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時聲很快就獲知烏蘭察布方向的蒙古軍嚮應州進發的消息。他趴在地圖前琢磨了一會兒,怒聲說:“想跟老子玩圍魏救趙這一招麼?你們還不夠格!”
祖大弼恨恨的說:“韃子都是孬種,不敢跟我們正面決戰,專玩些下三濫的招數!老雷,我帶三千輕騎兵回去支援應州,你趁機把烏蘭察布拿下來,讓他們嚐嚐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滋味!”
雷時聲說:“不,不用管應州,你馬上帶上所有騎兵以最快速度向烏蘭察布進發,一舉將它拿下,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相機再向歸化城發動進攻!我倒要看看韃子有沒有這個決心用烏蘭察布和歸化來換應州、山陰、靖邊這些小城!”
祖大弼駭然:“不管應州了?應州只有不到一千守軍,卻要面對數萬蒙古鐵騎,根本就守不住!”
雷時聲說:“他們雖然兵不過千,但是裝備精良,配有數門臼炮,火器無數,更有應州百姓全力配合如果這樣都還守不住應州,我會把他們通通淹死在糞缸裡!再說,我也不需要他們守住,他們只需要堅持五天,只要五天就足夠讓韃子知道他們的後方正面臨着巨大的威脅,迫使他們撤軍,難道上千精兵憑藉堅城,連區區五天都守不住麼!”
祖大弼沉默片刻,苦笑:“老雷,你對敵人狠,對自己人更狠啊!”
雷時聲說:“我不光對自己人狠,對自己更狠!就這麼定了,不要管應州,只管向烏蘭察布、歸化方向猛攻,直到韃子撤回來爲止!”說到這裡,他神色竟有些猙獰,露出一絲令人不寒而慄的獰笑:“我會在烏蘭察布附近構築陣地等待他們!我倒要看看在曠野之上他們怎麼衝破我軍由塹壕、胸牆、雷場、火槍和大炮構成的防線!”
幾個時辰後,盧象升派來了軍使,下達了最新的命令,內容竟跟雷時聲所作的決定一模一樣:不用管應州,全力進攻烏蘭察布!
這就是擺明車馬對攻了。
雷時聲和盧象升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因爲天雄軍的騎兵畢竟是有限的,主力都抽調到榆林方向配備給錢瑜,參與對鄂爾多斯高原的攻勢了,留給雷時聲的騎兵不過三千輕騎兵,一千槍騎兵。這點騎兵疾馳兩三百里前去救援應州,能不能打敗比他們多出數倍的蒙古騎兵真不好說,就算能打贏,估計也是殺敵一萬,自損七千,天雄軍打不起這種仗,而且失去騎兵的配合後,步兵軍團陷在草原上,必將受到蒙古騎兵來自四面八方的騷擾襲擊,即便他們裝備精良,並且擁有威力巨大的大炮,也很難從那沒完沒了的襲擾中脫身,被蒙古人活活拖死都不是沒有可能的。總而言之,回援應州是下下之策,由於機密泄露,天雄軍已經陷入被動了,只有以攻對攻,殺出一條血路來!
以攻對攻的話,天雄軍方面倒是佔據了不小的優勢,因爲應州、靖邊、山陰等城市的城牆都加固過了,用前裝滑膛炮發射實心鉛彈很難轟得動,何況蒙古人也不大可能有這麼先進的武器;而烏蘭察布、歸化等城市雖然是草原上的名城,但是城牆低矮而殘破,論防禦能力,比起應州來都遠遠不如,在擁有威力巨大的火箭炮和*炮的天雄軍跟豆腐渣差不多,對於越來越被動的天雄軍而言,這無疑是極爲有利的。
我能轟塌你的城牆,你卻啃不動我的,這就是雷時聲敢於與蒙古軍對攻的重要原因。
遵照盧象升的命令,雷時聲軍團對應州一線的敵情不予理睬,步騎並進,向烏蘭察布狂飆而去。
蒙古軍還不知道雷時聲集中全力進攻烏蘭察布的舉動還一無所知,但是應州的城牆有多堅固倒是心知肚明瞭。在勸降失敗之後,他們馬上推來幾門青銅炮,並且在天雄軍的嘲笑中架起了十幾臺投石機,照着城牆猛轟,結果令他們大驚失色:好幾斤重的鉛球打上去,磚屑亂飛,投石機投擲的十斤重的石球砸上去,碎石彈片般飛濺,可是那活見鬼的城牆居然紋絲不動!
長生天啊,漢人的城牆什麼時候變得如此堅固了!
在炮擊的間隙,天雄軍士兵探出頭來衝他們叫:“你們是不是沒吃飯啊?連開個炮都像娘們在哼哼,沒意思透了!”
被人鄙視了,蒙古軍表示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他們推來更多的投石機,裝上石塊照着城牆猛轟,拋出的石塊跟冰雹似的,至於效果嘛……用“然並卵”三字就能深刻形象的總結了。拋入城內的石塊砸壞了不少建築,引起了恐慌,但是砸在城牆的石塊卻沒有起到什麼作用。事實上,投石機這玩意兒對中西紀歐洲那種完全用石頭砌成的城牆效果不錯,但是碰到中國這種兩層磚皮內部加三米厚的夯土的城牆,真沒多大作處,南宋末期,蒙古軍調集當時最爲恐怖的攻堅武器————可以投擲過百斤重的巨石的回回炮猛轟襄陽城牆,打了整整二十年,投擲出去的巨石差不多可以把襄陽城埋了,然而還是沒能轟塌襄陽城牆。想要拿下一座城市,要麼靠內應賺城,要麼堆土山搭雲梯蟻附攻城,要麼挖地道連炸帶炸將城牆弄塌,想靠青銅炮和投石機將城牆轟塌?呵呵,慢慢轟吧,搞不好等把城牆轟塌了,孫子都可以打醬油了。蒙古軍現在早就喪失了製造回回炮這等大殺器的能力,他們用來攻城的投石機撐死也只能投擲十幾二十斤重的石塊,面對幾米厚,而且還是用水泥粘合的城牆,有卵用!
士兵們還在笑嘻嘻的看熱鬧,鄭經卻有點火了,你丫都轟了半天也沒轟出個名堂,還在轟個不停,煩不煩呀!他衝炮兵吼:“煩死了,轟幾炮讓那他們消停一下,我們還要吃午飯呢!”
炮兵早就等得不耐煩了,樂呵呵的將兩門160毫米長管臼炮推出來,瞄準了投石機所在的位置,然後將一個*包塞進炮管裡,再四個人齊心合力,鉗起一枚重達六七十斤的炮彈裝了進去。嗵嗵兩聲,城牆微微一震,平地騰起大片駭人的氣浪和煙焰,跟打了兩個響雷似的,兩發炮彈沉沉呼嘯,一飛沖天,飛起兩三百米高拉出一道弧度很高的拋物線,然後一折,照着蒙古軍一頭栽了下來!
蒙古士兵見城牆上傳出沉悶的轟鳴,並有大團火光騰起,紛紛叫:“開炮了!漢人開炮了!”然後就看到兩枚巨大的炮彈一飛沖天,照着他們猛砸過來!所有人都爲之咋舌,我的乖乖,這炮彈好大啊,得多大的炮才能發射這麼重的炮彈呀!
天雄軍炮兵表示都這時候了你們居然還有心思琢磨這些,我很佩服!在炮兵們欽佩的目光中,炮彈直墜而下,在離地面十米高處轟然爆炸————
轟!!!
轟!!!
雷霆萬鈞的暴烈巨響震得蒙古將士魂飛魄散,在他們驚恐的目光中,那兩發炮彈在他們的頭頂化作兩團桔紅的火球,爆炸衝擊波在第一時間掀翻了好幾臺投石機,彈片和鋼珠密如驟雨,傾泄而下,將殺傷半徑內的一切活物通通釘入地面!打過仗的老兵都說“105一個排,155一個連”,意思是105毫米*炮一炮能掉一個排,155毫米*炮一炮轟過去,一個連也沒剩下幾個活的了。當然,這種例子並不多,因爲在*炮大行其道的時候,步兵防炮的意識和防炮技術也大大提高了,想一炮幹掉一個連並不容易。二戰中也就發生了幾次,比如說蘇聯戰場上德軍一個營在排隊領飯的時候捱了一發203毫米口徑*炮炮彈,那個營的番號被取消了。天雄軍所使用的160毫米臼炮發射的高爆彈殺傷力當然達不到二戰時期的水準,裝藥的威力、破片的數量的差距都明擺着呢,然而對於仍處於冷兵器時代的軍隊來說,這樣的威力已經是毀滅性的了!只聽到轟隆一聲,火光一閃,以那些投石機爲中心,蒙古士兵東倒西歪,龐大的軍陣中出現了兩個直徑達六十米的大圈子,位於這個圈子內的蒙古將士血肉橫飛,不是被爆炸衝擊波吹出十幾米遠就是被直接摁進地裡,更多的則是被彈片和鋼珠打穿身體,削斷肢體,鮮血從他們的傷口和耳朵裡猛噴出來!當硝煙消散之後,眼前的情景讓蒙古軍驚呆了:
近兩百名將士倒在地上,有的被生生撕成碎片,有的被彈片和鋼珠打得稀巴爛,有的被炸斷了手腳,有的則渾身*裸的躺在地上,七竅流血————他們的衣服被爆炸衝擊波吹飛了。殺傷半徑邊緣有不少人木頭人似的傻傻地站在那裡,神情呆滯,面色慘白,頭上,肩上,脖子上甚至臉上掛着血淋淋的碎肉甚至腸子,居然一無所知,兩條腿不受控制的哆嗦着,黃色液體順着褲腳註入靴子裡,散發出陣陣難聞的騷臭味……就連戰馬也不叫,不掙扎了,只是全身上下每一束肌肉都在顫抖,隨時有可能因爲乏力而倒下。
一支冷兵器時代時代的軍隊面對戰爭之神拋出的雷霆,沒法不顫抖。
只是兩發炮彈,就把蒙古軍的驕狂之氣炸成了粉末。所有人呆呆的看着城牆上飄揚的血色戰旗,內心不由自主的泛起一股有心殺敵無力迴天的無力感。他們這次算是踢上鐵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