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挑釁

大明州縣實行的乃是集權制,完全不同於各級官府衙門分散權力、互爲牽制的原則,一縣之財政、治安、審判、教育、福利等等事務皆由知縣負責,而且必須躬親厥職,親自操辦,責無旁貸。

除了受各層上級的監督外,在知縣之下的佐貳官、首領官、教官、雜官都絲毫不得與之對抗,只能乖乖的聽話,當然,對於知縣的施政方針或具體案件的處置有意見,佐貳官是可以直接向上級申訴的。

另外,佐貳官特別是縣丞與主官還有一種特殊而微妙的關係,爲了防止地方官員矇蔽民情,朝廷時常會派遣巡按下基層巡查,按規定,巡按沒有調動主官的權力,但可以調動州縣的佐貳,也可以暫時委任某些佐貳官,基於這種關係,主官對佐貳官有時也畏懼三分。

龍溪縣丞張明賢便是巡按巡查時臨時委任然後正式任命的,是以他纔有膽子抻量胡萬里,聽的點卯完畢,身爲二尹的他忙趨步上前躬身一揖,道:“下官龍溪縣縣丞張明賢見過堂尊。”

一見張明賢的舉動,整個大堂登時雅雀無聲,所有人都低下了頭盯着自個的腳尖,一顆心砰砰直跳,張明賢是縣丞,是朝廷的八品官員,在平日裡與知縣是可以平禮相見,但是在新官上任,重大節慶日都必須行跪拜禮,稱老爺,以示尊重。

如今他居然在大庭廣衆之下,在新縣尊第一次升堂的時候以平禮相見,這等若是公然挑釁!天知道這位年紀輕輕的新縣尊會是何反應,說不好當場便會雷霆大怒,膽子小的書吏衙役已經是面色蒼白,兩股戰戰,膽大的則是幸災樂禍,等着瞧熱鬧,新官上任,便有縣丞挑釁,這可是一大奇聞。

趙德友、王治中亦是心慌意亂,萬沒料到張明賢竟然如此膽大,這架勢竟是完全豁出去了,兩人也不敢偷看胡萬里的臉色,低着頭盤算該如何斡旋,若是縣尊大怒,他們合衙的官吏怕是都討不了好,兩人皆是暗自腹誹,便是要給個下馬威,也用不着如此直接,這不成心害人嘛。

官吏拜賀,說白了就是知縣對縣衙所有官吏的一個下馬威,如此重要環節,師爺薛良輔自然不會疏忽,官吏該如何行禮,他該如何回禮,都曾詳細的反覆的交代過,是以一見張明賢躬身行禮,胡萬里心裡便是一沉。

他是萬沒料到這縣丞竟然如此迫不及待,在拜賀之時就敢公然挑釁,他自然不會想到,這是因爲他上任之時沒有幕賓參隨同行,使的他們認爲有機可乘,該怎麼辦?怒髮衝冠,大發雷霆顯然是不妥的,那會顯的他這個正印官沒有度量,不計較顯然也不行,這會讓縣衙官吏得寸進尺。

略一沉吟,胡萬里便掃了大堂上一衆官吏一眼,最後將眼光停留在張明賢身上,也不起身回禮,只端坐着微微拱手算是回禮,而後才淡淡的道:“張縣丞是巡按御史唐大人臨時委任的,看來對禮儀尚不熟悉。”說着也不給他開口的機會,便沉聲道:“下一個。”

趙德友心裡一跳,連忙躬身而出,規矩的跪下磕頭道:“下官龍溪縣主薄趙德友叩見大老爺。”

胡萬里瞥了他一眼,起身側身謙讓,拱手一揖,道:“趙大人無須多禮。”

眼見張明賢尷尬萬分的被晾在大堂上,王治中哪裡還敢多想,忙跟着出列拜見,教諭李青德等一衆雜官亦皆是小心翼翼的跟着上前拜見,隨後纔是六房書吏一房房上來叩頭,胡萬里也就坦然安坐受禮,待的書吏拜見完畢,一衆衙役則遠遠的在丹陛下集體叩頭拜見。

張明賢本就是試探胡萬里的深淺,見他處理突發情況的手腕如此老練,心裡不由暗暗稱奇,他一個新科進士又是如此年輕,怎會如此老練?哼,老練又如何,他一個新科進士對地方政務又能知曉多少?

見衙役拜見完畢,張明賢便自找臺階,上前跪下道:“卑職初次拜見大老爺,心情激盪,禮儀不周,還望大老爺恕罪。”說着便磕頭行禮,道:“龍溪縣丞張明賢叩見大老爺。”

見他能屈能伸,能自找臺階,胡萬里不由頗覺頭痛,這種小人才是最難對付的,爲防非議,當下他便起身還禮,含笑道:“張大人無須客氣。”說着便道:“退堂!”

雖然有點小插曲,但上任儀式總算是完成了,待的一衆書吏衙役退出,胡萬里滿臉笑容的對留在大堂的一衆佐雜同僚拱手道:“日後大家就在一處共事,還望諸位同僚鼎力相助,大家同心協力,將差事辦好,諸位的考語,必然也是花團錦簇。”

聽的他開口就拿考語威脅,一衆年輕的佐雜官員心裡都是一緊,考語的好壞可是直接關係到升遷的機會,如今雜佐官員升遷難度本就大,一個壞評,可能幾任都扳不回,年紀大的倒是無所謂了,左右是升遷無望,沒什麼好顧忌的。

一衆人當即便亂哄哄的表態,逢迎的有之,敷衍的也有,待衆人說完,胡萬里才笑道:“本官在二堂設宴宴請諸位同僚,諸位請。”

擺宴宴請一衆雜佐官員不過是個形式,大家混個臉熟而已,酒過三巡便草草散席,見胡萬里離席,趙長福便及時的敲了三下雲板,這是通知書吏、衙役、閒雜人等及時迴避,以免衝撞了知縣老爺。

出了二堂,胡萬里的眉頭便皺了起來,這個縣丞張明賢是什麼意思?今日此舉,等若是公開撕破臉,難道他有所依仗不成?今兒既然已經發難,接下來怕是還有一番小動作,如今剛剛上任,兩眼一抹黑,就遇上縣丞搗蛋,還真是令他頭痛。

當走到內衙宅門,他才停住腳,看了跟在後面的趙長福一眼,道:“你和李風烈二人負責看守宅門,另外,再想法子打聽一下張明賢的底細和平素爲人。”

看守宅門!趙長福心裡不由大爲振奮,這差事是所有參隨中油水最足,地位最高,責任也是最重的差事,他忙躬身道:““是老爺,小的馬上就去打聽。”

第105章 緝私錢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第239章 高屋建瓴第10章 三寸金蓮第22章 禮物第156章 誘惑第418章 來客第340章 瘋了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356章 嘉靖失落第245章 報應不爽第35章 建言第145章 變化第333章 不是來講道理的第392章 跋扈第285章 掛冠而去第121章開海之爭第344章 火燒大阪灣(四)第119章異想天開第129章完敗第183章再提開海第412章 轟動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96章 無事生非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101章 錢弊第331章 大同兵變第315章 滿載而歸第303章 投其所好第 389章 生路第62章 嘉靖反應第397章 過河拆橋第406章 堅守第203章 嚴世藩第235章 薑是老的辣第278章 雙嶼第114章 籠絡第7章 出題買僕第426章 飛剪第111章 比較第112章 齋醮第247章 豪賭第358章 跳出三界外第205章 籠絡第370章 淘金潮第338章 招安條件第八章 試探第378章 虧大了第 99章 錢法第133章 引子第1章 被點撥第175章紅夷大炮第274章 激勵第414章 擔憂第34章 再見張璁第11章 踏青賞美第303章 投其所好第173章改制第316章 故人重逢第152章 軍火商第304章 管理的困惑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13章 書生罵人第54章 南京(十)第373章 生意經第442章 偷天換日(三)第474章 決戰大同第14章 惹麻煩了第102章 臺東第41章 徐州第352章 不安第393章 致仕第129章完敗第462章 偷天換日(二十三)第346章 火燒大阪灣(六)第308章 夜襲第400章 親王造反第107章 索賄第447章 偷天換日(八)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462章 偷天換日(二十三)第426章 飛剪第132章盛極第106章 內閣急遞第265章 遇險第66章 琉球第429章 考績第44章 新授官職第488章 省心第93章 根本第469章 偷天換日(三十)第409章 強攻第399章 佳人來第274章 激勵第205章 籠絡第66章 琉球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第3章 吃大戶第19章 落寞張璁第266章 招攬
第105章 緝私錢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第239章 高屋建瓴第10章 三寸金蓮第22章 禮物第156章 誘惑第418章 來客第340章 瘋了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356章 嘉靖失落第245章 報應不爽第35章 建言第145章 變化第333章 不是來講道理的第392章 跋扈第285章 掛冠而去第121章開海之爭第344章 火燒大阪灣(四)第119章異想天開第129章完敗第183章再提開海第412章 轟動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96章 無事生非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101章 錢弊第331章 大同兵變第315章 滿載而歸第303章 投其所好第 389章 生路第62章 嘉靖反應第397章 過河拆橋第406章 堅守第203章 嚴世藩第235章 薑是老的辣第278章 雙嶼第114章 籠絡第7章 出題買僕第426章 飛剪第111章 比較第112章 齋醮第247章 豪賭第358章 跳出三界外第205章 籠絡第370章 淘金潮第338章 招安條件第八章 試探第378章 虧大了第 99章 錢法第133章 引子第1章 被點撥第175章紅夷大炮第274章 激勵第414章 擔憂第34章 再見張璁第11章 踏青賞美第303章 投其所好第173章改制第316章 故人重逢第152章 軍火商第304章 管理的困惑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13章 書生罵人第54章 南京(十)第373章 生意經第442章 偷天換日(三)第474章 決戰大同第14章 惹麻煩了第102章 臺東第41章 徐州第352章 不安第393章 致仕第129章完敗第462章 偷天換日(二十三)第346章 火燒大阪灣(六)第308章 夜襲第400章 親王造反第107章 索賄第447章 偷天換日(八)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462章 偷天換日(二十三)第426章 飛剪第132章盛極第106章 內閣急遞第265章 遇險第66章 琉球第429章 考績第44章 新授官職第488章 省心第93章 根本第469章 偷天換日(三十)第409章 強攻第399章 佳人來第274章 激勵第205章 籠絡第66章 琉球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第3章 吃大戶第19章 落寞張璁第266章 招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