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倒黴的趙四

七月的時節,可以說是鹽城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儘管鹽城靠近海邊,有海風的吹拂,但熱浪滾滾之下,依舊讓人感覺很難受。

趙四此時正在樹蔭下,靠着竹椅,吃着甘蔗,順着盯着外面忙碌的人羣。

儘管在樹蔭下,但夾雜着大量溼氣的熱浪滾滾而來,他也有些吃不消,他很想離開這個鬼地方,但想了想還是忍了下來,要是出了什麼差池,他的日子恐怕就不好過了。

“這他孃的鬼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啊,在這麼熱下去,人都要散架了!”趙四罵道。

一旁爲他扇着扇子的跟班也附和道“是啊大人,都怪那些該死的海盜,害的大人也跟着我們一起受罪!”

趙四身邊,圍着十來個衛所軍打扮的人,而前方的場地內,卻有一百來號工人,看起來極爲不搭調,不過這都跟趙四的身份有關。

其實有兩重身份,第一個身份就是鹽城千戶所的百戶,手下有二百多號人。

說起來也是奇怪,正常一個百戶麾下是有一百一十二人的,大明朝大部分的衛所都存在軍戶逃亡的情況,由於軍戶的逃亡,一個總旗能有個三十來個兵丁就不錯了。

然而趙四手裡卻達到了兩百個,而且和大部分衛所兵瘦骨嶙峋不同,他的這些手下體格都極爲健壯,甚至比部分戰兵還要好,顯得格外的與衆不同。

之所以如此的不同,恰恰是因爲他的另外一重身份--鹽場的管事。

他所在的位置,是鹽城縣城的東邊,靠近東海的位置,這裡有着大量的鹽場,都是揚州打鹽商的產業。

趙四處在三片鹽場的交匯之處,分別是東海村南場,北場和西場,三片場地佔據着接近四千畝的土地,現在這些地方都曬滿了潔白的食鹽,堆起來就跟小山一般。

這一大片產業,都是鹽商趙如海的,而趙如海正是揚州城的大鹽商之一,家資超過百萬兩白銀,之所以能夠積攢到如此巨量的財富,就是靠的這海鹽的巨大利潤。

當然,他的產業可不止這一片,整個海鹽縣接近一半的鹽場,都是他趙如海家的,一年出產的食鹽超過百萬石。

而趙四的任務,就是帶着手下那八十多號兵丁,看守這三座鹽場,監督工人們幹活,順便防止有人來偷到食鹽。

鹽城縣,顧名思義,就是出產鹽的地方。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先民們利用近海之利“煮海爲鹽”。到了秦漢時代,境內“煮海興利、穿渠通運”。

西漢武帝年間,朝廷將古射陽縣東部靠黃海的一部分劃出來單獨設縣,因這裡遍地皆爲煮鹽亭場,到處是運鹽的鹽河,故稱鹽瀆縣。

東晉時期,鹽瀆縣因“環城皆鹽場”而更名爲鹽城,後來屢有變更,到了現在依舊還是叫鹽城,以鹽爲名,這裡的鹽業自然很發達。

既然這裡出產大量的食鹽,自然會引的一些人覬覦,畢竟現在這些鹽業都掌控在大鹽商手中,一般人根本沒辦法從中獲取到什麼利益,於是就有人打上了這些鹽的主意。

當初鹽場時不時受到一些小規模海盜的騷擾,說是海盜,其實就是其他地方的一些漁民,趁着鹽場沒有防備,就登岸搶上幾石甚至幾十石鹽就跑,轉手就是一筆巨資。

看到有利可圖,越來越多的漁民假扮海盜,想從這些鹽場分一杯羹,於是就經常發生這種上岸搶鹽的情況。

對於這種情況,鹽商們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那些漁民搶完鹽就寫去僞裝,根本認不出來,好事派人去漁村清查,他們大不了把鹽丟到海里,來個查無實據。

既然沒辦法對付這些假扮海盜來搶鹽的漁民,那就防止他們來偷盜好了,把這些。

爲了應對這種情況,鹽商們就找到了當地的衛所,畢竟這也算是他們的防區,通過給他們一些報酬,讓他們幫忙看守鹽場,避免繼續受到這樣的損失。

趙四的父親是個機靈人,跟趙如海攀了親戚,然後謀得了這麼個管事的職位,管理這三處鹽場,他老子死後他就接替了過來。

既然收用這些衛所軍,而且他們也很聽話,都盡職盡責的辦事,趙如海自然不會虧待他們,基本上是吃穿管夠的,所以他們的日子過的還算不錯。

而且有些活不下去的百姓,看到有利可圖,直接就舉家改成軍籍,加入鹽城千戶所,然後成爲軍戶,跟着其他的衛所軍一起,起碼能吃個包飯不是,短短二三十年,趙四這個百戶麾下的軍戶數量就翻了不止兩倍,而且還在繼續增多。

這樣的情況,在整個鹽城千戶所都有發生,攀附鹽商可以活得這麼滋潤,而且這些鹽商都有一定的官方背景,要是能得重用,指不定啥時候就能高升,他們有什麼理由不這麼幹呢。

所以,跟內地那些衛所的情況截然不同,南直隸沿海一帶的衛所,過的都相當的滋潤,不但沒有什麼空額,反而比正常的規模要大不少,而且吃得好自然體格健壯。

雖然現在腰包鼓了,手底下的人手也多了,日子也好過了很多,但眼前這悶熱的天氣,還是讓有些微胖趙四極爲難受,只能讓手下更爲賣力的揮動擅自,好讓自己舒服一些。

就在這時,一個親信急匆匆的趕來,喘着大氣說道“大人,海上來了幾艘船,好像是衝着咱們來的!”

一聽到這個消息,趙四頓時眼睛亮了起來,他覺得自己的苦日子要到頭了,不必在這大熱天人手這種鬼天氣了。

原本他身爲百戶,有兩個忠心耿耿的總旗和十個小旗在下面管着,其實根本用不着他親自來看場子,平時這個時候他都在鹽城的青樓裡面快活,哪用得着受這份罪啊。

究其原因,還是前幾天出了事,一股不知道哪裡冒出來的海盜,襲擊了南面的幾處鹽場,使得鹽場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負責看守那邊的是另外一個百戶,那個百戶所的兵丁雖然少一些,但也有一百九十多人。

正常情況來說,有着接近兩百身強體壯,武器裝備齊全的兵丁,對上海盜完全不虛的,就是來上三五百海盜,他們也是有把握擊退的。

然而當時那個百戶也是倒黴,興許是覺得太平無事久了,不會有什麼情況,就留下七八十號人看守鹽場,帶着其他的人去護衛回家奔喪的一位京觀。

聽說還是個四品京官,可能是想搭上他的關係,好謀求一個好的前程位,據說連賞錢都沒要。

結果恰恰在那個時候,好死不死的海盜來了,這次的海盜人數比以往要多得多,一共兩百多人,還是晚上來的。

留下的七八十號人根本不頂用,敵人都摸上岸了他們才發現,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死了十來號人就一鬨而散了。

然後那夥海盜就趁着他們逃跑的機會,搶了兩千多石鹽,裝上船就跑了,據說還是海盜船隻能裝這麼多,不然幾片鹽場都要被搬空了。

損失了這麼多的鹽,趙如海自然是大發雷霆,好吃好喝供養着你們,居然不給老子好好幹活,直接通過鹽城千戶所的千戶,以禦敵不利的名義,把那個百戶按軍法砍頭了。

趙四以前也和那個百戶差不多,有事沒事去幹點私活,經過這麼一出事情,他可不敢拿自己的腦袋開玩笑,雖然跟趙老爺攀上了親戚,然如果當時是他,恐怕也是同樣的下場。

根據那邊的兵丁說說,那些海盜都是浙江口音,很可能都是浙江那邊的人,這事情可就大條了。

以前的海盜基本都是南直隸本地的,現在卻來了浙江的海盜,至於是不是真的海盜就不好說了,但這次行動讓他們嚐到了甜頭,那麼以後說不定會再來。

畢竟浙江可是不產鹽的,他們根本不愁銷路,要是他們發財了,周圍的漁民,百姓,甚至海防衛所嚐到了甜頭,多半也會效仿,然後乘船跑到了上千裡外的南直隸來搶鹽,畢竟整個南直隸的海岸地帶,基本上都是鹽場。

所以這二十來天的時間裡,他都小心翼翼的,天天守着這三處鹽場,防止海盜再來,一旦出了事情,就不是他能擔待得起的。

現在聽手下說有幾艘船來了,看樣子是衝着他們來的,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幾條船而已,最多百十來號海盜,他手下兩百多人,對付一百來號海盜豈不是輕輕鬆鬆。

他不奢望能把這些海盜都打跑,但如果能有殺掉二三十個海盜,甚至更多的話,這可就是大功一件了。

衛所和趙家兩方面的獎勵不說,而且說不定趙老爺還能讓他把南邊那幾座鹽場管起來,到時候又是一筆橫財,豈不美哉。

說幹就幹,還沒等親信把話說完,他就急吼吼的下令道“通知下去,有幾十號海盜來搶鹽了!除了留下一個小旗看守,其他的都跟我上,帶上武器,到了咱們表現的時候了!把這些海盜幹掉,每個人都有獎賞!”

“大人,大人……”這個兵丁正準備說些什麼,但趙四已經急不可耐的衝上去了。

從這到海邊也就兩裡多點,聽到自己大人下令集合,其他的衛所軍也都匆忙的行動起來,和趙四一起奔赴海邊。

然而,當他們來到海邊之後,徹底的傻眼了,那個兵丁說的沒錯,的確是來了幾艘船,可這些船不是什麼小船,而是三號福船和沙船。

此刻出現在海面上的,一共是三艘沙船,兩艘三號福船,沙船正朝着岸邊靠近,福船已經把身子側過來了,黑洞洞的炮口指着岸邊,趙四他們所在的位置。

大炮,大型戰船,而且還是五艘,怎麼看都不可能是小規模的海盜,難不成是廣東福建那邊的海盜來了?

對於南方的海盜,他多少也知道一些,現在實力最強的‘五虎遊擊將軍’鄭芝龍,聽說手裡有戰船幾百艘,他曾經就是海盜頭子,被朝廷招安了,不過還有一些他以前的部下,繼續爲禍東南。

難不成是這些海盜在廣東混不下去了,來南直隸地界劫掠?

不過現在搞清楚怎麼回事也沒用,因爲這五艘船,擺明了是衝着他們來的。

“王亮,這就是你說的幾艘船?這些船上有大炮,而且都是大船,你他媽的怎麼不提前說清楚?”趙四現在想宰了他的心思都有了。

這麼大陣仗,豈是普通的海盜能有的裝備,這裡不比福建,廣東,就算有些海盜,也多半是靠肉搏的,能裝備火銃的都沒有幾個,所以趙四纔有信心撈點功勞。

結果這麼多大炮,他這兩百來號人,只夠對面塞牙縫的。

他現在也是鬱悶至極,南直隸海岸邊這麼多鹽場,爲啥就非要盯着老子呢?就算這鹽城縣境內,也有好幾十處鹽場啊,爲啥這種倒黴事就讓老子給碰上了呢?

“百戶大人,屬下剛準備說的,可你聽都不聽就跑過來了,屬下也沒什麼辦法!現在怎麼辦啊?”王亮也有些委屈,當時他的確是打算說來着。

“怎麼辦?還不快跑了啊,等着被那些大炮打死啊?”趙四大吼道。

趙四現在也急了,這些船有着很明顯的敵意,而且也沒有表明身份的旗幟,很明顯是衝着他們來的,再不跑恐怕就要被炮擊了。

“轟轟轟……”

當他個剛轉身的時候,身後的炮聲就響了起來。

隨即便是大片的炮彈灑落下來,趙四連忙趴在地上,免得被飛行的炮彈擊中。

好在這些戰船離着海岸還有一段距離,只能用實心炮彈,命中率並不怎麼樣,一輪下來只有四五個人被打中,要是散彈的話,估計他們這一百多人,起碼的死上三四十號人。

這敵人是誰,是來幹什麼的,趙四也弄不明白,不過暫時也顧不得這麼多了,現在要做的,就是趕來離開海邊,脫離敵人的火炮射程。

等着炮聲停下,他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帶頭就跑,至於手下的兵丁,他已經懶得管了,先把自己的命保住纔是最重要的。

第793章第312章 明軍投降第768章 單方面碾壓第862章 新軍實力第747章 料羅灣大戰,開始!第316章 吳安邦的迷茫第357章 案件第二十二章 中伏第204章 審訊第125章 李九成擅銃第319章 不成功的埋伏第178章 戰爭動員能力第八十章 直屬騎兵第153章 製取精鹽第849章 後金內亂第127章 正面突破第489章 軍紀嚴明的倭寇第165章 來了幾艘奇怪的船第814章 出征第182章 上當受騙第472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他們第469章 這就撤退了?第255章 想要一個橋頭堡第367章 打劫第181章 英國佬的巨型戰艦第九章 暴怒的吳橋知縣第153章 製取精鹽第578章 女人?什麼女人?第九十三章 戰後統計第693章 爾虞我詐第407章 態度轉變第803章 轟炸第821章 決戰開始第781章 栽在自己人手上第376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743章 返程第674章 皇太極第596章 沒有翻盤的機會了第640章 尋求解脫的劉宇烈第292章 完美的包圍圈第361章 判決第695章 我是最靚的仔第809章 雞蛋不能都放一個籃子裡第705章 征討不臣第317章 還好不是營嘯第574章 滿載而歸!鄭芝龍!第692章 商業法令第465章 打基礎第870章 多爾袞的答案第495章 戰船纔是最重要的第336章 你們沒有其他的選擇第377章 陷入僵局第754章 熱蘭遮城第461章 登陸第311章 勸降第660章 四面受敵第340章 拿下登州府全境第722章 如狼似虎的朝鮮僕從軍第741章 怎麼不打了?第116章 新年第474章 震懾第540章 佔據入海口第八十一章 偵騎對決第292章 完美的包圍圈第18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24章 震驚的衆人第六十章 又一個孫元化的朋友第585章 六萬大軍第五章 糧草是個問題第566章 這還是人嗎?第483章 毛利小五郎第三十章 大戰衛所軍第673章 多爾袞的恐懼第767章 進攻廣州城第819章 阿巴泰的背叛第187章 令行禁止第140章 面見孫元化第542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第751章 火箭彈第326章 如入無人之境第811章 蒙古諸部第153章 製取精鹽第157章 臥虎藏龍的萊州城第十九章 定下計劃第277章 我們有戰船了第244章 悍勇的明軍第135章 銀子藏在哪第856章 提前兩個月完成任務第201章 戰船開建第255章 想要一個橋頭堡第888章 逼着明軍決戰第665章 朕意已決第五十六章 郝學文逃跑了第298章 槍騎兵第628章 大戰將至第312章 明軍投降第九十九章 抵達萊州第814章 出征第417章 居然沒死(以後3000字一章了)第246章 輪戰
第793章第312章 明軍投降第768章 單方面碾壓第862章 新軍實力第747章 料羅灣大戰,開始!第316章 吳安邦的迷茫第357章 案件第二十二章 中伏第204章 審訊第125章 李九成擅銃第319章 不成功的埋伏第178章 戰爭動員能力第八十章 直屬騎兵第153章 製取精鹽第849章 後金內亂第127章 正面突破第489章 軍紀嚴明的倭寇第165章 來了幾艘奇怪的船第814章 出征第182章 上當受騙第472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他們第469章 這就撤退了?第255章 想要一個橋頭堡第367章 打劫第181章 英國佬的巨型戰艦第九章 暴怒的吳橋知縣第153章 製取精鹽第578章 女人?什麼女人?第九十三章 戰後統計第693章 爾虞我詐第407章 態度轉變第803章 轟炸第821章 決戰開始第781章 栽在自己人手上第376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743章 返程第674章 皇太極第596章 沒有翻盤的機會了第640章 尋求解脫的劉宇烈第292章 完美的包圍圈第361章 判決第695章 我是最靚的仔第809章 雞蛋不能都放一個籃子裡第705章 征討不臣第317章 還好不是營嘯第574章 滿載而歸!鄭芝龍!第692章 商業法令第465章 打基礎第870章 多爾袞的答案第495章 戰船纔是最重要的第336章 你們沒有其他的選擇第377章 陷入僵局第754章 熱蘭遮城第461章 登陸第311章 勸降第660章 四面受敵第340章 拿下登州府全境第722章 如狼似虎的朝鮮僕從軍第741章 怎麼不打了?第116章 新年第474章 震懾第540章 佔據入海口第八十一章 偵騎對決第292章 完美的包圍圈第18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24章 震驚的衆人第六十章 又一個孫元化的朋友第585章 六萬大軍第五章 糧草是個問題第566章 這還是人嗎?第483章 毛利小五郎第三十章 大戰衛所軍第673章 多爾袞的恐懼第767章 進攻廣州城第819章 阿巴泰的背叛第187章 令行禁止第140章 面見孫元化第542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第751章 火箭彈第326章 如入無人之境第811章 蒙古諸部第153章 製取精鹽第157章 臥虎藏龍的萊州城第十九章 定下計劃第277章 我們有戰船了第244章 悍勇的明軍第135章 銀子藏在哪第856章 提前兩個月完成任務第201章 戰船開建第255章 想要一個橋頭堡第888章 逼着明軍決戰第665章 朕意已決第五十六章 郝學文逃跑了第298章 槍騎兵第628章 大戰將至第312章 明軍投降第九十九章 抵達萊州第814章 出征第417章 居然沒死(以後3000字一章了)第246章 輪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