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58 實情2

在阿靜憤憤不平地開始訴說着,陳媽始終只低着頭,把小姐與少爺擦了身子,抱上牀,蓋好被子。待阿靜在裡間哄着文簡入睡,自己方纔將後續詳細始末講出來。

那日,陳媽去得常德田莊,陳管事一見她沒帶小姐少爺他們一道過來,便說了她一通。當夜她睡臥不寧,只道是第一次離開小姐與少爺,很是不習慣。有些後悔,並打定主意,下回再不聽小姐的,定要陪着她們纔是。哪裡想到,第二日傍晚,沒等到小姐與姨娘,倒是等來嶽州府巴陵的官差,直接拘了陳管事夫婦,說是他們東家出人命了,要帶回去問話。阿素正好亦在,嚇得暈了過去……

陳忠夫婦糊里糊塗下,被告知周成死了,徐姨娘自縊了。他們二人聽得,都傻了,塞錢給官差,打聽具體情況,好不容易聽來的消息,卻是——小姐與少爺的下落不明。

惶恐之下一到巴陵,上得公堂問話,才曉得姨娘留有遺書言及周成私賣 族侄兒侄女,襲辱從弟妾室清白,故而同周成在廝打中,無意中錯手殺了周成,又因丟失兒女,自己亦爲清白計,愧無顏可見周家人,故索性自盡了。

官府認爲事情不是這麼簡單,一個弱女子怎麼殺死一個壯年的周成?通過鄰里,曉得他們在常德有田莊,便拿了陳家人問事。先是懷疑陳家人作案,可後來有廚娘鄧嫂作證,陳氏夫婦無作案時機,方纔饒過。又因曉得周家竟然是官家身份,雖是犯事,卻也削籍爲民,更不敢輕慢了,在火速下公告尋文箐組弟的同時,巴陵知縣只力求有人認罪好將官司結了。

文箐聽到這裡,覺得不可思議,一把抓住陳嫂的手,將一直纏繞在心中的問題迫不及待地甩出來:“吳七呢?吳七呢?我讓他當日便去找你們的啊,託他帶話於你們,我直接回杭州了。他明明答應我,說是趕去告知你們此事的,怎的會到這般境地?”

陳媽紅着眼,啞着嗓子,哽咽道:“吳七……可憐他……他……他倒是個好的,只是……”

文箐心狂跳,急切地問道:“難不成,吳七死了?跑了?”

陳媽見她這情狀,忙安撫道:“小姐,小姐……莫急。吳七沒跑,亦沒死,沒死呢,只是,當日聽說,也同死差不多了……”

文箐大赫,難道自己家的事,終究又連累得他半死不活?

話說吳七那日送了文箐姐弟後,立時駕了車火急火燎地便趕回文箐家,想給姨娘通一聲消息,哪裡想到,彼時姨娘已自盡。

要說,也不該這會就報官,只怪文箐請的那個廚娘鄧嫂太因爲文箐的幾文賞錢而感恩懷報,自己前一日沒作得夜飯,尋思着周家人今日要去常德,怕是家裡沒備早飯。一大清早就趕過來,敲門,以爲還在睡,叫了幾聲沒應。姨娘彼時可能在寫遺書,也不知是作賊心虛還是爲了尋求最後的一點安慰,竟然在院裡應了一聲,道是半個時辰後自己便走。鄧氏好心好意思,非要進來幫忙。姨娘哪裡肯讓她進來,一瞧這般情形,是無法脫身,只好拜託她去買些點心,這纔打發她走了。

事後想來,有些事沒法解釋,有些真是命中註定,逃不過的。或許姨娘沒應那一聲倒好,鄧嫂定是以爲周家人天未亮便已出發了,敲門無人應答自會離去,亦不會有後續吳七的甚麼事情。

鄧嫂急急地去買了點心歸業,再次敲門。卻是無人迴應。問得旁邊鄰里,都道方纔不見周家人出門。可是周家人明明有說要去常德田莊,怎麼會誤了起棺的大事?於是不放棄敲門,亦無人響應。

鄰里有熱心的,只道周家母子在家怕是不安寧,便好心地翻了籬笆要進來探個究竟。只一進院裡,聞到血腥味,在廂房見得周成死了大叫起來,有人報官的報官,亦有大膽地過來瞧熱鬧的,才發現姨娘已懸在正屋偏房裡。

而吳七到時,官差早來了,只打發鄰里散去,在查探情況。他自是渾然不知,方跳下車來,在外頭才敲門,便立馬被官府的差役一擁而上給逮住了。

逮他的不是別人,正是上次他得罪了的潑皮的哥哥。不由分說,先是暴打,吳七磕傷了舌頭,說話含糊不清,辯白不明。這次,人家想着上次狗 的事,再想着城門吃扁的事,藉機全發泄出來。所謂縣官再精,奈何當差小鬼難纏。加之此人是個睚眥必報的,便誣陷吳七是殺人再返現場,又道周家小姨娘手無縛雞之力,沒有外人幫忙,定是殺不死周成。只道吳七這個光棍漢子,見色起意,或與小姨娘勾搭,被周成撞破,殺了人,最後反而是姨娘害怕自盡了。

吳七自是不承認,他更不會招出文箐姐弟給自己作證,那樣姨娘真是白死了。他以爲自己不招供就是了,又哪裡想這差吏竟是險惡,一心想着先前的嫌隙報仇雪恨,見他舌頭受傷,索性就把吳七舌頭割了一截,反誣吳七是抗供不交待咬舌要自盡。再在他昏迷之際,偷偷給他畫了押,呈給上司。

可憐吳七大字不識一個,舌頭沒了,更是講不得。陳管事夫婦被逮到牢裡,先是作爲嫌犯,審得沒結果,沒作案的時機。只栓子在外頭,嚇得六神無主,好在阿素當日在莊上,求到了常德府祈五郎的伯父家。常德祈知府聽得這事,不好出面,只暗裡讓人給嶽州府這邊遞話,那邊亦是排除了陳管事夫婦的嫌疑,放了出來。

陳管事着急少爺與小姐下落,可惜見不着吳七。

在聽官差竟然說吳七同姨娘或有染,哪裡能讓閒話傳開來,這般有辱徐姨娘清白名聲的話,更是傳不得。便在急切之中,苦於無法解決的時候,病急亂投醫求神便拜之際,陳管事終於想到一個救兵了——當時封在長沙的當今皇帝的胞弟——襄王朱瞻墡。

朱瞻墡這人,對於周家人來說,都不陌生,因爲那正是周覆在京城詹事府曾經教過的學生。周復見兒子堅持要娶徐姨娘,他向來是個恪盡職守,從不做絲毫違反禮義道德之事的人,哪裡想到兒子竟這般執拗,大氣一場。奈何周夫人無所出,後來又有些事,也只得應允了。只是,他認爲此事終究是隱患,文箐出生後一年,他藉口重病暫時致仕賦閒,歸家休養。後來襄王到了長沙,再次請他擔任長史一職。周復於是覆上任。再後來,恰逢周弘從武岡作爲知縣調離,欲往嶽州或長沙。有御史參言,說周家父子在一處任職,一爲朝廷地方官一爲王府長史,不妥。周復爲兒子計,託病欲再次致仕,襄王有些惱。而周弘卻不欲拖累父親,改調成都。周復心事沉重,總是慮及兒子之事,只愁無法開身,幾經查探,得了*公的證詞,稍有些寬解,累病於身,離開王府,再不言復職。

陳管事一時無奈,急急求於襄王門下。襄王對於周復這個老師極爲看重,讚賞有加。且亦曾數次與周弘及興獻王有過交往,對周弘很是看重,本來以爲周弘能與自己處一地,日後可以談心,沒料到竟被御史參言。人生之無奈,作爲王爺,亦有諸多不由自己的事宜。

聽得陳管事說,周弘的靈柩居然滯留在嶽州府近一年而自己這邊竟全不知曉,大是慚愧,也不顧甚麼言論,立時親往嶽州府查探此事。

得了襄王之力,嶽州府這才極慎重,從巴陵直接到知府衙門,甚至事後連趙巡撫亦是驚動,調查此事。並再次火速派了鋪兵星夜下了文書給蘇州周家。幾日後,既結案,亦將周大人夫婦鄭重起棺,得以官資專船而送達蘇州。

吳七被人割傷舌頭,打斷了手腳,日後趕不得馬車。而陳媽他們臨走時,方纔聽得曾家人來通報,吳七終是被放了出來,動彈不得,被曾家接出來養病去了。陳忠去看視了一下,最後房州的房契留於吳七,作爲補償。

彼時周敘正準備打點回京的,臨行前幾日,接得嶽州公文通報,聽聞去接侄孫的周成竟死了,嶽州那邊亦鬧成這般大事,侄孫兒孫女竟然杳無音信,大病。

三叔周騰接信後,夥同長房周榮還有周成兄弟周鋒,族兄周冬等人趕往嶽州接棺並查探,與陳管事錯船而過。

周騰到了嶽州,才查實周夫人在嶽州府曾買過房,在常德似是有地,只是未曾落實到底是誰家。最後幾經查證,方纔曉得文箐一家在常德與阿素各有一半地,後來全歸爲阿素名下了。

再說,陳管事這邊剛歸家,第一個問題便是:少爺與小姐哪去了?所有人都問陳管事。陳管事帶着嶽州府的判詞,只能再次呈給大病未愈的周敘。周成家人鬧上門來。

文箐與文簡下落不明,從周家來看,即便是周成有問題,那陳忠夫婦亦有看顧不周,護主未盡職的責任。且不說這些,只是,周弘夫婦還有姨娘入土爲安的事,亦迫在眉睫。這便涉及到各種事務,主要是——

周夫人是否在外別籍私財的問題。這風波很是龐大,尤其是周成那一大家子。周成被姨娘殺了,居然還成了十惡不赦的人,顯是要被驅出族裡除名的,於是周成家人自然抓着周夫人這個問題死死不肯放過。

誰作爲孝子,給周弘夫婦送葬?於是有了閒話:立嗣。

姨娘的安葬問題。先是有說姨娘被朝廷判離,從法理上不屬於周家人。緊接着,也不知如何便傳出來一件事,道是先時老太爺上京替周弘打點關係時,給朝廷寫過求情奏本,同時附有關於姨娘的休書,故而,從法理、從族譜上來講,徐姨娘都不是周家人。故而,不得葬於周家墳。

……

陳管事夫婦對於這些,無能爲力,護主不力他們只能承擔。

正要籌辦周弘夫婦喪葬事,周騰他們趕回來。周成家人大鬧起來,把周夫人在常德購置田產一事大肆說出來。按律例,父母在,子女別籍異財,徒三年;這般早就該驅出族裡。故而,周夫人如若被說成別籍異財,那……

說明一下:1、明代律法,別籍異財,徒三年。

2、關於文箐祖父的名字周復,爲杜撰。小說裡的周敘、周覆在履歷上,請大家參照明代的周述、周孟簡兄弟。我這裡因爲把二人的出生地改在蘇州了,故而改了他們的可能出生年,但死亡年仍是基本不變。然後周復與朱瞻墡的關係亦參照歷史上的周孟簡。在與文相關內容中有提及。不多贅言。

307 如坐鍼氈---動搖第五十三章 一隻狗 引發的是非正文314送上門的買賣第三十六章 上公堂,去與不去正文183 否極泰來正文275 沈遄夢遺略知人事正文330 古代制膠正文70 妹婿,我是你大舅哥正文270 民以食爲天正文176 燎原2正文314送上門的買賣4、藩王繼承權益——第十四章正文314送上門的買賣正文374 孫豪來拜訪第五十六章 又一個考驗—小綠之事正文126 私生子2正文251 柳暗花明1正文323 食肆開張第六十四章 上街五——糾纏正文18 悲喜消息正文375 魯孫豪使計虛晃一槍正文36 燒香,和尚可以賣?正文276 發家致富困難重重正文142 濟濟一堂1正文336 賓朋滿座正文359 情煎,相互釋舊嫌正文191 周騰夫婦夜話正文77 人善被人欺正文161 收的禮要充入公中?正文17 巧遇裘訟師第二十三章失主?是非正文31 袁文質到底何許人?正文126 私生子2正文178 相互怨恨正文173 燎原3正文157 苦肉計逼出實情正文246 官打兵捉賊正文323 食肆開張正文184 有孃舅,好辦事正文68 趙三其人其性正文159 人之名樹之影正文190 太姨娘訓兩媳第203章 歡樂元宵之異變正文268 出人意料的周瓏正文54 胭脂盒2正文245 連環第三十七章 寶鈔一說第二章 是走還是留正文57 慰籍1正文164 應城伯可不是好人第十二章 被驅趕,緊急搬家正文143 濟濟一堂2第342章軟紅清蓮意無邊正文39 秦氏男人章三正文108 沈吳氏焦頭爛額第五十六章 又一個考驗—小綠之事正文377 沒瞞住,沈顓知情正文353解釋,澄而不清正文92 文簡出風頭正文108 沈吳氏焦頭爛額正文263 天無絕人之路—驚喜正文373主僕同命相顧第四十一章 對簿公堂二——語驚四座正文13 挽留第五章 船難賠償金 .VS.官聲第四章 第二筆債打消貪心——鬥智正文20 治暈船,識律法第三十章 尋找歸途正文286瞎子背瘸子策略正文33 突見連環官司正文283 無心插柳柳成蔭正文57 慰籍1正文183 否極泰來第六十四章 上街五——糾纏正文118 生意上門2正文104 華嫣接連挨訓正文36 燒香,和尚可以賣?第五十七章 母女正文131 周同說打架正文253 恐嚇之道正文321 沈遄囧事出大丑了正文179 分家?各有心思第十一章 一波才平一波又起正文88 第一個早晨-漏言正文344不如意事既便只二三正文303 舊仇安在第六十四章 上街五——糾纏第199章 “血案”終致分家正文281 給人發薪水是件快樂事正文259 水落石出第五十八章 韭菜與麥苗第十一章 一波才平一波又起正文118 生意上門2第二十五章 挑撥離間——想逃被發現正文255 先生博學,何人?正文279 細節決定成敗2正文172 草菅人命?正文326漏油的賽車:原料告急第六十章 上街購物去(一)正文267 急流暗涌
307 如坐鍼氈---動搖第五十三章 一隻狗 引發的是非正文314送上門的買賣第三十六章 上公堂,去與不去正文183 否極泰來正文275 沈遄夢遺略知人事正文330 古代制膠正文70 妹婿,我是你大舅哥正文270 民以食爲天正文176 燎原2正文314送上門的買賣4、藩王繼承權益——第十四章正文314送上門的買賣正文374 孫豪來拜訪第五十六章 又一個考驗—小綠之事正文126 私生子2正文251 柳暗花明1正文323 食肆開張第六十四章 上街五——糾纏正文18 悲喜消息正文375 魯孫豪使計虛晃一槍正文36 燒香,和尚可以賣?正文276 發家致富困難重重正文142 濟濟一堂1正文336 賓朋滿座正文359 情煎,相互釋舊嫌正文191 周騰夫婦夜話正文77 人善被人欺正文161 收的禮要充入公中?正文17 巧遇裘訟師第二十三章失主?是非正文31 袁文質到底何許人?正文126 私生子2正文178 相互怨恨正文173 燎原3正文157 苦肉計逼出實情正文246 官打兵捉賊正文323 食肆開張正文184 有孃舅,好辦事正文68 趙三其人其性正文159 人之名樹之影正文190 太姨娘訓兩媳第203章 歡樂元宵之異變正文268 出人意料的周瓏正文54 胭脂盒2正文245 連環第三十七章 寶鈔一說第二章 是走還是留正文57 慰籍1正文164 應城伯可不是好人第十二章 被驅趕,緊急搬家正文143 濟濟一堂2第342章軟紅清蓮意無邊正文39 秦氏男人章三正文108 沈吳氏焦頭爛額第五十六章 又一個考驗—小綠之事正文377 沒瞞住,沈顓知情正文353解釋,澄而不清正文92 文簡出風頭正文108 沈吳氏焦頭爛額正文263 天無絕人之路—驚喜正文373主僕同命相顧第四十一章 對簿公堂二——語驚四座正文13 挽留第五章 船難賠償金 .VS.官聲第四章 第二筆債打消貪心——鬥智正文20 治暈船,識律法第三十章 尋找歸途正文286瞎子背瘸子策略正文33 突見連環官司正文283 無心插柳柳成蔭正文57 慰籍1正文183 否極泰來第六十四章 上街五——糾纏正文118 生意上門2正文104 華嫣接連挨訓正文36 燒香,和尚可以賣?第五十七章 母女正文131 周同說打架正文253 恐嚇之道正文321 沈遄囧事出大丑了正文179 分家?各有心思第十一章 一波才平一波又起正文88 第一個早晨-漏言正文344不如意事既便只二三正文303 舊仇安在第六十四章 上街五——糾纏第199章 “血案”終致分家正文281 給人發薪水是件快樂事正文259 水落石出第五十八章 韭菜與麥苗第十一章 一波才平一波又起正文118 生意上門2第二十五章 挑撥離間——想逃被發現正文255 先生博學,何人?正文279 細節決定成敗2正文172 草菅人命?正文326漏油的賽車:原料告急第六十章 上街購物去(一)正文267 急流暗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