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 新政

西北的邊患終於解決了,大明從此四海昇平,按理來說,楊聰這個時候也該停下來歇歇了,但是,他回京之後卻又遇到了一個更爲頭疼的問題。

這個問題按他的理解來說應該是件好事,但是,很多人卻不這麼認爲。

那麼,京城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呢?

很簡單,張居正想全面推行新政,內閣首輔張邦奇表示還有待考慮,內閣大學士徐階表示有欠考慮,內閣大學士毛伯溫表示我不發表意見,你們自己考慮!

也就是說,對張居正提出的新政,其他三個內閣大學士沒一個贊成的,徐階甚至還委婉的提出了反對意見。

張居正沒了辦法,只有來尋求自己恩師的支持了。

楊聰手拿張居正編寫的新政概要,心中不由感慨萬千。

張居正提出的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一條鞭法”,這“一條鞭法”其實不能算是“新政”,因爲嘉靖朝的時候內閣首輔桂萼就推行過“一條鞭法”,只是效果不怎麼好而已,其後,慢慢就被人給廢止了。

這“一條鞭法”明明是能讓大明脫胎換骨的好辦法,爲什麼效果會不好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爲“一條鞭法”觸動了地主豪紳和官宦世家的利益,而這些人代表的則是整個大明的統治階層,你敢動他們的利益,他們自然會想方設法阻擾。

換句話說,推行“一條鞭法”就是與整個統治階層爲敵,不說效果好不好,能不能順利推行都是個問題。

這一點,從其他三個內閣大學士的態度就能看出來。

張邦奇是委婉的表示,這東西還是算了吧;

徐階是委婉的表示,這東西不適合推行;

毛伯溫是委婉的表示,這東西我不參與!

這一點,也通過歷史證明了。

桂萼是推行了不到一年便精疲力竭,無奈告老返鄉,歷史上的張居正是推行了十年,累死任上,然後被整個統治階層清算,後人全部遭殃!

那麼,這“一條鞭法”到底改變了什麼呢,竟然讓既得利益集團如此的痛恨。

這個就有點複雜了,張居正光是個概要就洋洋灑灑寫了上萬字,楊聰也是看了半天才看出個大概來。

這“一條鞭法”說白了就是稅賦制度改革,其核心就是合併賦役,將田賦和各種名目的徭役合併到一起,折算成銀兩統一徵收。

這樣做貌似只是換了一種稅賦的徵收方法而已,爲什麼會觸動統治階級的利益呢?

這個就要說說大明以前徵收稅賦的方式了,明朝前期和中期的賦稅主要由田賦和徭役兩個部分組成,另外還有鹽稅、茶稅等雜稅,不過,那些都不是重點。

明朝前中期的稅收稅收以田賦爲主,按田地的多少爲標準,進行實物繳納,夏秋兩季各收一次。

徭役方面,只要是十六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男丁,都要負責裡甲、均徭、雜泛三種徭役。

至於鹽稅、茶稅等雜稅就不說了,那些都有專門的衙門負責徵收,跟田賦和徭役其實是分開算的。

明朝的稅賦其實並不重,比如說田賦,標準是二十稅一,也就是說你種二十畝地只要拿一畝地的收益來交田賦便可以了,其他徭役什麼的那都是不需要錢的,你出勞力便成。

那麼張居正爲什麼要改變這一切,推行“一條鞭法”呢?

難道,他想與民爭利,剝削老百姓!

不,恰恰相反,他是想與官爭利,減輕老百姓負擔,同時增加朝廷的收入。

爲什麼這麼說呢?

很簡單,因爲經過將近兩百年的發展,大明很多東西都已經變質了,統治階層爲了自身的利益,都在拼命利用這種稅賦制度壓榨老百姓,爲自己謀利。

比如說田賦,二十稅一的確不多,但是,交的全都是老百姓,地主豪紳和官宦世家等統治階層基本上是不用交的,因爲他們可以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來免稅,而這回兒大明有大半的土地都被統治階層給兼併了,這些土地都不交稅的話,大明稅賦等於就少了一大半。

張居正推行的“一條鞭法”中就有專門針對這一現象的辦法,因爲“一條鞭法”推行的基礎就是清丈土地。

光是這一點,地主豪紳和官宦世家等統治階層便受不了,他們手裡的地基本上都是不用交稅的啊,他們都變着法兒讓自己的土地消失在大明的稅賦系統中了,你這突然來個清丈土地,不是讓他們以前的努力都白費了嗎!

又比如說徭役,可別小看這徭役,裡面的貓膩多着呢,涉及到的利益更是不勝枚舉。

最簡單的,老百姓手裡大半的土地都被地主豪紳和官宦世家等統治階層給兼併了,這些人總不可能自己去種地吧,他們是不是還得請人種地才能產出糧食來?

這請人又分很多種,普遍認爲,他們請的大部分都是佃農,也就是租了他們的地,產出糧食之後交出大半給他們的那種。

其實不然,有很多地主豪紳和官宦世家慢慢都不請佃農了,因爲太費糧食了。

佃農就算要求再低那也得養活一家人,而一家佃農最多也就能種百餘畝地,一家人一年吃都要吃掉十多畝地的糧食,那可都是錢啊!

那麼,怎麼把這錢省下來呢?

很簡單,利用徭役強迫老百姓給自己種地啊,服徭役那可是免費的,甚至連飯都要自帶!

這徭役又分裡甲、均徭、雜泛三種,其中裡甲的徭役基本上都掌控在地主豪紳和官宦世家手裡,均徭和雜泛雖然都掌握在官府手裡,那也沒多大關係,只要塞點錢,還不是能讓老百姓乖乖給他們種地。

這就出現了一種怪現象。

老百姓手裡的地原本就不多,但是,他們一年到頭卻沒多少時間打理自家的田地,因爲他們得服各種各樣的雜役,真正到了耕種的季節他們基本上都要把地主豪紳和官宦世家的地全種完了才能來種自家的地。

這樣一來,累個半死不說還把自家的地給耽誤了,老百姓可謂苦不堪言。

不說別的,就光說這一點。

老百姓肯定是極其贊同的,因爲勞力本就不值錢,一年的正規勞役算下來比田賦低多了,他們交的錢最多也就值個十來天的口糧而已,要知道,他們給地主豪紳和官宦世家幹活,動不動就是一個月甚至幾個月,而且糧食還得自備,完全吃自己的,這交幾天的口糧錢就把一年的勞役全免了,他們當然不會反對。

地主豪紳和官宦世家就不一樣了,尼瑪,用錢衝抵徭役,收來的錢還得全部上繳朝廷,誰給他們來免費幹活?

張居正,你這不是跟我們搶錢嗎!

第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九八章 厚金之車第一九八章 明軍威猛第一二一章 決戰紫禁之巔第五十三章 通通閉嘴第二一三章 改變整個世界第二十二章 最有名的癩蛤蟆第一七七章 貪婪第一一九章 何事秋風悲畫扇第五十九章 牆頭草得壓的住才能用第三十七章 廷議否第二〇一章 齊聚第一〇一章 對對聯第八十三章 凝聚第二十六章 相見不如不見第九十八章 出事了第八十六章 身兼三孤第一九四章 稿成第二二四章 進步第十二章 廷議第二章 任性第四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一三〇章 盾陣第二三四章 張揚第八十章 嘉靖的眼光第九十三章 打賭第四十六章 終戰第二十八章 禍害之源第二一八章 成功在望第二十七章 家賊第六十二章 是非功過第二一〇章 人和事第一〇三章 頭疼第七十六章 是誰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一六五章 糊塗第一七三章 代理第四十七章 迎雙親第六十一章 真正的較量纔開始第四十一章 莫名其妙的栽了第一六一章 小弟第一四三章 澎湖第七十二章 官居一品第二二六章 獎勵第一七〇章 毛利元就第五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六十五章 誰在明,誰在暗第二十四章 青詞首輔第二十五章 嘉靖皇帝第一〇七章 倭寇又又又復起了第七十八章 焦急第一九九章 掩人耳目第五十三章 抽風般的操作第八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第一〇一章 雷厲風行第一六五章 叛徒第三十四章 唐伯虎就因爲作弊遭了雷劈第一八五章 酷熱第九十一章 有緣定會再見第二十四章 門當戶對第七十六章 半途而廢第五十二章 一場鬧劇貌似就要上演第三十五章 八股文有規律嗎第七十四章 破虜之策第一七二章 詐降第三十九章 胡亂提拔第一七七章 地震第四十五章 都是海禁惹的禍第二十章 地頭蛇第十九章 反咬一口第一〇二章 大捷之後第一六六章 自立門戶第一一四章 暗夜守候第一〇八章 海戰之道第七十四章 破虜之策第四十五章 剿倭第一六三章 九州征討第一三六章 被逼無奈第十四章 異想天開第六十章 有些人,看不透第一七三章 代理第三十四章 自薦第六十章 招不招第七十二章 大事可能化小第一八二章 天下戰國之上第六十七章 防守問題第一五一章 聲望日隆第一七七章 地震第八十四章 提拔第八十九章 二龍不相見第七十一章 詔獄第一〇四章 東瀛浪人第十三章 連環計第八十一章 火攻第一七七章 地震第一五〇章 從中作梗終章 逆天之威第七十章 陽奉陰違第五十七章 奪帥第四十六章 誤會第一九七章 貪婪
第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九八章 厚金之車第一九八章 明軍威猛第一二一章 決戰紫禁之巔第五十三章 通通閉嘴第二一三章 改變整個世界第二十二章 最有名的癩蛤蟆第一七七章 貪婪第一一九章 何事秋風悲畫扇第五十九章 牆頭草得壓的住才能用第三十七章 廷議否第二〇一章 齊聚第一〇一章 對對聯第八十三章 凝聚第二十六章 相見不如不見第九十八章 出事了第八十六章 身兼三孤第一九四章 稿成第二二四章 進步第十二章 廷議第二章 任性第四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一三〇章 盾陣第二三四章 張揚第八十章 嘉靖的眼光第九十三章 打賭第四十六章 終戰第二十八章 禍害之源第二一八章 成功在望第二十七章 家賊第六十二章 是非功過第二一〇章 人和事第一〇三章 頭疼第七十六章 是誰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一六五章 糊塗第一七三章 代理第四十七章 迎雙親第六十一章 真正的較量纔開始第四十一章 莫名其妙的栽了第一六一章 小弟第一四三章 澎湖第七十二章 官居一品第二二六章 獎勵第一七〇章 毛利元就第五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六十五章 誰在明,誰在暗第二十四章 青詞首輔第二十五章 嘉靖皇帝第一〇七章 倭寇又又又復起了第七十八章 焦急第一九九章 掩人耳目第五十三章 抽風般的操作第八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第一〇一章 雷厲風行第一六五章 叛徒第三十四章 唐伯虎就因爲作弊遭了雷劈第一八五章 酷熱第九十一章 有緣定會再見第二十四章 門當戶對第七十六章 半途而廢第五十二章 一場鬧劇貌似就要上演第三十五章 八股文有規律嗎第七十四章 破虜之策第一七二章 詐降第三十九章 胡亂提拔第一七七章 地震第四十五章 都是海禁惹的禍第二十章 地頭蛇第十九章 反咬一口第一〇二章 大捷之後第一六六章 自立門戶第一一四章 暗夜守候第一〇八章 海戰之道第七十四章 破虜之策第四十五章 剿倭第一六三章 九州征討第一三六章 被逼無奈第十四章 異想天開第六十章 有些人,看不透第一七三章 代理第三十四章 自薦第六十章 招不招第七十二章 大事可能化小第一八二章 天下戰國之上第六十七章 防守問題第一五一章 聲望日隆第一七七章 地震第八十四章 提拔第八十九章 二龍不相見第七十一章 詔獄第一〇四章 東瀛浪人第十三章 連環計第八十一章 火攻第一七七章 地震第一五〇章 從中作梗終章 逆天之威第七十章 陽奉陰違第五十七章 奪帥第四十六章 誤會第一九七章 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