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擔心什麼來什麼

範景文和徐詩銘還沒開打的時候,孔有德就已經收到了消息,並且對此密切關注。

無論是徐詩銘的教軍中,還的範景文的新軍中,都有中情局潛伏進去的情報人員,再加上早就成型,遍佈大明的情報網,他們的任何舉動都逃不過孔有德的眼睛。

不過孔有德並不打算干涉,雖然潛伏在桐柏山的丁山所部,現在已經把實力擴張到了大別山地區,完全可以抽調近萬兵力參戰,但他們還有更爲重要的任務。

徐詩銘是在七月二十日起兵,八月四日攻克鳳陽,雖然有些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鳳陽雖然是大明的中都,也就是朱元璋的老家,龍興之地,但防衛真說不上有多強,除了中都留守司這個專門的軍事機構之外,也就就是漕運總督兼鳳陽巡撫楊一鵬麾下的兵馬了。

而楊一鵬雖然麾下有接近六萬人,但他本人卻坐鎮在徐州,一方面防止流寇東進,一方便防備天策軍南下,主力兵馬自然也在徐州一帶,所以留守鳳陽地區的兵馬只有區區四五千人。

鳳陽防衛鬆懈,兵力不多,而徐詩銘早就規劃好了進軍路線,所以攻克鳳陽的行動格外順利,白蓮教在鳳陽也有分舵,並且發展了千餘人的信徒,不過平時比較低調,沒有被官府察覺。

等到她率軍逼近鳳陽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提前發消息給鳳陽城內的分舵,這一千多鳳陽發展的信徒就在骨幹分子的率領下,在城內到處縱火,負責鳳陽防務的副將朱國相大驚失措,急忙下令組織滅火,但此時城內謠言四起,有說賊人打進來的,有說朱國相死了的,城內的百姓四散逃命,防守兵馬亂成一團,徐詩銘的先鋒兵馬迅速攻城,不到一個時辰便殲滅鳳陽守軍,攻下鳳陽,朱國相知道無法承擔罪責,便拔劍自刎了。

事實上,如果不是孔有德這個穿越者的影響,半年之後,這件事情將會由高迎祥,張獻忠來做,但他們現在忙着對付熊文燦,徐詩銘便趁虛而入了。

拿下鳳陽之後,徐詩銘下令焚燬皇覺寺,掘了朱元璋的祖墳,爲她父親徐鴻儒報仇,如此一來,白蓮教聲威大震,實力迅速發展,兵力也激增到三十萬人。

而另一邊的楊一鵬可就着急了,他是漕運總督兼任鳳陽巡撫,現在老朱家的祖墳都被人刨了,如果處置失當,等待他的就是誅九族的結果,處理的好還有希望保全家人,甚至自己也能活下來。

於是,他沒有多等,便迅速率軍出發,從徐州奔赴南方的鳳陽,剿滅這羣毀壞龍脈的逆賊,同時發文給範景文,希望他看在同朝爲官的份上幫自己一把,先滅了這羣白蓮教再說。

不用楊一鵬說範景文都會去滅了這個老冤家,於是改變行軍方向,從廬州北上鳳陽。

徐詩銘經過上一次的失敗,也有了豐富的經驗,這一南一北夾擊,對她相當不利,所以不能被動應戰,必須要主動出擊,先對付其中一明軍再說。

雖然有信心戰勝範景文的新軍,但跟範景文交手過,知道他有點能耐,而楊一鵬卻平平無奇,麾下的兵馬戰鬥力不算強,好對付很多,所以果斷留在兩萬餘兵馬防守鳳陽,然後率領近二十萬主力,直撲徐州,迎戰楊一鵬,其餘兵馬,則向南迎擊範景文,節節阻擊,等待主力擊敗楊一鵬後回援。

不得不說,這一策略相當正確,楊一鵬因爲急於救援鳳陽,所以親自率領五萬兵馬直接南下,然後就在宿州碰上了徐詩銘的主力,雖然這二十萬兵馬是烏合之衆,但徐詩銘帶了三萬訓練有素的精銳,此時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徐詩銘先是派遣兩萬多雜兵去襲擾楊一鵬,楊一鵬也知道這個時候不能莽撞,先搞清楚教軍的實力再說,於是也派遣了少量兵馬迎戰,雙方不斷爆發中小規模的戰鬥,往往都是明軍取得一些小戰果,教軍被擊退。

在此過程中,徐詩銘瞭解了楊一鵬這五萬明軍的實力,遠遠不如當年差點滅了他們的關寧軍,也就是一般明軍的水平,徐詩銘很有信心將其一舉擊敗。

而楊一鵬也打出了自信,這些白蓮教叛匪還是老樣子,烏合之衆罷了,雖然兵力很多,但都是紙老虎,完全可以一鼓作氣將其殲滅,只要能以一己之力殲滅白蓮教,丟失鳳陽的罪責也可以將功補過了。

所以楊一鵬便不打算繼續糾纏,第二日便全軍壓上,打算一鼓作氣,將對面的叛匪殲滅。

徐詩銘這邊也做出了相應的部署,雖然楊一鵬率領的明軍實力一般,但比她麾下的教軍單兵戰力還是要強不少的,於是便採取結多層軍陣的做法,用那些實力一般的炮灰消耗他們的體力,等到關鍵時刻,體力充沛的精銳兵馬殺入陣中,一舉破陣。

戰鬥一開始便進入了白熱化階段,雙方的火器裝備率都不算高,楊一鵬來的匆忙,火炮基本都沒帶,火銃兵的數量也不算多,徐詩銘麾下也只有一些火銃兵,所以基本上都是硬碰硬的肉搏戰。

激戰從早晨開始,打到中午時分,明軍已經擊穿了教軍三重防線,此時都已經精疲力竭了,但楊一鵬卻沒有下令休息,反而要求他們繼續進攻,一鼓作氣擊穿敵人最後兩道防線。

結果,等待他們是徐詩銘的三萬精銳,負責進攻的明軍體力本就不行了,又迎來了白蓮教三萬精銳的迅猛反擊,被打的節節敗退,楊一鵬一看就急了,再這麼下去,主陣一旦被突破,這好不容易打出來的好局面就這麼葬送了。

楊一鵬也豁出去了,負責護衛他的五千督標營,除了留下五百人繼續護衛,其餘的兵馬全部壓上去,支援主陣,保證主陣不被突破。

結果,楊一鵬這一番操作正中徐詩銘下懷,被作爲預備隊的三千騎兵外加近萬步兵,直接從側翼殺出去,直撲楊一鵬的中軍位置。

楊一鵬萬萬沒想到,這些教軍居然還有後備力量,一萬多人朝着自己殺過來,身邊只有五百多人,雖然都碎督標精銳,但對方明顯也不是善茬,那四千多督標已經殺入戰團,短時間內根本撤不回來,而且撤回來了主陣必然崩潰。

現在擺在楊一鵬面前的有三條路,直接投降,掉頭就跑,或者主動迎戰。

思慮一番,楊一鵬選擇了主動迎戰,投降或者逃跑的話,自己興許能活,但名聲可就臭了,身在湖廣的家人也會被連累,戰死沙場,才能保全名聲和家人。

於是,就不同劉宇烈當初的選擇一樣,楊一鵬揚起寶劍,大喝一聲“將士們,隨本督殺賊!”

而後,義無反顧的衝向教軍,楊一鵬和跟隨而來的數百明軍,很快就被上萬人的教軍淹沒,所有的白蓮教徒就像是打了雞血一般,與明軍展開殊死拼殺,人人都想取楊一鵬這個大官的首級。

不到一炷香的時間,戰鬥逐漸平息下來,這一片戰場上,再也看不到一個站着的明軍,楊一鵬連同五百督標,全員戰死。

楊一鵬的死,可以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主陣的明軍一直都在苦苦支撐,現在統帥戰死,他們更是沒有繼續戰鬥下去的意志了。

這些明軍中,一部分選擇放下武器投降,一部分如同鳥獸一般四散而逃,只有寥寥三四千人選擇繼續奮戰,但他們的抵抗終究是徒勞的,在十幾萬教軍的輪番進攻下,不到兩個時辰,他們便被全部消滅了。

這一番大戰下來,楊一鵬率領的五萬明軍損失殆盡,只有不足萬人跑掉,其餘的不是被俘虜就是被斬殺,對於白蓮教來說,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捷,不但軍心振奮,包括徐詩銘在內的白蓮教高層,都對戰勝範景文,而後奪取南京充滿了信心。

經過一夜的休整,第二天一早,徐詩銘再度下令,抽調五萬兵馬,向北邊十多裡裡的宿州城展開進攻。

這次進攻行動異常順利,楊一鵬爲了跟白蓮教的決戰,早就把宿州城一帶的明軍抽調幹淨了,城內只有不足一千守軍,加上從主戰場上逃回來的守軍,也不足三千人。

得知白蓮教又大舉來犯,那些從昨天的戰場上逃回來的潰兵哪裡還敢應戰,一股腦的從北門跑了,直奔徐州去了。

剩下的那些守軍,更是沒有膽子抵抗,人心惶惶,爭相逃命,一些投機分子也瞅準機會,打開城門,放教軍入城,好爭一個獻城的功勞。

宿州城不到半個時辰便落入白蓮教手中,不久後,徐詩銘率領白蓮教高層入城,準備商議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擊敗楊一鵬的進度比原計劃的要快,現在還有充足的時間做其他的部署,白蓮教的高層們都是未來充滿了希望。

會議上,一些人提議趁此機會繼續向北向東,佔領整個南直隸的北方,可以吸收更多人,擴大軍力,然後一鼓作氣橫掃整個南直隸。

有些人則認爲擊敗楊一鵬後,南直隸北方的明軍所剩無幾,只需要留下三五萬人繼續攻佔即可,主力應當立即向南,去迎戰向北而來的範景文部,殲滅他的那三萬新軍,便可高枕無憂了。

還有些人則覺得大可不必如此麻煩,現在應該攜大勝之威,直撲南京,只要拿下南京,南直隸傳檄可定,至於範景文的三萬大軍,根本不值一提。

此外,還有其他幾種進軍方案,看起來可行度都非常高,徐詩銘也一時有些爲難了,雖說南下南京是既定方略,但南京城畢竟不同於鳳陽,而且兩年前天策軍打了一次,城牆肯定加固過,能不能一鼓作氣拿下來還不好說。

此外,範景文那三萬兵馬始終是個隱患,徐詩銘還是想先解決掉範景文,但又擔心在範景文那浪費太多時間,讓南京方面有了防備,攻打南京會更加費勁。

不過,他的糾結沒有持續太久,正在衆人興高采烈,打算一展宏圖的時候,一個傳令兵急匆匆的跑進來,大聲說到“不好啦,胡舵主,劉舵主都被官軍打敗了!官軍正在猛攻鳳陽,就快守不住了!”

此言一出,廳內還在憧憬着白蓮教未來的高層們頓時安靜下來,氣氛陡然一變,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徐詩銘。

徐詩銘的臉色也很難看,擔心什麼來什麼,這範景文果然不是善茬,兩舵兵馬,差不多是三萬人,既然這麼快就敗了。

按照原本的推算,即使沒有任何阻攔,範景文的兵馬這個時候應該才進入鳳陽府地界,卻沒想到他們接連擊敗兩支阻擊的兵馬,現在已經兵臨鳳陽城下了。

第九十二章 大戰結束第162章 張居正、王安石、商鞅第202章 第一個案子第九十九章 抵達萊州第391章 兩個難纏的對手第487章 死性不改的倭寇第299章 叛軍腦子出問題了第105章 防備夜襲第581章 新式火炮有了進展第560章 彭曉冬第七章 士氣低迷第409章 一開始是拒絕的第六十二章 苦難的農民第457章 幹掉這些反賊第496章 暫時安全了第417章 居然沒死(以後3000字一章了)第751章 火箭彈第362章 內幕消息第593章 活下來就是最大的幸運第544章 城牆塌了第697章 中原戰局第876章 大閱兵第718章 蝦夷地第505章 真當我是軟柿子?第659章 山地營第470章 炮擊萊州城第六十八章 孔有德表示不背鍋第399章 武器第七十二章 第一次親自上陣第699章 文登級戰艦第188章 釜底抽薪第758章 總攻開始第146章 君恩深似海,臣節重如山第593章 活下來就是最大的幸運第586章 演習,裁撤衛所第623章 擴充兵馬守濟南第510章 敵人最後的據點第208章 初戰告捷第241章 開拔第273章 哪來的韃子?第357章 案件第277章 我們有戰船了第421章 亮眼的徐爾路第445章 單方面屠殺第528章 就這麼答應了?第402章 上當了第八章 紀效新書第133章 實力就是安全的保障(第五更)第五十章 慌亂的明軍第八十三張 焦慮的王道純第827章 炮營教做人第六十四章 焦急的餘大成第533章 譚倫到來第226章 旅順第858章 徵倭大將軍第210章 炮戰第215章 開炮!第507章 再次南下第511章 進攻險山第三章 適應新身份第495章 戰船纔是最重要的第301章 釣魚第166章 海商徐文儀第296章 明朝版的坦克第502章 快放魚雷!第818章 不費一兵一卒第五十一章 攻打陵縣城第660章 四面受敵第33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412章 成功的游擊戰術第537章 倒黴的趙四第576章 這個仇一定要報第864章 血戰第666章 打白旗第503章 投降吧第九十八章 蠢蠢欲動的聞香教第 259章第658章 攻城第290章 孔有德的真假第755章 排隊槍斃第513章 我是女真人不是韃子第141章 蓬萊水城第九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413章 連戰連敗(兩章合一起了)第487章 死性不改的倭寇第328章 毛承福的預想第九章 暴怒的吳橋知縣第779章 皇太極的魄力第644章 巴雅爾泰第696章 稅警總隊第495章 戰船纔是最重要的第585章 六萬大軍第357章 案件第837章 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第154章 揮師西征第八十九章 持續炮擊第657章 勸降第644章 巴雅爾泰第423章 告一段落第677章 互相傷害
第九十二章 大戰結束第162章 張居正、王安石、商鞅第202章 第一個案子第九十九章 抵達萊州第391章 兩個難纏的對手第487章 死性不改的倭寇第299章 叛軍腦子出問題了第105章 防備夜襲第581章 新式火炮有了進展第560章 彭曉冬第七章 士氣低迷第409章 一開始是拒絕的第六十二章 苦難的農民第457章 幹掉這些反賊第496章 暫時安全了第417章 居然沒死(以後3000字一章了)第751章 火箭彈第362章 內幕消息第593章 活下來就是最大的幸運第544章 城牆塌了第697章 中原戰局第876章 大閱兵第718章 蝦夷地第505章 真當我是軟柿子?第659章 山地營第470章 炮擊萊州城第六十八章 孔有德表示不背鍋第399章 武器第七十二章 第一次親自上陣第699章 文登級戰艦第188章 釜底抽薪第758章 總攻開始第146章 君恩深似海,臣節重如山第593章 活下來就是最大的幸運第586章 演習,裁撤衛所第623章 擴充兵馬守濟南第510章 敵人最後的據點第208章 初戰告捷第241章 開拔第273章 哪來的韃子?第357章 案件第277章 我們有戰船了第421章 亮眼的徐爾路第445章 單方面屠殺第528章 就這麼答應了?第402章 上當了第八章 紀效新書第133章 實力就是安全的保障(第五更)第五十章 慌亂的明軍第八十三張 焦慮的王道純第827章 炮營教做人第六十四章 焦急的餘大成第533章 譚倫到來第226章 旅順第858章 徵倭大將軍第210章 炮戰第215章 開炮!第507章 再次南下第511章 進攻險山第三章 適應新身份第495章 戰船纔是最重要的第301章 釣魚第166章 海商徐文儀第296章 明朝版的坦克第502章 快放魚雷!第818章 不費一兵一卒第五十一章 攻打陵縣城第660章 四面受敵第33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412章 成功的游擊戰術第537章 倒黴的趙四第576章 這個仇一定要報第864章 血戰第666章 打白旗第503章 投降吧第九十八章 蠢蠢欲動的聞香教第 259章第658章 攻城第290章 孔有德的真假第755章 排隊槍斃第513章 我是女真人不是韃子第141章 蓬萊水城第九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413章 連戰連敗(兩章合一起了)第487章 死性不改的倭寇第328章 毛承福的預想第九章 暴怒的吳橋知縣第779章 皇太極的魄力第644章 巴雅爾泰第696章 稅警總隊第495章 戰船纔是最重要的第585章 六萬大軍第357章 案件第837章 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第154章 揮師西征第八十九章 持續炮擊第657章 勸降第644章 巴雅爾泰第423章 告一段落第677章 互相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