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老冤家

說起來,範景文這個人也是個能忍,而且跟孔有德的恩怨非常多,能一直追溯到崇禎四年。

當時孔有德才剛剛來到這個時代,雖然極力不讓歷史重演,但歷史的慣性就是那麼大,最終因爲重重因素作用,爲了能夠再活下去的他,不得不選擇在吳橋起兵,以求一條活路。

結果導致這一切的始作俑者畢自寅自殺了,孔有德沒有退路了,同時也算是看清了,跟着大明朝廷走下去沒啥前途,不如利用自己知道那麼一點歷史軌跡的優勢,單獨闖出一片天,索性一條路走到黑,割據整個登萊乃至山東。

當時爲了積攢本錢,孔有德就下令對吳橋的富戶進行劫掠,挖出他們的財富,也好讓戰士們安心,死心塌地的跟隨自己。

後來孔有德回想起來,也覺得自己當時做出的這個決定不太明智,其實能有一些更好的選擇,但當時他的經驗不多,也想不到什麼好辦法。

而這麼做的後果之一,便是跟範景文結下了殺父之仇。

當時劫掠吳橋富戶的任務是分派下去的,秦致遠剛投靠,爲了表功便提議去城東的範莊搶一波,範家的主人當過知府,一準有錢,結果同行的張東和失了分寸,忘了孔有德儘量不殺人的命令,把範家大院的主人範永年給殺了。

而範永年,正是範景文的父親,殺父之仇就此結下。

後來孔有德也沒多想,率軍向東,經過一系列波折順利奪取登州,而範景文也得知了父親的死訊,操辦了父親的喪事後便進京面見崇禎皇帝,一番奏對之後,便接替了原定的兵部右侍郎劉宇烈,負責平定登萊的叛亂。

範景文也確實有能力,進入登萊後,一戰全殲李九成部,而後解了萊州城的圍,將耿仲明部兩萬餘人一舉圍困在虎山。

而後大軍東進,準備一舉蕩平登州,結果孔有德利用武器和戰術上面的優勢,成功在招遠擋住了範景文的進攻,同時一路追擊,挫敗了範景文再次進攻的可能,攻佔了登府其他地區。

而後範景文就一直在萊州城死撐着,但朝廷再度調集大軍進入山東,孔有德爲了能夠安心對付朝廷新來的軍隊,便集中兵力攻下了萊州城,範景文也就成了俘虜。

不過孔有德還是很看中範景文的能力,希望他能爲天策軍效力,並且讓他在登萊二府走訪,瞭解天策軍的執政能力,希望以此來感化他。

但範景文最終還是沒有加入天策軍,孔有德也沒爲難他,按照之前的約定送他離開山東,範景文回家祭奠了亡父之後,便回到京城,向崇禎皇帝述職。

令人驚奇的是,一向刻薄寡恩的崇禎皇帝,非但沒有砍他腦袋,反倒是給他升官了,派去南京,擔任南京兵部尚書一職。

不過這也不難理解,雖然範景文也沒能消滅天策軍,但在跟天策軍有關的官員裡面,也就範景文的表現最爲出色。

餘大成消極避戰,丟了登州,徐從治雖然戰死萊州城,但也只是保住萊州城不失,劉宇烈戰死沙場,但昌樂一戰折損五六萬大軍,談不上什麼功績,南京兵部尚書閻鳴泰更不用提,坐擁陪都和十幾萬大軍,面對渡海而來的數千天策軍,差點丟了南京城。

而範景文,一來就解了萊州城的圍,殲滅了李九成部,重創耿仲明部,逼迫其渡海逃走,雖然最後還是敗了,但當時情況確實不利,崇禎也不是無理取鬧之人,這一點還是很清楚的,而且他也知道範景文對朝廷忠心不二,不像宋統殷和畢懋康這兩個助紂爲虐的叛臣,自然是要好好利用一番。

範景文去了南京之後,便是按照崇禎的意思,收拾閻鳴泰的爛攤子,然後整頓南京京營,編練一支以燧發槍爲主要裝備,輔以火炮的新軍。

崇禎皇帝不傻,天策軍的優勢就是火器,範景文在跟他的奏對中也多次提及,所以崇禎也想訓練這樣一支軍隊,但北京京營腐朽不堪,整頓起來太難,南京京營要好操辦一些。

於是,範景文便開始在南京進行軍略改革,這一年多下來,成果相當不錯。

範景文最爲自豪的,便是南京神機營,這支兵馬的統帥是懷遠侯常延齡,當初跟天策軍大戰一場,而且其本人也很有志氣,畢懋康的軍略改革被閻鳴泰擋了下來,他就請教畢懋康,自費爲神機營裝備了自生銃,也就是燧發槍。

而範景文要整頓兵馬,他自然是第一個支持,他可不是混吃等死的普通勳貴,他是有大志向的人,希望有朝一日,能夠重現祖上的榮光。

範景文見識過天策軍改進版的燧發槍,去兵工廠親自看過製造工序,而且手裡還有幾支樣本,當然不再着眼於這種缺點不少的自生銃,於是讓工部火器局進行仿製,改進製造工藝,用以大量裝備軍隊。

雖然工部的效率跟天策軍的兵工廠沒得比,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南京畢竟是大明的陪都,無論是人才還是資金都不缺,又有現成的樣品,以及一個殺伐果斷,不好糊弄的上級,三個月時間就仿製成功了,雖然合格率還有性能都不如天策軍兵工廠的產品,但比起原版是自生銃,性能還是超出很多。

這些仿製出來的燧發槍,被範景文取名爲天機銃,並且開始裝備於神機營。

與此同時,神機營也開始裁汰老弱,招募青壯,嚴加訓練,完全就是按照天策軍的訓練標準來的,有偷奸耍滑的一律軍杖,然後開除。

此外,範景文還對池河營,振武營進行整頓,效仿天策軍的步兵營配置,此外還新建立了兩個騎兵營,一個炮兵營,作爲核心力量。

不同於天策軍一營兩千人,整頓完畢後的神機營有六千兵力,其餘各營加起來也有近兩萬人,再加上一個直屬於範景文的標營,總兵立差不多三萬人。

雖然兵馬不多,但跟天策軍的接觸讓範景文明白兵貴精不貴多的道理,如果當初招遠之戰,他手裡都是通州軍級別,少一些烏合之衆,未必不能攻破招遠。

所以他不求把南京京營全部翻新一遍,只求建立一直兩三萬人,絕對聽指揮,不怕死,訓練有素的新軍,如此一來。

等到這支新軍展現出強大的威力之後,相信崇禎皇帝也能看到其中的好處,必然會更加支持自己的軍略改革,他就能獲得更多的資源和權力,編練出更多的精銳兵馬。

而高迎祥接連擊敗左良玉,盧象升,張令,秦良玉,賀人龍,賀虎臣等一衆能人之後,熊文燦也在調集大軍,準備進入南陽盆地滅掉高迎祥,爲了保險起見,崇禎皇帝自然也把範景文編練的新軍調集過去。

一方面是增加兵力,更爲穩妥的解決掉高迎祥這個大反賊,另一方面,則是要檢驗一下新軍的實力。

哪怕範景文的能力和忠心崇禎都知道,但沒有親眼見識到新軍的戰鬥力之前,崇禎還是心裡沒底,正好趁着這次圍剿高迎祥,來檢測一番。

範景文對此自然是樂見其成,哪怕崇禎不調他去,他自己也會上書,他原本就在通州編練軍隊就很有經驗,這次有了崇禎的大力支持,加上跟天策軍接觸的經驗,他對自己一年多來努力的成果很有信心。

這一年多來,除了新軍的正常訓練,實戰訓練也一點不少,自從天策軍攻打南京之後,南直隸和浙江的山賊土寇就多起來了,正好成了新軍的實戰對象,然後一股接着一股的山賊便成了新軍的經驗怪,新軍的戰鬥也越發提升。

不過,事情的發展和範景文的預想出現了偏差,還沒走出南直隸,他就遇到了自己的老冤家——徐詩銘。

去年年初,天策軍跟朝廷徹底達成協議之後,被圍困在青州城一帶的明軍分批撤離,進入河南剿滅流寇,然後天策軍基本上控制了山東的大部分地盤。

而此時還有一支不屬於天策軍的武裝力量,也就是徐詩銘的白蓮教殘餘勢力。

他們本是天策軍的盟友,但表現出來的實力太差了,圍困青州城三個多月沒拿下,天策軍幫着拿下來後,結果劉宇烈帶着第二波明軍來了,三天都沒撐住。

若不是孔有德爲了後路安全,緊急調派兩個營前往支援,擋住了青州到臨朐的道路,恐怕他們就被明軍一口氣消滅了。

所以,孔有德自然也沒必要留着他們,大軍逼近臨朐,逼迫殘存的白蓮教做出選擇,歸順天策軍,或者離開山東,或者被消滅。

在觀看了天策軍兩個炮兵營的演練,被深深地震撼之後,徐詩銘和殘存的白蓮教中層知道無法抗衡天策軍,選擇交出臨朐,放棄抵抗。

根據自願的原則,一部分白蓮教的兵馬被整編進了天策軍,一部分本就是走投無路被迫跟着白蓮教造反的農戶,則選擇回到老家,當一個老老實實的農民。

而徐詩銘和部分中層,自然不願意就此放棄,孔有德也沒有爲難他們,按照約定,將他們送出山東,剩下的就看他們自己的抉擇了。

徐詩銘帶走的人不多,也就四百多人,但對於她來說,已經足夠了,因爲這些都是有堅定信念,同時忠於她的。

當初在青州起事的事後,雖然有十幾萬人,但分出了三個派系,互相之間還有爭鬥,有些時候還想着保存實力,導致沒辦法發揮全力,甚至王好達倆兄弟貪生怕死,投靠了明軍。

後來,候八,王林戰死,王好達兩兄弟看到明軍大勢已去,灰溜溜的跑了,不知所蹤,徐詩銘也就成了山東白蓮教唯一的統帥。

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徐詩銘就和範景文一樣,總結失敗的經驗教訓,不斷的發展自己的勢力,希望有朝一日捲土重來。

範景文有皇帝支持,大權在握,而徐詩銘則有着很深的羣衆基礎,其勢力發展速度一點不比範景文慢。

離開山東之後,徐詩銘就在開封府東南一帶紮根下來,在開封府,歸德府,汝寧府,鳳陽府一帶開始傳教事業。

他們本身就是老手,外加老天爺幫忙,去年六月黃河孟津段絕口,造成了大規模的黃泛區,數百萬百姓流離失所,不但讓河南的流寇諸如高迎祥,羅汝纔等獲得了大量的兵力補充,徐詩銘的白蓮教也藉此招攬了大量的信徒。

而朝廷忙着圍剿流寇,根本無心關注他們這些白蓮教的人,加上對前一次失敗,以及徐詩銘老爹徐鴻儒當初那次失敗的教訓總結,這次白蓮教的發展沒走什麼彎路,格外的順利,不到一年時間信徒發展到了百萬級別。

而這次熊文燦調集中原兵力,去對付南陽盆地的高迎祥,徐詩銘以及教中高層都認爲時機到了,於是果斷在沈丘,太和,新菜,項城起事,這些地方兵力空虛,迅速被白蓮教攻下。

不到半個月時間,便席捲整個河南東南部,以及南直隸的西北部,兵力高達三十餘萬。

這一次,徐詩銘的目標直指南京,當初天策軍都能用幾千兵力差點拿下南京,這一次他們有三十萬大軍,其中還有秘密訓練的四萬精銳,南京城還有不少內應,以及幾個隱蔽的分舵,加上沿途還可以不斷裹挾百姓,拿下南京易如反掌。

對於範景文來說,徐詩銘的白蓮教,是絕對的死敵。

當初若不是白蓮教在青州起事,圍攻青州城,牽制了他部分兵力,同時逼得他不得不快速平定登州府的叛軍然後回頭收拾青州的白蓮教,犯了許多正常情況不會犯的錯誤,否則他還真不一定會輸給孔有德。

老冤家見面,分外眼紅。

範景文決定先滅掉白蓮教,再去對付高迎祥。

範景文的新軍從南京出發,而徐詩銘要攻打南京,兩人之間的大戰是註定的,而且是一場三萬對三十萬的大戰。

第535章 解決弄出問題的人第五十七章 地域歧視的危害第459章 水雷第416章 天生的神槍手?(兩章合一起了)第734章 一口一口的吃第364章 不後悔第三十三章 大淩河之戰結束了第六十七章 這就是你給大明朝的?第九十三章 戰後統計第869章 完美的殲滅戰第508章 突擊隊的戰場第四十三章 錢都用來買田地了第577章 造化弄人第把十八章 這是一場屠殺第61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206章 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第446章 千軍萬馬一波流第116章 新年第563章 真香第418章 主動請纓第276章 好消息第132章 絕望的孫元化(第四更)第758章 總攻開始第810章 給皇太極備一份大禮第787章 接戰第443章 只能勝利,不能失敗第245章第一百章 朱萬年送糧草第431章 試探第163章 打土豪、分田地?行不通第四十三章 錢都用來買田地了第808章 警告底170章 招攬徐文儀第883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二章 中伏第138章 努爾哈赤就是李成樑家的一條狗第594章 兵不厭詐第815章 闖王第496章 暫時安全了第733章 伏擊戰第601章 謀取東江鎮第195章 賜宴第733章 伏擊戰第194章 膛線第318章 我爲刀俎,人爲魚肉第256章 被識破了第543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238章 作戰計劃第542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第877章 秀肌肉第285章 四面合圍第603章 抵達前線第522章 徐家兄弟要離開第447章 神火飛鴉第592章 進攻開始了第898章 崇禎要和談(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602章 順道拿下濟州島第157章 臥虎藏龍的萊州城第847章 闖賊不同往日第582章 戰爭之神第798章 潰敗第433章 不把人命當回事第529章 範景文的憤怒第四十六章 王道純來信第223章 廷杖第880章 闖軍覆滅第336章 你們沒有其他的選擇第415章 沒有立場的徐爾路第746章 妙計第466章 擊潰前鋒第789章 乳峰山,皇太極第387章 簡筆畫第676章 多爾袞是個懦夫第271章 兇殘的敵人第854章 炮擊赫圖阿拉第640章 尋求解脫的劉宇烈第136章 城內的不安第435章 緊急情報第682章 祖大壽,錦州城第240章 技術突破第229章 長得帥,真的以爲爲所欲爲第763章 新的海上霸主第462章 何去何從?第343章 八個總兵第604章 侯八求援第二十六章 畢自寅的茫然第834章 婚禮第686章 年終會議(上)第154章 揮師西征第376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837章 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第718章 蝦夷地第381章 腹背受敵第319章 不成功的埋伏第447章 神火飛鴉第830章 德類格死了第544章 城牆塌了第134章 佈防第529章 範景文的憤怒第823章 排隊槍斃
第535章 解決弄出問題的人第五十七章 地域歧視的危害第459章 水雷第416章 天生的神槍手?(兩章合一起了)第734章 一口一口的吃第364章 不後悔第三十三章 大淩河之戰結束了第六十七章 這就是你給大明朝的?第九十三章 戰後統計第869章 完美的殲滅戰第508章 突擊隊的戰場第四十三章 錢都用來買田地了第577章 造化弄人第把十八章 這是一場屠殺第61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206章 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第446章 千軍萬馬一波流第116章 新年第563章 真香第418章 主動請纓第276章 好消息第132章 絕望的孫元化(第四更)第758章 總攻開始第810章 給皇太極備一份大禮第787章 接戰第443章 只能勝利,不能失敗第245章第一百章 朱萬年送糧草第431章 試探第163章 打土豪、分田地?行不通第四十三章 錢都用來買田地了第808章 警告底170章 招攬徐文儀第883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二章 中伏第138章 努爾哈赤就是李成樑家的一條狗第594章 兵不厭詐第815章 闖王第496章 暫時安全了第733章 伏擊戰第601章 謀取東江鎮第195章 賜宴第733章 伏擊戰第194章 膛線第318章 我爲刀俎,人爲魚肉第256章 被識破了第543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238章 作戰計劃第542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第877章 秀肌肉第285章 四面合圍第603章 抵達前線第522章 徐家兄弟要離開第447章 神火飛鴉第592章 進攻開始了第898章 崇禎要和談(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602章 順道拿下濟州島第157章 臥虎藏龍的萊州城第847章 闖賊不同往日第582章 戰爭之神第798章 潰敗第433章 不把人命當回事第529章 範景文的憤怒第四十六章 王道純來信第223章 廷杖第880章 闖軍覆滅第336章 你們沒有其他的選擇第415章 沒有立場的徐爾路第746章 妙計第466章 擊潰前鋒第789章 乳峰山,皇太極第387章 簡筆畫第676章 多爾袞是個懦夫第271章 兇殘的敵人第854章 炮擊赫圖阿拉第640章 尋求解脫的劉宇烈第136章 城內的不安第435章 緊急情報第682章 祖大壽,錦州城第240章 技術突破第229章 長得帥,真的以爲爲所欲爲第763章 新的海上霸主第462章 何去何從?第343章 八個總兵第604章 侯八求援第二十六章 畢自寅的茫然第834章 婚禮第686章 年終會議(上)第154章 揮師西征第376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837章 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第718章 蝦夷地第381章 腹背受敵第319章 不成功的埋伏第447章 神火飛鴉第830章 德類格死了第544章 城牆塌了第134章 佈防第529章 範景文的憤怒第823章 排隊槍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