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最終處置

江南本就富庶,經過這幾年的休養生息,朝廷的財政狀況大爲改善,已不似當年那麼窘迫了。

復隆皇帝確實不是驕奢淫逸的君主,雖然江南的國庫已漸漸充盈起來,還保持着節儉的作風,在財政開支上能減則減,頗有幾分當年崇禎皇帝的做派。

在別的事情上可以省錢,但是在崇禎皇帝夫婦的葬禮這個事兒上,那是萬萬不可以吝嗇的。

你親孃親老子的葬禮,還能省嗎?

復隆皇帝的法理地位完全來自於崇禎夫婦的傳承,在這個事情上,江南朝廷必須出錢,而且要出一大筆錢。

之所以如此隆重的辦理崇禎皇帝和大行週中宮的葬禮,一來是爲了彰顯大明朝的體面,二來則是李吳山存了私心。

就好像復隆皇帝的統治法理來自崇禎皇帝一樣,大旗軍存在的基礎同樣來自早已死去很多年的崇禎皇帝。

大旗軍是在危難之際奉崇禎皇帝欽命組建成軍的,在建軍儀式上曾經立下誓言,會誓死效忠崇禎皇帝,連那面軍旗都是周皇后親手繡制。從本質上來看,早已死去多年的崇禎皇帝和周皇后纔是大旗軍最高的主宰者和創建者,而李吳山不過是奉命行事而已。

大旗軍從來就沒有說過要效忠於復隆皇帝,他們的效忠對象是崇禎皇帝夫婦——只不過大旗軍的效忠對象早就死去很多年了。

也就是說,大旗軍早就沒有了具體的效忠對象。

大肆操辦崇禎皇帝和皇后週中宮的葬禮,等於是在強調大旗軍的合法性與法理地位。

除了這個具體的事情需要仔細辦理之外,還有個很有意思的事兒:早就倉皇撤離逃往關外的僞清朝廷又爆發一場慘烈的內戰。

在幾乎所有人的心目當中,僞清的實力早已蕩然無存,能夠撤到關外去已實屬僥倖,本應該抱成一團掙扎求存。但事實卻恰恰相反,他們不僅沒有團結在一起,反而又一次自相殘殺。

科爾沁大貝勒爲首的蒙古兵在半途之中設伏,襲擊了鰲拜,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正打的如火如荼。因爲通訊技術的落後,暫時還不知道誰勝誰負……

“滿蒙一體”曾是清廷的立國之本,現如今卻演變成了“滿蒙互毆”,實在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但李吳山卻一點都不覺得意外。

無論什麼樣的王朝或者是帝國,到了末期最大的危險不是來自於外部的軍事壓力,而是產生於內部。內訌和紛爭往往的王朝覆滅的最主要因素,在這個問題上,連大明王朝都不能免俗。在正常的歷史軌跡當中,面對清軍的強大軍事壓力,尚存半壁江山還有一戰之力的大明卻爆發了內戰,唐、魯、桂之間不僅沒有任何配合與默契,反而使勁扯後腿甚至相互攻打,造成了最終的滅亡。

這一點都不奇怪,

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經過一而再再而三的內訌之後,清廷那點所剩無幾的實力必然會被進一步削弱……

“我老高服了,時至今日才真正明白李帥的高瞻遠矚之處!”高起潛笑道:“要說這運籌帷幄之能,李帥絕對當世無雙,得虧當時沒有把張大娃部提上來……”

三路大軍同時北伐的時候,按照高起潛的意見,就應該讓張大娃的東路軍火速北上而不是讓他在山東和亂七八糟的義軍們糾纏,畢竟兵貴神速是顛撲不破的用兵真理。如此一來,就有可能堵死清廷撤退的道路,甚至很有可能直接擒獲整個清廷。

但李吳山卻沒有那麼做,而是可以的放開了東路,這才讓鰲拜有機會帶着殘破的大清國朝廷撤到關外去。

在還沒有真正進入絕境的時候,清廷內部一定會爆發內訌自相殘殺,事實又一次證明了李吳山的絕對正確。

其實李吳山根本就沒那麼神,不可能總是正確,他本人和他這個人的能力已經被嚴重神化了。事實上李吳山雖然會料到清廷內部還存在不穩定因素,但卻沒有料到會是一場“滿蒙互毆”。其實到底是“滿蒙一體”還是“滿蒙互毆”,李吳山並不是很在意,他在意的是清廷的存留。

沒有把清廷一打盡,而是任憑他們撤退到了關外,這就留下了繼續北伐的前提條件:天無二日國無二主是最淳樸的觀念,既然清廷還沒有被剿滅,那就一定要把戰爭繼續進行下去,而不是僅僅只是維持甲申年以前的狀況。

收復東北,收復蒙古諸地,這纔是李吳山的真實意圖。

“行軍打仗是我的事兒,老高啊,你的責任就是……”李吳山笑道:“使勁管朝廷要錢要糧要封賞……”

保持大旗軍和朝廷之間的上通下達,本就是高起潛這個監軍的責任,也是他的份內之事。光復故都這麼大的戰功,朝廷必然要有高封厚賞頒佈下來的行。,除了犒賞軍功之外,還有大行崇禎皇帝和周皇后的葬禮,都需要大河淌水一般的銀錢,而這些錢恰恰就是朝廷應該給的。

“還有一事,”李吳山說道:“如今這北都已經光復,天子守國門乃是我國朝的傳統,是不是應該迎請萬歲來京呢?”

既然京城已經光復,就應該把復隆皇帝請到北京城,同時把整個朝廷搬過來,這本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兒,但這個事兒卻讓高起潛犯了難。

朝廷會離開江南來到北方嗎?這種可能……微乎其微。

“我只能把李帥的意思上奏朝廷,至於朝廷是否同意北遷,我就做不了主了。”

“讓萬歲和朝廷北上,怎麼就是我的意思了呢?難道不應該是這樣嗎?”李吳山很嚴肅的說道:“當初我大旗軍成軍之際,曾經立下誓言,一定會光復故都扶保大明,當時萬歲也在場的……”

“此一時彼一時,現如今這形勢,你李帥不是不明白,卻給朝廷出這樣的難題……”

李吳山正要反駁之時,手下的親兵來報:史環候見。

“全天下人的環妹子來了,我得去見一見她,老高你先琢磨琢磨朝廷北遷的事兒……”

雖然史環本人沒有什麼具體的正式官職,但是在大旗軍和揚州軍已經合二爲一的情況下,李吳山和史環則是兩軍的精神象徵,兩個人之間的私人關係那是一定要保持融洽的,而且必須融洽。

“李帥……我本不該來找你,只是遇到了一點點的難事,不知應當如何辦理……”

“你的事兒就是我的事兒,儘管說出來即可。”

“是關於楊大哥的事情……”

楊瘋子不在大旗軍的戰鬥力序列之內,他的事兒其實應該算是史環的“私人事務”,和李吳山並沒有什麼關係。李吳山僅僅只是知道這個人,並且在幾年前的先遣特訓中見過楊豐本人幾次而已。

聽史環說出了楊豐的事情之後,李吳山沉默了很久,卻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反而是先問了史環一句:“你打算如何處理此事?”

“我不知道,但我絕不相信楊大哥是賣國賊。”

這個問題根本就不用回答,楊豐這個人肯定不是賣國賊,而是一位滿懷忠義之心的戰士。但他的所作所爲實在讓史環無法理解。

但李吳山卻可以理解。

人都有兩面性,這不是立場的問題,而是人性的問題。包括他李吳山在內,同樣有兩張面孔,不如說和他朝夕相處多年的銀雀兒,就只看到了他其中的一張面孔……

楊豐對於那幾十個旗人的迴護,或許是出於憐憫,或者是動了惻隱之心。對於大局而言,無論如何這都不算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至少對於李吳山而言就是這個樣子。

但是對於史環而言,卻是一件大事。

她絕對不希望自己心目中的楊大哥和旗人扯上任何關係,只不過此事已經弄的滿城風雨婦孺皆知,偏偏那楊瘋子就是不肯低頭,搞到現在已無法收場了。

“對於旗人,就應該血債血償,在他們全都死光之前絕不輕言寬恕。”這是李吳山一直以來都在強調的論點,他甚至已經在暗地裡制定了一個針對旗人的“最終處置方案”。因爲那個方案太過於殘酷血腥,一直都沒有對外公佈,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核心人物知道這個“最終處置方案”是真實存在的。

雖然史環不知道這個“最終處置方案”,但她的意見卻和李吳山空前一致:追究到底絕不寬恕。

史環不在乎旗人的死活,但她很在乎楊瘋子,非常非常的在乎。

“環妹子,把楊豐的事交給我處理,你放心麼?”

“李帥親自處理此事,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我只是想知道李帥要怎麼處理?”

李吳山笑了:“看來環妹你還是有點放心不下啊,那我就對你說說吧。”

站起身來,朝着外面喊了一句:“來人!”

貼身的親兵應聲而出:“在!”

“以這裡爲核心,方圓五十步之內不許任何人員逗留。”

“是!”

或許是屋內周圍的士兵和親隨都已被完全清空的緣故,想得特別安靜,甚至可以清清楚楚的聽到微風撫摸樹梢拍打在窗戶紙上的那種輕微響動。

“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說出來和環妹子一起參詳參詳……”李吳山說道:“以下談話,只有你我二人知道,絕不可泄露,環妹子明白嗎?”

第四百三十五章 神的使命第二十六章 夜半祭祀第七十五章 英雄還是梟雄第二百八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四百零三章 築炮臺第三百三十三章 真空地帶第一百六十五章 鐵血宦官第一百四十七章 岌岌可危第四百九十六章 光棍皇帝第一百二十五章 險象環生第三百四十九章 反正第三百二十二章 自我犧牲第三百三十五章 獲救第三百五十四章 千古恨百年身第四百六十七章 煙消雲散第五百五十二章 半生夢幻第五十章 死社稷第九十九章 帶節奏第一百一十六章 孤立無援第四百二十章 報以涌泉第五百三十九章 誓言之重第四百六十章 應對之法第八十三章 小城固州第九十一章 一個條件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情第二百一十章 告天下書第三百七十二章 入學資格第三百八十八章 談判鬧劇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願嘗試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令夕改第三百七十一章 集體力量第二百四十八章 有生之年第一百六十章 較量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二十二章 賣隊友第五百二十六章 謫仙易手第二百三十三章 山雨欲來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機器第一百八十五章 首至金陵第四百七十八章 祥瑞之鹿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將出馬第二百八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二百一十八章 別想太多第四百五十一章 離家出走第四百二十五章 復隆新政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是納妾第四百一十三章 神仙日子第二百八十三章 高徒第二百一十八章 別想太多第四百五十章 小小物件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聖明第三百七十三章 寧死不降第四百三十六章 恩斷義絕第一百三十三章 會師第四百八十一章 立太子第五百八十七章 老兵不會死第四百五十一章 離家出走第二百九十五章 壓箱底第四百七十九章 噩耗第一百四十三章 樹碑建廟第四百零八章 聽天由命第九十九章 帶節奏第五十一章 天家骨血第一百六十七章 殘兵敗將第八十六章 夫妻夜話第三百九十二章 校園生活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下之大第一章 吃大戶第五百八十八章 只是漸凋零第二百五十二章 默契第三百七十五章 破事一籮筐第五百四十六章 皇位皇權第五百三十四章 朝聞道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起發瘋第九章開闊眼界第五百一十二章 請降第五百八十八章 只是漸凋零第四百零四章 反鎖大門第二百三十九章 私縱第一百四十九章 以身相殉第三十九章 童子兵第三百一十九章 絕對自信第五百八十七章 老兵不會死第二百一十八章 別想太多第二百八十一章 新收學生第五百八十六章 世界在變第三百九十九章 改旗易幟第一百一十七章 犧牲之決心第五百三十三章 忘年交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一百三十章 欲速不達第五百七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二百二十九章 先遣遺女第四十一章 我是有身份的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情第四百九十二章 爭相送禮第五百八十二章 英雄歸來第五百三十六章 堂堂公主第五百三十章 萬分惶恐
第四百三十五章 神的使命第二十六章 夜半祭祀第七十五章 英雄還是梟雄第二百八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四百零三章 築炮臺第三百三十三章 真空地帶第一百六十五章 鐵血宦官第一百四十七章 岌岌可危第四百九十六章 光棍皇帝第一百二十五章 險象環生第三百四十九章 反正第三百二十二章 自我犧牲第三百三十五章 獲救第三百五十四章 千古恨百年身第四百六十七章 煙消雲散第五百五十二章 半生夢幻第五十章 死社稷第九十九章 帶節奏第一百一十六章 孤立無援第四百二十章 報以涌泉第五百三十九章 誓言之重第四百六十章 應對之法第八十三章 小城固州第九十一章 一個條件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情第二百一十章 告天下書第三百七十二章 入學資格第三百八十八章 談判鬧劇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願嘗試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令夕改第三百七十一章 集體力量第二百四十八章 有生之年第一百六十章 較量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二十二章 賣隊友第五百二十六章 謫仙易手第二百三十三章 山雨欲來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機器第一百八十五章 首至金陵第四百七十八章 祥瑞之鹿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將出馬第二百八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二百一十八章 別想太多第四百五十一章 離家出走第四百二十五章 復隆新政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是納妾第四百一十三章 神仙日子第二百八十三章 高徒第二百一十八章 別想太多第四百五十章 小小物件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聖明第三百七十三章 寧死不降第四百三十六章 恩斷義絕第一百三十三章 會師第四百八十一章 立太子第五百八十七章 老兵不會死第四百五十一章 離家出走第二百九十五章 壓箱底第四百七十九章 噩耗第一百四十三章 樹碑建廟第四百零八章 聽天由命第九十九章 帶節奏第五十一章 天家骨血第一百六十七章 殘兵敗將第八十六章 夫妻夜話第三百九十二章 校園生活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下之大第一章 吃大戶第五百八十八章 只是漸凋零第二百五十二章 默契第三百七十五章 破事一籮筐第五百四十六章 皇位皇權第五百三十四章 朝聞道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起發瘋第九章開闊眼界第五百一十二章 請降第五百八十八章 只是漸凋零第四百零四章 反鎖大門第二百三十九章 私縱第一百四十九章 以身相殉第三十九章 童子兵第三百一十九章 絕對自信第五百八十七章 老兵不會死第二百一十八章 別想太多第二百八十一章 新收學生第五百八十六章 世界在變第三百九十九章 改旗易幟第一百一十七章 犧牲之決心第五百三十三章 忘年交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一百三十章 欲速不達第五百七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二百二十九章 先遣遺女第四十一章 我是有身份的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情第四百九十二章 爭相送禮第五百八十二章 英雄歸來第五百三十六章 堂堂公主第五百三十章 萬分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