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組建軍機閣(一)

上完早朝,朱影龍沒有像往常那樣去太和殿,而是直接去了勖勤宮,昨晚他幾乎是用強的要了周瀅寧的身子,又早早的去上朝,此刻的女人是最需要一個溫暖胸膛依靠的。

可能是昨晚兩人太瘋狂了,朱影龍起身上朝之後,周瀅寧又沉沉睡去,直到朱影龍下朝來到之時才被她的貼身宮女小琳喚醒。

周瀅寧得知皇上過來了,忙吩咐小琳前去擋駕,她要起身迎駕,不過小琳顯然沒能阻攔住朱影龍的腳步,周瀅寧還沒有來得及起身,就被朱影龍重新給摁了回去。

朱影龍也只能在這裡逗留一會兒,囑咐周瀅寧多臥牀休息,今晚他還會來陪她,然後就起駕返養心殿了。

返回養心殿的第一件事就是令徐應元把周淮安給叫了過來。

周淮安走進養心殿,看到朱影龍端坐在龍椅之上,忙上前準備行跪拜之禮道:“臣大內侍衛統領周淮安恭請聖安!”

“免了,免了,以後呀,來這兒見朕,這些臭規矩都免了吧!”朱影龍道。

“微臣遵旨!”周淮安是知道朱影龍脾氣的,如果換了別的臣子一定會堅辭不肯的,在他們眼裡壞了這些禮法簡直就是對天子的大不敬。

“朕問你,崔凝秀之事,你爲何在早朝的時候提出來?”朱影龍突然臉色繃緊了問道。

“微臣懷疑朝中有人對毛文龍通風報信,所以就故意的將此事在早朝之時提了出來,誘使這個通風報信的人自動現形!”周淮安回答道。

“那你事先爲何不跟朕商量一下,就做此決定?”朱影龍有些不滿道,崔凝秀的事情他可是要求周淮安秘密去做的,現在滿朝文武都知道了,雖然這也沒什麼,只是他心裡有些不舒服。

“請皇上恕罪,微臣本來想事先跟皇上商量的,但昨夜皇上去了勖勤宮,微臣不敢前去打擾,且今日是大朝,錯過了這次機會,微臣想要逮住這個通風報信的人就要等四天之後了。”周淮安解釋道,皇帝天天上朝實在是太累,所以朱影龍下令改革每隔五天一次大朝,主要商議一些比較重大的事情,在京的五品以上的官員都要列朝,中間的四天,朝臣有事就去內閣,再由內閣將事情轉奏給他,他呢也每天下午去內閣坐上一段時間,其餘都是在養心殿處理國事,這基本就是朱影龍這個皇帝的生活了。

“你可有線索了?”朱影龍心中一動,朝中有人跟毛文龍通風報信這他也早就料到了,只不過他初登大寶,原來留用的部分大臣還不宜對他們動手,總要把這人看清楚,看透再說,他們當中也不乏是對朝廷忠心耿耿之臣。

“微臣覺得禮部右侍郎周廷儒的嫌疑最大,還有禮部的一個主事名叫李元功,是他的心腹,臣多次調查,發現這個李元功與登州那邊信件來往密切,只是他們來往的信件都燒了錫封,微臣無法得窺裡面寫的是什麼。”

“還有就是每次朝廷議到東江之事之時,周廷儒都有明顯的袒護毛文龍之意,而且每次朝廷對東江做出了什麼決定,毛文龍似乎都提前知道了消息,於是微臣就開始懷疑起他來。”

“照你說來這個周廷儒是有些可疑,你用意雖好,但這次你擅做主張萬一驚動了那毛文龍,可知道這是給朕惹下了一個不小的麻煩呀!”朱影龍知道周淮安決不是那種自以爲是,得意忘形之人,如果周文元在他身邊,絕對阻止他魯莽行事。

“你等着看吧,這個毛文龍要上摺子申辯的話,說明他對朝廷,對朕還有所顧忌,如果這個消息石沉大海的話,那他就是有恃無恐了。”朱影龍點撥周淮安道。

“皇上,微臣知錯了!”周淮安一臉後悔跪下道,自己怎麼沉不住氣,政治鬥爭遠比軍事鬥爭複雜多了,是自己把它想象了太簡單了。

“其實你這麼做也好,最起碼讓朕知道這個毛文龍對朕是個什麼態度,朕以後怎麼處置他心中也有個數。”朱影龍嘴角間露出一絲冷笑道。

“皇上,那禮部右侍郎……”

“由他去吧,暫時不要動他,派人秘密監視就行。”

“那皇上如果沒有別的事,微臣就告退了。”周淮安心中忐忑不安,自以爲是的辦錯了事,還以爲能得個褒獎什麼的呢,豈料差點壞了皇上的大事,自己什麼時候變的這麼求功心切了呢?這一點不想是以前的周淮安呀,回去一定好好反思一下。

“等等!”朱影龍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喚住了正要退出的周淮安道:“沈溪的夫人沈吳氏和她的一雙兒女,你把她們安排在何處?”

周淮安嚇了一跳,還以爲要處罰他了,一聽不關他的事情,忙道:“微臣將這她們和沈家一族一百四十八口人都安排住進了皇上在京城住的信王潛邸。”

朱影龍聽了點了點頭道,“這件事你做的很好。”

“謝皇上!”

“你去傳旨,讓那個沈芊芊入宮。”朱影龍忽然想起還有這麼大的一個隱患,自然把它先栓在自己手裡,等找個時機,還是要下雷霆重手的。

周淮安當即領命退出了養心殿。

“徐應元!”朱影龍忽然覺得這還不夠,思考了許久,朝站在身旁的徐應元喚道。

“奴才在!”

“去,傳朕的旨意,讓沈睿即刻去戶部報道,告訴孫老大人一聲,就算朕推薦的人,讓他從最低層做起,千萬不要因爲朕的關係給予什麼關照,知道嗎?”朱影龍想了想,沈溪算是對自己傾盡了全部,自己幫他培養兒子也是應該的,沈睿、沈芊芊這對兄妹,雖然她們的母親是藍玉的後人,嫁給沈溪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但她們還是沈溪的骨肉,總不能讓她們跟着她們別有用心的母親走上一條不歸路吧!

同時朱影龍也想着放長線釣大魚呢,欲擒故縱,把這個隱藏在明間兩百多年的藍謀反集團給連根拔起!

沈吳氏自進京的那一刻起,還以爲等到了一個絕好的機會,卻不知,她到京之後還是被軟禁起來,雖然一雙二女就在身邊,她就是不敢對她們吐露真相,一個延續了兩百多年的野心對藍家人來說都何等重要,重要的要所有留着藍姓血液的子孫爲它付出一切,沈吳氏就是這個悲劇的終結者,只不過她自己還不知道而已。

以她的智慧,已然猜到丈夫效命的那個信王已然登基爲帝,但卻一直沒有見到丈夫的身影,她的心一天一天的往下沉,與藍家人也失去了聯繫,直到今天,皇帝下旨讓女兒沈芊芊入宮,緊跟着兒子又奉詔供職戶部,一切都明白了,這有讓她重新看到了希望,看到藍家成爲這錦繡江山主人的希望,而她也被解除了軟禁,還被賜給了一座宅院。

第10章 戰爭爆發(三)第11章 又是刺客(三)第8章 順帝之璽(三)第4章 真相(一)第9章 滿漢通婚?(六)第3章 兩淮鹽商(二)第5章 官場地震(一)第2章 三方備戰(二)第9章 海蘭珠(一)第6章 一統天下(二)第12章 精兵簡政(一)第8章 遭遇一戰(四)第11章 實業第9章 兵鋒直指(一)第6章 東西夾擊(二)第9章 新的一年(二)第4章 四方來賀(二)第3章 圖賴之死(四)第1章 風雲變幻(四)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一)第11章 琉球行省(二)第1章 停戰和談(二)第1章 風吹草動(一)第4章 再次和談(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五)第7章 絕代雙嬌(四)第2章 驚天之密(三)第8章 夫妻團聚(二)第1章 鐵口斷宋(一)第4章 苗疆大智者(二)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一)第10章 岳父周奎(二)第3章 家庭晚宴(一)第5章 歸順(一)第7章 二王之爭(二)第10章 簽訂協議(一)第12章 袁崇煥(二)第6章 引蛇出洞(二)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二)第8章 翻牌子制度(二)第8章 清獄嚴打(一)第3章 兩淮鹽商(一)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二)第3章 圓桌擴大會議(二)第8章 傳國玉璽(三)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四)第9章 青城之戰(三)第6章 特種作戰(三)第7章 班師返京(四)第6章 沈家秘營(二)第5章 天子之怒(三)第10章 通州軍校(一)第5章 屠夫洪承疇(一)第12章 匆匆一年(三)第9章 微服南巡(八)第2章 盛京風雲(四)第4章 破冰之舉(一)第5章 廷辯交鋒(一)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五)第6章 夜戰錦州(一)第7章 南下(二)第7章 戒酒,可能嗎?(一)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三)第6章 軍區與軍銜(二)第10章 金屋藏嬌(二)第7章 班師返京(二)第8章 倭寇(一)第12章 黃紅之爭(三)第4章 意外收穫(三)第5章 陝西流賊(一)第11章 千里奔襲(二)第6章 圍困南京(四)第1章 甦醒第7章 中秋月圓(一)第12章 強勢介入(一)第10章 岳父周奎(一)第11章 姐妹團圓(二)第6章 特種作戰(一)第12章 教育改革(一)第7章 中秋月圓(四)第5章 兩個朝廷(一)第9章 新的一年(二)第12章 喜事連連(一)第9章 滿漢通婚?(二)第2章 借刀殺人(三)第12章 教育改革(二)第6章 圍困南京(三)第8章 傳國玉璽(三)第12章 教育改革(二)第1章 不速之客(四)第8章 日審(三)第9章 真假玉璽(一)第2章 驚天之密(三)第13章 來信(二)第5章 真病(一)第10章 梟雄遲暮(二)第6章 引蛇出洞(五)第10章 扶桑行省(六)第9章 上元燈節(四)第9章 上元燈節(一)
第10章 戰爭爆發(三)第11章 又是刺客(三)第8章 順帝之璽(三)第4章 真相(一)第9章 滿漢通婚?(六)第3章 兩淮鹽商(二)第5章 官場地震(一)第2章 三方備戰(二)第9章 海蘭珠(一)第6章 一統天下(二)第12章 精兵簡政(一)第8章 遭遇一戰(四)第11章 實業第9章 兵鋒直指(一)第6章 東西夾擊(二)第9章 新的一年(二)第4章 四方來賀(二)第3章 圖賴之死(四)第1章 風雲變幻(四)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一)第11章 琉球行省(二)第1章 停戰和談(二)第1章 風吹草動(一)第4章 再次和談(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五)第7章 絕代雙嬌(四)第2章 驚天之密(三)第8章 夫妻團聚(二)第1章 鐵口斷宋(一)第4章 苗疆大智者(二)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一)第10章 岳父周奎(二)第3章 家庭晚宴(一)第5章 歸順(一)第7章 二王之爭(二)第10章 簽訂協議(一)第12章 袁崇煥(二)第6章 引蛇出洞(二)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二)第8章 翻牌子制度(二)第8章 清獄嚴打(一)第3章 兩淮鹽商(一)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二)第3章 圓桌擴大會議(二)第8章 傳國玉璽(三)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四)第9章 青城之戰(三)第6章 特種作戰(三)第7章 班師返京(四)第6章 沈家秘營(二)第5章 天子之怒(三)第10章 通州軍校(一)第5章 屠夫洪承疇(一)第12章 匆匆一年(三)第9章 微服南巡(八)第2章 盛京風雲(四)第4章 破冰之舉(一)第5章 廷辯交鋒(一)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五)第6章 夜戰錦州(一)第7章 南下(二)第7章 戒酒,可能嗎?(一)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三)第6章 軍區與軍銜(二)第10章 金屋藏嬌(二)第7章 班師返京(二)第8章 倭寇(一)第12章 黃紅之爭(三)第4章 意外收穫(三)第5章 陝西流賊(一)第11章 千里奔襲(二)第6章 圍困南京(四)第1章 甦醒第7章 中秋月圓(一)第12章 強勢介入(一)第10章 岳父周奎(一)第11章 姐妹團圓(二)第6章 特種作戰(一)第12章 教育改革(一)第7章 中秋月圓(四)第5章 兩個朝廷(一)第9章 新的一年(二)第12章 喜事連連(一)第9章 滿漢通婚?(二)第2章 借刀殺人(三)第12章 教育改革(二)第6章 圍困南京(三)第8章 傳國玉璽(三)第12章 教育改革(二)第1章 不速之客(四)第8章 日審(三)第9章 真假玉璽(一)第2章 驚天之密(三)第13章 來信(二)第5章 真病(一)第10章 梟雄遲暮(二)第6章 引蛇出洞(五)第10章 扶桑行省(六)第9章 上元燈節(四)第9章 上元燈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