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82 結交與斷交之論

文箐也覺得自己頗爲八卦了些。實際上是,她對古代人的年齡判斷總有幾分失準,比如眼前的商秀才,開始她以爲就是那個三元及第的商輅,算來應該也就十七八歲。可細瞧這人卻有幾分老練與成熟,觀其言行又不象個少年郎,好象要略大一些。同小黑子比較起來,一個似謹言慎行的三十多歲謀士不急不躁進退有方,一個卻是十來歲的急公好義不知深淺的小子直言無諱,真正是不比不知道,一對比發現千差萬別。

她實在是怕判斷出錯了,故而方纔又試探了一下。這時,亦有幾分不好意思地道:“我是對令兄慕名已久,聞其儀容風度翩翩,素有君子之雅德,文彩亦如圭玉之璋。途經此地,昨日去縣學左近,便想能否有機會一睹其風采。雖是無緣得見,不過今次見商秀才也這般儀表不凡,談吐如珠玉,既是一家人,想來令兄定也是不凡了。敢問閣下如何稱呼?”

商秀才面紅耳赤,這時再不好更正,只道:“草字太樸。”

古人大都是二十加冠取字,因此,文箐驚訝道:“唉呀,你加冠了?我還以爲……”這樣想來,那應該是商輅的之兄長了,怎麼會是弟呢?難道到了這裡,古代名人也跟着變了不成?

這話說得商秀才越發臉紅。

烏秀才在一旁道:“商兄年也不過十八,舊年早爲生員,只是學裡同窗之間不忌長幼,向來喜稱字,於是取字早一些。非是加冠之故才取得。”

文箐“哦”了一聲,心裡想着差點兒鬧了個大笑話,亦有些臉紅。“太樸”,這字果然是“樸”啊。

小黑子提了茶水進來,並說到烏秀才的行李,船家怕放在船頭給掉下去了,都一一給搬到艙裡去了。他把茶壺放到几上,又把先時的疑問提出來,感嘆一句:“烏老秀才,你這歸家,怎的同搬家一般?連被褥都帶了家去?”

烏秀才沒想到對方還問這事,老臉羞慚,半晌才道:“老朽,自嘆在舉業上是無所進展了……還是,歸家含飴養孫得好……”

文箐聽了,心裡沉重:難不成是昨日小黑子那番話打擊了他?頗爲過意不去。

只聽烏秀才嘆口氣道:“先時還有所希翼,如今是再無想法了。昨日聽得周小友道東坡居士一事,突然豁然開朗,有些事,求之不得,再是盡力也枉然,不如歸家頤養天年。”

商太樸仍是好言安慰道:“烏兄正是盛年之際,仍可大有作爲。何必爲些須小事,則……”

烏秀才一擺手道:“多謝商兄勉勵,只是我決心已定。商兄少年英才,他日必得高中。而我,如今思來,年事漸高,老邁行動皆不便,向學心思日愁……如今棄了學,或是還有人樂意聘我,便找戶人家謀個西席……”

……

文箐與小黑子是萬萬沒想到,自己昨天同史克朗文鬥,卻打擊了一個老秀才的雄心壯志,一時灰心失望,便沒了仕途之志。

不過,小黑子卻不認爲自己有錯,反而認爲烏秀才放棄正是好事,直言道:“我說老秀才,你要歸家謀個西席,在我看來倒是好事。我雖不習舉業,可那史胖子一看就不學無術的,你們論個詩會,他那是附庸風雅,實是酒肉結交。詩會文會裡有他,豈不是自掉身份,浪費時間麼?要是都同他那般不通文理,哪裡能求學上進哎喲……我不說了,兄弟你別擰我……”

文箐十分抱歉地向烏秀才道歉,道是自家兄弟嘴上沒把門的,多有得罪。

烏秀才被小黑子說得臉上紫紅一片,可又不得不說小黑子言之有理,只是自己難得參與幾次文會,哪裡想到這次便遇到了史克朗以及這二人?

商秀才也是機敏,忙着找了話題扯了開去。此時,他原來壓抑的好奇心亦慢慢轉爲問話,開始考究起文箐來。

對於文箐來說,她也自知這三兩三在人家秀才面前多賣 弄不得,可是也有心想探究一下這古代書生的斤兩。於是只就自己所知進行討論,至於其中大多不能作答的,只道是年小還未曾看得。

於是,商秀才那邊也終於漸漸感覺,這周小友見識甚廣,所言也非一般,先時以爲他行事有些陰辣歹毒,此時亦否決,只覺他言談皆宅心仁厚,非弗先前尖銳之感。便棄了前嫌,談興益濃,更有某些話題,二人聊起來,卻是頗爲投緣。

文箐怕商秀才問得太多便露了馬腳,自己這三腳貓功夫,人家一試就要獻醜。又慮及小黑子在一旁聽得無聊,擔心他性子發作了再找兩位秀才麻煩,乾脆便把《世說新語》取出來,道是有字不識,或有好些官職名不知出處,註解不多,便向秀才們請教。

商秀才接了書過去,一看字跡,便已瞭然。果然是自己昨日抄了賣 於書鋪那本。真正是:有緣啊。

如此,便等於聽商秀才講了一段晉史及《世說新語》裡一些典故。

這二人說着,自是把烏秀才也捲了進來,也漸漸參與討論。小黑子覺得這書不錯,聽故事聽得津津有味。

主客雙方,一時談得風生水起,再無昨日的恩怨計較,也不再論生員或平民身份,反而真討論起故事來。比如說到華歆與管寧二人志向不同,談到挖土得金與割席絕交二三事。

文簡在一旁聽得他們討論,卻是不懂其中深意,只感嘆一句道:“那金子還能換吃食與衣物,爲何扔了不要?多可惜……”

他這般童稚之語,確實只會關心如此,兩位秀才亦未對此加以撻伐,只是寬容地看他一眼。

小黑子道:“管寧再有名,操守再高,也不如簡弟說得實在”

文箐見他現在沒有昨日那般衝動,也樂意他與秀才們討論。他性子魯直,可是常常說得大實話。不知這商秀才又會如何辯解。故也不再阻攔與他,自己也不再象先時侃侃而言,反而作出傾耳聆聽之姿。

小黑子在聽得烏秀才道什麼管寧品性高潔,華歆在這方面只能望其項背的評斷後,卻持反對態度,駁道:“我未曾看得此書,只聽兩位說這典故,卻也不敢一味苟同老秀才之言。依我看,管寧這是故作清高。自己清貧道要堅持操守,自認爲拾金便污了自己品性,那拾來給窮人總可以吧?否則日後他人路過此地見得金子,豈不是都相拼了?如此,他反而是給路人制造相爭事端了。反觀華歆,我倒覺得他也沒做錯甚麼。不過是碰了下金子,誰不心動財物?便是寺院裡和尚還要經營田地以維持生計,要是真不問世事,豈不是吃不得穿不得說不得錢財?這無主的動了也應當,要是有主的,則還是看他守住了心與否。你們不是都說他後來做了官,錢財都分與人了嗎?可見他不是貪財的。”

烏秀才沒想到他長篇大論說起來,滔滔不絕,而且哪點都直指自己適才言論。一時又失卻了面子。

文箐在心裡暗叫一聲好。小黑子常常不按牌理出牌,果然考慮得角度就是不一樣。就是自己要是此時同他論一兩句,只怕亦只能承認管寧獨善其身。可是他要將管寧說成一介好沽名譽之徒,倒也不妥。

那邊商秀才果然亦直言反擊,道:“兄臺所言,雖有其理,但得金相爭也不過是假設。既未發生,也當不得真。再者,古來士人向來重名節,輕財物,視金錢如糞土。管寧那般舉措,自是遵衆聖人之訓罷了。至於沽名釣譽之論,此言太重。”

烏秀才亦接着例舉割席絕交一事,以及管寧不爲官即不圖名利。

小黑子想了想,更是振振有詞了:“管寧自己不問世事,難道還非得規定其他人跟着他一道纔是賢能之輩?他博個好名聲,可是他爲百姓可曾做得多少好事?要我說,爲官,利民,便是好的。什麼隱士,我看不過是籍口罷了。我倒認爲這管寧是故作清高,要不然就是寫這書的故意歪曲編撰,誰曉得內裡事?”

烏秀才被說得啞口無言,末了只道:“大郎不知後來華歆爲官後所爲,背孫氏,迎曹氏,殺漢後……亦不爲人所齒。雖然爲官方面,確也爲民有所作爲。奈何……”

小黑子堅持自己言論:“非也既逢亂世,若是還稱甚麼隱士,道‘小隱於山林,中隱於市,大隱於朝’的話,在我看來,不過是他要麼看不清形勢,故此想哪方都不得罪,貪生怕事只求保命的籍口罷了。否則,既讀得聖賢書,當知孰對孰不對,便是不能力挽狂瀾,亦不能傾了自己心志,反而以隱士自居,嘲於他人。華歆若是投機,其意不堅,殺了前朝皇后,有不妥之處,可相較起來,那曹孟德先是爲篡國奸賊,後又被尊爲魏武帝。在我看來,他既當得一介梟雄之名,爲何華歆算不得一介謀臣?功過是非,蓋棺定論,豈能一人是,另一人非?管寧能當得聖賢之輩,華歆就真奸險小人不成?我就聽不得你們讀書人這般給人下死套兒……”

商秀才這時亦十分了解到小黑子乃性情中人,只是對其直言直語之習性卻有所慮,此時亦隱含勸誡道:“一事一議。兄臺勿要激憤。管寧與華歆,終究是:‘道不同,不相爲謀’。不過是一討論,至於是否臨川王編書有誤,也不得而知。既是咱們無從考究那二人如何,如今也只得按《晉書》來一一細說……”

文箐想到,小黑子要是在那個朝代,是不是就是一代梟雄呢?這一路上自己同他與弟弟講三國,是不是也給他一些影響?而商秀才懂得迂折曲回,並不直接與人短兵相接,不曾刻薄爲難於人,時時也落個好,卻是半點兒不落下風,頗有些與年齡不相當的歷世老練之處。

她這廂觀察思考,可小黑子被對方駁了,便找幫手:“慶弟,你說呢?”

文箐想了想,方道:“如商秀才所言,志不同道不合,求學時的友誼不過是水中月霧裡花。逢了亂世,在不同位置上,作平民的管寧想得是獨善其身,所行之事便少見驚天動地的,不過是世人多記錄其言語留世;華歆既爲官,所行之事,時勢逼不得已,取捨之間皆涉大事,自是關注更多,難免被人評論指點一二。再說,凡事各人皆有考量,不在其位謀不得其政,更是無法瞭解其中辛酸。況且,誰人不在背後議人,誰又不被他人背後議論呢?今日是你我論前人,豈知他**我中有人功成名就,不被他人議?”

商秀才聽得“誰認不在背後議人,誰又不被他人背後論”之語,心裡一驚,唯恐言多有失,再不多言。

反而是烏秀才長嘆一聲道:“周小友,果然看得透徹,世事洞明,老朽真是癡長年歲也。”

小黑子嘆一聲氣,道:“慶弟就是想得多,慮得深。今日咱們說割席斷義,你昨日還同我道嵇中散(即嵇康)絕交,可見古人的信義,說斷便斷,也沒個情義深長的。”

文箐笑道:“大哥,昨晚講的嵇中散一事,可只講得一半。不若請二位秀才同大哥講解講解那篇《與山巨源絕交書》?”說罷,看向商秀才。

商秀才略一沉吟,道:“嵇中散寫絕交書,非是真的斷情絕義,實非不得已,表面上同好友山巨源斷絕關係,實際上是爲了保護對方罷了。便是嵇中散身後事,亦是山巨源料理,並且將其子女養大成人,最後再次舉薦其子爲官,可見仁義……”

小黑子詫異地道:“這麼講來,確與華歆管寧相較起來,大不同也。只是,你們既說嵇中散作不得官,爲何山巨源還要舉薦其子爲官?豈不是與其父之志相違?”

文箐笑道:“此一時,彼一時。當不得一議也。”

小黑子想了想後,又鄭重地道:“我且不管他們如何,我只求咱們兄弟幾人情比金堅,不失不忘。不要如管寧那般輕言斷義,也不要遇了嵇康那般無奈,被逼斷義……”

商秀才在一旁感嘆道:“兩位情深義重,令在下好生羨慕。”

幾人又接着講嵇康與山巨源之間的情義一事。扯着扯着,便又扯開來,成了哪些古人不愛乾淨,不洗澡的笑談。

文箐沒想到,今日說的一番話,在他日看來,差點兒一語成讖(chèn),雖沒有完全一樣的事發生,卻也有類似事件出現。

正文330 古代制膠正文116 緣何作賊正文185 您放心(合意之人)第一章 仇人相見正文267 急流暗涌正文339 草長蔦飛二月天正文256 天大的烏龍正文166 未婚夫沈顓正文359 情煎,相互釋舊嫌正文121 引導華嫣質疑正文85 黑子終認親正文66 同病相憐正文343八珍染指正文25 搜身?千萬別正文116 緣何作賊正文113 讓人疑竇叢生的壁角話正文117 藥膏生意上門了1第六章 柑子外交(二)正文258 好事成雙正文336 賓朋滿座第四十六章 重聚正文364 問蓮根,有絲多少第二十二章 擔驚受怕的生活正文183 否極泰來正文306 欲語還休正文312更長夢短正文25 搜身?千萬別第229章 做人當懂得分享正文303 舊仇安在正文262 償債正文338 暗渡陳倉+番外陳年舊事正文337詩會題菜名正文93 人事亂糟糟1正文185 您放心(合意之人)正文326漏油的賽車:原料告急第九章 要鬧錢荒正文191 周騰夫婦夜話正文343八珍染指正文164 應城伯可不是好人正文163 長房持家之“道”正文227章 孫豪尋快活反被戲正文112 華嫣求問帳冊中的貓膩正文178 相互怨恨第235章 春日蘭花宴正文29 惡人自有強人壓2正文126 私生子2第八章 歸州驛站——地方官打擂臺正文312更長夢短正文138 沈老太送瘟神第229章 做人當懂得分享正文65 你是穿越老鄉麼正文155 夫妻翻臉正文12 席韌之可愛正文74 士可忍1第二十二章 擔驚受怕的生活第230章 有人替咱出口氣正文38 虛驚一場正文255 先生博學,何人?正文28 惡人自有強人磨112、寶鈔——明朝的紙幣相關知識點——第三十六章正文310崩盤正文350 聽壁角猜疑頓起正文185 您放心(合意之人)正文301 鬥志昂場正文144 濟濟一堂3不痛快第五十章 何去何從——獻策正文180 祠堂風波正文329 風水輪流轉-偷雞蝕米正文46 三個孩子一臺戲1第四十九章 蘇州消息正文130 嫡子與私生子一戰正文289文簹替四姐討公道擺烏龍正文55 蚌殼遭遇第三十六章 上公堂,去與不去正文303 舊仇安在第二十四章 逃吧 二——投石問路正文374 孫豪來拜訪80 掉腦袋的至理名言正文256 天大的烏龍正文365 十分淡薄隨緣過20.牙人,牙行之行規——第五十四章正文323 食肆開張正文38 虛驚一場正文337詩會題菜名第235章 春日蘭花宴第七章 最後一筆債——資產折舊第十一章 一波才平一波又起第三十章 尋找歸途正文285人逢喜事精神爽正文266 分錢似分贓第三十章 尋找歸途正文158 實情2正文87 杭州三舅母正文247 文箐使計栽贓嫁禍正文348 太湖煙水綠沉沉4、藩王繼承權益——第十四章正文376 孫豪再次敬服文箐第342章軟紅清蓮意無邊正文109 文箐救火正文261 浪不靜
正文330 古代制膠正文116 緣何作賊正文185 您放心(合意之人)第一章 仇人相見正文267 急流暗涌正文339 草長蔦飛二月天正文256 天大的烏龍正文166 未婚夫沈顓正文359 情煎,相互釋舊嫌正文121 引導華嫣質疑正文85 黑子終認親正文66 同病相憐正文343八珍染指正文25 搜身?千萬別正文116 緣何作賊正文113 讓人疑竇叢生的壁角話正文117 藥膏生意上門了1第六章 柑子外交(二)正文258 好事成雙正文336 賓朋滿座第四十六章 重聚正文364 問蓮根,有絲多少第二十二章 擔驚受怕的生活正文183 否極泰來正文306 欲語還休正文312更長夢短正文25 搜身?千萬別第229章 做人當懂得分享正文303 舊仇安在正文262 償債正文338 暗渡陳倉+番外陳年舊事正文337詩會題菜名正文93 人事亂糟糟1正文185 您放心(合意之人)正文326漏油的賽車:原料告急第九章 要鬧錢荒正文191 周騰夫婦夜話正文343八珍染指正文164 應城伯可不是好人正文163 長房持家之“道”正文227章 孫豪尋快活反被戲正文112 華嫣求問帳冊中的貓膩正文178 相互怨恨第235章 春日蘭花宴正文29 惡人自有強人壓2正文126 私生子2第八章 歸州驛站——地方官打擂臺正文312更長夢短正文138 沈老太送瘟神第229章 做人當懂得分享正文65 你是穿越老鄉麼正文155 夫妻翻臉正文12 席韌之可愛正文74 士可忍1第二十二章 擔驚受怕的生活第230章 有人替咱出口氣正文38 虛驚一場正文255 先生博學,何人?正文28 惡人自有強人磨112、寶鈔——明朝的紙幣相關知識點——第三十六章正文310崩盤正文350 聽壁角猜疑頓起正文185 您放心(合意之人)正文301 鬥志昂場正文144 濟濟一堂3不痛快第五十章 何去何從——獻策正文180 祠堂風波正文329 風水輪流轉-偷雞蝕米正文46 三個孩子一臺戲1第四十九章 蘇州消息正文130 嫡子與私生子一戰正文289文簹替四姐討公道擺烏龍正文55 蚌殼遭遇第三十六章 上公堂,去與不去正文303 舊仇安在第二十四章 逃吧 二——投石問路正文374 孫豪來拜訪80 掉腦袋的至理名言正文256 天大的烏龍正文365 十分淡薄隨緣過20.牙人,牙行之行規——第五十四章正文323 食肆開張正文38 虛驚一場正文337詩會題菜名第235章 春日蘭花宴第七章 最後一筆債——資產折舊第十一章 一波才平一波又起第三十章 尋找歸途正文285人逢喜事精神爽正文266 分錢似分贓第三十章 尋找歸途正文158 實情2正文87 杭州三舅母正文247 文箐使計栽贓嫁禍正文348 太湖煙水綠沉沉4、藩王繼承權益——第十四章正文376 孫豪再次敬服文箐第342章軟紅清蓮意無邊正文109 文箐救火正文261 浪不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