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權力交替】

紹豐十三年,西元1544年。

春天,左都御史歐陽鐸病逝,改革派又失一員大將。

歷史上的歐陽鐸,率先推行“徵一法”,拉開嘉靖朝賦稅改革的序幕。這個時空的歐陽鐸,曾經擔任兩廣總督,廣東、廣西的改革都是他在掌舵。

夏天,閣臣王廷相病逝,王淵安排的內閣出現缺口。

反倒是早就該死的次輔汪鋐,因爲仕途一帆風順,已經比歷史上多活八年,都七十八歲了還精神矍鑠。

首輔毛紀先撐不住了,頭一年冬天臥病兩月,春天一到就請求致仕。反正王淵即將丁憂期滿,毛紀留下來也得讓位,他便打算以首輔的身份致仕。

西苑。

剛滿兩歲的太子朱翊鏞,正趴在顧太后懷裡酣睡。顧太后一邊哄拍着太子,一邊微笑說道:“皇帝有心事?”

“沒有,”朱載堻搖頭解釋,“昨天批閱奏章太晚,今天犯困打瞌睡。”

顧太后笑着說:“內閣人選讓你很苦惱?”

朱載堻無言默認。

“唉,終究該自己做主了,不與娘說也是常理。”顧太后嘆息一聲。

朱載堻終於開口:“增補閣臣,田翰林(田秋)當爲首選。”

顧太后說:“收攏皇權,不是非要另擇帝黨,還是應以‘穩’字爲上。”

“孩兒知道,只是……”朱載堻欲言又止。

顧太后笑道:“你怕王二郎丁憂期滿,回朝之後賴着不走?”

朱載堻再次沉默。

顧太后把太子交給奶孃,整理衣袖說:“別的我不清楚,但我認識王若虛二十餘載,他做出的承諾還從來沒有反悔過。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句話他當得起。”

朱載堻起身說:“孩兒知道該怎麼做了。”

田秋,是王淵留給皇帝的真正首輔,文武百官只要眼睛不瞎都能看出來。

這是綜合多方面考慮的必然結果。

田秋是王淵的貴州同鄉,還是一起參加鄉試的故友。有田秋主持內閣,就能鎮住各方人馬,也能凝聚王黨各派系的人心。

更妙的是,田秋此人能力一般,而且不喜歡爭鬥攬權。只要他當首輔,必然蕭規曹隨,啥都按照王淵的既定路線執政。而皇帝也能平穩收權,田秋不可能跟皇帝對着幹,老好人一個也幹不出那種事兒。

爲此,王淵提前十年,提拔田秋爲翰林院學士兼掌制敕房,資歷、威望和人脈都已經積攢夠了。

朱載堻是在毛汪鬥法時,才徹底想明白田秋的作用,欣慰之餘又背心直冒冷汗。因爲王淵佈局太遠了,當初剛開始變法沒多久,就已經選好了未來的接班人。

即便能夠順利收權,朱載堻也覺得活在王淵陰影當中,似乎他的人生道路也早被王淵安排好。

這讓朱載堻很不舒服,總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翌日,早朝。

皇帝允許首輔毛紀因病致仕,並加官太傅,蔭其孫輩爲國子監生。

“謝陛下恩典!”毛紀大喜。

毛紀早就累了,他這首輔當得憋屈。就連跟次輔汪鋐鬥法,也是王淵早就安排好的,就算知道鬥不出什麼結果,他也必須按照劇本演下去。

如今,三年將至,王淵就要丁憂期滿。

按照規矩,只要王淵回朝,他就得把首輔位子乖乖讓出。既然如此,還不如現在就辭官,至少能以致仕首輔的身份回鄉。

自己的頭號政敵沒了,汪鋐居然感到一陣茫然。

汪鋐已經七十八歲,毛紀一走,他自動升爲首輔,可王淵要回朝了啊。一想到王淵,汪鋐生不出半點爭鬥的心思,這三年他也提拔了許多親信,但最高職務也就是右侍郎而已。

想到這裡,汪鋐出列跪地:“陛下,臣年邁體衰,請求致仕歸鄉。”

朱載堻說道:“愛卿老當益壯,不必再言致仕之事。”

汪鋐欲言又止,決定改天繼續辭職,三請三辭再走也不遲。

“翰林學士兼掌制敕房田秋,授東閣大學士,預機務。”

“戶部尚書嚴嵩,授東閣大學士,預機務。”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右都御史夏言,轉授翰林學士,兼掌制敕房。”

“吏部左侍郎宋滄,轉升戶部尚書。”

百官雖然有些驚訝,卻又並不覺得詫異,一些官員還暗自感到慶幸。

小皇帝,終究在按王淵鋪好的道路在走。

田秋是王淵的同鄉好友,也是未來的大明首輔,代表着蕭規曹隨繼續改革變法。

嚴嵩雖然早早投靠王淵,但也算顧太后的人,相當於半個帝黨。他是未來的大明次輔,是皇帝對田秋的制衡力量,同時還起到潤滑劑作用。

夏言纔是真正的帝黨,今後必然入閣爲輔臣。

宋滄是楊廷和留下的人,哪派都不算,純粹的孤臣一個,皇帝用起來非常放心。

至於金罍、桂萼、常倫、凌相、鄭善夫、史道、聶豹……這些改革派核心,因爲實在跟王淵走得太近,恐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遭受皇帝的刻意壓制,能增補進內閣就已經是極限。

小皇帝,徹底成熟了。

但一切的前提,是王淵離開朝堂,不再繼續做首輔。

一旦王淵賴着不走,君臣之間必有大沖突,金罍、桂萼等人肯定是首批被罷官的。

桂萼家中,王黨核心匯聚一堂。

凌相問道:“司寇(金罍)今日且說一句實話,太師是否真的要致仕?”

“莫要問我。”金罍擺手說。

桂萼還是那副暴脾氣:“不問你問誰?你與太師,鄉試便同年,一路走到京城應考,太師會不給你暗中交待?”

常倫說道:“若虛兄剛剛丁憂的時候,我都沒看懂他的佈置。毛汪二人鬥得越兇,這局面就越是明瞭。若虛擺明了不想再當官,而且是剛開始變法就有的打算,否則他怎會在十年前把田汝力(田秋)送去制敕房?那個職位,更有資格的人很多,若虛偏偏就拍板選定田汝力。”

“不錯,”史道也分析道,“汝力公執掌制敕房,百官對先生頗有怨言,認爲先生徇私任用鄉黨。現在想來,先生哪裡是徇私?分明就是大公無私,早就想好了急流勇退。”

金罍終於開口:“功高震主,若虛怎敢不退?”

桂萼拍桌子道:“爲何要退?若虛正當壯年,再秉政二十年都可以。他做首輔,我服氣得很。田汝力做首輔,說句不好聽的,我桂某人還真看不上!就他那手段,做尚書都夠嗆,做了首輔還不任憑皇帝擺佈?”

金罍吐槽道:“你倒是能力出衆,但讓你做首輔,陛下能接受嗎?要的就是他能力不足。”

桂萼啞然失語。

鄭善夫嘆息道:“先生的大智慧,果然凡人不可及也。換作席間任何一人,誰能說退就退?反正我退不了,必然戀棧難去。”

衆人無言。

權力可以腐蝕人心,也能降低人的智商。

到了王淵那個地步,還真沒幾個人捨得放手。說得更直白一些,王淵可以選擇跟皇帝硬剛,直至皇帝不要臉纔會輸掉,而且頂多被強行致仕而已。

但是,金罍、桂萼這些人就要倒黴了,他們肯定成爲君臣相爭的犧牲品。

王黨核心團體,交流一番意見,便各自散去歸家。

即便王淵離開,他們依舊屬於朝堂最大的勢力。他們該怎麼做,王淵也早就安排好了,有田秋在內閣頂着,他們多多提拔地方實幹派便是,這些年扔到各地爲官的物理門人可不是擺設。

小皇帝不敢亂來,否則政界和軍界都得大亂,王淵還有一大堆武進士門生呢。

王黨徹底倒臺,估計得等到朱載堻的兒子上位,又或者王黨內部發生嚴重分裂。

358【亂拳迷惑老師傅】483【絕戶計】182【陰陽人與日心說】679【惠及窮省】238【李知府和李兵憲】624【立威】049【夜襲】724【國主的權威】536【光陰似箭】671【寧搏濤與美第奇家族聯姻】386【夫妻復九江】078【鄉射禮】532【膽大包天】069【青雲街】420【又是政治】378【喜峰口】148【軍糧被扣】540【中央歲入破千萬】533【史詩大捷】582【仁慈之心】328【打着紅旗反紅旗】241【心學門徒改信物理】378【喜峰口】355【不得不援】038【戳戳戳】043【王若虛】278【西域後事】761【第一次北方戰爭】477【王子復國記之二】182【陰陽人與日心說】127【反賊主力又要跑路】595【公主與駙馬】584【王策的屠城令】168【實驗室招人】138【私田與佃戶】303【單刀赴會】051【山歌】393【知行合一王大爺】225【洞房花燭夜】351【王二出征】681【第一個法定上巳節】784【夢歸碧瑤】314【自投羅網】528【會社】215【又是一個同道】098【真正的亂軍】473【羊駝】508【媽祖賜福】548【官屠與殺神】410【首戰告捷與日本銅之戰】254【兵臨哈密】384【草木皆兵】250【畏兀兒老將軍】324【無極斬】515【關聯交易】108【科舉舞弊案】307【請納小女爲妾】505【叛亂遍地】640【輿論監督力量】221【貴州開科】761【第一次北方戰爭】197【來自大奸臣的感激】734【立國之戰】(爲盟主“提菩樹無”加更)780【腦袋抽風的波斯皇帝】007【老實孩子】179【天文望遠鏡】136【滿城爭看王二郎】518【轉角愛情】665【個位數傷亡的滅國之戰】239【昏官?好官?】276【喜脈】239【昏官?好官?】784【夢歸碧瑤】195【王莽謙恭未篡時】143【難民般的京營】257【搶他孃的】626【百年之法】156【男女大防】094【秦樓楚館】106【上巳踏青】076【鹿鳴之宴】313【全省通緝】292【天津之行】661【歐洲颳起中國風】181【渾天如雞子】728【獻城】523【占城大米到了】406【王二封神】495【言官盛宴】149【會哭的孩子有奶喝】252【風雪前進】019【途中意外】270【宣示武功】734【立國之戰】(爲盟主“提菩樹無”加更)429【專業人士】468【老楊又在算計】656【都安排上】200【徽商求見】204【貴州來人】106【上巳踏青】
358【亂拳迷惑老師傅】483【絕戶計】182【陰陽人與日心說】679【惠及窮省】238【李知府和李兵憲】624【立威】049【夜襲】724【國主的權威】536【光陰似箭】671【寧搏濤與美第奇家族聯姻】386【夫妻復九江】078【鄉射禮】532【膽大包天】069【青雲街】420【又是政治】378【喜峰口】148【軍糧被扣】540【中央歲入破千萬】533【史詩大捷】582【仁慈之心】328【打着紅旗反紅旗】241【心學門徒改信物理】378【喜峰口】355【不得不援】038【戳戳戳】043【王若虛】278【西域後事】761【第一次北方戰爭】477【王子復國記之二】182【陰陽人與日心說】127【反賊主力又要跑路】595【公主與駙馬】584【王策的屠城令】168【實驗室招人】138【私田與佃戶】303【單刀赴會】051【山歌】393【知行合一王大爺】225【洞房花燭夜】351【王二出征】681【第一個法定上巳節】784【夢歸碧瑤】314【自投羅網】528【會社】215【又是一個同道】098【真正的亂軍】473【羊駝】508【媽祖賜福】548【官屠與殺神】410【首戰告捷與日本銅之戰】254【兵臨哈密】384【草木皆兵】250【畏兀兒老將軍】324【無極斬】515【關聯交易】108【科舉舞弊案】307【請納小女爲妾】505【叛亂遍地】640【輿論監督力量】221【貴州開科】761【第一次北方戰爭】197【來自大奸臣的感激】734【立國之戰】(爲盟主“提菩樹無”加更)780【腦袋抽風的波斯皇帝】007【老實孩子】179【天文望遠鏡】136【滿城爭看王二郎】518【轉角愛情】665【個位數傷亡的滅國之戰】239【昏官?好官?】276【喜脈】239【昏官?好官?】784【夢歸碧瑤】195【王莽謙恭未篡時】143【難民般的京營】257【搶他孃的】626【百年之法】156【男女大防】094【秦樓楚館】106【上巳踏青】076【鹿鳴之宴】313【全省通緝】292【天津之行】661【歐洲颳起中國風】181【渾天如雞子】728【獻城】523【占城大米到了】406【王二封神】495【言官盛宴】149【會哭的孩子有奶喝】252【風雪前進】019【途中意外】270【宣示武功】734【立國之戰】(爲盟主“提菩樹無”加更)429【專業人士】468【老楊又在算計】656【都安排上】200【徽商求見】204【貴州來人】106【上巳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