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超大號地雷

比如在吳橋招降的衛所兵,從吳橋大佬篩選的囚犯,在德平招募的流民,青州之戰後從俘虜的撫標營潰兵中招降的部分士兵,擊敗吳安邦之後又收編的一部分士兵,反間計策反的部分牙山響馬賊等等。

總而言之,成分相當的多,而且通過擊敗明軍然後招降的敗兵,大多都是強迫加入的,否則就有生命只有,他們的歸屬感並不算很強。

家在登州的明軍降兵還好,尤其是在青州一戰,俘虜的那些撫標營士兵,基本都是濟南府,兗州府,東昌府三府的人,加入天策軍只不過是爲了保命罷了,忠誠度並不如遼民士兵高。

雖然這些非遼民的士兵基本上沒有發生過鬧事的情況,那是因爲在此之前,孔有德一直在打勝仗的緣故,一直處於只勝不敗的狀態,他們不但能夠保住性命,還能從中獲取好處。

現在範景文已經幹掉了李九成,又率領接近四萬大軍兵臨招遠,孔有德都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更別提下面的將士們了。

可以想見,此時肯定有人心懷不軌,只不過現在局面還沒有糟糕到極點,他們內心還存在着一定的顧慮,就算有反水的想法,也不敢付諸實施。

但如果耿仲明被重創的消息一旦泄露出去,尤其是那些被迫歸順的明軍降兵,造成的後果可就嚴重了。

他們很可能就會認爲,既然李九成被消滅,耿仲明也快被消滅了,現在朝廷大軍兵臨城下,耿仲明如果被消滅了就會有更多的朝廷大軍前來,朝廷大概率會取得戰爭的勝利。

既然天策軍很大的可能要失敗,要被朝廷剿滅,自己何不趁此反水,充當朝廷的內應,就算不陣前倒戈,提供點情報給朝廷,一旦天策軍被消滅,他們就能因此活下來,甚至是升官發財。

這方面遼東兵可以信賴,畢竟他們的親人和家園都在登州,孔有德掌控登州還不到五個月,他們之前過得什麼日子可都還歷歷在目。

就算是拼上性命,他們也不願意讓自己和家人,在過以前那種隨時都會被凍死,餓死的苦日子了。

但目前在招遠的這九千來人中,並不全是遼東兵,至少有兩千多不是遼民的士兵,其中差不多有一千多是歷次戰役下來,被招降的明軍,這些都是隱患。

有這麼龐大的基數擺在這,哪怕每個人反水的可能只有百分之一,那也很定會有人這麼做,出現內鬼幾乎是註定的,孔有德可不願意看到這種事情發生。

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讓這個消息走漏出去。

“李養性,萊州方面的情報,你要密切留意,一旦有新的進展,立馬告訴我!”

“屬下明白!”

兩人出去辦事之後,孔有德又喊來了樑百石,讓他代寫給範景文的回信。

這貨雖然長得醜,一手字還是很漂亮的,而且文采相當不錯,雖然那個舉人身份還沒證實,但孔有德認爲他不是在吹牛。

目前來說,讓他代筆最爲合適,儘管來到這個時代半年多了,孔有德自己還是不太習慣繁體字,雖然能流暢的輸出來,但寫起來還是很爲難,更不習慣用毛筆寫字,一般情況很少親自動筆。

於是孔有德口述,樑百石就按照孔有德的意思動筆,不過寫的並不完全一樣,只是大體意思表達清楚就好了,然後加以潤色,忙活了兩刻鐘,纔將這封回信寫好。

隨後孔有德拿起來過目一遍,感覺沒什麼問題後,就派人送往明軍營帳,送達範景文手上。

這封信的意思很簡單,開頭就表明孔有德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不該做出背叛朝廷,禍亂百姓的事情,經巡撫大人提點,明白了自己的罪責,現在已經幡然悔悟,痛改前非。

現在巡撫大人開恩,給自己一條生路,並且寬恕殺父之仇,如此大恩大德,自己斷然不會做那狼心狗肺之輩,表示願意歸順朝廷,並且願意開赴遼東前線,與韃子死戰到底,不破瀋陽終不還,以此將功贖罪。

不過此事較爲重大,還需要說服麾下各級軍官,爲此還希望巡撫大人能派出一員使者,前來營中口頭宣佈此時,以便讓軍官們能夠安心接受招撫,不至於出現岔子。

而且軍中有很多遼民士兵,他們的家人現在也在登州,暫時還沒有得到妥善的安置,希望巡撫大人能下撥五十萬兩白銀,十萬石糧食,用於安置士兵的家屬。

後面還有一些其他的雜七雜八的東西,如果真的要按照上面所說的,完成歸順事宜,起碼要四五天的樣子。

孔有德這封信的目的,並不是真的打算歸順,而是假裝在藉此拖延時間,調集更多的兵馬前來,從而讓範景文看破自己的‘計謀‘,不給自己準備的時間,主動率軍進攻。

只要範景文真的這麼做了,自己的目的就達成了,到時候就可以將其徹底擊敗在招遠城下。

隨後,孔有德帶着警衛營,來到了縣衙的銀庫,從裡面運除了很多圓筒一樣的東西,不過隨即被裝車,上面蓋着一層黑布,然後拉往城外。

走到半道上,徐爾路也屁顛屁顛的跟了過來,表示要看看孔有德準備幹什麼,這麼神神秘秘的,對於這個想法,孔有德很果斷的就同意了。

現在自己的心情並不算很好,不知道爲什麼,看到他就感覺舒坦多了

很快,一行人便出了北城門,出城門後走了差不多五十丈的書吏,孔有德下令停止前進,準備開工幹活了,首先便是十多名工匠,開始在這一代勘察,像是在找什麼東西一樣。

不斷地有人一些旗子插在地上,不一會就插了三十來個旗子,當他們忙活完之後,警衛營的士兵便開始在旗子所在的位置挖坑,高度在四尺左右,長寬都在三尺。

坑挖好之後,便打開板車上面的黑布,五人一組,講一個圓筒用繩索固定住,然後擡了下來。

隨即被運送到挖好的坑裡面,開始固定和安放,看着這一系列的行動,徐爾路有些疑惑地問道“孔大哥,這些圓筒是什麼東西啊?”

“地雷!”孔有德看着他,笑着說道。

“地……雷是個什麼東西?能炸的嗎?”徐爾路還有些有不理解。

“是啊!這裡面裝的都是火藥,只要一點燃,就會’嘭‘的一聲爆炸,然後旁邊的敵人就會被炸死!”

此話一出,徐爾路本能的往後退了兩步,下意識的離這些東西遠點,看到孔有德仍舊若無其事的在哪看着,才勉強大着膽子上來,繼續詢問關於地雷的事情。

其實地雷這東西,大明朝早就有了。

當時孔有德跟火炮局的負責人丁文說了一下地雷的事情,結果這貨居然知道怎麼做,搞得孔有德也是有些驚奇,隨即跟他交談了一番,才發現,早在大明初年,就有用地雷作戰的例子。

那個時候的地雷結構比較簡單,多爲石殼,內裝火藥,插入引信後密封埋於地下,並加以僞裝,在機匣中安置一套傳動機構,當敵人踏動機索時,匣中的墜石下落,引起地雷爆炸,還有利用一條引信控制爆炸的羣發雷。

得知那個時候就有觸發型地雷的時候,孔有德震驚的無以復加,那可是明朝初年啊,居然都有觸發型地雷了。

早在建文二年的時候,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建文帝朱允炆派大將軍李景隆率領六十萬大軍,號稱百萬人,進抵白溝河,謀攻燕王朱棣官邸所在地北平,也就是現在的北京。

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率領率馬步軍是十餘萬人迎戰,經過一連串的戰鬥,最終擊敗了李景隆。

據記載,在這場戰役中,燕王軍曾“藏火器地中,人馬遇之,輒爛”,也就是早期對地雷的使用了。

儘管明朝的文人都有些吹牛皮的習慣,擅長各種春秋筆法,那場戰役中,地雷的實戰效果怎麼樣先不談,但的的確確使用了地雷,而且是觸發型的地雷。

隨着時間的推移,到了明朝中後期,地雷的使用漸漸多了起來,不過主要還是在邊軍中使用,用於對付來犯的蒙古騎兵,隨着使用的增加,地雷的效果也得到了改進,而且雷殼也從石頭變成了鐵鑄。

萬曆八年,大明戰神戚繼光鎮守薊州時,曾制鋼輪火石引爆裝置“鋼輪發火”。它是在機匣中安置一套傳動機構,當敵人踏動機索時,匣中的墜石下落,帶動鋼輪轉動,與火石急劇摩擦發火,引爆地雷。

而且發展到現在,地雷的種類有十多種。按引爆方式區分,有燃發、拉發、絆發、機發等。其佈設方式,除單發雷外,還有利用一條引信控制爆炸的羣發雷,一個母雷爆炸引爆若干子雷的“子母雷”。根據作戰需要,還可將地雷設置在車上、建築物內或用動物運載地雷衝陣。

大明朝的地雷種類讓孔有德歎爲觀止,經過慎重選擇之後,孔有德最後仍舊是選定了最傳統的引線引爆,而且還是一條引線控制一枚地雷。

雖然觸發型地雷更爲便捷,埋下之後就可以不管了,但觸發率還是不太高,當時工匠們試着製造了幾十枚,用牲口去觸發,結果只有三分之一被引爆,成功率還不算很高,相關技術還不太成熟。

至於一條引線控制的羣發雷,也不大靠譜,如果在引線分路之前就熄滅了,那麼這一大片地雷得不到引爆,對防禦作戰造成的影響絕對不小,所以還是老老實實單發雷吧。

不過爲了減小工作量,孔有德的這些地雷,可不像後世戰爭中的那種小型地雷,而是超大號地雷。

每一枚地雷差不多都有兩五十斤重,除開外殼的重量,裡面一半是黑火藥,一半是各種生鏽的鐵片,石頭,瓷器碎片之類的,算起來裝藥量大概在一百斤左,算起來還是破片地雷。

儘管裡面裝的是黑火藥,比不上三硝基甲苯之類的烈性炸藥,但威力還是不容小覷的,畢竟紅衣大炮發射一次的裝藥量也纔不到三斤,卻足以將一枚十斤重的實心炮彈,打出兩公里的距離。

而且爲了防止炸膛,爲了抵抗着不到三斤火藥的威力,紅衣大炮被鑄造的足足有三千斤中,可以想象,一百斤的火藥被引爆,該有多麼的恐怖。

這樣的一枚地雷爆炸,殺傷範圍飽受估計也在十丈,而且就算再這個範圍之外,也不能避免受到影響,因爲爆炸的時候肯定會有巨大的響聲,驚天動地的巨響,甚至可能有人會因此被震得七竅流血。

而這樣的地雷,孔有德足足帶了一百二十個,耗費了足足一萬多斤的火藥,不過這些對孔有德來說並不算什麼,當初拿下登州的時候,兵仗局庫存的火藥就有兩萬多斤。

而且後來平山兵工程成立之後,孔有德對火藥局的投入更多,原料方面也不是問題,至少還能生產各四五萬斤的火藥,所以生產的速度也沒有停下來,儘管一直在打仗,但現在的庫存已經有三萬多斤了,經得起這麼耗費。

明軍有至少三萬五千人,一旦展開進攻,那就不是一面城牆的事情了,肯定是四面同時圍攻,所以這一百二十枚地雷,將會平均分配到四個方向。

而且分佈也很有講究,呈扇形分佈兩排,一排十二枚,剩下的六枚,則被安排早靠近城門的位置,差不多十五丈,等到敵人聚集到城門的時候,六枚地雷一起引爆,敵人必然損傷慘重。

而且這個距離還是經過試驗的,當初第一批地雷製造出來,黎賢能就按照孔有德的命令,運送一批到黃縣,然後進行試爆,發現十五丈的位置剛好好,如果在近一些,就會對城牆造成影響。

每安放好一枚地雷,就有士兵在後方打一條通道,用於掩埋引線,因爲擔心引線被泥土中的水分弄潮溼而無法引燃,孔有德特地讓人看了很多竹子,將內部的竹節打通,然後引線從中穿過,一直連接到城牆外面。

第841章 四面合圍完成第270章 韃子第三十八章 山東巡按王道純第277章 我們有戰船了第一百章 朱萬年送糧草第867章 輪番上陣第九十四章 費心費力的王道純第188章 釜底抽薪第522章 徐家兄弟要離開第701章 李倧的算盤第326章 如入無人之境第537章 倒黴的趙四第598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第749章 我們的援軍來了第163章 打土豪、分田地?行不通第391章 兩個難纏的對手九十六章 整編軍隊第167章 居然是劉香第455章 尚可喜大戰耿仲明第十八章 軍議第323章 炮擊到天亮第409章 一開始是拒絕的第563章 真香第790章 十六旗第149章 草孩布孩草孩第369章 響馬第775章 結盟與談判第372章 響馬的情況第337章節 兇險如斯第807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806章 戰果第750章 天策海軍加入戰鬥第466章 大澤山第139章 廣積糧,緩稱王第332章 憋屈的吳安邦第400章 成交第389章 猜疑鏈第189章 大換血第113章 註定的結局第446章 千軍萬馬一波流第686章 年終會議(上)第448章 瘋狂的敵人第818章 不費一兵一卒第356章 喝的心驚膽戰第十七章 禍事不斷第795章 炮戰第463章 歷史的慣性第669章 硬碰硬第887章 攻陷南京第410章 招遠的礦產第529章 範景文的憤怒第626章 一場表演第677章 互相傷害第296章 明朝版的坦克第525章 各懷心思第598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第691章 盟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290章 孔有德的真假第762章 孤家寡人鄭芝龍第597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697章 中原戰局第424章 震驚的衆人第614章 山東總督劉宇烈第255章 想要一個橋頭堡第802章 慘敗第206章 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第154章 揮師西征第215章 開炮!第674章 皇太極第460章 撿了大便宜第243章 殺光他們第376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863章 情況有點不對勁第314章 晚上要作戰第372章 響馬的情況第124章 姚士良之死第302章 劉遠航的賭徒心理第719章 殺了幕府人獻給大船人第742章 一海不容二主第693章 爾虞我詐第408章 調兵遣將第832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307章 進攻明軍營寨第790章 十六旗第610章 活捉祖寬第713章 兩手準備第270章 韃子第475章 談心第321章 大手筆第七十一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821章 決戰開始第144章 一石二鳥第757章 招降鄭芝龍第172章 工匠第472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他們第680章 神話破滅第135章 銀子藏在哪第210章 炮戰第七十一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十五章 營嘯是如何發生的
第841章 四面合圍完成第270章 韃子第三十八章 山東巡按王道純第277章 我們有戰船了第一百章 朱萬年送糧草第867章 輪番上陣第九十四章 費心費力的王道純第188章 釜底抽薪第522章 徐家兄弟要離開第701章 李倧的算盤第326章 如入無人之境第537章 倒黴的趙四第598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第749章 我們的援軍來了第163章 打土豪、分田地?行不通第391章 兩個難纏的對手九十六章 整編軍隊第167章 居然是劉香第455章 尚可喜大戰耿仲明第十八章 軍議第323章 炮擊到天亮第409章 一開始是拒絕的第563章 真香第790章 十六旗第149章 草孩布孩草孩第369章 響馬第775章 結盟與談判第372章 響馬的情況第337章節 兇險如斯第807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806章 戰果第750章 天策海軍加入戰鬥第466章 大澤山第139章 廣積糧,緩稱王第332章 憋屈的吳安邦第400章 成交第389章 猜疑鏈第189章 大換血第113章 註定的結局第446章 千軍萬馬一波流第686章 年終會議(上)第448章 瘋狂的敵人第818章 不費一兵一卒第356章 喝的心驚膽戰第十七章 禍事不斷第795章 炮戰第463章 歷史的慣性第669章 硬碰硬第887章 攻陷南京第410章 招遠的礦產第529章 範景文的憤怒第626章 一場表演第677章 互相傷害第296章 明朝版的坦克第525章 各懷心思第598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第691章 盟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290章 孔有德的真假第762章 孤家寡人鄭芝龍第597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697章 中原戰局第424章 震驚的衆人第614章 山東總督劉宇烈第255章 想要一個橋頭堡第802章 慘敗第206章 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第154章 揮師西征第215章 開炮!第674章 皇太極第460章 撿了大便宜第243章 殺光他們第376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863章 情況有點不對勁第314章 晚上要作戰第372章 響馬的情況第124章 姚士良之死第302章 劉遠航的賭徒心理第719章 殺了幕府人獻給大船人第742章 一海不容二主第693章 爾虞我詐第408章 調兵遣將第832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307章 進攻明軍營寨第790章 十六旗第610章 活捉祖寬第713章 兩手準備第270章 韃子第475章 談心第321章 大手筆第七十一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821章 決戰開始第144章 一石二鳥第757章 招降鄭芝龍第172章 工匠第472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他們第680章 神話破滅第135章 銀子藏在哪第210章 炮戰第七十一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十五章 營嘯是如何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