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赴遼(一)

一覺睡到日上三竿,朱影龍才甦醒過來,慢慢睜開迷迷糊糊的眼睛,和剛來到這個時空一樣的頭痛馬上席捲了整個腦袋,原來醉酒這麼難受,以後一定要少喝爲妙,稍微緩了緩,躺在牀上也不是一個事,於是鑽出被窩坐了起來,一幕令他感動不已畫面出現在他的眼裡。

三位妻子,還有嫣紅和小姨子田淑蘭都在自己房間內,嫣紅和田家姐妹三人趴在牀邊,還發出細微的鼾聲,顯然是守在牀邊照顧自己,最後撐不住睡着了,而周、葉二女則用肘支撐在桌上,面對着自己,也昏昏沉沉的打着盹了,從地上的狼藉來看,她們昨晚一夜都沒有休息,朱影龍不由的嘆息一聲,人說,溫柔鄉是英雄冢,自己此時的就想放棄所有的抱負,跟她們找個世外桃源隱居起來,過男耕女織的生活。

“王爺,你醒了?”朱影龍的那一聲輕微的嘆息聲居然驚醒了睡着了的周瀅寧,看來她並沒有真正睡着。有點聲音就被驚醒了,大概是坐的時間太久了,乍一起身,周瀅寧頓覺下身酥麻,臉脹的通紅又重新坐下了,羞斂的看着朱影龍道:“王爺,妾身……”

朱影龍含笑朝她點頭,意思自己明白。

趴在牀邊的三個丫頭也都甦醒過來,看到朱影龍已經坐起,俱害羞的紅着臉,朱影龍深情的凝視着她們,她們也脈脈含情的看着朱影龍,空氣中有一股濃濃的情意在流淌,釋放,接受,融合,情感的昇華,最後得到凝固。

葉漣漪是最後一個醒過來的,一看見朱影龍已經醒了,她不像其他四女,性格衝動,加上朱影龍的縱容,在沒有外人的情況下,禮法很難束縛她,歡喜的叫道:“阿龍,你醒了!”就這一聲嬌呼,剛纔美好的感覺一下子蕩然無存,朱影龍能感覺到葉漣漪對他的關心,只不過表達的方式不同而已,周瀅寧她們含蓄一點,葉漣漪則直接一點,正是因爲她的獨特專行,大家都喜歡這個直爽的小丫頭。

接下來,朱影龍度過了到這個時空最無憂無慮的一天,這一天他忘卻了所以,全心全意的陪着幾個丫頭瘋啊,鬧啊,讓他彷彿回到那個時空的在學校的時代。

該來的總歸還是來了,不過卻是一個好消息,但是這個好消息對朱影龍來說並不好,上任不到一個月的開封府知府何騰蛟因誣告信王獲罪,被髮配遼東戍邊去了,新來的知府是閹黨走狗的一個御史,名字叫做樑夢環,這個名字朱影龍並不陌生,廢后一案中,他可是叫的最兇的人,眼看廢后陰謀失敗,不能留在京中任職了,只有發配地方了,而且還變相的升了他的官,這是一條瘋狗,看來今後要倍加小心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朱影龍做了一個令所有人都臆想不到的決定,他要去遼東,這一次孫承宗沒有拂袖離去,臉上也沒有任何表情。

新的一年,第一次圓桌會議就因爲朱影龍這樣一個決定陷入了可怕的沉默。

沒有反對也沒有支持,空氣中的氣氛很壓抑,連最能猜到朱影龍心思的史可法也露出了茫然的眼色。

“王爺去遼東,開封這裡打算交給誰負責?”史可法畢竟最瞭解朱影龍,有些事情可以妥協,可以反對,但有些事情就算反對也是沒有用的,他相信朱影龍不會毫無根據的就下了這個決定的。

“寧王妃爲正,英王妃和漣漪王妃爲輔。”朱影龍的話鏗鏘有力,不容否定。

王爺不在,整個王府就三位王妃最大了,這一點沒有人去反對,周瀅寧先是眼中閃過驚訝之色,不過很快就平靜下來,表現出來的沉穩和冷靜足以讓衆人敬佩了,朱影龍也很滿意周瀅寧今天的表現,看來歷史並沒有錯,周瀅寧的確有母儀天下的氣質和能力。

“王爺此時離開,萬一魏忠賢突然向我們發難怎麼辦?”徐光啓畢竟在官場待過多年,這點政治覺悟還是有的。

“暫時不會,魏忠賢辦了何知府就是向王爺示好,或者麻痹王爺,圖謀更大的陰謀,所以暫時不會向王爺下手。”一直閉口不言的孫承宗突然冷靜的分析道。

“孫老院長說的不錯,閹黨目前最大的敵人不是我這個無權無勢的藩王,而是東林黨人,本王猜想,接下來這半年,東林黨會遭受到魏忠賢最殘酷的清洗。”朱影龍接過話茬道。

一提到東林黨,史可法、孫承宗等人臉色頓時暗淡下去了,如果信王所猜測的是真的,那麼將來的情形可想而知,必將在整個大明朝掀起無邊的血雨腥風,倒下的都是自己師長或者知己朋友,他們內心能不着急嗎?

史可法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熱血衝動的史可法了,他沒有開口求朱影龍去幫東林黨,因爲那是不現實的,自身都難以周全,哪有能力去幫人。

但是朱影龍能獨善其身嗎?他不能,東林黨中不乏治國良才,許多人在士林中有崇高的威望,自己還要藉助這些人的才智來治理這個國家,所以他註定不能撒手不管,於是從懷中掏出一張紙,遞給熊兆璉道:“熊大哥,你即刻挑選人手,悄悄離開開封,按照上面的名單,將這些人給本王通通請到開封來,記住,他們來的時候,要讓天下人知道他們已經死了,不能留下任何蛛絲馬跡給錦衣衛和東廠的人,能救下多少,就救下多少,一切以不能暴露爲前提,明白嗎?”

熊兆璉看到名單身子明顯一震,面色頓時凝重起來,這可是一個相當困難的任務,鄭重的道:“王爺放心,屬下一定將名單上的人平安帶回開封。”

“錯,名單上的人能帶回多少就帶回多少,關鍵是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更加不能有一人落到錦衣衛或者東廠的手裡,還有你,熊大哥,本王還希望以後能跟你並肩作戰,你明白嗎?”朱影龍注視這熊兆璉道。

熊兆璉眼眶頓時溼潤了,保證道:“王爺,屬下一定不負王爺所託!”

衆人都看得出那份名單一定是非比尋常,同時又對信王的智慧感到深不可測,似乎一切都想到他們的前頭。

“王爺此去,如果朝廷來人,傳下什麼旨意,還有如何隱瞞您不在王府的實情?”史可法思慮前後,出言詢問道。

朱影龍淡淡的一笑,緩解了一下沉悶的氣氛,道:“憲之兄不必擔心,此事本王早有定計,已交給了寧王妃主持一切。”

周瀅寧配合道:“是的,王爺將一切定計都交給了妾身,王爺離開後大家就知道了。”

第2章 借刀殺人(三)第3章 故人(二)第7章 夜審(一)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一)第7章 二王之爭(一)第5章 血戰長江(五)第8章 干戈暫息(一)第2章 借刀殺人(二)第9章 喋血龍王廟(三)第5章 刺客現身(二)第8章 整風運動(四)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三)第5章 天子之怒(三)第7章 生擒卓巴(二)第1章 沅州之爭(二)第1章 鐵口斷宋(三)第11章 西南戰局(一)第9章 突病(二)第11章 游擊戰爭?(二)第1章 武昌戰役(二)第6章 探監第1章 風雨飄搖(一)第4章 雙賢第8章 日審(二)第9章 熊瑚第12章 強勢介入(四)第1章 武昌戰役(一)第11章 父女相見(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五)第10章 秦淮(二)第6章 定計第3章 故人(二)第4章 原來是你(二)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二)第4章 敲詐鹽商(三)第8章 遭遇一戰(一)第9章 苗疆鳳凰(一)第11章 父女相見(五)第5章 刺客現身(六)第1章 三方會談(四)第4章 敲詐鹽商(二)第8章 整風運動(一)第12章 黃紅之爭(四)第3章 家庭晚宴(二)第1章 貿易使司(一)第8章 日審(二)第8章 卓巴歸心(一)第6章 引蛇出洞(六)第3章 揭開謎底(五)第11章 聖駕南下(一)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一)第9章 突病(一)第10章 浴火鳳凰(三)第11章 寧遠(一)第10章 浴火鳳凰(四)第7章 撲朔迷離(三)第7章 除夕晚宴(四)第5章 省親之路(一)第5章 陝西流賊(一)第8章 翻牌子制度(一)第7章 撲朔迷離(二)第5章 真病(二)第12章 一道聖旨(一)第9章 新的一年(一)第9章 微服南巡(一)第4章 意外收穫(四)第2章 整合(二)第8章 日審(三)第7章 開源節流(一)第2章 出關(一)第5章 兩個朝廷(一)第2章 借刀殺人(四)第10章 登陸琉球(一)第2章 堅壁清野(二)第10章 順水推舟(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六)第4章 黔驢技窮(五)第8章 兵從何來(二)第2章 兵臨城下(三)第7章 李瑤情動(二)第2章 出關(二)第1章 草原來客(一)第8章 卓巴歸心(二)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一)第4章 形勢逆轉(二)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一)第6章 一統天下(二)第7章 李瑤情動(四)第9章 兵鋒直指(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七)第9章 青城之戰(四)第2章 遭受軟禁(二)第10章 百業待興(二)第3章 制度變革(二)第1章 停戰和談(一)第9章 後金妥協(二)第10章 湘西風雲(二)第12章 一道聖旨(二)第6章 東西夾擊(二)第3章 將功贖罪(二)
第2章 借刀殺人(三)第3章 故人(二)第7章 夜審(一)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一)第7章 二王之爭(一)第5章 血戰長江(五)第8章 干戈暫息(一)第2章 借刀殺人(二)第9章 喋血龍王廟(三)第5章 刺客現身(二)第8章 整風運動(四)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三)第5章 天子之怒(三)第7章 生擒卓巴(二)第1章 沅州之爭(二)第1章 鐵口斷宋(三)第11章 西南戰局(一)第9章 突病(二)第11章 游擊戰爭?(二)第1章 武昌戰役(二)第6章 探監第1章 風雨飄搖(一)第4章 雙賢第8章 日審(二)第9章 熊瑚第12章 強勢介入(四)第1章 武昌戰役(一)第11章 父女相見(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五)第10章 秦淮(二)第6章 定計第3章 故人(二)第4章 原來是你(二)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二)第4章 敲詐鹽商(三)第8章 遭遇一戰(一)第9章 苗疆鳳凰(一)第11章 父女相見(五)第5章 刺客現身(六)第1章 三方會談(四)第4章 敲詐鹽商(二)第8章 整風運動(一)第12章 黃紅之爭(四)第3章 家庭晚宴(二)第1章 貿易使司(一)第8章 日審(二)第8章 卓巴歸心(一)第6章 引蛇出洞(六)第3章 揭開謎底(五)第11章 聖駕南下(一)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一)第9章 突病(一)第10章 浴火鳳凰(三)第11章 寧遠(一)第10章 浴火鳳凰(四)第7章 撲朔迷離(三)第7章 除夕晚宴(四)第5章 省親之路(一)第5章 陝西流賊(一)第8章 翻牌子制度(一)第7章 撲朔迷離(二)第5章 真病(二)第12章 一道聖旨(一)第9章 新的一年(一)第9章 微服南巡(一)第4章 意外收穫(四)第2章 整合(二)第8章 日審(三)第7章 開源節流(一)第2章 出關(一)第5章 兩個朝廷(一)第2章 借刀殺人(四)第10章 登陸琉球(一)第2章 堅壁清野(二)第10章 順水推舟(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六)第4章 黔驢技窮(五)第8章 兵從何來(二)第2章 兵臨城下(三)第7章 李瑤情動(二)第2章 出關(二)第1章 草原來客(一)第8章 卓巴歸心(二)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一)第4章 形勢逆轉(二)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一)第6章 一統天下(二)第7章 李瑤情動(四)第9章 兵鋒直指(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七)第9章 青城之戰(四)第2章 遭受軟禁(二)第10章 百業待興(二)第3章 制度變革(二)第1章 停戰和談(一)第9章 後金妥協(二)第10章 湘西風雲(二)第12章 一道聖旨(二)第6章 東西夾擊(二)第3章 將功贖罪(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