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三 星光夜語

當布汶神父寫完那封又長又臭的信,準備出去狂歡一番的時候,年夜狂歡變成了一場災難,大家終於意識到方大人楊大人還有王爺他們被風颳跑了,頓時全城大亂,男女老少一起出城找人,很快,軍隊也動起來了,急促的馬蹄聲和焦急的呼喚聲在南陽上空攪成一鍋粥,不小心還以爲是發生兵變了。看到這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布汶神父遲疑的退了回去,糾結着要不要抓開信封把信改一改,因爲他在信裡把楊夢龍吹得實在太英明神武了,而楊夢龍怎麼看都不像這樣的人……

楊夢龍確實不是什麼英明神武的人,在處理軍務、政務上還算精明,沒出過什麼差錯,但是在私人生活裡,他要麼玩心太重,只想着玩,要麼就迷迷糊糊的,捅了簍子都還不知道。比如說今年就有人挑出合約中一處漏洞,把他告到官府那裡,雙方打了一場官司,最後他輸了,賠了人家一百多兩銀子,這種漏洞其實是相當明顯的,稍稍精明一點的人都不會有。所以他在處理公務的時候必須有人幫他把關,否則準出問題。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輸了那場官司之後,反而更多商人跑到南陽來投資,甚至直接跟他合作了。他認栽賠錢的舉動向所有人證明,他簽下的那些合約對他同樣有着強大的約束力,就算他是朝廷大將,也不能隨意違約。而在此之前,在官府眼裡,所謂的合約不過是廁所裡的紙,他們能讓商人安心的做生意賺錢便是莫大的恩賜了,至於苛捐雜稅,那是派得隨心所欲————這都是商人應該回報他們的,等到手頭緊了,沒錢花了,那些商人又成了他們養在豬圈裡的肥豬,隨便弄個罪名就抄家,將商人千辛萬苦掙下來的產業一口吞掉,一根毛都不留。所以商人才要極力扶持自己的勢力,在朝堂上爲自己說話,替自己撐腰,否則他們都很難逃得過沈萬三的命。楊夢龍遵守合約的做法對他們而言有很強的誘惑力,畢竟這年頭願意遵守生意場上的規矩的人,比二十一世紀的野生華南虎還少啊!

現在,這個捅了簍子的傢伙正和方逸之、朱聿鍵一起,灰頭土臉的坐在距離南陽城足有三十里遠的一座山的山頂上。那隻差點要了他們命的氣球已經被大卸八塊,用酒精點着,點起了一堆篝火,火焰竄起一米多高,在黑夜中格外的顯眼。有這堆火作指示,相信軍隊很快就能找到他們的。現在朱聿健和方逸之已經心平氣和了————剛纔氣球墜落的驚險過程已經抽空了他們身上最後一絲力氣,實在沒有力氣發火了,就當是深更半夜出來郊遊吧。不過話又說回來,今晚的月色還真美,大半個月亮在一堆堆星子中露出靦腆的笑臉,月華似水,照亮了山下已經結了一層薄冰的河流。鋼架玻璃結構的大棚活像一頭頭溫馴順的巨獸,趴在原野上,隱約還有燈光,山下馬場裡更是不斷傳出駿馬的嘶鳴聲,這個小小的養馬場圈養着六百多匹駿馬,規模還真不小。遠處的城鎮上嘯聲不斷,點點火流星竄入天際,再化作璀璨的煙花,把夜空的白雲都給渲染得五彩繽紛……估計煙花生產廠家這幾天要笑瘋了。遠處還有一條長長的火龍在遊動,不時飄來幾聲歡笑,那是一些年輕人正在按照老家的習俗,在這個美好的夜晚在田野間搞提燈遊行,他們的歡聲笑語爲這個寒冷的夜晚增添了幾分暖意。

朱聿健看得如癡如醉,呵出一口白氣,說:“要是天下每一座城市都能這樣就好了。”

方逸之說:“不,如果有一半城市能這樣,都是遠邁漢唐的輝煌盛世了。”

被罰負責燒火爲這兩位大爺取暖的楊夢龍擡起頭來,露出古怪的笑容:“盛世?你們很稀罕這玩意兒?”

朱聿健說:“但凡是人,誰不希望自己能夠生活在一個盛世?但凡一國君主,誰不希望自己能夠開創一個盛世?”

楊夢龍說:“其實你們想要盛世,一點也不難,只要去打一場戰爭,把人殺得七七八八了,然後把田地分給倖存下來的人,再免幾年稅,用不了多久盛世就會到來了。”

這兩位給他嚇住了,對視一眼,太陽穴突突直跳。方逸之喝:“你胡說八道些什麼?每一個盛世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付出多少心血才能開創,放眼幾千年歷史,稱得上盛世的時代屈指可數……”

楊夢龍說:“每一個朝代建國後相當長一段時間都是盛世,這玩意兒根本就不稀罕!”拍了拍手,身體向後一仰躺在地上,看着一碧如洗的夜空,目光彷彿穿透了時光,看到了歷史的深處,“每一個盛世都是在前朝崩潰後的累累絲骨上建立起來的,沒有大亂就沒有大治,自古以來都是這樣。我知道,聖賢會告訴你們,那是某位君主雄才大略,澤披蒼生,纔開創了這個盛世,其實,這些都是鬼話。”

方逸之好想將他從山上扔下去:“那你告訴我,盛世是怎麼來的?”

楊夢龍眨眨眼睛,說:“在我回答你之前,你先告訴我,前朝是怎麼崩潰的?”

朱聿健搶着說:“這還用說嗎?自然是昏君荒淫無度,大興土木,弄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最後民怨沸騰……”

楊夢龍打斷:“我看了看歷史,總結了一下原因,什麼昏君荒淫無度啊大興土木啊啥的是真是假難說得很,但有一條是共通的,那就是民不聊生。是的,民不聊生是每一個朝代滅亡的前奏。”

方逸之和朱聿健悚然一驚!如果民不聊生是每一個朝代滅亡的前奏,那大明……

楊夢龍沒有理會這兩位的反應,繼續說:“爲什麼會民不聊生呢?史家會無一例外把矛頭指向天子,認爲天子失德,所以纔會弄得民不聊生,具體怎麼個失德法,王爺剛纔也列出來了,荒淫無度啊,大興土木啊,重用酷吏啊,任人唯親啊,重小人而遠賢臣啊……吧啦吧啦吧啦,多得數都數不過來。”

方逸之詫異的問:“難道不對嗎?”

楊夢龍嘿嘿一笑,說:“筆握在他們手裡,鬼才知道是真是假,難道讀史的人還能把死掉的皇帝從棺材裡弄醒一一盤問不成?但有一條他們沒有寫上去,那就是官府盤剝,土地兼併……對,土地兼併,這纔是民不聊生的真正原因。”他坐了起來,用樹枝在地上畫了個圈,說:“這個大餅表示土地。”樹枝一畫,對半劃開,“剛開始的時候只有兩戶人分這塊地,可以看出,他們根本就耕不過來,分三年輪耕都沒問題,要交稅就更輕鬆了。”再一畫,大餅變成了四份,“但他們終歸是要生孩子的,他們的孩子終歸是會成家立業的,既然成家立業了,肯定得有一份田地,我按他們一人生兩個孩子來分吧,這個大餅被分成了四份,小了點,但對於他們來說仍然有富餘。”再連畫幾次,大餅變成了十幾塊,“再過二十年,這四戶人家的孩子也長大了,也要分田地了,他們把祖先留下來的土地再次進行劃分……看,現在土地剛好夠用,每人都有一塊,不會有浪費,而土地的產出交完稅後還足以讓他們過上溫飽的生活,所以,這個時代被稱爲盛世。是的,一個從亂世走過來的國家,只要不出大亂子,哪怕國君再怎麼無能,經過三四代人的努力,也能迎來一個盛世。”

方逸之和朱聿健屈着手指頭一算,盯着那個被畫得亂七八糟的大餅的目光頓時就不對了:明朝從立國到達到國力的頂峰,剛好用了三代人!再往上推,宋朝從開國到富甲天下,也剛好用了五六十年,正好是三代人的時間,再往上推……別推了,哪個朝代都是一樣的!

楊夢龍繼續在圓圈上劃分着,“盛世一大壞處就是物產豐饒,國泰民安,老百姓可以放心的繁衍後代,所以人口飛快的增長。可人口是需要土地作支撐的,而一個國家的土地又有限,有限的人口供養無限增長的人口,誰都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所以呢,當人口數量超過了土地所能容納的極限之後,盛世也就化作過眼雲煙了,隨之而來的,是亂世。越來越多的人口爲了爭奪越來越少的土地明爭暗鬥,想不亂都不行,如果這個時候再來幾場大規模天災或者戰爭,可以說,這個國家死定了。”他不停的划着,一直到把圓圈分得不能再分了才停下來,擡頭看着這兩位,發現他們的面色已經蒼白,“這還是最理想的狀態,事實上,這種狀態是不可能發生的。土地不可能無限的分割,直到無法再供養那麼多人口。富人會大肆置辦地產,失去土地的人要麼成爲農奴,要麼流離失所,越往後土地兼併就越厲害。比如說王爺,你名下的田產就多達幾十萬畝之多,而這些本來可以供養數十萬人的土地全拿來供養你這一家一姓了,最要命的是,你老人家是不用交稅的,但國家沒有稅收無法運行,怎麼辦?只好往那些農民身上收稅了。他們的土地越來越少,賦稅卻越來越沉重,最後,他們也失去了土地,那些土地要麼拋荒了,要麼被像王爺這樣的大戶給兼併了,不管是哪種情況,國家都永遠地失去了這份稅收。隨着土地兼併,國家的稅源日益枯萎,財政入不敷出,但要做的事情卻一件都沒有少,長此以往,這個國家必定完蛋。伴隨帝國崩潰的,永遠是血流成河的戰爭,而戰爭必將吞噬成千上萬人的生命,大家瘋了似的殺啊殺,殺啊殺,一直殺到千里無人煙,一直殺到人口減少到這片土地可以承受的甚至還有大量荒地的地步,戰爭結束了。”伸手往圓圈中心一抹,整個被畫得亂七八糟的圓圈變成了一片空白,表示那些人都死了,沒有人來爭大餅了。然後,在朱聿鍵和方逸之越來越慘白的臉色中,他拿起樹枝往圓圈對半一畫,將它一分爲二,“現在人很少了,又可以兩個人分一個大餅,吃一塊扔一塊了。”

方逸之身體狠狠一顫,聲音沙啞:“然後再過三四代人,盛世就開始了?”

楊夢龍說:“對。”

朱聿鍵神情驚駭,手微微發抖:“接着,由於國泰民安,物資充裕,人口飛速增加,一直遞增到土地無法容納的地步,然後,亂世來臨了?”

楊夢龍嘆了一口氣:“恭喜你,你終於明白了。所謂的盛世,不過是人口數量與土地承受能力達到均衡的一個時期而已,與君王賢明與否無關。只要人口增長的速度不超過土地承受能力的極限,就算是一頭豬,也能開創一個盛世王朝。反過來,一旦人口數量超過了土地承受能力的極限,有限的土地再也養不活那麼多人了,就只好來一場人爲的大滅絕,將人口數量強行削減到一個比較低的水平,相當於系統清零,重新來過。幾千年來,全世界都在重複着這個過程,不同的是我們大亂之後總是能大治,而有的地方大亂之後就是沒完沒了的亂,持續上千年都不消停而已。”

方逸之細細回想一下自己讀過的史書,或者拿過樹枝把各個朝代的戶口增長和稅收增減按照建國、強盛、滅亡的不同時間段一一列出來,再細細比照,越比照就越是驚駭,手不停的發抖,都寫不下去了。最後,他連聲音都在顫抖:“真是一道魔咒啊!”

楊夢龍嘿嘿一笑:“怎麼樣,你們還在期待盛世嗎?盛世就這麼簡單,把八成的人口弄死,留下兩成繁衍生息,過上三四代人,就又是一個盛世了!”

朱聿健失態的叫:“不,這道魔咒是可以打破的!你也說了,帝國不管是盛世還是末世,問題根子都在土地身上!如果我們能夠提高作物的產量,用更少的土地養活更多的人;如果我們能夠讓那些富人也和窮人一樣納稅,甚至讓富人承擔更多的賦稅;或者……”他咬了咬牙,“如果能一直開疆闢土,讓土地隨着人口的增長而增長,保證耕者有其田,家家戶戶都有餘糧,有肉吃,那麼,這道魔咒就失效了,那該死的末世就永遠都不會到來了!”

一時間,楊夢龍的目光裡竟有了一絲絲欣慰。

————《本卷完》

PS:今天就一章了,下週開第五卷

二十二 纏腳是病,得治三十三 平凡的幸福四十七 旅順攻防 7第一章 夷陵叛亂 1一零九 雙勝十五 二貨第五十六章 遲到的援軍第六十五章 重臣三十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二一 會議1六十一 崩潰的李巖三十九 知府大人來襲(上)八十七 茶馬交易八十六 震動2三十九 擴充騎兵的天才設想九十五 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來七十一 血色帝都7五十七 自作聰明第二章 緣由一零一 九州戰紀6第十章 郊遊踏青(三)八十三 土豪五十 旅順攻防 10九十六 血腥廝殺1第十章 拍馬屁不如投錢十五 二貨一二五 送錢的來了2三十九 擴充騎兵的天才設想四十三 結盟6九十四 決戰10四十九 小算盤四十五 打算搶誰一二五 怪圈九十四 夜戰2九十九 登陸1四十四 流放3六十六 大淩河悲歌2第二十七章 前倨後恭一一六 前哨戰4一一九 廠子讓人點了八十七 坑爹膠六十六 窮途末路1四十五 河洛風雷8第九章 產業一一二 吃完東家吃西家五十 楊夢龍剿匪記7五十三 廢物利用一六七 草泥馬十一 最不稱職的臥底十六 討價還價二十一 生命不息,作死不止一一二 倒黴的倭寇2一二八 殊死之戰5二十四 刀中王者一三四 殘光一一一 釜底抽薪5三十五 農夫·山泉·有點田(下)七十八 掃把星第七章 奇葩平叛記1五十二 土豪四十九 撤退三十七 皇太極的煩惱3第六章 風起華北5八十一 氣急敗壞四十五 打算搶誰一四零 解決流寇5三十六 不靠譜的名臣第三章 風起華北2九十三 悲催的戰利品五十七 濃霧青光七十 播種一零四 沒有出路一二七 坑人是門藝術一一零 圍點打援九十六 無以爲家1六十二 今晚加菜七十 大淩河悲歌6一二一 此消彼長九十六 無以爲家1六十一 難啃的鐵核桃2第三章 高爐一零一 熱鬧的新年 下四十 河洛風雷3五十三 金山西見煙塵飛3一三三 約架1四十六 河洛風雷9一一七 血脈二十二 天下圍攻三十八 外行指揮內行二十二 真言不諱七十九 自責一五二 倒黴的老高4一零八 逃亡四十二 河洛風雷5一四九 倒黴的老高1第十三章 戰利品八十五 世界很大2三十九 再啓航十五 和天鬥10九十七 血腥廝殺2
二十二 纏腳是病,得治三十三 平凡的幸福四十七 旅順攻防 7第一章 夷陵叛亂 1一零九 雙勝十五 二貨第五十六章 遲到的援軍第六十五章 重臣三十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二一 會議1六十一 崩潰的李巖三十九 知府大人來襲(上)八十七 茶馬交易八十六 震動2三十九 擴充騎兵的天才設想九十五 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來七十一 血色帝都7五十七 自作聰明第二章 緣由一零一 九州戰紀6第十章 郊遊踏青(三)八十三 土豪五十 旅順攻防 10九十六 血腥廝殺1第十章 拍馬屁不如投錢十五 二貨一二五 送錢的來了2三十九 擴充騎兵的天才設想四十三 結盟6九十四 決戰10四十九 小算盤四十五 打算搶誰一二五 怪圈九十四 夜戰2九十九 登陸1四十四 流放3六十六 大淩河悲歌2第二十七章 前倨後恭一一六 前哨戰4一一九 廠子讓人點了八十七 坑爹膠六十六 窮途末路1四十五 河洛風雷8第九章 產業一一二 吃完東家吃西家五十 楊夢龍剿匪記7五十三 廢物利用一六七 草泥馬十一 最不稱職的臥底十六 討價還價二十一 生命不息,作死不止一一二 倒黴的倭寇2一二八 殊死之戰5二十四 刀中王者一三四 殘光一一一 釜底抽薪5三十五 農夫·山泉·有點田(下)七十八 掃把星第七章 奇葩平叛記1五十二 土豪四十九 撤退三十七 皇太極的煩惱3第六章 風起華北5八十一 氣急敗壞四十五 打算搶誰一四零 解決流寇5三十六 不靠譜的名臣第三章 風起華北2九十三 悲催的戰利品五十七 濃霧青光七十 播種一零四 沒有出路一二七 坑人是門藝術一一零 圍點打援九十六 無以爲家1六十二 今晚加菜七十 大淩河悲歌6一二一 此消彼長九十六 無以爲家1六十一 難啃的鐵核桃2第三章 高爐一零一 熱鬧的新年 下四十 河洛風雷3五十三 金山西見煙塵飛3一三三 約架1四十六 河洛風雷9一一七 血脈二十二 天下圍攻三十八 外行指揮內行二十二 真言不諱七十九 自責一五二 倒黴的老高4一零八 逃亡四十二 河洛風雷5一四九 倒黴的老高1第十三章 戰利品八十五 世界很大2三十九 再啓航十五 和天鬥10九十七 血腥廝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