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陰陽人與日心說】

衆所周知,明代有着嚴格的戶籍制度。

但很少有人知道,除了軍戶、匠戶、樂戶之外,還有一種陰陽戶,其子孫後代皆爲陰陽人。

並非玩梗,就是陰陽人!

出生於陰陽戶的子弟,必須從小學習專業知識,畢業之後即爲陰陽人,並在各級衙門擔任陰陽官,學術精通者可被招納進欽天監。

原則上,陰陽官不可對外招聘,也不能升遷到其他部門。但也有少數特例,比如民間大師被錄爲陰陽官,而欽天監官員有個別能調往禮部任職。

欽天監的小官李鑑,便是陰陽戶出身,祖祖輩輩皆爲陰陽人。他的研究方向是風水堪輿,歷史上嘉靖皇帝的陵寢,李鑑便是主要設計者之一。

但是,李鑑同樣精通天文,此時擔任正八品春官正,負責春天的節氣、星象等內容。

這天夜裡,欽天監正李源,把所有天文官都召集起來。指着天文望遠鏡說:“陛下有令,讓我等用此神鏡,仔細觀察月亮!”

月亮有什麼好看的?

日蝕是件大事兒,月蝕則稀鬆平常,便是未及冠的陰陽學生,都能輕易預測出月蝕時間。

這並非陰陽生多麼聰明,而是中國曆代先賢,早就計算出黃道、赤道、白道的夾角度數。又根據觀測總結出規律,只要按照既定公式,經過複雜的計算,便能預測月蝕和日蝕時間。

只不過,這個規律偶爾不準確,碰到特例只能自認倒黴。

第一個湊過去看月亮的,是欽天監監副周佐。他趴在那兒久久不語,目瞪口呆,把旁人搞得莫名其妙。

李鑑則是第六個觀看者,坑坑窪窪的月球表面,給他帶來一種靈魂衝擊,顛覆了二十多年來形成的世界觀!

夜裡,二十多個天文官,站在觀象臺面面相覷。

“咳咳!”

李源咳嗽兩聲:“陛下說了,不必遮掩,也不要宣揚,一切順其自然,還讓我等認真研究天象。”

“那麼,月亮究竟是何物?”周佐提出自己心中的疑問。

李源說:“翰林院王學士,認爲月亮爲一虛空中的球體,我們所處大地也同樣如此。”

“渾天說融合宣夜說?”李鑑驚道。

中國也有自己的宇宙模型,即非日心說,也非地心說,而是渾天說、蓋地說和宣夜說。

蓋地說即“天圓地方”,渾天說即宇宙像雞蛋,宣夜說是日月星辰皆浮於虛空。三種宇宙模型並行不悖,都被歷代天文官所採納,至今也沒能爭出個所以然來。

中國古代曆法,是用數學模型來逼近幾何模型的。比如“授時歷”的制定,即觀測太陽的運動軌跡進行分段,每一段都用三次方程來求解,便可推導出各種行星的運行軌跡。跟日心說無關,跟地心說也無關,不管誰繞着誰轉,都不影響數學計算!

李源又把王淵的萬有引力,以及向心力、離心力等理論,告訴欽天監各級官員,隨即讓大家用歷年觀測數據來驗證。

接下來半個月,李鑑這個小小的正八品天文官,便埋頭於浩如煙海的觀測資料當中。

古代中西方天文學,各有其優勢。

西方有宇宙幾何模型,即地心說、日心說體系,但缺乏海量觀測數據。中國沒有宇宙幾何模型,卻有上千年的觀測資料,觀測精度遠遠超過西方。

李鑑在做數據驗證時,突然心念電轉。受萬有引力啓發,又親眼觀察過月亮,他下意識就產生類似於“地心說”的想法。但又跟西方地心說不同,因爲西方的地心說認爲地球靜止不動,而中國天文官則認爲地球是運動的。

緊接着,李鑑又陷入疑惑當中,若地球是運動的,那它到底繞着誰在轉?

太陽!

李鑑翻出大明一百五十年的天文觀測數據,逐一進行驗證。然後他驚訝發現,如果太陽是宇宙中心,那麼一切觀測數據都對得上!

甚至,李鑑通過這些數據,竟然將幾大行星進行排序!

有着無數觀測資料做支撐,一旦想到日心說理論,就等於是捅破了窗戶紙,剩下的內容只是補充而已。

李鑑沒有跟同事們討論,而是前去拜訪王淵,想要詳細瞭解萬有引力。

王淵也不做解釋,把自己撰寫的物理書稿,扔給李鑑讓他自己抄一份回去。

這彷彿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物理的世界,天文的世界,李鑑感覺自己觸摸到宇宙的奧秘。

“監正,這是我近日的研究成果。”李鑑遞給李源一沓稿子。

排在最前面的,便是一副太陽系示意圖,只不過幾大行星的順序有些錯誤!

李源不敢怠慢,召集二十多位天文官,對太陽系理論進行驗證。除了行星排序有爭議之外,其他內容都獲得認可,隨即大眼瞪小眼不知所措,接着又歡欣鼓舞大喊大叫。

這玩意兒在中國古代很敏感,但也僅此而已,並不會受到阻礙。

歷史上,徐光啓在接觸地心說之後,居然用其理論來編訂《崇禎曆書》。也沒見皇帝跳出來阻止,只要切實有用就可以,中國人向來遵從實用主義。

李源飛奔進豹房,獻上太陽系行星圖:“陛下,欽天監受王學士啓發,已知太陽爲天地之中心!”

“竟有此事?”朱厚照萬分驚訝。

李源激動道:“確有此事。而且有了這幅星圖,今後測算星象,可以事半功倍亦。”

朱厚照又詳細詢問一番,隨即獎勵欽天監全體官員一兩銀子。而提出日心說的李鑑,則被升遷爲中官正,品級雖然沒有改變,卻是正兒八經的升職,就如同右侍郎升爲左侍郎,權責更重了。

欽天監今後的工作,也分成兩個方向。

一個方向是完善日心說,一個方向是調整世界觀。

這裡所謂的世界觀,特指皇權。天文官們認爲,太陽系乃渾天之中心,太陽系以外仍舊沿用歷代理論,包括蓋地說、渾天說和宣夜說都能套進去。

皇帝依舊是紫微星下凡,跟“日心說”不衝突,因爲紫微星在天外天,跟太陽系沒啥關係。

從此,大明朝的陰陽學生,有了三本必讀教材:《數學》、《幾何》與《物理》!

無論王淵走到哪個省份,當地的陰陽官,都自發的向他行弟子禮。

外人不知道內情,還以爲王淵是陰陽大師,幼時得山中異人傳授天書三卷,在話本小說中跟劉伯溫一個待遇。

(回家很晚,還喝了酒,這章臨時趕出來的,欠的一章明天再補上。)

483【絕戶計】085【進京趕考】406【王二封神】109【圈圈點點】(爲盟主“覆盆子酸奶”加更)639【腰懸長劍斬愚夫】744【滅國如兒戲】317【張璁回杭】500【心臟病】105【三人齊聚】771【劉虎案】625【一條鞭法的問題】448【袁二做了世襲指揮使】250【畏兀兒老將軍】741【好巧,你也來攻城啊?】048【王氏土司】657【四面捅刀】766【三王聯盟】070【巨嬰才子】029【江上誰家客】138【私田與佃戶】545【兩隻窮鬼】676【胡姬風靡大明】579【小皇帝的疑惑與期待】102【餿主意】(爲盟主“巫馬行”加更)762【第一場勝利】439【南苑獵場】195【王莽謙恭未篡時】329【觀世音菩薩化女經】777【印度神裔,亦爲炎黃子孫】226【待曉堂前拜舅姑】449【充實人口】751【佛爺威武】627【鄉紳幫着搞人口普查】019【途中意外】474【哇,金子!】063【明朝商稅超低的】564【不教胡馬度陰山】445【昏將與驍將】295【招賢納士】495【言官盛宴】784【夢歸碧瑤】781【歐陸風雲】645【安娜】302【海盜信息】384【帶着兒子出嫁】437【大家一起壞規矩】394【爲何不練好本事再造反?】597【宗室改革】568【Cosply】588【改革亦爲復古】466【心學大佬們回京了】474【哇,金子!】253【我有六萬大軍!】546【誰有不平事?】643【西疆、北疆與南疆】240【心學信徒們】725【沛京】561【迂迴】253【我有六萬大軍!】424【變法要從娃娃抓起】588【改革亦爲復古】734【立國之戰】(爲盟主“提菩樹無”加更)083【千刀萬剮】095【明代流行歌曲】080【寶刀與烈弓】171【千里鏡問世】389【水戰】517【新鹽法】635【京城治安】584【王策的屠城令】761【第一次北方戰爭】249【只能滅國了】631【西遊記?】612【兩教合流】624【立威】655【你他娘真是個人才】632【印度來了留學生】653【新航道】226【待曉堂前拜舅姑】【櫟州府——十四豪家的玩具】347【鑄炮與回京】410【首戰告捷與日本銅之戰】029【江上誰家客】542【新思潮與進士榜】150【恐非良配】166【力學發端】682【翩翩佳公子】063【明朝商稅超低的】648【炮灰攻城法】316【西湖醋魚】123【嬌兵怨將】041【獨特氣質】439【南苑獵場】062【故人東去】715【最後一課】659【交趾布政司】389【水戰】459【環球航海圖】671【寧搏濤與美第奇家族聯姻】315【拍賣出海】
483【絕戶計】085【進京趕考】406【王二封神】109【圈圈點點】(爲盟主“覆盆子酸奶”加更)639【腰懸長劍斬愚夫】744【滅國如兒戲】317【張璁回杭】500【心臟病】105【三人齊聚】771【劉虎案】625【一條鞭法的問題】448【袁二做了世襲指揮使】250【畏兀兒老將軍】741【好巧,你也來攻城啊?】048【王氏土司】657【四面捅刀】766【三王聯盟】070【巨嬰才子】029【江上誰家客】138【私田與佃戶】545【兩隻窮鬼】676【胡姬風靡大明】579【小皇帝的疑惑與期待】102【餿主意】(爲盟主“巫馬行”加更)762【第一場勝利】439【南苑獵場】195【王莽謙恭未篡時】329【觀世音菩薩化女經】777【印度神裔,亦爲炎黃子孫】226【待曉堂前拜舅姑】449【充實人口】751【佛爺威武】627【鄉紳幫着搞人口普查】019【途中意外】474【哇,金子!】063【明朝商稅超低的】564【不教胡馬度陰山】445【昏將與驍將】295【招賢納士】495【言官盛宴】784【夢歸碧瑤】781【歐陸風雲】645【安娜】302【海盜信息】384【帶着兒子出嫁】437【大家一起壞規矩】394【爲何不練好本事再造反?】597【宗室改革】568【Cosply】588【改革亦爲復古】466【心學大佬們回京了】474【哇,金子!】253【我有六萬大軍!】546【誰有不平事?】643【西疆、北疆與南疆】240【心學信徒們】725【沛京】561【迂迴】253【我有六萬大軍!】424【變法要從娃娃抓起】588【改革亦爲復古】734【立國之戰】(爲盟主“提菩樹無”加更)083【千刀萬剮】095【明代流行歌曲】080【寶刀與烈弓】171【千里鏡問世】389【水戰】517【新鹽法】635【京城治安】584【王策的屠城令】761【第一次北方戰爭】249【只能滅國了】631【西遊記?】612【兩教合流】624【立威】655【你他娘真是個人才】632【印度來了留學生】653【新航道】226【待曉堂前拜舅姑】【櫟州府——十四豪家的玩具】347【鑄炮與回京】410【首戰告捷與日本銅之戰】029【江上誰家客】542【新思潮與進士榜】150【恐非良配】166【力學發端】682【翩翩佳公子】063【明朝商稅超低的】648【炮灰攻城法】316【西湖醋魚】123【嬌兵怨將】041【獨特氣質】439【南苑獵場】062【故人東去】715【最後一課】659【交趾布政司】389【水戰】459【環球航海圖】671【寧搏濤與美第奇家族聯姻】315【拍賣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