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章 猛攻潼關

沉悶厚重的巨大撞擊聲中,這100枚烏黑的32斤鐵彈,彷彿長了眼睛一般,以均勻分佈的狀態,狠狠地打中了整個東面城牆。

整個潼關城的東面城牆,瞬間出現近一百個大洞,每個大洞邊緣,粗大破裂的紋線密如蛛網,肆無忌憚地向擊圍蔓延,大片的城牆磚塊飛濺裂開,一片塵霧瀰漫,整個東面城牆,象得了哮喘病一般在劇烈的顫抖。

在東面城牆上,大批被震得耳朵、眼睛、鼻孔嘴巴一齊流血的李過部士兵,人人都被震得氣血翻涌,眼前被紛揚嗆鼻的塵霧所籠罩,而腳下的城牆則在打擺子一樣劇烈地晃動,有近百名站腳不穩的左軍士兵,更是有如狂風吹起的破葉一般,慘叫着從城牆上掉了下來,隨即摔成肉餅。

唐軍這次凌厲的重炮齊射,竟讓潼關城的東面城牆,瞬間陷入不小的混亂。

那些有過戰場經驗的左軍士兵,情況還好,還能勉強支持。只是那些大批被震得口鼻流血,一頭一臉都是塵灰的男女青壯,全無作戰經驗的他們,驚恐地大叫着,掉頭從城牆馬道上,扭頭逃跑而去。

“不許跑!快給老子回來,繼續守住城牆!有違軍令者,格殺勿論!”

被洶涌的沙塵氣浪衝擊,一身塵土發須散亂的李過,有如從沙漠中剛走出來一般,模樣極其狼狽。

他劇烈咳嗽着,扶着城牆堞垛站起,衝着狂逃而去的那些順軍士兵,嘶聲厲吼,以阻亂勢。只是在這一片混亂中,雖然他聲嘶力竭地高喊,卻效果不大。

一名已然被震得雙耳失聰的男性青壯,哀嚎從李過身邊跑過,完全沒聽到這位潼關城最高長官的警告。

“混蛋,不許跑!”

李過又氣又怒,他刷地抽出鋒利寶劍,一聲怒喝,狠狠一劍刺去,將這個逃跑的傢伙,從背後到前胸,捅了個大窟窿,這個逃跑的青壯,身體搖晃了一下,便從城牆上倒栽下去,摔得一攤肉餅。

好不容易,在李過及他的一衆護衛,接連砍殺了七八人後,這些被打蒙的順軍,才重新穩定下來,逃跑者膽顫心驚地重回崗位,整個東面城牆上的局面,才稍稍穩定。

而在這時,那些剛剛打完第一輪齊射的唐軍炮手們,已又在清膛、裝藥、填彈,爲下一輪射擊作準備。

李過牙關緊咬,心頭的憤怒無以復加,他眼睛一轉,隨即下令:“放下吊橋,全體騎兵立即出城衝擊,務必將唐軍炮手全部斬殺!讓他們的大炮變成啞炮,死炮!”

“得令!”

很快,城中四千精騎,在放下東門吊橋打開城門後,便鼓譟着一齊衝出城去。

這四千名騎兵剛剛過了吊橋,他們便聽到,身後又是轟的一聲響起。

有騎兵下意識回頭一看,卻見吊橋正被城頭軍兵奮力拉起,而城門早已是緊緊關上。

一時間,全體騎兵臉上,皆滿是蕭然落寞之色。

他們知道,李過這般做,已是決然把他們當成棄子使用,只要他們率軍一出城,便是隻有戰死沙場一條路可走了。

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就是軍人的宿命吧。

而見得出城的順軍騎兵,在出城之際,呈現出躊躇無奈之態,李過心下亦是不忍,他狠狠地咬了咬牙,雙眼已是血紅。

“各位兄弟,速速上前,只要斬殺那些唐軍炮手,本將一定不會虧待了大家,你們回來後,本將軍親自給你們慶功!”李過在城頭,衝着這一衆騎兵厲聲高喊道。

聽到主將的這番鼓勵,出城的騎兵也皆知道,自已現在,除了拼死前去殺掉那一衆唐軍炮手外,再無他路可走了。

可悲啊,李過這番虛假成份極多的話語,自已除了相信,還能如何呢。

畢竟,軍律難違,抗命不從者,皆是要被立刻處死。於是,他們齊聲發出野獸般的喝喊,隨即猛磕馬肚,向着遠處的唐軍炮陣,縱馬前衝。

馬蹄隆隆,塵土飛揚,在這個初春的料峭清晨,順軍騎兵縱馬疾馳,有如離弦之箭一般,射向唐軍的炮陣。

八百步!

六百步!

三百步!

在縱到至約離那一排唐軍火炮只有三百來步時,一衆順軍騎兵迅速散開成一排直線,每個人眼中,都是早已看好了自已前面要斬殺的唐軍炮手,一邊拿出弓箭瞄準,一邊愈奮力地猛磕馬肚,疾速前衝。

弓箭的有效攻擊距離爲六十步,所以他們要加快速度,衝到這個距離,讓那些唐軍炮手,好好嚐嚐疾弓重箭的威力。

“衝啊,衝過去,把這些唐軍炮手全部射殺!”

越跑越近後,一衆順軍騎兵,有如一羣瘋狂野獸一般地大聲吼叫,隆隆馬蹄聲裡,這些掂弓搭箭的順軍騎兵,向對面的唐軍炮手,紛紛拉滿了弓弦。

可以預料的是,只要跑進射程之內,這些唐軍炮手,斷然從順軍的重箭下逃得性命。

讓這些順軍騎兵沒想到的是,在這看似一片順利之時,一個意外卻發生了。

所有的順軍騎兵都清楚看到,這些唐軍炮手有如一羣被老鷹追攆的兔子一般,掉頭向後面逃去,而在他們的後面,卻出現了密密的一排火銃手。

準確地說,是兩排四千多人的火銃手,因爲一排站着,一排跪立着,身披着燒得滋滋作響的火繩,手持裝填好的火銃,迅速地作好了瞄準姿勢,整個陣伍從頭看不到尾,已是完全佈滿了整個潼關外部的空餘地塊。

此時,在城頭用千里鏡觀察的李過,他那淺褐色的瞳孔,頓時驚恐地收縮成一點。

靠!唐軍陣中,竟然還有如此之多的火銃手,這下,咱們這散成一排的騎兵,豈不成徹底成了捱打的靶子?!

這簡直是讓人屠殺的節奏!

“快!鳴金,速速鳴金,讓他們回來!”

在李過嘶聲大喊之際,對面的唐軍陣上,隨着一名隊長模樣的人一聲大喊,手下令旗猛地下揮,或站或跪的兩排火銃手,那四千杆火銃,頓時一同打響。

“砰砰砰砰!。。。。。”

綿密有爆豆的火銃聲,劇烈地響起,從銃口飄起的餘焰,組成了兩道鮮黃而刺目的火線,大片大片的嗆鼻而厚重的白霧涌起,瞬間將整個唐軍陣前變成了一片人間仙境。

四千杆火銃,有三千六百杆打響,這三千六百顆三錢重的細小鉛彈,組成一道密密麻麻的死亡雨幕,向正狂奔而來的順軍騎兵,呼嘯着對衝而去。

李過從千里鏡中,可以清楚看到,這呼嘯而去的鉛彈雨,將對面衝來的順軍騎兵,或人或馬,射了個正着。

起碼有近五六百名順軍騎兵,在開火的一瞬間,紛紛中彈,騎兵的慘叫與馬匹的悲鳴混合在一起,有如死神的歡笑。順軍騎兵人仰馬翻,整個向前衝擊的騎兵軍陣,瞬間陷入混亂與崩潰。

直到這時,順軍的鳴金之聲才噹噹的響起,可嘆爲時晚矣。

就在剩餘的三千餘名順軍騎兵,紛紛慌亂地拔馬回逃之際,唐軍的第二輪射擊,又開始了。

又是四百多名順軍騎兵,哀嚎着滾下馬來,死傷一片。

僅剩的不足三千名的順軍騎兵,已魂膽俱裂,有如無頭蒼蠅一般,在野外四下亂竄。

就在這時,三千名唐軍飛鷂子輕騎,有如猛虎出山,寶劍出匣,向這散亂一片的七百餘騎順軍騎兵猛撲而去。

一場毫無懸念的追殺,近乎是是徹底的屠殺,馬蹄隆隆,刀砍槍刺,順軍騎兵紛紛慘叫而亡,幾乎沒有招架之力。

最終,只有不足千騎的順軍騎兵,總算在唐軍的刀鋒下逃得性命,已被打得蒙了頭的他們,在野外亂竄了一陣後,才急急地拔轉馬頭,竄回東門入城。

而在東門外的唐軍騎兵,在大獲全勝後,倒也沒有再進一步朝潼關城門追擊,而是放任他們自去,便鼓譟而返。

在東門城頭,用千里鏡看清了這悲慘一幕的李過,心頭的痛疼,簡直有如刀割。

好麼,自已的騎兵這番出擊,竟是一名唐軍炮手也未殺到,便全部報銷在潼關城外,他孃的,這根本不是戰鬥,而是一場屠殺!

唐軍如此悍銳冷酷,組織森嚴精密,自已這些手下兵馬,雖尚有足夠數量,但真的是唐軍的對手麼?

想到這裡,李過感覺自已,從頭冷到腳。

而見到出擊的順軍潰滅,正在東面唐軍陣後,押陣的主帥唐軍第一鎮鎮長田威的臉上,閃過一絲冷酷而得意的笑容。

哼,順軍的這般伎倆,他早已在作戰計劃中作過相應安排,對付他們這場出城突擊,可謂已是手到擒來。

在見到殘餘的順軍騎兵,有如嚇掉了魂的小兔子一般逃回城中後,他心下莫名得意,隨即冷冷下令:“順軍騎兵已滅,繼續火炮攻城。”

“得令!”

那名唐軍火炮指揮隊長,手中的紅旗,又高高舉起。

”預備!“

”放!“

“砰!”

“砰!”

“砰!”

“砰!”

……

又是一百枚烏黑的32斤鐵彈呼嘯而至,震耳欲聾的發炮聲裡,城牆上碎磚如雨紛飛,嗆鼻的塵霧漫天飛起。

很快,在唐軍這一百門重型龍擊炮整整打放了十二輪,到達使用極限後,整個東面城牆上,遍佈密密麻麻的蛛網裂縫,整個牆體的破損程度,達到了一個觸目驚心的程度,有如一個瀕死的病人在垂死掙扎

包括李過在內的全體防守順軍,皆感覺到,腳下的城牆,在更加劇烈地來回搖晃,又有多達上百名來不及下趴或扶穩的順軍士兵,被震得慘叫着從城牆上掉了下來。大片垮塌的雉堞,也被震得從城牆下,四分五裂地砸落,這些震脫的雉堞,從這麼高的位置砸下來,立刻散成碎片,將那些被震落的順軍,無論死活,統統掩埋在一起。

還有城上擺放的幾門零散火炮,也象被震飛的玩具一樣,四處亂拋,從城牆上摔飛而去,隨即在地上摔得一堆廢銅爛鐵。

在唐軍的重型龍擊炮猛烈轟擊下,潼關城,這座千年雄關,這座自明朝初年成立潼關衛起,就精心修造的城牆,亦與內地州府一樣,至少在外表上,亦同樣被唐軍的龍擊炮轟得慘不忍睹。

被唐軍接連沉重打擊後的順軍守兵,頓時陷入了比第一次炮擊時更加嚴重的混亂。

在這樣凌厲至極的狂暴之力下,在這樣人力根本無從抗拒的絕對死亡面前,所有的東面城牆的順軍,饒是久以戰陣之輩,亦是信心被嚴重摧殘,原本就不高的士氣,頓時降到幾不可爲的程度。

而那些被強徵而來的守城青壯,早已皆是破膽,很多人瘋狂地嚎叫着,立刻丟了武器逃命。

這時,根本不需要有人動員,不知是誰發了一喊,他們就立刻丟了崗位,哀嚎着衝下城牆馬道,瘋狂逃命而去。

雖然潼關城頭一片混亂,且這潼關城牆嚴重受損,但其堅固程度,卻依然十分可觀。

這是因爲,這潼關城牆,雖也是採用與其他漢地城池一樣的構造,即內城夯土,下墊青石的方式,但它的外牆上,爲了防備堅固,全部是採用一塊塊堅硬青色的條石,先內貼一層,外面再行包築青磚,也就是說,這潼關城牆,相當於是包了兩層外牆結構,這樣的構造,可比內地城池那樣的只包了一層的青磚方式,要更加堅固。

除此之外,這潼關城牆,還特別設計成城牆下粗上細的模式,整個牆面呈略爲傾角狀,從而讓炮擊的鐵彈,不能很好的正面發力,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減輕了對城牆的損害。另外,諸如突前馬面等加固手段,也全部採用。故而整個城池的防禦力,比內地的城池與關隘要堅固得多。

整個東面城牆,愈發破損,外型猙獰,崩角垮漏之處四處可見,卻依然勉強支撐,沒有垮塌。

而在這時,在唐軍陣中的那一百龍擊炮,則是門門炮身發紅,每門龍擊炮的炮管,都是紅光豔豔,有一種妖異的美感。炮手們用溼布擦拭時,大團的水霧,混合着嗆鼻的火藥味們,滋滋叫着騰空而起,嗆得一衆炮手連連咳嗽。

主帥田威,見到已方火炮終於在這12輪打響後,到了快炸膛的邊緣,潼關卻依然沒有太大損毀,不由得也是一聲輕嘆。

好一座堅固無比的千年雄關啊!

第六百七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徵南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六十六章 獨特優惠第六百二十章 何人可去和談第一百一十八章 首級交易(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七百四十六章 脣亡齒寒 重兵往救第三百二十一章 無奈之降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憂思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九百四十八章 反目成仇,叛軍來攻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六百八十六章 迫旨發兵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鎮遠堡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九十二章 聚殲第十一章 酒樓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馬鈴薯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第六百四十章 一招疏漏,後患無窮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六百九十四章 黃得功來援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二百零四章 鄭彩來訪第五百零二章 沉着應對第八百二十章 速攻偃城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五百六十八章 妥善安排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濟州島第二百六十八章 登州規劃第八百四十一章 夢破緬甸第七百九十五章 兩倍迎敵第四百二十九章,馬京達努的滅亡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軍突至,準軍大潰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四百七十七章 帝陵是凶地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賊將東攻,奈何?第一百五十七章 壯闊規劃第六百四十章 一招疏漏,後患無窮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籬下,定居親漂辛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二百六十九章 謀逆弒上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面圍擊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關第三百六十二章 第四次入關第四十七章 崇禎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第二百一十六章 挖心狂魔第四百五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六百八十六章 迫旨發兵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一百零一章 鎮壓第三百六十二章 第四次入關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危局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七百五十七章 如何收拾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二百八十章 一針見血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三百零九章 初到彰化第五百九十三章 殺俘迫降第三百八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六百七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六百七十一章 失意東南,得意西北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三百八十一章 山東局勢第八十四章 巡撫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四百七十九章 術士的復仇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遺囑第七百九十二章 脣亡齒寒,入援莫氏第八百二十章 速攻偃城
第六百七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徵南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六十六章 獨特優惠第六百二十章 何人可去和談第一百一十八章 首級交易(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七百四十六章 脣亡齒寒 重兵往救第三百二十一章 無奈之降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憂思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九百四十八章 反目成仇,叛軍來攻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六百八十六章 迫旨發兵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鎮遠堡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九十二章 聚殲第十一章 酒樓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馬鈴薯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第六百四十章 一招疏漏,後患無窮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六百九十四章 黃得功來援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二百零四章 鄭彩來訪第五百零二章 沉着應對第八百二十章 速攻偃城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五百六十八章 妥善安排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濟州島第二百六十八章 登州規劃第八百四十一章 夢破緬甸第七百九十五章 兩倍迎敵第四百二十九章,馬京達努的滅亡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軍突至,準軍大潰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四百七十七章 帝陵是凶地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賊將東攻,奈何?第一百五十七章 壯闊規劃第六百四十章 一招疏漏,後患無窮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籬下,定居親漂辛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二百六十九章 謀逆弒上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面圍擊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關第三百六十二章 第四次入關第四十七章 崇禎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第二百一十六章 挖心狂魔第四百五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六百八十六章 迫旨發兵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一百零一章 鎮壓第三百六十二章 第四次入關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危局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七百五十七章 如何收拾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二百八十章 一針見血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三百零九章 初到彰化第五百九十三章 殺俘迫降第三百八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六百七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六百七十一章 失意東南,得意西北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三百八十一章 山東局勢第八十四章 巡撫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四百七十九章 術士的復仇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遺囑第七百九十二章 脣亡齒寒,入援莫氏第八百二十章 速攻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