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榮歸故里

瓊林宴結束,就是新科進士授職了。顏寧不出意外,授正七品翰林院編修。吳嚴是三甲同進士出身,被授以益州南縣知縣,任職之前允許回家省親,然後直接去任上。顏寧授了翰林院編修,因本朝翰林院地位頗高,故待遇也極好,甫一上任,就給分了一個小小的二進院落。吳嚴是外官,沒有這個待遇,就跟着住到顏寧家了。

“真羨慕你還能回家一趟。”顏寧收拾手邊的東西,都是給家裡人捎帶的禮物。

吳嚴白他:“得了吧,誰不知道京官是最好的。再說你每年不也是有省親假的。”

“省親我看就算了吧,一來一回兩個月的時間,誰給我放那麼久的假?”顏寧嘆口氣,接着壓低了聲音,“伴君如伴虎,這京城未必就是好地方。我也沒什麼遠大志向,要做什麼千古名臣,若不是爲了……”說到這裡就頓住了。

吳嚴追問:“爲了什麼?”

若不是爲了實現楊沐的理想,我纔沒那麼大的志向去做官呢。這話他當然不會和吳嚴說。“沒什麼,這官場上全都是須溜拍馬的人,京城尤甚,要想升官,就得學會須溜拍馬。稍不留神,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吳嚴也嘆氣:“是啊,要不是爲了逃婚,我纔不來考這勞什子會試呢。我家家大業大,做一個閒散鄉紳,豈不是逍遙快活?不過我比你好點,在益州那個地方,天高皇帝遠的,只要不出大婁子,安安穩穩能做上好幾年,然後等回京述職的時候,想法子調回我們吳州去,要能回平縣那是最好了。我一輩子啊,就準備在那呆了,還是老家好啊。你啊,自求多福吧。”說罷拍拍顏寧的肩。

顏寧垮着一張臉:“我也呆着吧,要是有機會做外官,我也出去。實在不行,我辭官歸田去。”

吳嚴想起自己那年秋天幫楊沐家收稻的經歷來,嘻嘻笑道:“你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會種田麼?”

顏寧還真沒種過田,他一梗脖子:“不會,我不會學啊?再說,有田野未必就要自己種吧,你家的田難道都自己種的?再說了,楊沐說了,有他一口吃的,就餓不着我。”

吳嚴摸摸鼻子:“那倒也是。不過楊沐真跟你這麼說過?”

顏寧不回答他,給了他一個錢袋:“這是我剛領到的安置費用,你幫我帶給楊沐,說是我資助他做生意用的。”

吳嚴接過錢袋,掂了掂,總有十幾兩吧:“你的安置費纔多少?怎麼有這麼多?楊沐要做生意,我怎麼不知道,他不是給我家做賬房嗎?”

顏寧說:“這是我剛領的安置費加上我從家帶的未用完的銀子。你是楊沐的朋友,難道要拘着他在你家幹一輩子賬房?他孃的病,光靠那點錢怎麼治得起?他遲早是要自己出來做生意的,你回去也跟你爹通個氣,省得你家老頭認爲楊沐不識好歹。”

吳嚴沉默了,要不是楊母的病,楊沐只怕這時候跟他一樣在京城考進士做官了。他才華橫溢,不是普通人,定然不可能給自家做一輩子賬房,遲早是留不住的,不如趁早放他去做自己的事。於是點點頭:“我知道了,回去就跟我爹說。”

顏寧說:“你放心,楊沐人厚道,定然不會拆你家的臺的,他肯定會避開你家的生意。”

吳嚴說:“這個我信,不過就算是不避開,也沒多大關係,我家又不專經營一間鋪子。你放心吧,我回去好好跟老頭子說說。”

“就算如此,楊沐也斷不可能做對不起老東家的事來。”

吳嚴又想起一件事:“你把錢都拿給楊沐了,自己夠花嗎?”本朝官員俸祿實在不算多,就那點銀子,在京城這地方,也就剛剛夠吃飯而已。

顏寧笑一笑:“起碼住房子還不花錢,我一個人吃喝也就夠了。”

吳嚴說:“總還是要個洗衣做飯的人吧,你現在是朝廷官員了,要是有個同僚來串門,看着都不像。”

“那個晚點再說,萬事開頭難嘛。”

楊沐最近心情特別好,因爲喜報頻來。第一,是顏寧中探花郎的事,第二,是因爲濟安堂那位會治療偏癱的石大夫要回來了。

想起那年自己中了秀才去顏家時,顏寧說的那句話,就不由得泛出笑意,還真的是一語成讖呢,他果真做了探花郎。只是稍微有些遺憾,顏寧留京做官,以後見面的機會真是少了,除非自己將生意做到京城去才行。當然,這前提是母親的病能夠好起來。

五月初,吳嚴從京城回到平縣。這一次連平縣的縣太爺都驚動了,準備了大陣仗來迎接新科進士。吳員外率領家裡的男丁們也早早從吳村趕到平城,迎接自己光宗耀祖的次子。吳員外從接到吳嚴的信起,就再也沒有合攏過嘴,逢人就誇自己那個了不起的次子,簡直有點炫耀的意味了。就連吳寬剛出生的兒子——吳家的嫡長孫也沒能分散吳老爺子的注意力,這讓吳寬有些忿忿不平,老頭子未免也太勢利眼了吧。平時最受寵的老三吳慈現在也受了冷遇,不時被拿來跟吳嚴作比較。

到了平城,吳員外被縣城裡的名流富賈輪流着請去參加宴席,忙得腳都沒法沾地。吳寬和吳慈兄弟兩個得了空,就同楊沐一起在院子裡喝茶聊天,說起這些日子忙得焦頭爛額的一堆事,兄弟倆都有怨言。

吳慈跟楊沐抱怨:“我爹也真是的,老拿我跟我二哥作比較,他還想家裡所有的人都能夠出人頭地光宗耀祖怎麼着。”

楊沐笑一笑:“你們要理解你爹的心情,作爲長輩,都有望子成龍的心理。他一時高興,有點忘形,疏忽了你們兩個。手心手背都是肉呢,等吳嚴去了益州,他這興頭就慢慢淡下來了。你們兄弟一向和睦,犯不着爲這點小事生了芥蒂,吳嚴中了進士,馬上要去益州做官,這一去不知道要多少年,他走之後,還得指望你們兩個照顧着你爹你娘呢。”

楊沐這話說得極其周全,吳寬和吳嚴聽着都有點汗顏,楊沐一個外人,都知道勸他們兄弟和睦。他們自己倒好,外人還沒挑撥,自己就開始禍起蕭牆了。楊沐其實跟吳寬和吳慈交情不多,只是跟吳嚴更密切一些,這也是吳嚴主動親近的結果。有一點比較慶幸的是,他們兄弟幾個並沒有變成飛揚跋扈的紈絝子弟,居然還保留了鄉人的真誠與淳樸。他作爲吳嚴的好友,自然不希望他們兄弟有隔閡,所以盡力開導他們。

第51章 落難母子第82章 賣藥第33章 踏雪尋梅第54章 喜相逢第102章 會審第11章 尾生之信第6章 月華如水第35章 胸有成竹第六十三章 第5章 衝突初起第21章 母子情深第38章 暖鍋第41章 得一知己第7章 驚魂之夜第69章 體貼入微第89章 親密接觸第79章 遇險第44章 金榜題名第1章 水鄉第92章 有心栽柳第59章 熟魚活吃第82章 賣藥第17章 楊柳依依第49章 治癒第21章 母子情深第92章 有心栽柳第8章 嚴冬不冷第2章 童蒙初開第70章 爲難第2章 童蒙初開第45章 榮歸故里第101章 坦白第41章 得一知己第2章 童蒙初開第62章 心意難測第16章 相見歡第38章 暖鍋第16章 相見歡第56章 初露頭角第40章 茶意悠長第23章 雁引愁心去第32章 第一場雪第61章 萍水相逢第39章 叫化雞第15章 少年情懷第42章 春秋巷第19章 情意朦朧第68章 體察民勤第37章 再聚平城第37章 再聚平城第12章 少年輕愁第76章 依依惜別第23章 雁引愁心去第52章 新成員第17章 楊柳依依第15章 少年情懷第7章 驚魂之夜第19章 情意朦朧第82章 賣藥第29章 快樂如風第七十三章 第6章 月華如水第61章 萍水相逢第101章 坦白第20章 禍從天降第104章 夢入芙蓉浦第26章 平城生活第12章 少年輕愁第1章 水鄉第75章 執子之手第64章 蒸蒸日上第46章 離鄉赴任第103章 退親第七十三章 第102章 會審第88章 老友重逢第64章 蒸蒸日上第93章 夫妻重逢第97章 生死相隨第37章 再聚平城第91章 漁樂第43章 洪遠第98章 不如歸去第52章 新成員第65章 涮羊肉第6章 月華如水第57章 再接再厲第21章 母子情深第39章 叫化雞第22章 雨後陽光第54章 喜相逢第6章 月華如水第74章 萬事俱備第75章 執子之手第96章 牢獄之災第16章 相見歡第13章 初別離
第51章 落難母子第82章 賣藥第33章 踏雪尋梅第54章 喜相逢第102章 會審第11章 尾生之信第6章 月華如水第35章 胸有成竹第六十三章 第5章 衝突初起第21章 母子情深第38章 暖鍋第41章 得一知己第7章 驚魂之夜第69章 體貼入微第89章 親密接觸第79章 遇險第44章 金榜題名第1章 水鄉第92章 有心栽柳第59章 熟魚活吃第82章 賣藥第17章 楊柳依依第49章 治癒第21章 母子情深第92章 有心栽柳第8章 嚴冬不冷第2章 童蒙初開第70章 爲難第2章 童蒙初開第45章 榮歸故里第101章 坦白第41章 得一知己第2章 童蒙初開第62章 心意難測第16章 相見歡第38章 暖鍋第16章 相見歡第56章 初露頭角第40章 茶意悠長第23章 雁引愁心去第32章 第一場雪第61章 萍水相逢第39章 叫化雞第15章 少年情懷第42章 春秋巷第19章 情意朦朧第68章 體察民勤第37章 再聚平城第37章 再聚平城第12章 少年輕愁第76章 依依惜別第23章 雁引愁心去第52章 新成員第17章 楊柳依依第15章 少年情懷第7章 驚魂之夜第19章 情意朦朧第82章 賣藥第29章 快樂如風第七十三章 第6章 月華如水第61章 萍水相逢第101章 坦白第20章 禍從天降第104章 夢入芙蓉浦第26章 平城生活第12章 少年輕愁第1章 水鄉第75章 執子之手第64章 蒸蒸日上第46章 離鄉赴任第103章 退親第七十三章 第102章 會審第88章 老友重逢第64章 蒸蒸日上第93章 夫妻重逢第97章 生死相隨第37章 再聚平城第91章 漁樂第43章 洪遠第98章 不如歸去第52章 新成員第65章 涮羊肉第6章 月華如水第57章 再接再厲第21章 母子情深第39章 叫化雞第22章 雨後陽光第54章 喜相逢第6章 月華如水第74章 萬事俱備第75章 執子之手第96章 牢獄之災第16章 相見歡第13章 初別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