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小海盜
唐繼光並沒有在漢城多待,把兵權交給從後方運送回來糧秣的陳良策。唐繼光也不大放心陳良策,讓寧完我監管,相信陳良策也不敢生出異心。
而唐繼光自己則是在漢城東市那裡,用糧食換藥材,價格低廉得很,一斤高麗蔘不過是需要價值四兩銀的五石糧食而已。這也是戰爭過後的常態,糧食短缺!
唐繼光並沒有購買太多,只是買了二百斤高麗蔘。別看二百斤好像很多,但實際上真的不算多,因爲原始環境比較多,再加上已經人工種植技術已經初步開展,在朝鮮高麗蔘數量比較多。買了高麗蔘後,唐繼光再少量買了一些特產,便先行帶着鐵林義從回到了鐵山城。
之所以買二百斤高麗蔘,唐繼光是有其他用意的!戰爭時間嚴格的來說不算長,不過是一個月。而且還從朝鮮那裡繳獲了大量的糧食,叫唐繼光先行儲存的糧秣都有些浪費了,大部分都用不上。不過即使如此,火藥、炮彈、兵甲、撫卹金這些依舊要不少。
更是叫唐繼光知道現在自己的錢不多,這次打朝鮮也就罷了!下次和女真人開戰呢?恐怕花錢就沒有這次這麼簡單了!
而且這次戰爭,如果不是從東海錢莊那裡調錢來,還沒有開始,已經撐不住了。而從東海錢莊調錢,不是常規辦法啊!萬一有政敵發現了這秘密,在東江軍開戰的時候擠兌銀子,東海錢莊豈不是廢了?連帶唐繼光的名聲也壞了。而且這還可以導致東江軍覆滅。
東林黨那幫僞君子。雖然會預料到東江軍覆滅這個結果,但以他們激進的想法,恐怕還會堅定不移的擠兌東海錢莊。
唐繼光不得不未雨綢繆,開拓財路。要開拓的就是大明對朝鮮的貿易!
這是莫師爺近幾天送信來。給唐繼光的提議,要不然唐繼光也不至於急匆匆的拋下大軍回來東江。
朝鮮因爲仿效大明閉關鎖國的緣故,其大明之間的貿易,拋開走私不說,官方上的只有一年一度的朝貢。也就是朝鮮使者帶着朝鮮的特產,進貢給大明。實際上以大明的制度,是高價購買這些特產,這就使得在大明那裡。朝鮮的貨物很短缺,正所謂物以稀爲貴了!
這也使得其利潤很高,讓很多朝鮮人鋌而走險!但朝鮮官府也不含糊,他們對於打擊走私非常嚴厲!
韓國電視劇《醫道》裡面的主人公許俊就曾經因爲被人誣陷走私。而面臨死刑。最後靠當郡首的老爹出馬,這才逃過一劫。而許俊就是光海君年代的真實人物,是朝鮮歷史上著名的名醫,在朝鮮醫學界中的地位,相當於儒家之孔子。
雖然是電視劇。但從這裡便可以看得出當時朝鮮對打擊走私的嚴厲程度,捉到就直接咔嚓。從另外一個方面看,這走私的利潤絕對高得很!要不然怎麼可能讓人冒死去做這事情呢?
根據莫師爺的來信描敘,在萬曆年間後期北京高麗蔘一斤上品的。便可以賣出二十五兩!
而現在遼東連年大戰,使得遼東人蔘產量銳減。更是讓人蔘價格上漲。別的東西不用沒有什麼,但人蔘的功效非常好。對於大富大貴的人家吸引力非常高!平時用來滋補身體,延年益壽就不用說了。特別是那些富有的人家,臨終前總會有幾句話交代的,這個時候就得用參片來吊命了,誰也不想老人交代事情,交代一半了就去見閻羅王啊!
需求,加上產量銳減!這使得現在北京城高麗蔘價格上漲到三十八兩一斤!而且還是有價無市的那種。如果是遼東的那種長白山老山參價格更加昂貴,按釐來到計算的!
釐不是釐米,而是古代的一種重量單位,一斤等於十六兩,一兩等於十錢,一錢等於十分,一分等於十釐。其重量比之我們現在的‘克’還有厲害。
一支這樣的老山參,少說可以賣五百兩以上!這足夠在普通縣城附近買下五十畝以上的旱田,一戶小康的自耕農全副家財也不過如此!
長白山那裡是老山參唐繼光沒有能耐了,不過朝鮮這塊寶地,唐繼光可不準備放過。一斤上品高麗蔘不過是五兩銀,賣出去卻差不多四十兩,純利潤幾乎達到百分之七百!最重要的是穩定!炒股也有賺有賠,只要明軍一天不能夠收復遼東,高麗蔘的利潤只會升,絕對不可能跌!
剛剛回到鐵山,唐冬元就興沖沖的尋上門來了。
“可是有什麼事情啊?”唐繼光臉露詫異之色,問道。
“軍門請看!”唐冬元從懷中拿出一份文書,說道。
唐繼光擺了擺手,道:“累,就不看了!你大致說說吧!”
唐冬元點了點頭,說道:“是!主要是下官想到一條財路!近日下官觀看不少往日的文書,發現當初遼東和我大明貿易異常旺盛!其中山海關商稅一年達到四千兩!”
唐繼光皺了皺眉頭,說道:“你剛纔說什麼?四千兩?這纔多少啊!”
唐冬元連忙解釋道:“軍門,你這是有所不知了!我大明商稅很低,三十稅一,這實際情況卻是十二萬!但真實情況卻不是這樣計算,因爲那些女真人大部分都不認錢的,他們還處於以物易物狀態。所以運到關外的,主要是絹布、帛、棉布、綢緞。這些在我大明內不算什麼,但在建奴那裡卻昂貴得緊!”
唐繼光若有所思的點下頭,說道:“你說的本官也知道,本官也在遼東買過馬,一匹上上馬,需要不過是價值十二兩五錢的絹布、鐵器而已!”
(注:明朝馬匹評價分爲上上馬、上馬、中馬、下馬四個等級。)
唐冬元激動的說道:“正是!運回關內價格少說翻三翻!如果到江南,五翻都不算誇張!而且這還是明面上的。還有一些權貴走私兵器、私鹽這利潤更加高!和女真人的貿易,每年少說二百萬兩貿易量!”
“嗯!”唐繼光點下頭,問道:“那你的意思是我們疏通了這條路?只是這樣一來,先不說努爾哈赤那傢伙肯不肯。到了那些清流那裡可就是勾結韃子,划不來!”
唐冬元搖了搖頭,說道:“不!軍門,你聽下屬仔細說來便明白!我們需要做的,只是疏通一部分!首先是貂皮和狐皮!兩者主要產區是海西女真(松花江大屈折處及今哈爾濱以東阿什河流域女真人的統稱。)和野人女真(黑龍江乃至於更北的女真人。)那裡。其中野人女真是大頭,隆慶年間有商人到過那裡,把那裡的情況記錄在史料當中的都骨兀狄哈部的情況。”
唐冬元說到這裡,拿起文書查看一番。接着說道:“其作室之形,一樑通四、五間,如僧舍,以大銅釜排置左右,一釜炊飯而食,一釜用秕糠作粥以養馬……多儲匹段、布物,一人所有貂皮可至三百餘張!從這段史料中,可以看得出野人女真有的是貂皮!”
唐繼光若有所思的點下頭,說道:“這個什麼骨頭兀哈部在什麼地方?我朝一年需要多少貂皮和狐皮啊?”
唐冬元連忙說道:“軍門。是都骨兀狄哈部。他們在豆滿江(現圖們江)那裡!就是朝鮮最北端那裡,劃江爲界。平日這些都骨兀狄哈部人都是用貂皮,和朝鮮人換取鐵器和大米!”
“朝鮮人?”唐繼光有些詫異了,眨了眨眼,問道:“本官記得朝鮮人好像也有產貂皮的吧?怎麼還要呢?”
唐冬元解釋道:“野人女真那裡的貂皮都是上好的。朝鮮的貂皮則是大部分都是劣質的。朝鮮的貴族那裡願意用!”
“嗯!”唐繼光這才明白過來,點下頭,說道:“繼續!對了,你還沒有說這個需求!”
“是!是!”唐冬元應諾兩聲。接着說道:“民間的下官不太清楚,但朝廷那裡卻知道!建奴還沒有造反之前。皇宮每年都需要一萬張貂皮,七萬張狐皮。每年雖然有增減,但變化總體還不大!”
“這麼多?”唐繼光更加驚訝了。
唐冬元解釋道:“不多的了!一件上好的狐裘,只是用貂、狐腋下皮毛製作,軍門想想要多少張皮毛纔可以製作成一件!而普通的,也要近三十張皮毛才製作成一件。就算是用皇宮那裡貴人妃嬪三千就誇張了,但六七十人還是有的,還有一些大太監、女官,再加上賞賜一些朝臣、勳貴。林林總總計算下來,都差不多的了!”
唐繼光說道:“雖然不知道民間的需求,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天子高官顯貴都穿貂裘、狐裘。民間自然喜好,現在遼東失陷,恐怕這種情況更加甚之。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得不到的,纔是最好的嘛?”
“軍門深知人心,下官佩服!”唐冬元立刻諂媚着拍上一通馬屁。
唐繼光似笑非笑的看着唐冬元,說道:“行了!拍馬屁就不用你來了,說說!除了貂皮、狐皮外,還想到什麼好賺錢的?”
唐冬元被唐繼光這麼一看,有些不自然了,訕訕然的說道:“還有一樣便是藥材!遼東多深山老林,在那裡很容易找到好幾十年份的藥材!就算是上千年的,也並非沒有出現過!軍門不是暗中向建奴販賣私鹽嗎?何不借這條道,收購藥材!現在遼東和大明交戰,這些藥材賣不出去,價格定然極低!”
“很好!”唐繼光高興的站起來,伸手拍了拍唐冬元的肩膀。
唐冬元一臉舒坦,唐冬元能夠不舒坦嗎?寧完我這個後進現在都騎到他頭上了。唐冬元表面上也許會無動於衷,但心中怎麼可能沒有一點想法?
唐繼光說道:“冬元,這事情就交給你來辦!當初本官在北塘那裡買地收留難民就有這個想法了,現在剛好用上!你派人在那裡擴建港口,對了!造船廠的事情,朝廷派了工匠來了嗎?”
唐冬元連忙點頭說道:“已經派了人來了!都是從各地調派來,說話帶着濃濃的鄉語,交流有些麻煩,不少人都要配上翻譯。”
唐繼光登時皺起眉頭來,雙手環抱於胸前,思索一番,道:“這的確是個麻煩!這船不比馬車,馬車壞了,最多也就下地走。這船在茫茫大海上,壞了的話,那可是要了一船人的性命!”
“是的!是的!”唐冬元連忙附和道。
唐繼光接着說道:“得讓他們都學會北直隸官話,頒發一條命令下去。一個月內學會北直隸官話的,賞銀五兩!兩個月內學會的,賞銀三兩,三個月內學會的,賞銀一兩!”
唐冬元摸了摸下巴的山羊鬚,提議道:“軍門,這樣是好,但下官認爲,應該雙管齊下爲好!”
唐繼光看着唐冬元的老臉,疑惑的問道:“雙管齊下是好!但如何雙管啊?”
唐冬元笑眯眯的說道:“學生需要努力,但也要師傅下功夫!下官認爲可以頒一道命令,更早教會工匠北直隸官話的,都有所賞賜。另外提出好的教導方法,也有賞賜!畢竟我們東江現在外族人也不少,得將他們同化爲我大明子民!”
唐繼光用力點下頭,說道:“你這話有理!一個月內教導成功的,賞賜紋銀三兩,兩個月內的,賞賜紋銀一兩八錢,三個月內的,賞賜紋銀一兩。想出好教導北直隸官話的,按照辦法效果,賞賜紋銀五兩到五十兩之間!”
“是!如果沒有其他事情,下官告退了!”唐冬元應諾一聲,告退道。
唐繼光點下頭,他也有些累了。在軍中哪怕是唐繼光,日子也過的不舒坦,並非是物質上供應不上來。而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唐繼光不想讓下面的將領也學着自己腐敗,而且和士兵同甘共苦,也有助於提高士氣。
到了東江鎮,唐繼光可就顧不上同甘共苦了,連忙回到家裡面,倒頭就睡。
可就讓唐繼光幾個女人心痛了,拿着手巾,淚眼朦朧的。等唐繼光起來後,又是好氣,又是好笑,不得不花費一番心思哄了她們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