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人和曾經奉旗人爲主的東北蠻族在明軍的壓力下,被迫往西伯利亞遷移,據後來統計,在短短一年之內,至少有二十萬人離開東北,進入西伯利亞,形成一股遷徙浪潮。這股浪潮最終還是依附到了旗人麾下,在溥洛的指揮下用長刀長矛去奪取西伯利亞土著的牧場和土地,跟哥薩克爭奪生存空間,並且吞併弱小的部族以壯大自己……他們的到來讓平靜的西伯利亞變得風起雲涌,衝突與廝殺一刻都沒有停過。
而在關內,一場規模更加驚人的大遷徙也拉開了序幕。當東北的形勢稍稍穩定下來之後,朝廷就迫不及待地發出告示,號召河南、河北、山西三省無地農民遷徙到東北去定居,那裡有大把肥沃的土地地等着他們。中華民族歷來安土重遷,尤其是農民,將自家那一畝三分地看得比命根子還要重,想讓他們離開自己的家鄉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去定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不要緊,還記得嗎?在河洛新軍誓師北伐的時候,隆武帝可是拿東北的沃土作爲抵押,從商人手裡借了上千萬銀元的經費,正是憑着這筆錢買來的海量軍用物資淹死了清軍,也正是憑着這筆錢在戰爭結束之後迅速就穩住了局勢,讓流離失所的百姓有飯吃,有衣服穿。商人重利,投資了就希望得到回報,現在東北打下來了,是時候收回投資啦!大批商人招募了失業的農民,購買農具、耕牛、種子,浩浩蕩蕩的北上,到東北去圈地開荒,興辦農場。在普通人看來東北很荒涼,而且冷得要死,幾乎就是不毛之地,但是對於這些奸商來說,這就是一座還沒有被開發的金礦,就看誰能掘得第一桶金了。爲了招募到足夠的勞動力,這些奸商開出了每個月一個銀元,包衣食,一天三頓飯而且天天有肉吃的待遇,農民是很看重自家那一畝三分地沒錯,但誰不希望自己能過得好一點?很快就陸續有人報名,加入墾荒大軍,你擔着擔,我趕着牛,一路北上,去爲自己的未來拼搏。而那幫奸商也沒有讓他們失望,工錢按時足額的發放,衣服一年發四次,一次發兩套,都是新的,而且天天有肉吃……東北荒原上的野獸多得嚇人,“棒打狍子瓢舀魚”說的就是這裡,在這裡天天吃肉算個毛?
————古代普通農民是很少有肉吃的,也就是在到一處荒原墾荒的時候靠着狩獵能夠過上一段頓頓有肉吃的好日子,一旦墾荒地附近的動物給殺得差不多了,想再吃上肉就很難了。
也正是通過這些北上的農場工人的宣傳,關內的農民才知道原來東北那邊的土地竟然如此肥沃,竟然有那麼多野味可以吃……越來越多的人動了心,自發組織起來北上墾荒。
墾荒大軍同樣朝着河套平原進發。河套平原是如此的肥沃,灌溉方便,對於善於耕作的漢民族而言簡直就是天選之地,移民河套的風潮早在數年之前就在醞釀了,只是被戰爭打斷了一下,戰爭結束之後,這股風潮越發猛烈的爆發出來了。戰亂摧毀了很多地方原本就薄弱的灌溉系統,陝西、山西、甘肅等省很多原本就難以耕作的土地這回徹底沒法耕了,農民乾脆就把自己那點可憐巴巴的行李給收拾起來,奔赴河套地區尋找一條活路,至於那年不是旱就是澇的破地,誰愛要誰就拿去吧,大爺不伺候了!
大片大片早就耕作過度了的土地就這樣變成了荒地,而河套地區大片荒地則在一雙雙勤勞的大手的開墾之下變成了萬畝良田。
當然,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搞定的事情,這股遷徙浪潮至少要持續二三十年,然後又要經過數十年的開發,東北和河套地區才能成爲大明新的糧倉。楊夢龍是個沒有耐心的傢伙,他纔沒有那個耐心一年到頭都撲在這件事上呢!明軍攻克瀋陽之後,他就開始張羅着要回南陽了,理由絕對充份:
“我今年的勤奮額早就透支了!”
以朱聿鍵爲首,滿朝文武都讓這個活寶給弄得哭笑不得。身居高位者,哪個不是戰戰兢兢,千方百計鞏固自家地位,將盡可能多的權力抓在自己手裡,生怕被人分走一星半點的?這個活寶倒好,他貴爲海軍元帥,卻對如此大的權力沒有多少興趣,至於主宰整個國家的命運……那更是半點興趣都欠奉了,他全部的興趣似乎都用於戰爭和冒險了,所以仗一打完就嚷嚷着要回家陪老婆,唉!隆武帝不得不提醒他:“江南還沒有平定呢!”
楊夢龍一臉不屑:“江南那幫弱雞,老爺子綁着雙手都能平了他們,實在不行,不還是有吳勝吧,這點小事就不用我摻合啦!”
朱聿鍵恨鐵不成鋼:“你還能再懶一點嗎!?”
楊夢龍說:“我已經很勤快了!今年年頭到現在我就沒有停過!”
朱聿鍵險些一撂文件拍到他頭上:“你大爺的,今年年頭到現在才幾個月啊!”
滿朝文武好說歹說,都無法讓楊夢龍打消主意,最後朱聿鍵氣得不行了,批了他一個不帶薪的長假讓他滾蛋。其實仔細想想,他們也知道楊夢龍執意要回南陽是有苦衷的:
盧象升快回北京了,他不想跟盧象升見面。
唐山之戰,兩千天雄軍喋血孤城,苦苦抵擋着洪水般衝過來的清軍鐵騎,盼望着援兵,望眼欲穿,而當時北京還沒有失守,河洛新軍明明有能力救唐山,然而出於政治上的考量卻選擇了袖手旁觀,坐視唐山淪陷,周遇吉戰死,這已經成了楊夢龍心中的一根尖刺。雖然後來事態的發展也證明了放任清軍攻陷京畿是對的,清軍就像一股衝入淤塞的河道中的洪水,將所有淤泥沉渣都攪了起來,在殲滅了那十幾萬清軍之後,浴火重生的大明王朝輕輕鬆鬆就將兩百餘年積澱下來的沉渣一掃而空,盡革憋政,整個國家面貌煥然一新,隱隱已經有了中興之氣象。這一切都說明,那兩千天雄軍的犧牲是值得的,但是楊夢龍心裡的道坎,始終是過不去,所以在盧象升掃蕩完遼南,即將凱旋的時候,他選擇了跑回南陽去。爲這事,他多次向周遇吉之子周如虎道過歉,隆武帝也對周如虎賞識有加,賜予了很高的爵位,同時下令厚葬周遇吉和他的部下,算得上是極盡哀榮了,而周如虎也向楊夢龍表示他父親是求仁得仁,死得其所,沒有任何怨言,但楊夢龍始終是過不了心裡這道坎。朱聿鍵、方逸之等人都瞭解他的性格,這傢伙鑽了牛角尖就拽都拽不出來了,所以還是算了,讓他回去好好歇歇吧。
請假成功,楊夢龍興高采烈的踏上歸途……身邊只有三十多名親隨,包括紅娘子在內。他就帶着這麼點人,縱馬馳出大明門,跑得那叫一個愜意。出了京城,他馳出一段之後才勒住駿馬,回頭遙望,北京城的城牆雄偉地矗立在大平原之上,威嚴肅穆,如同一道雄關。歲月的風霜讓城牆變得有些斑駁,像一個步入老年的巨人,靜靜的站在那裡,看着這片大地雲捲雲舒,濤生濤滅,那場驚心動魄的大戰彷彿根本就沒有發生過。他籲出一口氣,對紅娘子說:“總算是從那個牢籠裡跑出來了!我靠,這幾個月來,可怕我給憋壞了!”
紅娘子哭笑不得:“你啊……我都不知道你的腦子是怎麼長的!多少人窮盡盡畢生之力想坐上你這張倚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你倒好,讓你在中樞呆久一點都跟坐牢似的!”
楊夢龍說:“本來就跟坐牢差不多,你不知道天天上朝,天天去處理千篇一律的事情,見同樣一撥人是件多痛苦的事情!”他舒展一下筋骨,一臉舒爽:“現在好嘍,總算是跑出來了,恢復自由啦!”
紅娘子無奈:“是是是,恢復自由了!請問楊大元帥,楊侯爺,恢復自由之後有什麼打算?”
楊夢龍貌似認真的想了想,說:“先在家裡睡上半個月的懶覺,再四處出去走走,把想去又沒有時間去的地方通通都玩個遍!”
紅娘子笑罵:“一天到晚除了吃就是睡和玩,真沒出息!”
楊夢龍可不服氣:“誰說我一天到晚除了吃就是睡和玩的?我明明幹了很多正事……”
“楊!楊!”
一個清脆甜美的聲音飄了過來,打斷了楊夢龍的長篇大論。楊夢龍扭頭望去,只見一位一身希臘風格的白色長裙的女子騎着一匹波蘭駿馬飛馳而來,風將她那頭烏絲吹起,在陽光下閃耀出迷人的光澤,那是一種令人驚豔的美。紅娘子一眼就認出來了:“是凱瑟琳,她怎麼從遼東回來了?”
楊夢龍捂着腦袋說:“別管她怎麼從遼東回來了,趕緊走,別讓她纏上!一旦讓她纏上了,她又該找我買大炮,能把我活活煩死!”
紅娘子格格一笑:“你以爲你逃得掉麼?”
還真逃不掉,就幾句話的工夫,凱瑟琳已經一陣風似的追了上來,先向紅娘子點頭致意,然後衝楊夢龍抱怨:“你怎麼說走就走,都不等等我?我回到北京剛想去找你就得知你已經離開了,連個招呼都不打,你這樣做真的是一點紳士風度都沒有!”
楊夢龍咕噥:“我又不是紳士,我要個屁紳士風度!”但這話他可不敢說出來,迎着凱瑟琳那雙永遠鬥志高昂的眼睛,他只能在心裡哀嘆:
可真難纏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