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軍閥

雖說左夢庚已經投降了清軍,但若因此就把他看做是阿濟格的奴才,未免有失偏頗。

左夢庚和洪承疇不同,從本質上來看,他依舊是一箇舊式的軍閥。

衡量奴才和軍閥的標準,從來就不是掌握了多少軍隊和資源。比如說江北的洪承疇,擁兵十幾萬之衆,控制着淮揚、淮安等廣闊的地盤,但他依舊是一個最典型的奴才,充其量不過是一個能夠得到主子恩寵的奴才罷了。

雖然左夢庚的總體實力確實不如洪承疇,政治手腕和軍事素養也比洪承疇相差甚遠,但他卻用一個洪承疇永遠都不可能擁有的東西:自己的體系。

洪承疇手下那十幾萬清軍,全都是屬於清廷的,洪承疇只不過是代管而已。只要清廷下一道詔書,隨時都可以剝奪他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左夢庚手下的隊伍雖然多是不堪一擊的烏合之衆,但卻是屬於自己的隊伍,他還有自己的地盤和行政體系,這纔是真正的本錢。

贛北、贛西,一直到武昌府東部,名義上是阿濟格的轄區,實際上卻是左夢庚的地盤兒,各級官僚多是“左部”出身。尤其是駐守長江沿線的數量龐大的軍隊,幾乎全都是“左家軍”,這讓他帶上了濃重的軍閥屬性。

就憑這一點,左夢庚就有資格看不起洪承疇。

很隨意的揚了揚洪承疇送來的那封親筆信,用一種明顯帶着嘲弄口吻的語氣對他手下的將官和幕僚說道:“他洪承疇算個什麼東西?竟然想要我爲他火中取栗,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盤……”

洪承疇本是出身於書香門第,年紀輕輕就連捷登科是正經的科舉進士,文字上的功夫當然勝過左夢庚百倍都不止,這封書信寫的相當客套:

“九江左帥敬啓:愚洪久聞左帥赫威之名,讓江嶽迢迢,徒期山水而未曾一晤……”

清廷並沒有正式的大元帥官職,洪承疇稱左夢庚爲“左帥”不過是個客套的恭維之詞,大致的意思就是:我洪承疇早就聽說過你左夢庚的大名,知道你是一個能征善戰的將帥之才,但咱們相距太遠了,我的心思穿過重重山水卻沒有和你正式的見過一面,實在有些遺憾……

例行公事般的客套話過後,就開始逐漸進入正題了:洪承疇希望左夢庚能夠儘快整頓人馬,尤其是要組織起長江水軍,只要江南殘明發動北伐,立刻就順江而下去攻擊空虛的江南。到時候一戰而競全功,一定會得到高封厚賞……

在這封書信當中,洪承疇還提到了明軍的動向:種種跡象表明,明軍在贛西北發動的攻勢完全就是虛張聲勢,是爲了避免兩線作戰才採取的主動防禦。明軍之意看似是要打開贛西攻取湖廣,其實根本就是劍指江北,希望左夢庚不要被明軍的聲勢所惑……

書信中的言語雖然恭敬客套,但用意卻十分明顯:贛西和湖廣的明軍只不過是偏師,僅僅只是爲了牽制,真正的主力還在江南,一旦明軍的北伐開始,就讓左夢庚迅速擊破對手率領長江水師去配合他作戰。

江南殘明不具備兩線同時作戰的能力,江北的洪承疇纔是殘明近在咫尺的威脅,這個局面大家都是很清楚,根本就不用洪承疇羅羅嗦嗦的說這麼一大通廢話。

至於說去配合洪承疇作戰……根本就想也不要想!

我憑什麼要去配合你?你洪承疇一封書信我就替你賣命?天底下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到時候平定江南剿滅殘明的功勞算誰的?

就算是左夢庚已經剃髮留起了辮子,頂戴花翎成爲清廷的官員,但他身上依舊帶着濃重的軍閥屬性,最先考慮的還是“左部”這個體系的利益。

至於說洪承疇能不能平定江南,和我有什麼關係?

作爲“左部”這個體系中的文膽和“首席智囊”,在黃州被打的大敗的徐恩盛雖然沒有什麼實實在在的本事,卻最善於出謀劃策。

搖頭晃腦的讀罷了洪承疇的書信之後,徐恩盛做出一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神態,面帶微笑手捻長鬚,活脫脫就是一副諸葛重生的架勢:“這洪承疇做一個徵南大計,右一個大局爲重,還不是想利用咱們去給他打下手?未免也太精明瞭些……”

“他有一點說對了,那就是一定要整編長江水師……”纔剛剛開春不久,天氣稍微暖和了那麼一點點,徐恩盛卻手持一把描金的摺扇,不緊不慢的搖晃着,頗有幾分軍師謀主的姿態,連說話的口氣都很象是戲文裡的諸葛亮:“整編長江水師之後,卻不忙着出擊,等洪承疇和江南殘明拼個你死我活兩敗俱傷之際,我們再行出兵。到時候千軍萬馬順江而下,這平定江南的功勞就是咱們的了!”

徐恩盛的這個盤算,幾乎代表了左部絕大多數人的心思:憑什麼去給洪承疇打下手?最好的辦法就是隔岸觀火坐山觀虎鬥,等到洪承疇和江南殘明都殺的沒了力氣之後,再沿江而下收拾殘局。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這麼簡單的道理,大家都心知肚明。

按照徐恩盛的設想,肯定會出兵攻擊江南,但卻不是現在,更不可能跟着洪承疇的指揮棒行動,而是等洪承疇先和江南殘明拼個你死我活之後再行動!

徐恩盛提出的這個“漁翁得利”的總體戰略不僅代表了左部人馬的想法,同時和英親王阿濟格的設想如出一轍。

不論是阿濟格還是左夢庚,都不想“爲他人做嫁衣”,尤其不希望給洪承疇打下手。

消耗自己的實力去和江南硬拼,然後被洪承疇摘取勝利果實……反過來還差不多!

雖然阿濟格沒有明說,但卻曾不止一次的對左夢庚做出過非常明顯的暗示:先和來犯的明軍纏鬥,做出一副正在激烈交戰的姿態,卻不急於殲滅明軍,而是儘可能的把戰爭拖延下去。一直等到洪承疇和江南殘明決戰之後,再傾盡全力攻佔江南滅亡殘明,趁機摘取勝利果實,讓洪承疇乾瞪眼!

在左夢庚和整個左部體系的心目當中,來犯的明軍根本就是虛張聲勢,根本不足爲慮,只不過是爲了起到一個牽制的作用,他們的戰略目標一定是北邊的洪承疇而不可能是西邊!

正是因爲這個思想,他們對正在發生的戰鬥並不是很在意,至少沒有提起足夠的重視,始終認爲那不過是一場大規模的襲擾。當金聲桓戰敗的消息傳來之時,所有人都沒有被驚的目瞪口呆,不少人甚至本能的認爲這是一個錯誤的戰報。

戰場距離九江不過三十多路,這場戰鬥相當於發生在眼皮子底下。

金聲桓的重裝騎兵雖不敢說天下無敵,也絕對是一支強悍的勁旅,怎麼可能會在自己的家門口被輕易擊敗?

誰也不敢相信金聲桓已經敗了,至少不應該敗的這麼快!

當戰敗的消息得到確認之後,所有人都驚的目瞪口呆。

金聲桓的戰鬥力大家都是知道的,竟然連一個天都沒有支撐下來就被打崩了,這個消息來的太過於震撼,以至於左夢庚等人完全沒有反應過來。

因爲對金聲桓抱有絕對的信心,左夢庚始終認爲那幾千明軍一定會被金聲桓打的灰頭土臉,根本就沒有做出大規模的戰爭動員。

敵人的進展速度之完全始料未及,這個時候再做大規模的動員顯然已經來不及了。按照“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傳統思維,左夢庚做出了最本能的反應:緊急調動九江城北的郝效忠迎擊來犯之敵。

命令剛剛下達不久,戰敗的金聲桓就回來了。

僅僅只帶着六七百親兵逃回來的金聲桓再也沒有了往日的狂妄和自大,而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變得極其怯懦和軟弱:“不能野戰,不能野戰啊!”

依靠數量上的巨大優勢活活堆死對手,這是冷兵器時代最常見的戰爭模式,同時也是左部人馬用慣了的打法。親眼目睹親身經歷過全新的戰鬥模式之後,那遮天蔽日的炮火和可怕的排槍已經把金聲打出了心理陰影:“明軍戰力極強,火炮打的驚天動地,不管多少人馬填進去都不管用……”

在猛烈的炮火面前,人數上的優勢根本就是一個笑話。

包括左夢庚本人在內,根本就無法理解“火力”二字到底意味着什麼,他們對於剛剛登上歷史舞臺的學生軍缺乏一個最基本的概念。

好在還有徐恩盛。

曾經吃過一次大虧的徐恩盛甚至學生軍的厲害,認爲城北郝效忠的九千人馬未必能擋得住對手,爲了穩妥起見,應該再加派兵力進行堵截。

雖然徐恩盛和金聲桓都領教過學生軍的厲害,但卻是如何應對這個問題上出現了巨大的分歧:徐恩盛認爲只要兵力足夠的多,就一定能活活的把對手耗死。自己在黃州之所以被擊敗,就是因爲兵力不夠。

在這個問題上,金聲桓卻持另外一個觀點:堅決避免與敵野戰,應該把所有的兵力全都收縮回來,打一場城市攻防戰。

這兩個迥然相異的觀點各有千秋,很難說誰對誰錯,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徐恩盛的觀點:加派更多兵力去攔截敵軍。

其實這根本就是無奈之舉,同時也是出於最現實的考慮:敵人來的太快,根本就來不及進行總體的城防部署,城市攻防戰本就是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那麼幹的。反正左部人馬數量衆多,光是九江一帶駐紮的兵力就有四萬掛零,就算金聲桓的那一萬多人馬已經被打散,還有兩萬多呢。

敵軍突進速度這麼快,必然是輕兵冒進,而且有接連經歷過兩場大戰,就算是再怎麼強悍也早就成了強弩之末,以兩萬之衆迎擊,無論怎麼看都可穩操勝券……

第四百七十九章 噩耗第五百四十二章 慘烈大敗第九十四章 金陵臣第四百零三章 築炮臺第七十三章 福禍難料第三百零七章 洪賊承疇第二百九十一章 騙人騙己第五百零八章 三心二意第三百零五章 那個女人第七十一章 自願捐獻第一百八十九章 忠奸之辯第二百一十一章 操控輿論第七十九章 有死無生第三百三十七章 復仇之火第四百九十章 那是諡號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四百八十九章 勞動改造第五百二十九章 人老珠黃第五百三十四章 朝聞道第三百四十四章 兩道聖旨第五百七十章 冷酷無情第三百三十九章 蒼天爲證第一百零五章 李帥的破綻第二百一十二章 記錄者第二十四章 人民戰爭第九十四章 金陵臣第三百七十章 大帥學徒第二百四十六章 繼承者第三百一十九章 絕對自信第三百七十六章 搖搖欲墜第一百九十九章 寒酸的鐵牌兒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令夕改第二百七十三章 拙劣的表演第一百一十六章 孤立無援第四百一十二章 騎兵衝陣第三百五十六章 怕啥來啥第三百四十五章 最肥的獵物第八十三章 小城固州第四百七十五章 探路者第五百二十五章 嚴厲批評第四百八十九章 勞動改造第一百七十七章 宮廷之亂第一百九十章 勝利在望第三百二十章 生鐵撞頑石第十二章 我最懂你第三百三十七章 復仇之火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清柱石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機器第一百一十六章 孤立無援第二百八十四章 校規和家法第一百一十五章 決不投降第四百五十七章 黃河渡口第五十八章 最終籌備第三百五十三章 降不得第四百七十八章 祥瑞之鹿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思定第五百三十四章 朝聞道第三百零六章 架空第三十七章 江湖騙子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給面子第七章 姐妹第五百三十章 萬分惶恐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三百四十章 知府人選第三百六十七章 討價還價第二百九十三章 皇帝站臺第四百零一章 肘腋之變第五百四十四章 全球視野第三百二十六章 你老了第四百三十章 找個媳婦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時代第二百二十章 敢爲天下先第八十七章 聯弱抗強第五十五章 南下北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我是天王第五百二十九章 人老珠黃第二百四十章 殿試第五百八十九章 征戰四海第五百六十一章 其父其子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時代第二百零五章 走馬換將第五百三十八章 寡婦再嫁第五百一十五章 熱血少年第一百六十八章 仗義牛柱第五百零八章 三心二意第二百八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敲詐勒索第三百九十七章 清醒的痛苦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奉詔第二十九章 所圖者大第二百一十五章 軍校學生第二百零六章 武穆遺風第四百一十二章 騎兵衝陣第一百三十六章 多爾袞第三百四十六章 導火索第二百九十三章 皇帝站臺第五十四章 歸來第八十七章 聯弱抗強第二百二十一章 不甘寂寞第五百一十八章 明天還來
第四百七十九章 噩耗第五百四十二章 慘烈大敗第九十四章 金陵臣第四百零三章 築炮臺第七十三章 福禍難料第三百零七章 洪賊承疇第二百九十一章 騙人騙己第五百零八章 三心二意第三百零五章 那個女人第七十一章 自願捐獻第一百八十九章 忠奸之辯第二百一十一章 操控輿論第七十九章 有死無生第三百三十七章 復仇之火第四百九十章 那是諡號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四百八十九章 勞動改造第五百二十九章 人老珠黃第五百三十四章 朝聞道第三百四十四章 兩道聖旨第五百七十章 冷酷無情第三百三十九章 蒼天爲證第一百零五章 李帥的破綻第二百一十二章 記錄者第二十四章 人民戰爭第九十四章 金陵臣第三百七十章 大帥學徒第二百四十六章 繼承者第三百一十九章 絕對自信第三百七十六章 搖搖欲墜第一百九十九章 寒酸的鐵牌兒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令夕改第二百七十三章 拙劣的表演第一百一十六章 孤立無援第四百一十二章 騎兵衝陣第三百五十六章 怕啥來啥第三百四十五章 最肥的獵物第八十三章 小城固州第四百七十五章 探路者第五百二十五章 嚴厲批評第四百八十九章 勞動改造第一百七十七章 宮廷之亂第一百九十章 勝利在望第三百二十章 生鐵撞頑石第十二章 我最懂你第三百三十七章 復仇之火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清柱石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機器第一百一十六章 孤立無援第二百八十四章 校規和家法第一百一十五章 決不投降第四百五十七章 黃河渡口第五十八章 最終籌備第三百五十三章 降不得第四百七十八章 祥瑞之鹿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思定第五百三十四章 朝聞道第三百零六章 架空第三十七章 江湖騙子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給面子第七章 姐妹第五百三十章 萬分惶恐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三百四十章 知府人選第三百六十七章 討價還價第二百九十三章 皇帝站臺第四百零一章 肘腋之變第五百四十四章 全球視野第三百二十六章 你老了第四百三十章 找個媳婦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時代第二百二十章 敢爲天下先第八十七章 聯弱抗強第五十五章 南下北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我是天王第五百二十九章 人老珠黃第二百四十章 殿試第五百八十九章 征戰四海第五百六十一章 其父其子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時代第二百零五章 走馬換將第五百三十八章 寡婦再嫁第五百一十五章 熱血少年第一百六十八章 仗義牛柱第五百零八章 三心二意第二百八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敲詐勒索第三百九十七章 清醒的痛苦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奉詔第二十九章 所圖者大第二百一十五章 軍校學生第二百零六章 武穆遺風第四百一十二章 騎兵衝陣第一百三十六章 多爾袞第三百四十六章 導火索第二百九十三章 皇帝站臺第五十四章 歸來第八十七章 聯弱抗強第二百二十一章 不甘寂寞第五百一十八章 明天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