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節 本地人物的接待

儀式性地出具/接收公文後,渡海而來的沙蔘將,這就算是和瓊州本地官員辦完手續了。接下來沙蔘將熱情邀請東道主一同登上戰艦,去正在建設中的“白沙新寨”視察。

初次登上掛滿白帆的戰船,土著官員們也是新鮮不已。沙蔘將在船隊啓動的空檔,熱情帶着客人在船上轉了一圈,還說有空帶大家出海打炮釣魚云云......

十七世紀的神應港,是一連串自然海灣組成的海灘。明人沒有機械來像後世那樣大規模改造,所以神應港建築羣,更多的是依託地形出現的原始海港。

沙蔘將和邵強這一路駛來,看到的就是岸邊聯排的木碼頭和岸上的倉庫民房。其中官私碼頭都有,漁船不停進出,岸邊人頭攢動,熙熙攘攘,很有活力。

另外,這一路上還遍佈着烽燧和墩臺,防禦體系很健全。很明顯,瓊州這一帶面臨着相當嚴重的匪患。

5艘遠來的艦船沿着海岸往南駛了約三四里路,很快,在潔白的細砂覆蓋中,岸邊出現了一處被木樁和望臺包圍的港灣:白沙水寨。

儘管比起更南邊的泰國馬來等地,海南的緯度還是有點高,但是這裡的氣候相對大陸來說,已經妥妥算是熱帶區域了。

既然是熱帶,熱帶海岸特有的潔白海砂就出現在了眼前:這也是白沙水寨這個名稱的來由。

沙正明站在船頭,盯着眼前這座很有影城風格的水寨看了幾眼後,思緒卻歪了樓,然後他小聲問邵強:“我突然想起來,這海南的沙子也算是一種資源吧?”

“看你要幹什麼了。”

邵強笑了笑:“要是挖沙子給你在北方的私人海灘裝修的話,那還是不錯的。畢竟這年頭的白海砂都是無污染的天然貨,適合你這種小資。”

“要是說燒CPU......玻璃的話......”看到身高體壯的沙正明面色不善,邵強幹笑了一聲後轉入正題:“也可以操作,不過要上規模。”

邵強說着說着,自動轉入了區長模式:“嗯,這年頭運輸效率太低,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就地建廠,這樣才能利用本地海砂資源。”

“不過我個人不建議這樣做。海南這樣的原始風景,留着將來做風景區蓋酒店炒房地產不好嗎?何必破壞環境。至於沙子......其他地方的無非是石英純度低點,運到玻璃廠後會多一道分揀的工序,咱們在窯區就是這樣乾的。”

“哦,這樣啊!”沙正明點點頭,算是搞明白了這個。

就在兩人私下嘀咕這當口,官員們也回到了船頭,因爲大家都聽到了水寨裡發出的號炮聲:“沙將軍,這是水寨的湯將軍出迎了。”

“哈哈哈!”沙正明聞言連聲豪爽大笑:“傳令,放禮炮。”

伴隨着船頭的禮炮聲,白沙水寨寨門大開,從裡面駛出來幾艘明式硬帆船。

..................................................

按照初次見面的規矩,出寨相迎的白沙水寨參將湯允文身穿三品武將公服,此刻看似穩穩站在船頭,其實他的心情卻很複雜。

首先,和滿心歡喜的瓊州文官系統不一樣,對於過海強龍的到來,湯參將的牴觸情緒是很有一些的。這個可以理解:再怎麼說,自己地盤上擠進來另一頭帶着強軍的參將,主人怕是都不會高興的,畢竟是軍人。

可惜,沒人在乎湯參將怎麼想。

雖說湯允文是整個瓊州,包括周邊海域大明官職最高的軍將,手下貌似還有兩三千“雄兵”,然而沒卵用。說白了,他在大明龐大的軍政體系中,其實就是個邊防團長而已。

對於軍區司令部發出的移防命令,湯糰長這個偏遠防區的主官無力抵抗。更遑論沙團長移防瓊州這件事,是如日中天的軍區曹副司令一手推動,由何大司令以及兩廣熊總督簽署的軍令。

事實上,移防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沒有任何人請示過湯糰長的意見......他本人得知這件事時,瓊山的文官集團都已經在緊急謀劃如何從客人身上撈銀子了。

可憐的湯糰長,是瓊山最後一個得知此事的高級官員。

所以湯允文今天的心情很複雜。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也就是湯允文的本心來說,這位傳統軍人其實對沙正明艦隊的到來,是抱有那麼一點說不清楚的期望的。

晚明在財政崩潰的同時,偏偏外部壓力又愈發強大。似白沙水寨這種野戰邊防團,一邊要在財政緊縮的內部環境下苦熬,一邊又要面對數量大增的海匪集團和殖民流氓,想也知道湯允文在之前的歲月裡,日子撐得多麼辛苦。

而就在這兩年,局勢卻突然有了改變。

伴隨着穿越勢力從臺南一隅步步邁向大陸的,是一撥一撥海匪的南下浪潮。

穿越衆掃平海峽時,海匪南下,穿越衆掃平閩海時,海匪南下,穿越衆掃平粵海時,南中國最後一撥不想做狗的熱血海匪爺們,也統統跑路去北部灣吃安南大米了。

在上述時長兩三年的過程中,卡住了瓊州海峽這個南下嚥喉通道的湯參將,通過對一撥撥跑路者的拷問,他對穿越者的瞭解其實是遠超後者想象的。

更不用說之後曹總兵的大名頻頻出現在塘報上了。

這纔是湯允文今日心情複雜的根本原因。他知道來者不善,他知道來者是藩鎮,但他也清楚來者富可敵國,那些“西法大艦”上,有着足以洞金裂石的快炮和被銀子餵飽了的“官兵”。

還是那句話,湯允文畢竟是一名軍人,他還是希望看到轄區安靖的。

..............................................

不一刻,雙方船隻貼近,湯允文順着繩梯爬上了西法大船。

考慮到對方是省城大佬親信,而自家既乏裡子又乏面子,在摸不清楚過江強龍的脾氣前,老於世故的湯允文還是決定把姿態放低:“湯允文參見將軍!”

“湯大人,您這一出,從何說起啊?”

經過了幾年的穿越時光,穿越勢力對待土著各階層各職業,早已有了一套既定的套路。像湯允文這種的實權軍頭,在沒有明確表露出敵意的情況下,穿越者肯定以拉攏滲透爲主的。

所以沙正明這時急忙往前一步,伸臂拉住湯糰長雙手,貌似有點嗔怪地說道:“你我兄弟份數同僚,今後又得在一口鍋裡攪馬勺,怎能如此見外?”

湯允文聞言擡頭,發現對方雙眼明淨,神情絕無虛僞,於是心下放鬆許多......也對,既是能平滅鄭芝龍、李魁奇的海上大豪,當是有一股英雄習氣。

“不是個難打交道的。”

心下想定後,湯參將蠟黃色的麪皮舒展了許多:“如此,還請沙將軍入寨稍歇。”

“好說好說,正要去老兄寨中一觀。”

下一刻,一衆文官武官又移師岸上,盡職盡責地完成了官場這一套繁複程序。

和那些頭頂在天的文官不同,沙正明入得白沙水寨後,還是仔細打量了一番的。然而令人嘆息的是,湯允文下轄的白沙水寨,和他在閩粵兩省見過的那些明軍軍營並沒有什麼兩樣。

儘管事前做了準備,入眼的官兵貌似也很精神,然而那破舊的營房,老舊的船隻,還有空氣中濃濃的衰敗氣氛,卻怎麼也掩蓋不住。

草草進寨一圈後,大家就算是又完成一道程序。這之後,終於輪到最後一處視察項目了:白沙新寨。

白沙新寨距離老寨不遠,就在裡許外的另一處港灣裡。

當兵丁用擡竿將大人們送到新寨時,正趕上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

原本荒涼,到處是亂石和齊人高野草的海灣,已經變了模樣。岸邊建起了幾排簡易房屋不說,還起了一條傳統的木質棧橋。此刻,沿着海岸圍滿了做工的明人。大隊光着膀子,拿着木質工具的土著,穿流來去挑土擔石,正在整修海灣。

“此處本無人跡。日前瓊州府接到布政使司行文後,可是須臾不敢耽誤,即刻發來周邊縣民,日夜辛苦,纔有了這番模樣。”

瓊州府賈同知此刻一臉邀功表情:“沙將軍,可還滿意?”

“滿意,滿意!沙某在此謝過諸位大人了。此事沙某定當報於我家總兵大人,一份心意是少不了的!”

如果按照穿越者的基建標準來說,這一處正在建設中的工地,肯定是達不到要求的。好在眼下剛開始,沙正明的要求也不高,艦隊可以駐泊,人員可以上下碼頭就行。所以他趕緊一疊聲地鼓勵土著官員。

這件事中間還是有關節的。瓊州孤懸海外,現如今穿越勢力的管轄範圍,還伸不到那麼遠的地方。也就是說,穿越衆想要在瓊州駐軍建設新軍港,那就必須要通過本地的文官系統,而不能像廣州新區一樣,自己召人自己建設......起碼一開始不行。

所以纔有了方纔這一幕:瓊州文官集團接到公文的同時,也接到了實打實由廣東布政使司發來的兩萬兩曹大頭現銀。

這兩萬兩銀子,纔是賈同知一干文官迅捷發動百姓前來修海港的最根本動力。單靠一份公文的話,那就是搞笑了,別說熊文燦,就是皇帝發聖旨,沒有銀子,窮得底掉的瓊州府也不可能做出如此大的動作來給什麼人挖海港。

事實上,這兩萬枚紅紙包裹的精美曹大頭,是有明以來,瓊州府破天荒第一次從上級衙門拿到的十足真銀。這一次瓊州府上下包括知府胥吏,是實打實的被震驚到了!

要知道之前的歲月裡,廣州各衙門除了催逼稅款糧課外,可從沒有給瓊州府撥過一分錢,即便有,那也是互相抵賬了事,想要從廣州那些衙門要現銀?呵呵,想多了。

當然了,天下人都知道,這兩萬兩銀子是誰掏的腰包。賈同知他們也很清楚,該給誰邀功。

第60節 姜十三第162節 忍無可忍第421節 選拔第177節 船廠第219節 修路和奴隸第394節 大手筆第545節 葡人的抗戰準備(一)第269節 葡萄牙人的來歷第474節 爆吧第400節 方岳貢第701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十)第289節 龍巖戰記(十一)第76節 江山多嬌第372節 黑狀第526節 吳掌櫃的日常(五)第115節 兩位秀才第234節 羣賢畢至(七)第279節 龍巖戰記(一)第412節 觀光第129節 城市化第278節 對澳門的攻略第612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491節 李大嘴第495節 一碗菜粥第640節 立錐第330節 劉香的決定第632節 各方勢力的聚會第162節 忍無可忍第474節 爆吧第477節 御花園第220節 兩手準備第189節 夜會熊文燦第475節 金殿撒潑(一)第545節 葡人的抗戰準備(一)第130節 暫一營第138節 鹽場和船廠(二)第656節 救反賊(二)第135節 優惠期已過第226節 善後雜談第445節 三角第164節 淨街第367節 跌倒第464節 暗中佈局第536節 蓄謀已久第433節 檢驗成果第117節 政局第460節 真理第195節 欲取先予第180節 新槍原型第368節 反應第445節 三角第226節 善後雜談第197節 漂流節目第604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五)第513節 錯判第709節 收線(一)第348節 開港(十四)第96節 四大將軍第320節 水利第126節 新年會議第279節 龍巖戰記(一)第58節 李逵李鬼(三)第262節 工分券和貨幣政策第589節 攤牌一刻第438節 戰役背景第360節 去舟山第640節 立錐第681節 北歸(六)第117節 政局第364節 意向協議第445節 三角第20節 攔路虎第252節 機械廠第544節 家園第68節 行路難第104節 新型貿易第713節 收線(五)第130節 暫一營第388節 擴大會議第499節 山精第388節 擴大會議第518節 徭役第539節 談話(二)第329節 劉香的焦慮第440節 三屯營第24節 出山剿匪第724節 雞肋第378節 肥羊第401節 綁票知府第528節 吳掌櫃的日常(七)第446節 傻狗第25節 到地頭第364節 意向協議第542節 成爲股東第525節 吳掌櫃的日常(四)第108節 燈塔點燃第143節 瘧疾和奴隸第209章 殺王(六)第383節 上硬菜第315節 胚胎移植和馬政
第60節 姜十三第162節 忍無可忍第421節 選拔第177節 船廠第219節 修路和奴隸第394節 大手筆第545節 葡人的抗戰準備(一)第269節 葡萄牙人的來歷第474節 爆吧第400節 方岳貢第701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十)第289節 龍巖戰記(十一)第76節 江山多嬌第372節 黑狀第526節 吳掌櫃的日常(五)第115節 兩位秀才第234節 羣賢畢至(七)第279節 龍巖戰記(一)第412節 觀光第129節 城市化第278節 對澳門的攻略第612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491節 李大嘴第495節 一碗菜粥第640節 立錐第330節 劉香的決定第632節 各方勢力的聚會第162節 忍無可忍第474節 爆吧第477節 御花園第220節 兩手準備第189節 夜會熊文燦第475節 金殿撒潑(一)第545節 葡人的抗戰準備(一)第130節 暫一營第138節 鹽場和船廠(二)第656節 救反賊(二)第135節 優惠期已過第226節 善後雜談第445節 三角第164節 淨街第367節 跌倒第464節 暗中佈局第536節 蓄謀已久第433節 檢驗成果第117節 政局第460節 真理第195節 欲取先予第180節 新槍原型第368節 反應第445節 三角第226節 善後雜談第197節 漂流節目第604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五)第513節 錯判第709節 收線(一)第348節 開港(十四)第96節 四大將軍第320節 水利第126節 新年會議第279節 龍巖戰記(一)第58節 李逵李鬼(三)第262節 工分券和貨幣政策第589節 攤牌一刻第438節 戰役背景第360節 去舟山第640節 立錐第681節 北歸(六)第117節 政局第364節 意向協議第445節 三角第20節 攔路虎第252節 機械廠第544節 家園第68節 行路難第104節 新型貿易第713節 收線(五)第130節 暫一營第388節 擴大會議第499節 山精第388節 擴大會議第518節 徭役第539節 談話(二)第329節 劉香的焦慮第440節 三屯營第24節 出山剿匪第724節 雞肋第378節 肥羊第401節 綁票知府第528節 吳掌櫃的日常(七)第446節 傻狗第25節 到地頭第364節 意向協議第542節 成爲股東第525節 吳掌櫃的日常(四)第108節 燈塔點燃第143節 瘧疾和奴隸第209章 殺王(六)第383節 上硬菜第315節 胚胎移植和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