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絕不回援

撲面而來的東北風讓多鐸感覺十分愜意。

江南的天氣簡直就是一種折磨,潮溼悶熱的讓人透不過氣來,這讓來自關外的八旗兵很不適應,溼疹作爲最廣泛的流行病一直在軍中蔓延,而且有了愈演愈烈之勢。

難得的涼風吹散了潮熱,多鐸解開衣襟裸露出健壯的胸膛,享受着難得的涼爽和舒適。

“十五貝勒,”敢當面使用這個稱呼的也就只有佟圖賴了:“大旗軍在朝着正東方向移動,我擔心……”

這段時間以來,大旗軍逐漸肅清了長江大拐彎處的清軍,開始整體調頭,朝着佟圖賴的漢軍旗壓了過來。

一直以來,佟圖賴都在指揮着漢軍旗和史德威的揚州軍激烈交鋒,大戰已經持續了整整八個晝夜。

用不到七千漢軍和同等數量的新附軍,力敵近兩萬揚州軍,而且打的相當積極主動,足見佟圖賴的軍事才能。若是一直這樣持續下去,佟圖賴有七成的把握徹底擊敗對手。

但是現在,隨着大旗軍的轉向,局面就變得有些兇險了:如果沒有及時進行增援的話,佟圖賴將不得不面臨腹背受敵的窘境。

“我知道,”對於眼下的戰局,多鐸始終有着非常清醒的認識。大旗軍擺開陣勢,要和揚州軍一起夾擊佟圖賴部,這是非常明顯的勢態,但他卻一點都不在意:“李吳山擺出的架勢確實很嚇人,你應該沒有被他唬住吧?”

直到現在,多鐸都不相信大旗軍真的敢於夾擊側後方的佟圖賴。

單純從軍事角度考慮,這個很大的鉗形攻勢確實殺氣騰騰極爲兇險,頗有幾分直接把佟圖賴一口吞下去的樣子,但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劉良佐的新附軍正在猛烈攻打南京城,甚至出現了在一日之內接連兩次攻上城頭的情形。作爲攻擊主力的八旗戰兵始終被多鐸死死的壓在後面,其實就是在防着大旗軍。

南京城都要被攻破了,城裡的崇禎太子必定心急如焚,必然會調大旗軍回援。

大旗軍是崇禎太子的隊伍,甚至可以算是最直接的嫡系人馬,他李吳山一路扶保太子南來,好不容易纔擁立了太子主事江南,就差一個登基大典了,到時候李吳山一定會有極高的封賞。在這種情況下他會坐視南京被攻破?會完全不顧太子陷入極其危險的境地而不顧?

大旗軍一定會回援南京,而不是一味的在外浪戰,就算是太子不調他回來,他肯定也早就坐不住了。

這是政治局面和李吳山的利益決定的事情,也是最根本的原則。

他李吳山不可能不回援。

現在的兇猛攻勢,只不過是“圍魏救趙”的翻版,其目的就是爲了減輕南京城防的壓力。

若是連這一點都看不出來,多鐸也就不是多鐸了。

“相信我,李吳山不會攻打你部,他一定會回援南京城,到時候我就可以以逸待勞……”多鐸拍着佟圖賴的肩膀頭子,哈哈大笑着說道:“據說,這李吳山的大旗軍號稱是明人的第一強兵,也確實有點厲害。只要擊破了大旗軍,也就沒有誰敢再與我大清對抗了,江南傳檄可定……”

多鐸的話很有道理,非常符合現在的形勢,但佟圖賴還是有點擔心:“若是他不回援呢?”

不回援?

多鐸從來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大旗軍不回援南京城?這絕對是件無法想象的事情。或者說,這種可能根本就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若是有人攻打北京,眼看着就要攻破了,京畿部隊應該怎麼做?”

面對這個問題,佟圖賴毫不猶豫的回答:“當然是不惜一切代價增援京城。”

“對呀,大旗軍在江邊上,怎麼會眼睜睜的看着南京陷落而袖手不理?這個朝廷可是他立起來的,是他的根本。就算是他還能沉地住氣,南京的明廷也早就沉不住氣了,說不準調他回援的旨意已經發出來了。”

事實恰如多鐸所料。

數萬大軍攻城,連續激戰數日,守城的三大營本就是殘缺不全,又被清軍嚇破了膽,城防體系早已岌岌可危,告急的文書如同雪片一般積在太子的案頭。

各處各營都在訴苦,都在要求儘快支援,要不然的話南京城就真的守不住了。

戰事實在緊急,在王宣同把府衙的站班、巡街等治安力量拉上城頭作爲軍事力量使用之後,太子又把少的可憐的宮廷衛調了上來,哪裡還有援兵可調?

唯一的指望也就是大旗軍了。

把在外野戰的大旗軍調回來,以大旗軍的卓絕戰力和對太子的無限忠誠,一定可以把南京城守的固若金湯。

開始的時候,路恭行還竭力反對此舉:事情是明擺着的,大旗軍在城外野戰,就能逼迫清軍分兵,不能集中全力攻城,間接的減輕了守城的壓力。若是一紙詔令調了回來,就算是能夠增強城防,也會再現揚州的局面。

困守孤城,從來就是最兇險的事情,不到萬不得已不能那麼幹。

隨着清軍的攻勢愈發猛烈,當清軍在一日之內連續兩次攻上城頭以後,局面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再不調大旗軍回援,南京城就真的要守不住了。

明明知道這是一步臭棋,奈何時局險惡到了這般境地,也只能火燒眉毛先顧眼下了。

要是南京失守,一切就全都完了。爲了守住南京,已經什麼都顧不得了。

路恭行不得不同意太子等人的舉措,覺得已經到了必須調大旗軍回援的緊急時刻,而且是十萬火急。

調令昨日傍晚就已經發出去了,但卻沒有任何音訊。

大旗軍就在城外與敵激戰,距離這麼近,隨時都可以回來,但卻沒有任何調動的跡象,反而一路朝着正東偏北的方向,朝着揚州軍方向運動過去。

是不是局勢所迫大旗軍一時無法轉身?還是說李吳山沒有正確的理解朝廷的旨意?

南京的局面如此兇險,清軍隨時都有可能攻進來,這個時候可容不得任何差池。到了今日早間,朝廷又下了一道旨意,命令李吳山率領大旗軍火速回援不得有誤。

爲了防止出現不必要的誤會,同時也是爲節省文書往裡所需要的時間,路恭行本人又以監軍的身份對朝廷的調令做出了書面解釋。

但是,信使卻帶回來一個讓新朝君臣瞠目結舌的消息:大旗軍拒絕回援。

李吳山的原話是:我相信朝中諸公一定可以守住城池,眼下實無回援之必要。

第四百四十一章 個人之小第四百九十五章 改良時代第三百四十七章 自我意識第七十九章 有死無生第二百五十五章 殊途同歸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三百六十章 組長第七章 姐妹第五百三十二章 失去太平洋第五百四十四章 全球視野第五百五十三章 最後超越第三百四十九章 反正第二百七十五章 初露崢嶸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位詔書第三百一十一章 臨時客串第一百三十章 欲速不達第二十二章 賣隊友第一百零二章 兵鋒所指第四百四十四章 課堂秩序第四百六十章 應對之法第三百五十八章 江湖之遠第一百一十一章 排除異己第四百二十一章 瘋子發瘋第五百零二章 絕地反殺第四百一十一章 鏖戰京畿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戰場第七十八章 刺殺行動第九章開闊眼界第二百四十六章 繼承者第二百八十九章 賭國運第二百二十章 敢爲天下先第四十四章 最後的籌謀第二百零六章 武穆遺風第八十五章 初次接觸第四百四十章 匹配天家第二百九十二章 又坑隊友第二百三十一章 專業專家第八十三章 小城固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險象環生第四百九十二章 爭相送禮第五百零三章 世界通用語第一百五十章 最後撤離第五百六十章 後世子孫第五百二十二章 驕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百座書樓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起發瘋第三百八十一章 都有證據第二百二十八章 自行其是第四百八十四章 始料未及第一百七十一章 老子不信第二百二十四章 民心如水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坤逆轉第一百一十三章 神仙還是妖怪?第二百九十七章 猙容初露第五百四十六章 皇位皇權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清亡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默契第十一章 三房壯士第五百五十八章 九天攬月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情第二十五章 擒賊擒王第三百六十八章 噩耗連連第一百九十三章 佛門金剛第三百一十九章 絕對自信第二百五十二章 默契第二百九十三章 皇帝站臺第四百七十一章 海州模式第二百九十九章 新老交替第二百八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三百九十七章 清醒的痛苦第五十一章 天家骨血第五百四十六章 皇位皇權第四百五十七章 黃河渡口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戰伊始第十八章青泥首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小辮子第五百四十二章 慘烈大敗第二百四十章 殿試第六十一章 城頭變換大王旗第二百八十一章 新收學生第二百六十四章 無需動員第四百三十八章 如獲新生第五百九十章 不懼惡名第四百八十章 外戚第四百二十九章 根本大計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位詔書第三百零二章 潰局第四百八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三十五章 太子師第三百四十七章 自我意識第三百二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五百一十九章 成本問題第四百零二章 一錯再錯第二百五十七章 永福秘事第四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下之大第五百四十四章 全球視野第四百九十五章 改良時代第七十六章 家底兒第五百七十三章 尋求支持
第四百四十一章 個人之小第四百九十五章 改良時代第三百四十七章 自我意識第七十九章 有死無生第二百五十五章 殊途同歸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三百六十章 組長第七章 姐妹第五百三十二章 失去太平洋第五百四十四章 全球視野第五百五十三章 最後超越第三百四十九章 反正第二百七十五章 初露崢嶸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位詔書第三百一十一章 臨時客串第一百三十章 欲速不達第二十二章 賣隊友第一百零二章 兵鋒所指第四百四十四章 課堂秩序第四百六十章 應對之法第三百五十八章 江湖之遠第一百一十一章 排除異己第四百二十一章 瘋子發瘋第五百零二章 絕地反殺第四百一十一章 鏖戰京畿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戰場第七十八章 刺殺行動第九章開闊眼界第二百四十六章 繼承者第二百八十九章 賭國運第二百二十章 敢爲天下先第四十四章 最後的籌謀第二百零六章 武穆遺風第八十五章 初次接觸第四百四十章 匹配天家第二百九十二章 又坑隊友第二百三十一章 專業專家第八十三章 小城固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險象環生第四百九十二章 爭相送禮第五百零三章 世界通用語第一百五十章 最後撤離第五百六十章 後世子孫第五百二十二章 驕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百座書樓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起發瘋第三百八十一章 都有證據第二百二十八章 自行其是第四百八十四章 始料未及第一百七十一章 老子不信第二百二十四章 民心如水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坤逆轉第一百一十三章 神仙還是妖怪?第二百九十七章 猙容初露第五百四十六章 皇位皇權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清亡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默契第十一章 三房壯士第五百五十八章 九天攬月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情第二十五章 擒賊擒王第三百六十八章 噩耗連連第一百九十三章 佛門金剛第三百一十九章 絕對自信第二百五十二章 默契第二百九十三章 皇帝站臺第四百七十一章 海州模式第二百九十九章 新老交替第二百八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三百九十七章 清醒的痛苦第五十一章 天家骨血第五百四十六章 皇位皇權第四百五十七章 黃河渡口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戰伊始第十八章青泥首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小辮子第五百四十二章 慘烈大敗第二百四十章 殿試第六十一章 城頭變換大王旗第二百八十一章 新收學生第二百六十四章 無需動員第四百三十八章 如獲新生第五百九十章 不懼惡名第四百八十章 外戚第四百二十九章 根本大計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位詔書第三百零二章 潰局第四百八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三十五章 太子師第三百四十七章 自我意識第三百二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五百一十九章 成本問題第四百零二章 一錯再錯第二百五十七章 永福秘事第四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下之大第五百四十四章 全球視野第四百九十五章 改良時代第七十六章 家底兒第五百七十三章 尋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