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干戈暫息(二)

兄弟新書推出,書名《風魔》,書號:1146900

地震中,蕭寒將最後一個學生推出教室,自己卻被埋入廢墟,醒來的時候已經在一片神奇的大陸上。

蒼茫大陸上強者爲尊,弱肉強食,蕭寒意外的獲得了一種神奇的技能“真實之眼”,能夠看穿魔獸的實力和弱點,並且身體也起了巨大的變化,擁有恐怖的力量和詭異的速度,在風神隕地獲得了風神之心,意外的捲入了大陸風雲變幻之中,萬年前的神魔之戰再一次爆發,蕭寒成爲其中關鍵的棋子,並親手引發了神魔大戰,混戰中,蕭寒會延續風神悲慘的命運嗎?

請看長風新書《風魔》,爲你揭開所有的迷局!

……

本來皇太極還抱着一絲希望,希望錦州能堅持十天半月的,讓自己從容部署一下,然後去解錦州之圍,哪會知道錦州一夜之間就易手,氣的他恨不得現在就把守將阿濟格抓回來,砍了腦袋!

此刻在寧遠談判的阿敏還一副咄咄逼人的姿態,要求劉鴻訓一字不改的在他們提出的十條上簽字,劉鴻訓恨的牙癢癢的,不得不裝出一副陪笑的臉與之虛與委蛇,因爲他還沒有得到前方傳來的確切消息,所以儘量的拖住阿敏等人,盡談一些摸不着的邊際的話題,阿敏的兩個副手是漢人,正愁在後金找不到有共同愛好的人,劉鴻訓和黃錦都是進士出身,自然是滿腹經綸,高談闊論好不融洽。

“劉大人,我們第三次和談也有數日了,你們既然沒有拿出什麼意見來,爲何不早點在協議上簽字,本貝勒也好回盛京向我大汗交命呀!”眼看一天又這麼磨嘰下去了,二貝勒阿敏的耐心終於被磨的差不多殆盡了,第一個坐不住的站起來衝劉鴻訓問道。

“阿敏貝勒,不是本使不願意簽字,只是這撤去皮島駐軍朝廷很難做到,皇太極大汗想必也知道皮島不尊朝廷號令不是一天兩天了,即便是本使在和議上簽字。到時候做不到,這和約豈不成了一紙空文,絲毫沒有約束力了嗎?”劉鴻訓一臉的爲難道。

“那你說怎麼辦?”阿敏一想也對,詢問道。

“不如阿敏貝勒去信,將此事跟皇太極大汗解釋一下朝廷的難處,把此條去掉如何?”劉鴻訓這是故意拖時間,反正阿敏去不去信都沒有多大的關係。

“這可不行,這十條是大汗親自擬定的,絕對不能更改!”阿敏一口回絕道,“要想辦法,也應該是你們明廷想辦法,不尊號令,難道不可以出兵強令其撤出嗎?”

劉鴻訓心中不禁冷笑數聲,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幫自己的敵人掃除障礙,簡直就是視大明朝無人了,但臉上還是一團和氣道:“東江孤懸海外,島上還有數十萬軍民,即便要撤回中原,也不是一日之功呀。”

“那如果要真的撤回中原,得需要多長時間?”阿敏不知道劉鴻訓根本就是在逗着他玩呢,撤走皮島駐軍,皇上可是從來就沒有想過,就是把毛文龍給辦了,朝廷也不會撤走皮島駐軍,除非後金併入大明或許有這個可能。

劉鴻訓故作沉思了一下,然後伸出右手,正反這麼一轉。

“五個月?”阿敏道。

劉鴻訓搖了搖頭。

“十個月?”阿敏接着道。

“不夠!”劉鴻訓嘴裡吐出兩字。

“五年?”阿敏有些沉不住氣了。

“不對,不對!”劉鴻訓肚皮都笑破了,皇太極派這麼一位二貝勒爺來談判也不知道安的是什麼心?

“十年!”阿敏猛吸了一口氣道。

劉鴻訓點了點頭道:“應該差不多夠了。”

阿敏也不是榆木做的腦袋,坐下一想不對,皮島上就那麼點人,撤走那需要十年這麼長的時間呀?忙揪住劉鴻訓問道:“劉大人,這皮島總共纔多少人,撤走居然需要十年時間,這也太誇張了吧?”

“誇張?”劉鴻訓臉色突然一沉道,“一點都不誇張,阿敏貝勒知道皮島上有多少人嗎?”

“大概就五六十萬人吧!”阿敏也不知道具體數字,隨口這麼一說,不斷有後金治下的漢人百姓往皮島上逃,皮島上的人口數字的確是很難統計。

劉鴻訓沒有在人口數字上跟他計較,點了點頭道:“阿敏貝勒說的這個數字倒也相差不知道多少,你想呀,這毛文龍願意撤回中原,那還好辦,幾十萬人,有那個三五年也就都能撤回來了,而且還不能一股腦的撤回來,一下子撤回來,朝廷怎麼安排,幾十萬人那是張着嘴要吃飯的,朝廷必須要有一個統籌的安排,周密的計劃,分批分批的撤回來,這樣纔不至於出亂子,所以這時間上沒有五年恐怕難以完成,萬一這毛文龍不願意撤回來呢,這可就難辦了,皮島孤懸海外,我們簽訂協議劃分邊界之後,我大明的百姓不能隨意進入大金,你大金的百姓也不能隨意進入我大明,更不用說軍隊了,這樣一來,朝廷要撤出皮島的軍民,必然要先把皮島打下來,然後再把人撤回來,而現在朝廷沒有一直強大的水師,毛文龍在皮島經營多年,上面防禦堅固,所以只有等朝廷建立一支強大的水師收復了皮島,這最起碼需要五年的時間,這樣算起來,十年時間還只能勉強夠用呀!”

阿敏聽劉鴻訓這麼說頭頭是道,到還真是那麼一回事,而且是有理有據,思路清晰,條理分明,自己居然一下子找不到一字一句來反駁,頓時露出一副苦瓜臉,怔怔立在當場,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劉鴻訓把肚皮都笑破了,剛纔那套理論是他年前回京過年的時候皇上對他面授機宜時候跟他說的,想不到在這個時候居然派上用場了,幸虧是單獨面對阿敏,不然這一番話恐怕早就被戳的支離破碎了,誰讓阿敏不信任自己兩個漢官副手,一副一人獨大的做派,什麼主意都他拿了,自然沒有人幫他了。

一般談判現場周文元是很少現身的,一來他自認口才不佳,而來朱影龍派他跟誰是做劉鴻訓這位談判正使的情報工作的,所以每每雙方在談判桌上脣槍舌戰的時候,周文元都是閉口不言的,因爲他是副使,他不說話沒有人覺得什麼不對,雖然後金情報機關已經知道這個不說話的副使比劉鴻訓這個正使說話的分量還要高那麼一點,所以當週文元從門外走進來的時候,雙方的談判官員都停止了談話,這個時候周文元突然出現在談判大廳裡,一定是發生了什麼大事情了。

“對不起,本官打擾大家了。”周文元一臉冷漠的掃視了在場的己方和後金的官員一眼道,“本官剛接到朝廷八百里快馬通知,皇上下旨中止談判!”

後金談判專使,阿敏的副手漢官高士俊驚詫的問道:“什麼?你們皇上何故出爾反爾?”

阿敏等金官俱驚訝的看着周文元等着他的回答,而明廷一方的除已知實情的劉鴻訓、黃錦之外,其餘的也均都跟金人一樣驚詫不已。

“不是我大明皇上出爾反爾,而是你們皇太極大汗沒有誠意,欺人太甚!”周文元冷冷的朝阿敏以及他身後的金官們道。

“胡說八道,我家大汗如果沒有誠意,何以首先提出和談?”後金另外一位談判副使,也是一位漢官胡貢明站出來指着周文元大聲責問道。

“本官只負責傳達皇上的旨意,其餘問題一概不回答。”周文元依舊一副冷麪孔道,長期從事情報工作,本來就不苟言笑的周文元已經養成了一副據人於千里之外的冰冷的臉,被暗影中人戲稱爲“周閻王”,因爲他分管的是暗影中刑罰的工作。

“來人啦。”劉鴻訓知道下面該是自己出場了,於是朝廳外喝了一聲道。

片刻間,談判大廳中衝進來兩排全副甲冑的軍士,將談判雙方隔了開來。

“既然皇上已經下旨中止談判,本使也只能遵從皇命,請諸位儘快離開了。”劉鴻訓一副無奈的語氣道。

“哼!”阿敏對着周文元冷哼一聲,帶頭走了出去,而周文元根本就對其視而未見,更是令走出去的阿敏對周文元對他那種漠視的態度恨的直咬牙。

待後金的官員走盡,周文元這才鬆開他那張冰冷的臉,抑制不住淡淡的喜悅對着廳中諸同僚道:“本官剛接到雄大帥的戰報,我大軍已經攻陷錦州,生擒守將阿濟格和抓獲了一萬多俘虜!”

此話一出,頓時整個廳中爆發瞭如雷一般的歡呼聲,許多在談判中憋着一肚子起的官員都喜笑顏開,剛纔的不解和疑惑,現在全都明白了。

阿敏等人率後金談判隊伍垂頭喪氣的出了寧遠城,此刻的他已然知道錦州已經重新被明軍奪了回去,內心的說不出來的那種頹敗的滋味。

熊廷弼率大軍進入錦州城之後,一邊出榜安撫百姓,一邊下令取消原來的許多苛捐雜稅,修繕被毀的城牆,立刻得到了錦州城百姓的擁護,很快就取得了民心,由於抓的俘虜還不少,熊廷弼更是下令將被抓的後金俘虜全部運到寧遠去,這些是地地道道的金人,萬一皇太極率大軍來攻,放在城中總是個麻煩。

尤世祿、滿桂斬獲頗豐,特別是戰馬,雖然炸死了不少,但最後還是得到了近千匹優秀的戰馬,武器甲冑那就更不在話下了,熊廷弼下令給有功的將士記功,唯一沒有被記功的是吳三桂,他擅自下令攻打錦州,致使五千關寧鐵騎活下來不足一千,他自己也是悔恨不已,甘願接受軍法、國法的處置。

如果算戰功,吳三桂當然不讓是拿下錦州的第一人,再算整體的戰果,以不到一萬的傷亡拿下了城防堅固的錦州,這樣的戰果無疑更是驕人的,但拿下錦州的後果誰也無法估量?對於吳三桂,熊廷弼也不知道如何處置他,麾下衆將更是集體替吳三桂求情,他真是傷透了腦筋,唯有將此事寫成奏摺,請求朱影龍的聖裁,吳三桂也同時解除了帶兵之權,隨押送後金俘虜的大軍回寧遠。

;

第4章 真相(五)第9章 步步緊逼(二)第12章 黃紅之爭(四)第10章 梟雄遲暮(五)第6章 平倭方略(一)第3章 杭州大捷(三)第12章 強勢介入(三)第1章 苗務大臣(一)第1章 開封第5章 省親之路(四)第9章 血戰寧遠下(二)第4章 被迫遷都(五)第9章 微服南巡(三)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四)第4章 以打促和(一)第4章 意外收穫(四)第12章 黃紅之爭(三)第7章 劫色第5章 大清國亡(三)第8章 破臉(一)第12章 匆匆一年(一)第6章 引蛇出洞(三)第8章 開放武器禁運(二)第10章 登陸琉球(三)第2章 三方備戰(三)第4章 攤丁入畝(三)第3章 謎團(二)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第10章 角逐沅州(二)第4章 黔驢技窮(五)第9章 滿漢通婚?(二)第8章 清獄嚴打(二)第5章 金、蒙常駐公使(二)第4章 四方來賀(二)第4章 黔驢技窮(二)第11章 聖駕南下(一)第2章 盛京風雲(二)第2章 借刀殺人(二)第5章 屠夫洪承疇(一)第2章 盛京風雲(一)第6章 平倭方略(四)第3章 將功贖罪(一)第12章 大龍興寺(一)第7章 開戰(一)第8章 一網打盡(七)第3章 圖賴之死(三)第10章 沈家兄妹(二)第10章 梟雄遲暮(四)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一)第6章 沈溪入獄(一)第4章 福建淪陷(二)第11章 軍制改革(四)第1章 早朝風波(三)第3章 金屋藏嬌(三)第5章 官場地震(一)第7章 南下(二)第4章 被迫遷都(二)第5章 天子之怒(二)第5章 陝西流賊(一)第7章 中秋月圓(三)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一)第6章 半島危機(一)第4章 兄弟反目(三)第5章 血戰長江(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五)第5章 官場地震(二)第6章 喪家之犬(一)第1章 沅州之爭(一)第12章 一道聖旨(二)第9章 喋血龍王廟(四)第6章 救美(二)第7章 除夕晚宴(四)第6章 一統天下(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九)第7章 絕代雙嬌(三)第8章 清獄嚴打(三)第1章 風雨飄搖(二)第9章 風生水起(二)第9章 喋血龍王廟(二)第1章 三問(二)第11章 軍制改革(六)第5章 血戰長江(二)第2章 後金求和(一)第5章 刺客現身(五)第2章 兵臨城下(一)第4章 以打促和(二)第12章 演變(一)第5章 天子之怒(一)第6章 一統天下(六)第7章 戒酒,可能嗎?(一)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二)第7章 夜審(三)第9章 微服南巡(三)第9章 微服南巡(一)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二)第10章 岳父周奎(二)第8章 湘西長城(一)第8章 整風運動(四)第6章 沈溪入獄(二)第7章 血戰寧遠上(二)
第4章 真相(五)第9章 步步緊逼(二)第12章 黃紅之爭(四)第10章 梟雄遲暮(五)第6章 平倭方略(一)第3章 杭州大捷(三)第12章 強勢介入(三)第1章 苗務大臣(一)第1章 開封第5章 省親之路(四)第9章 血戰寧遠下(二)第4章 被迫遷都(五)第9章 微服南巡(三)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四)第4章 以打促和(一)第4章 意外收穫(四)第12章 黃紅之爭(三)第7章 劫色第5章 大清國亡(三)第8章 破臉(一)第12章 匆匆一年(一)第6章 引蛇出洞(三)第8章 開放武器禁運(二)第10章 登陸琉球(三)第2章 三方備戰(三)第4章 攤丁入畝(三)第3章 謎團(二)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第10章 角逐沅州(二)第4章 黔驢技窮(五)第9章 滿漢通婚?(二)第8章 清獄嚴打(二)第5章 金、蒙常駐公使(二)第4章 四方來賀(二)第4章 黔驢技窮(二)第11章 聖駕南下(一)第2章 盛京風雲(二)第2章 借刀殺人(二)第5章 屠夫洪承疇(一)第2章 盛京風雲(一)第6章 平倭方略(四)第3章 將功贖罪(一)第12章 大龍興寺(一)第7章 開戰(一)第8章 一網打盡(七)第3章 圖賴之死(三)第10章 沈家兄妹(二)第10章 梟雄遲暮(四)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一)第6章 沈溪入獄(一)第4章 福建淪陷(二)第11章 軍制改革(四)第1章 早朝風波(三)第3章 金屋藏嬌(三)第5章 官場地震(一)第7章 南下(二)第4章 被迫遷都(二)第5章 天子之怒(二)第5章 陝西流賊(一)第7章 中秋月圓(三)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一)第6章 半島危機(一)第4章 兄弟反目(三)第5章 血戰長江(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五)第5章 官場地震(二)第6章 喪家之犬(一)第1章 沅州之爭(一)第12章 一道聖旨(二)第9章 喋血龍王廟(四)第6章 救美(二)第7章 除夕晚宴(四)第6章 一統天下(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九)第7章 絕代雙嬌(三)第8章 清獄嚴打(三)第1章 風雨飄搖(二)第9章 風生水起(二)第9章 喋血龍王廟(二)第1章 三問(二)第11章 軍制改革(六)第5章 血戰長江(二)第2章 後金求和(一)第5章 刺客現身(五)第2章 兵臨城下(一)第4章 以打促和(二)第12章 演變(一)第5章 天子之怒(一)第6章 一統天下(六)第7章 戒酒,可能嗎?(一)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二)第7章 夜審(三)第9章 微服南巡(三)第9章 微服南巡(一)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二)第10章 岳父周奎(二)第8章 湘西長城(一)第8章 整風運動(四)第6章 沈溪入獄(二)第7章 血戰寧遠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