地後方的餘明傑,從望遠鏡裡看到了一切。然而他臉上沒有半點沮喪的表情,反而很欣慰,扭頭下了命令:“很好,可以撤了。”

很快,前方響起了一段後世人熟悉的樂器聲——司號員吹起了撤退小號。

餘明傑打一開始,就沒指望着開拓軍能拿下大炮臺。

和只會扔石頭灰瓶的土匪寨子不一樣,由殖民者守衛的聖寶祿大炮臺,是完全熱兵器化的近代棱堡。這裡面的守軍曾經在世界各地防禦過土著的拼死進攻,是一支有着豐富作戰經驗,士氣充足的殖民部隊。

而開拓軍在本質上說,並不比對面的殖民軍隊高明多少,事實上大家都是一樣的,開拓軍就是穿越者打造的黃皮殖民軍。

相同的等級,再加上手中的武器也沒有代差,所以開拓軍不可能像打土匪寨子一樣,火力壓制外帶爬城爆破三板斧就拿下據城而守的對方。

令餘明傑感到欣慰的,是開拓軍的紀律性。

儘管和正規軍比起來,開拓軍明顯訓練不足,但是在猝然遭到炮火打擊和排槍攢射的情況下,能穩住陣腳繼續纏鬥,這已經屬於難能可貴了。畢竟這是成軍以來首次遭到熱兵器成規模打擊,能堅持2輪炮火不潰散,直到後方軍令傳達才撤退,這令餘明傑對穿越衆的部隊制度建設充滿了信心。

於是,嚴格意義上來講,在這個位面,由土著做主角,雙方武器不存在代差的情況下,第一次的東西方碰撞,第一次的熱兵器地面戰爭,以明國方面撤退而告終。

.................................

就在現場指揮官面帶欣慰,下令撤退後不久,後方關閘城樓上,有一個人面帶陰沉,緩緩放下了手中的雙筒千里鏡。

這人是何汝賓。

歷史上的何汝賓,不論是帶兵上陣還是著書立說,都做到了一個古代將軍的本份。他所著的《兵錄》一書,包羅廣博,可以說是明代的軍事百科全書。這中間尤其重要的是,兵錄載有許多關於銃炮火器的介紹與戰法,這說明何鎮也是一位緊跟時代潮流的人,並不屬於抱殘守缺的老舊貨色。

所以當他今天現場看完第一輪攻防後,馬上就意識到了棱堡的厲害之處。

在這之前,包括何汝賓在內的土著軍將,大多是知道有棱堡這麼個東西,僅限於此:這玩意不光弗朗機人,荷蘭人也有修築過。而這種在明人看來外形線條“不規整”,多出了好幾處凸角的磚堡,一開始並沒有引起大家注意。

然而真正用熱兵器:當面實戰,棱堡的優勢就明明白白體現出來了。

何如賓方纔看得清楚:攻入兩個突出部之間的明兵,瞬間就遭到了兩側火槍手從側後方向的打擊,毫無還手之力。而進攻凸角正面的部隊,由於攻擊面太狹窄,就只能和城上對峙,形不成衝擊力。

“原來夷人修造的城壘,卻有這般用處!”

何如賓眼見爲實後,瞬間明白了箇中關節。剛纔守軍的火槍和火炮反擊給了他很多靈感,隨即,他又發散思維,聯想到了一系列關於火器在棱堡守備中的應用,並且意識到了這種組合的厲害之處。

在陰沉着臉放下手中望遠鏡的一刻,突然間,何汝賓感覺到一股冷氣從尾骨處升起。彷彿冥冥中自有天意,他眼中出現了自己統領大軍,在某一座棱堡下被炮火砸得車仰馬翻,損兵折將,最終遭朝廷貶斥,淪爲“廢將”的末日景象。

而詭異的是,這一幕幕畫面儘管模糊,但他的對手卻無疑是穿着對襟短衫,髡髮黃膚的明人。

下一刻,得到天啓的何鎮,狠狠一拍腿,然後失態的大叫一聲:“呀,不好,此寨不可硬攻!”

一旁正在用步話機和前方指揮部通話的曹總兵嚇了一跳。待他牛頭定睛一看,發現何鎮此刻臉色煞白,冷汗滾滾,雙目呆滯,貌似魂遊天外。於是曹總兵趕緊起身虛扶道:“大人,可是哪裡不舒服了?”

被曹總兵一觸碰,何鎮這才從天啓狀態中解脫出來:“啊,無事,無事,是本將一時不慎,着相了,見笑,見笑!”

看到何鎮回魂,曹總兵有點真感動地說道:“大人心念屬下,曹川這裡曉得了!不過還請大人放心,區區棱堡,若不是打算着練兵,說話也就拿下了。”

“哦,如此就好,就好。”

何鎮此刻微微低頭,伸手從袖筒中拿出一方夷州產的灰色方格男士用純棉機織手帕,擦了擦汗,然後心有餘悸地偷看了曹總兵一眼。

曹總兵當然不知道何鎮此刻複雜的心理活動,他正忙着招呼勤務兵:“快,拿茶水過來。咱們先吃飯休息,吃飽了再打紅毛!”

勤務兵聞言,伸手從一旁桌上拿了兩個軍綠色塗漆的大茶缸,然後去一個同樣的綠色大鐵罐裡接來茶水,端給兩位大佬。

供應軍隊的茶水,自然是又苦又澀的低端大葉茶。不過穿越衆有錢,再加上臺灣今年已經開始出產甘蔗,所以茶缸裡是放了糖的,茶水因此沒有那麼難喝了。

今天城樓上的都是帶兵將領,包括何鎮和曹總兵在內,領到茶缸的諸位都大口開喝。倒是角落裡的一幫老爺們,其中有人自然是喝不慣這種劣茶的。不過在今天這種陣勢下,也沒人敢矯情,一個個都老老實實面帶笑容地喝起了軍供茶。

茶水喝完,就該吃飯了。

全軍休息的命令是前方指揮部的餘明傑下達的。考慮到開拓軍新敗,需要撤回來休整,再加上時間已經過了中午,於是他便下令休整。

很快,冒着熱氣的飯菜就被送到了各處。

前線部隊的飯菜,是由炊事班挑着桶送上去的。士兵們排隊用自己的飯盒打飯,然後開吃。

而關閘上的各位也是同樣待遇,只不過送上去的,是用小車推過來的,盛好菜的飯盒。然後,當軍將們打開墨綠色的鐵飯盒一看,嚯,好一餐戰飯!

飯盒的下半層是精白的米飯,上半層是一塊塊閃着誘人紅光,發散着甜膩香氣,皮亮油多的大塊紅燒肉。

伸出勺子舀一大塊送進嘴,發現紅燒肉入口既化,香甜鬆軟,頓時所有人都食慾大增,猛吃起來。

頭一頓戰飯用紅燒肉,其實也是有過後勤考慮的。因爲是第一次正規作戰,考慮到會有士兵在緊張情緒下無意識大口吞嚥,所以飯菜裡就不能出現雞骨之類容易出現非戰鬥減員的東西。

這樣一來,紅燒肉就是最佳選擇了。這種高熱量,口味好的肉塊真是最好的戰飯材料......除了貴點,還要用很多糖,還要靠近廣東這個掏錢就能買到二師兄的富碩省份之外,再沒有其他缺點了。

...........................

吃完戰飯,又休息了半個小時後,伴隨着午後的整整海風,開拓軍的第二輪進攻按時開場了。

吸取了上一次的經驗後,這一次開拓軍的進攻更加有目的性,火力壓制也做的更好。不過這些都不足以撼動葡人的防守優勢,在側後方排槍夾擊和小炮快速偷襲下,開拓軍第二輪的進攻依舊敗退了下來。

接下來是第三輪。

看到局面進入事實上的對峙狀態,城樓上的軍將們,此刻已經公開討論起戰況了。而令後世人驚訝的是,此刻大多數的軍將都認爲:局面我方佔優。

軍將們的理由很充足:目前看似進攻受挫,但是從交換比來說,我方是佔優的。是的,攻城戰中5比1的交換比,在中古時代的軍將眼中,就是賺的......

更何況現在我方還有後勤優勢,而紅毛孤立無援,所以軍將們普遍很樂觀。

一旁曹總兵聽得直翻白眼......辛苦練出來的兵,這樣消耗可不是穿越衆的作風。

好在指揮部也開始做了調整。就在開拓軍輪番上陣感受戰場的同時,蓮花莖關閘的大門打開,從關後走出了新一列的士兵。這些士兵身背長槍,頭戴鋼盔,隊列走得像刀裁一樣。

第652節 勳章和墨寶第685節 北歸(十)第548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二)第337節 開港(三)第149節 臺江防禦方案第215節 殺王(十二)第88節 談判(二)第243節 小軍閥第317節 草料第354節 開港(二十)第464節 暗中佈局第622節 大會(五)第483節 回航第408節 步步緊逼第233節 羣賢畢至(六)第305節 建制(三)第443節 好戰第44節 丐幫第189節 夜會熊文燦第142節 種點什麼好第230節 羣賢畢至(三)第354節 開港(二十)第94節 別了,甘第丟斯第88節 談判(二)第56節 李逵李鬼(一)第62節 視察摩雲觀(一)第555節 明葡戰爭(七)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第511節 教頭第178節 備戰工作第327節 會議(二)第634節 歷史慣性的體現以及火線提幹第212節 殺王(九)第541節 頭籌第676節 北歸第69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五)第91節 大樟村第649節 赴任之路(三)第72節 油畫第206節 殺王(三)第278節 對澳門的攻略第628節 討逆(六)第63節 視察摩雲觀(二)第642節 小年第47節 荷月第241節 崩潰第183節 強行貿易第335節 開港(一)第537節 宗本第268節 阿隆索第424節 校場(三)第388節 擴大會議第162節 忍無可忍第258節 前路第711節 收線(三)第275節 養豬第203節 傳道第160節 亮相第521節 榜樣的力量第94節 別了,甘第丟斯第371節 問診第195節 欲取先予第676節 北歸第90節 初次接觸第592節 毛承祿第641節 交待第562節 接收(五)第203節 傳道第686節 北歸(一十一)第171節 德邦第60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二)第51節 血舞第69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第292節 龍巖戰記(十四)第54節 海軍建設第693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二)第103節 鬥爭開始激烈第155節 希高堂第612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250節 化工廠(三)第192節 勘探隊第35節 綁票(二)第163節 新服務第69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六)第576節 上半場結束第587節 難唸的經第32節 年夜驚變(一)第25節 到地頭第555節 明葡戰爭(七)第647節 赴任第88節 談判(二)第572節 鴻基堡第149節 臺江防禦方案第665節 共襄大業(二)第653節 賀喜的背後第478節 轉移話題第202節 授業第320節 水利第37節 後庭對第82章 分基地
第652節 勳章和墨寶第685節 北歸(十)第548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二)第337節 開港(三)第149節 臺江防禦方案第215節 殺王(十二)第88節 談判(二)第243節 小軍閥第317節 草料第354節 開港(二十)第464節 暗中佈局第622節 大會(五)第483節 回航第408節 步步緊逼第233節 羣賢畢至(六)第305節 建制(三)第443節 好戰第44節 丐幫第189節 夜會熊文燦第142節 種點什麼好第230節 羣賢畢至(三)第354節 開港(二十)第94節 別了,甘第丟斯第88節 談判(二)第56節 李逵李鬼(一)第62節 視察摩雲觀(一)第555節 明葡戰爭(七)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第511節 教頭第178節 備戰工作第327節 會議(二)第634節 歷史慣性的體現以及火線提幹第212節 殺王(九)第541節 頭籌第676節 北歸第69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五)第91節 大樟村第649節 赴任之路(三)第72節 油畫第206節 殺王(三)第278節 對澳門的攻略第628節 討逆(六)第63節 視察摩雲觀(二)第642節 小年第47節 荷月第241節 崩潰第183節 強行貿易第335節 開港(一)第537節 宗本第268節 阿隆索第424節 校場(三)第388節 擴大會議第162節 忍無可忍第258節 前路第711節 收線(三)第275節 養豬第203節 傳道第160節 亮相第521節 榜樣的力量第94節 別了,甘第丟斯第371節 問診第195節 欲取先予第676節 北歸第90節 初次接觸第592節 毛承祿第641節 交待第562節 接收(五)第203節 傳道第686節 北歸(一十一)第171節 德邦第60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二)第51節 血舞第69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第292節 龍巖戰記(十四)第54節 海軍建設第693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二)第103節 鬥爭開始激烈第155節 希高堂第612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250節 化工廠(三)第192節 勘探隊第35節 綁票(二)第163節 新服務第69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六)第576節 上半場結束第587節 難唸的經第32節 年夜驚變(一)第25節 到地頭第555節 明葡戰爭(七)第647節 赴任第88節 談判(二)第572節 鴻基堡第149節 臺江防禦方案第665節 共襄大業(二)第653節 賀喜的背後第478節 轉移話題第202節 授業第320節 水利第37節 後庭對第82章 分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