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新授官職

微微沉吟,胡萬里纔對那小吏道:“咱們前來是看看賑濟災民的情形,並非是爲了買丫鬟小廝。”說着,他對小廝劉思武道:“城門內有賣饅頭大餅的,叫他都送來,給他們一人分幾個。”

話一落音,立刻就有個稍大點的男孩跪了下來,磕了個頭道:“小的劉建求大人收留,小的兄弟三人,回去不是餓死,便是抵債爲奴,還求大人給條活路。”

見劉建跪了,又有三個小孩跟着跪了下來磕頭卻是不敢吭聲,見這情形,胡萬里心裡一沉,看向那小吏,道:“不是領取糧米,回鄉復業嗎?”

“大人明鑑。”那小吏從容回道:“所謂領取糧米,回鄉復業,乃是按路程遠近發放口糧,保證一路不至斷糧,至於回到原籍是如何賑災、賑饑,小的等便無力過問了。”

孫光輝接過話頭道:“這孩子說的倒是實話,饑饉之時,歷來皆是先保證青壯的口糧,其次小孩,再次老人,口糧不足,孩子捱餓乃是常事,若是借下高利貸,抵債爲奴亦是常情。”

先保證青壯?不是先保孩子?胡萬里微微一怔,轉念便明白過來,若是青壯不保,孩子亦無活路,先孩子再老人,則是爲了子嗣延綿,這跟平時的倫理完全調了個,不過,卻也不無道理,瞥了一眼那小吏,他才沉聲問道:“災民既是欠債,爲何還會將孩子白送與人爲奴?爲何不賣?”

那小吏亦是一愣,顯然沒想到,白送上門的,人家居然還不領情,這馬屁可算是拍到馬腿上了,他可不想再多事,當下便躬身道:“大人,此事小的委實不知,這些孩子皆是爭着搶着自願來的,小的只是從中挑了幾個順眼的帶來,此事與小的可沒半分關係,大人願要則收,若是不喜,小的便將他們打發回去。”

聽的那小吏語氣強硬,胡萬里心道難道錯怪他了?爭着搶着自願來?他不由狐疑的掃了一眼跟前的一衆孩子,這是怎麼回事?

見無人說話,劉建稍微猶豫了下,才鼓起勇氣怯怯的道:“大人,賣給牙人也賣不了幾個錢,白送給大人,雖然沒錢,但卻有盼頭,若是未遇上大人們,領取了回鄉口糧,咱們也會被賣掉的,這些日子,天天都有被賣的。”

有盼頭?胡萬里微微一愣,總算是明白過來,這些個災民還真是不笨,他們肯定是知道了三人的身份,之所以將孩子白送給他們,是怕他們不要,是指望孩子能得到善待,在他們這種官宦家裡,不僅不用擔心孩子生計,說不定日後還會有出息,現在將孩子白送,也爲以後相認留下退路,這哪裡是賣孩子,純粹是給孩子謀出路。

孫光輝亦是反應了過來,微微笑道:“還真不小看他們,這算盤打的勝過了錙銖必較的商賈,不過,這些孩子是收還是不收?”

楊獻可皺着眉頭道:“咱們千里赴任,這些孩子身子太弱了,可不方便帶。”

一聽這話,一衆孩子紛紛跪下,一個個淚流滿面,卻又不敢吭聲,只一個勁的磕頭,見這情形,胡萬里心頭一酸,慨然長嘆道:“可憐天下父母心,便是累贅,我也認了,都起來。”說着又對那小吏道:“將他們父母都叫來,不白要他們的孩子。”

說着,他便轉身快步入了城,楊獻可跟在後面笑道:“長青這是何苦?早叫你不用來的,如今倒好,平白得了一羣累贅。”

孫光輝亦是搖了搖頭,道:“大明如今災荒頻頻,各地災荒接連不斷,長青一己之力,能救濟的許多?”

“眼不見,心不煩。”胡萬里頭也不回的道:“這些個孩子養幾年便能派上用場,當是行善了。”

最終,胡萬里以高出牙人四倍的價錢——二兩銀子一個簽了文書,收了十二個餓的眼睛深凹,瘦骨嶙峋的義男義女,在籤文書的同時,他要求詳細的記錄了各人的家庭成員和住址。

付完銀子,胡萬里轉過身來看了孫光輝、楊獻可二人一眼,道:“咱們先去驛站旁尋家客棧將孩子安頓好,再去城東關運河挑可意的丫鬟小廝如何?”

孫光輝指了那些孩子一眼,道:“這些孩子長青不打算分給咱們?”

胡萬里微微一笑,道:“這些丫鬟小廝分給你們,豈非顯的太無誠意?咱們去城東關運河好好選幾個。”

對於這批瘦骨嶙峋的丫鬟小廝,胡萬里確實不想分給兩人,他擔心兩人不待見他們,甚至是虐待他們,再則,象這種僕從也不是沒有好處,一旦成人必然是忠心耿耿,他也因此決定,以後收僕從,一定要收有大恩的,有親人的,知根知底的,如此才能大體保證僕從的忠心,至少他們心裡會有所顧忌。

城東關運河的人市買賣丫鬟小廝跟京師的情形大同小異,孫光輝、楊獻可各自挑了一個小廝和丫鬟,胡萬里考慮到男女平衡,挑了三個丫鬟,徐州的價格遠比京師便宜,頂好的丫鬟也才五兩一個,胡萬里買的自然是心滿意足。

在徐州休息了兩日,一衆人繼續乘船南下,一路再未耽擱,於九月二十三日黃昏時分抵達南京城外三汊河附近的龍江驛,在這裡,他終於等到了吏部對他的新任命,嘉靖八年十二月初八,任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知縣。

一看到仍然是福建,胡萬里不由一陣牙痛,雖說是升官了,改成了知縣,可福建那地方他實在是不感冒,不爲其他的,路太難走了。

孫光輝湊過頭去看了一眼,又看了看胡萬里,輕笑着道:“長青難道不滿意?”

胡萬里斜了他一眼,道:“難道是肥缺?”

“當然是肥缺,較之福建汀州府武平縣的八品縣丞,無異於是天壤之別。”孫光輝滿臉笑容的道:“漳州府所在乃福建最大的平原,氣候適宜,四季如春,境內地勢平坦,河網密佈,土地肥沃,素有閩南穀倉之稱,而龍溪縣又是府治所在地,恩師待你不薄啊。”

第49章 南京(五)第156章 誘惑第191章府尹之位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125章姑妄言之第19章 落寞張璁第60章 下聘第361章 特區第240章 規矩第394章 爭權第404章 呂宋橫財第229章 紛爭起第174章發軍餉第241章 勳臣入閣第342章 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二)第153章 買賣第250章 投石問路第166章獅子大開口第158章禮物第322章 月港生變第161章 利弊得失第111章 比較第15章 風波起第96章 無事生非第319章 大變在即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214章 鬧大了第81章 上任排場第477章 求盟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353章 仇人相見第107章 索賄第73章 窺破第232章 有所求第78章 作秀第321章 強勢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356章 嘉靖失落第146章來襲第223章 揣摩第82章 豁出去第144章引狼入室第161章 利弊得失第125章姑妄言之第130章 東興匠人第343章 火燒大阪灣(三)第84章 弱點第101章 錢弊第375章 世界大戰第262章 分水貢芽茶第188章刁難第412章 轟動第443章 偷天換日(四)第347章 贖金第 99章 錢法第480章 益王野心第38章 收禮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62章 嘉靖反應第94章 雛形第312章 投降第372章 新式火槍第11章 踏青賞美第230章 圍魏救趙第157章緩兵之計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464章 偷天換日(二十五)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437章 秘不發喪第143章火器大家第312章 投降第442章 偷天換日(三)第41章 徐州第288章 一石三鳥第283章 清曼憂心第100章 殺威棒第417章 文鬥第299章 廠衛陰影第399章 佳人來第179章入主月港(一)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350章 拒絕招安第13章 書生罵人第219章 難以置信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30章 靠身文書第404章 呂宋橫財第279章 杭州第194章 禍不單行第275章 望遠鏡第112章 齋醮第98章 陋規第467章 偷天換日(二十八)第八章 試探第296章 收人第329章 對應之策第126章瞞天過海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259章 寧波望族第199章 以退爲進
第49章 南京(五)第156章 誘惑第191章府尹之位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125章姑妄言之第19章 落寞張璁第60章 下聘第361章 特區第240章 規矩第394章 爭權第404章 呂宋橫財第229章 紛爭起第174章發軍餉第241章 勳臣入閣第342章 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二)第153章 買賣第250章 投石問路第166章獅子大開口第158章禮物第322章 月港生變第161章 利弊得失第111章 比較第15章 風波起第96章 無事生非第319章 大變在即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214章 鬧大了第81章 上任排場第477章 求盟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353章 仇人相見第107章 索賄第73章 窺破第232章 有所求第78章 作秀第321章 強勢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356章 嘉靖失落第146章來襲第223章 揣摩第82章 豁出去第144章引狼入室第161章 利弊得失第125章姑妄言之第130章 東興匠人第343章 火燒大阪灣(三)第84章 弱點第101章 錢弊第375章 世界大戰第262章 分水貢芽茶第188章刁難第412章 轟動第443章 偷天換日(四)第347章 贖金第 99章 錢法第480章 益王野心第38章 收禮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62章 嘉靖反應第94章 雛形第312章 投降第372章 新式火槍第11章 踏青賞美第230章 圍魏救趙第157章緩兵之計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464章 偷天換日(二十五)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437章 秘不發喪第143章火器大家第312章 投降第442章 偷天換日(三)第41章 徐州第288章 一石三鳥第283章 清曼憂心第100章 殺威棒第417章 文鬥第299章 廠衛陰影第399章 佳人來第179章入主月港(一)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350章 拒絕招安第13章 書生罵人第219章 難以置信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30章 靠身文書第404章 呂宋橫財第279章 杭州第194章 禍不單行第275章 望遠鏡第112章 齋醮第98章 陋規第467章 偷天換日(二十八)第八章 試探第296章 收人第329章 對應之策第126章瞞天過海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259章 寧波望族第199章 以退爲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