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決戰(13)關於未來

近代軍事改革源自北洋新軍,隨着北洋新政,各省差不多都有自己的軍事速成系統。方劍雄的體系除外,在此前,最成功的要屬北洋的保定軍校了。

中國的現狀就是擺在這的,手裡也只有這麼一副爛牌。說起來,還要感謝滿清的所謂新政,很是培養了一些新型知識分子。可惜,這些新型知識分子,大多數都站在了滿清的對立面,出去開了眼界的年輕人,回來之後有幾個能對現狀滿意的?

“軍事教育要抓緊了,不然建成多少有戰鬥力的軍隊都是空話。軍校建設,分爲兩個級別。連長以下的軍官學校,可以分廣州、武漢、保定,三個地方同時辦學培養。蕪湖陸軍大學,屬於高一級的學校,今後凡是從陸大畢業的,才具備進入總參的資格。”

方劍雄這個想法,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早有盤算。兔子那套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的辦法,傑出的軍官都是拿人命堆出來的。對於掌握政權的一方而言,這個路子出來的軍官固然是很能打仗,但是就執政者而言,這是不教而誅,明顯不可取。

“軍事上的事情,百里兄多多費心。軍隊國家化,這是大勢所趨。各省的講武堂,我看可以有選擇的保留,作爲最低一級的軍事培訓機構,向高一級的軍事院校輸送生員。軍隊建設關係到未來一百年國家的安危,在當今世界的叢林法則之下。沒有一支具有強大戰鬥力的軍隊,國家利益就是一句空話。百里兄,任重而道遠啊!”方劍雄朝蔣方震一拱手,又說了一句,這一次語氣變的更爲鄭重。

提起軍隊建設,蔣方震便道:“這是分內的事情,不過扶國提醒我了。我國地域遼闊。鄰國衆多,如何有效的佈置兵力,並控制得當。這是一個問題。以前沒條件想這個,不久的將來,這個問題還是要擺在桌面上的。”

唔。這個問題算是有點爲難方劍雄了。德國日本這些國家比較小,不存在這個問題。美國基本沒有外敵,也不存在這個問題,要不美國怎麼才那麼點兵力呢。唯一可以借鑑的,就是俄國了。

方劍雄稍稍想了一下,覺得還是山寨一下道:“我看可以採取大軍區制度。每個省設一個小軍區,全國大致可以分爲七到八個大軍區。這個事情總參先那出一個構想來,慢慢的完善就是了。反正也不急在這一會。”

兩人就這個問題,進行了一些探討。這是蔣方震刻意而爲,方劍雄把山寨版的大致模型說了一下。最後強調:“西方任何好的東西,我們都要學習,但是在運用的過程中,要考慮到中國的實際情況。有的可以照搬,有的要取其善者。”

徐世昌來的極爲低調。只是帶了兩個隨從而已。如此低調,無非是想留夠周旋餘地。即便談成了條件,還得要袁世凱定奪。希望慰亭能撐到談判結束,能有一個體面的收場。徐世昌深知袁世凱,知道他的心思。從表面上來看,袁世凱爲人謙和。實際上心裡傲氣的很,能放在眼裡的人不多。袁世凱經營北洋多年,練就的北洋精兵尚且不能在戰場上戰勝對手,換一個人還能比老袁做的更好麼?按照一些人的心思,北洋還有不少地盤,還可以堅持。

實際上袁世凱心裡很清楚,北洋精銳部隊就那麼些,輪番上陣都讓人收拾了一遍。最精銳的第三師,在濟南城外投降了,還有什麼好說的?歷史上揹負了無數罵名的袁世凱,又有誰去記得,袁世凱也曾經爲這個國家做了不少好事。(老斷沒有爲袁世凱翻案的意思,只是每每閱讀史料,不免感慨。國人黑某個人的時候,那真是打翻在地,再踩上一萬隻腳。)

車到漢口,窗外是個好天氣,冬天午後的太陽很好,徐世昌的心情並沒有因爲好天氣而有所好轉。作爲北洋的一員,深知此番來漢,回去後誰知道會背上多說昔日同僚冠以的罵名。可惜這個總是要有人來做的,不然等方劍雄的軍隊打到北京,結果只能更糟糕。

來的低調,接站的孫寶琦也很低調,一輛轎車安靜的停在站門口的邊上。徐世昌剛下車,就被一個看着像閒漢的人攔住笑問:“是北京來的徐先生麼?”

徐世昌身後的隨從面露緊張,各自伸手在腰。下意識的上前要隔開兩人時,徐世昌擺手示意後,拱手道:“正是徐某,可是慕韓兄派來的人。”

來人微微一笑道:“請跟我來就是。”徐世昌猶豫了一下,跟着出了車站,看見車邊上站着的孫寶琦正在遙遙拱手,連忙上前拱手道:“多謝慕韓兄,此情……。”

孫寶琦一擡手:“菊人,先彆着急謝我,待我聽了你的來意再說不遲。”

徐世昌一臉的苦笑,搖搖頭道:“那好,先上車再說。”兩人次第上車,開動之後,徐世昌看了一眼前面的司機,孫寶琦面不改色。徐世昌這才道:“慕韓,慰亭的身子,怕是不行了。我這次來,慰亭的意思,是想給北洋的老兄弟們謀一個體面的下場。來之前,朱爾典表示,英、法、俄、日四國,願意出兵干涉。慰亭沒鬆這個口,這是怕留下千古罵名呢。”

“慰亭這是要下野麼?”孫寶琦心裡吃驚,面上卻是很平靜的反問。一直以爲,以袁世凱的性格,即便是戰場上不利,也不會如此簡單的收場。至於袁世凱的身體問題,孫寶琦更願意相信,袁世凱這是一招緩兵之計。

“慕韓,你是在懷疑這是緩兵之計吧?”都是老狐狸,徐世昌很自然的知道對方怎麼想。提問之餘,多少有點嘲諷的意味,最後一個“吧”字卻有不自覺的帶出來悲涼。

“慰亭的身子,真的不行了麼?”這一次孫寶琦不是在質疑了,濃濃的關切帶出來。不管怎麼說,孫寶琦對袁世凱怨氣再大,兩人之間的矛盾也不是不可調和的。要不歷史上孫寶琦也不會有機會再次出山,在北洋政府裡擔任要職。

“我親眼看見慰亭吐血,估計是真的撐不了多久了。北洋沒了慰亭,戰場上又吃了敗仗,拿什麼來討價還價。這一次慰亭是真的想謀一個體面的收場。”徐世昌說到這裡,眼眶已經紅了,擡手擦了擦眼角又道:“眼下北洋人心思動,偌大的基業,怎麼說敗就敗了呢?”

章士釗終於坐在了方劍雄的對面,四平八穩。倒是對面的方劍雄顯得有點不安分,身子微微的扭動,好像有蝨子在身上咬似的。

這麼說吧,方劍雄是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蜜水”裡頭泡大的孩子。自然是讀過某文豪的大作,自然也知道面前這一位是文豪筆下的“落水狗。”有趣的是,方劍雄還真的讀過一些書,提到過關於周樹人與章士釗之間鬥爭的書。

這麼說吧,歷史上兩人之間的鬥爭,是一個希望學生在學校裡好好讀書的官員,與一個希望並煽動學生起來革命的老師之間的較量。鬥爭的結果,章士釗選擇了隱退。

更有趣的是,領導學生運動的兩位先生,陳、李二者與章士釗之間的友誼,按照某位越南領袖的話說:“同志加兄弟”的關係。

因爲《甲寅》一書,民國初期,章士釗被譽爲思想界的先驅。而不是什麼所謂的“落水狗”,時人大概只有周文豪和那些對章士釗有偏見的人,纔會這麼稱呼他。

看着這個消瘦的三十出頭的男子,方劍雄很難將他與所謂的“鎮壓女子師大學生運動、813慘案參與者之一”聯繫起來。這是章士釗最大的兩件罪名,並且被人反覆的提起。於是很多事情被人刻意遺忘了,比如章士釗營救過李大釗,又比如當時的女子師大校長楊蔭榆先生,後來回到蘇州,抗戰期間爲救女學生,被日本兵推下河淹死了。

“回過頭來看,一切的一切,都因爲政治需要。大概這就是歷史的來由,所以歷史不需要真相。真相是用來打臉的。”方劍雄頭一回如此的失禮,見了來客之後,久久不語。

章士釗也不說話,兩人對坐無語,似乎是在比耐心。實際上這個時候的方劍雄,腦子裡想的全是一些亂七八糟的,上文與章士釗的內容。讀過不少雜書的方劍雄,更願意相信,真正愛護學生的應該是眼前這一位看上去相貌並不偉岸的章士釗。反而歷史上那些高大的背影,有一些是值得推敲的。

任何脫離了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所謂主義,歷史證明都是極其混蛋的!

“先生何不去南京?”方劍雄終於開口了,說完就有點後悔了。這話,多少有點不客氣。

“黨人不學,妄言革命,將來禍發不可收拾,功罪必不相償。”出乎預料的是,章士釗極爲淡定的回了一句,方劍雄聽了之後,對照一下歷史,一身是汗。

第十二章 座談會(下)第六十六章 泗水案(中)第二百五十四章 雙刃劍第四章 奇士韓衍(下)第四十四章 勤務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圍城(5)閻老西第五十五章上海灘(八)第一百九十一章 雷霆(中)第一百六十八章亮點第一百十九章雷霆(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春天第一百二十四章 決戰(5)盤外招第一百六十五章 反擊風雷(中)第二百三十一章第六十七章 1909第七十四章 京漢線之戰(十四)汝河鏖兵第十二章 被坑拜師第七十四章衆目所指第十四章 三方談不攏第二百四十一章第六十九章 聯合?第四十八章上海灘(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北斗迴歸第一百七十八章出手不凡第十三章 強硬反擊第二百二十八章對決第五十七章 唯一的渠道第八十一章 國民黨的“可趁之機”第一百八十三章戰術欺騙(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蛋糕(下)第一百三十五章“中曰一定要友好”第一百零四章擴張(十)硬着頭皮也要打第十九章 榨取最大的利益第一百一十五章以我爲主(五)第四十八章上海灘(一)第十六章 東征、北伐(五)第二百六十一章 兩面要好處(1)第一百五十九章 反擊策略第二百一十章 海軍的姿態第二百七十七章 經略東北(2)第一百二十章中亞風雲(5)鋼鐵洪流(1)第一百三十七章 總有意外第五十六章 德國貴客深夜至第一百六十章第二百二十九章宿命!你死我活!第七十五章方某,不承認!第五十七章 南北議和(四)欲和不能第八十八章 酒會第一百八十五章 快速果決的外圍清掃戰第二百一十八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上)第六十五章 時光飛躍第二百八十章 經略東北(5)開幕第一百一十五章擴張(二十一)開啓新時代第二百二十三章難產的作戰計劃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哭泣的法蘭西第一百三十二章 軍備泥沼第六章 和平將軍第四十五章 辯論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陰雲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模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幹啥去了第一百三十九章訪談第八章誰是演習的主角?(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蔡松坡(下)第一百一十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下)第六十四章整編大幕啓動第十章 聯手第九鎮(下)第六章 歸來者第一百零六章 青黴素第一百五十二章 海軍的魂第八十四章第三十七章後勤命脈(2)第一百四十五章 特區第七十二章 蹣跚的腳步第九十章 各行其道(十)第三十二章 貌似屈就第三百一十三章 聯合干涉第一百二十七章 敗的不冤第八十六章 各行其道(六)順我者昌第一百四十二章 圍城(5)閻老西第四十五章 躍馬中原(一)激戰第一百零五章擴張(十一)上門採購第八十八章 各行其道(八)第三百二十三章 利益永恆第一百三十九章 圍城(2)萬餘匪至第一百三十七章 總有意外第二百三十七章 自信第一百七十九章要做遊戲規則的制定者第二百七十四章 四不像?第九十二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第一百九十八章必須堅守的城市第八十章京漢線之戰(二十)北洋來人第七十四章辛亥年(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一百七十八章 都不一樣了!第一百五十七章突襲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事不斷的一年第一百七十八章出手不凡
第十二章 座談會(下)第六十六章 泗水案(中)第二百五十四章 雙刃劍第四章 奇士韓衍(下)第四十四章 勤務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圍城(5)閻老西第五十五章上海灘(八)第一百九十一章 雷霆(中)第一百六十八章亮點第一百十九章雷霆(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春天第一百二十四章 決戰(5)盤外招第一百六十五章 反擊風雷(中)第二百三十一章第六十七章 1909第七十四章 京漢線之戰(十四)汝河鏖兵第十二章 被坑拜師第七十四章衆目所指第十四章 三方談不攏第二百四十一章第六十九章 聯合?第四十八章上海灘(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北斗迴歸第一百七十八章出手不凡第十三章 強硬反擊第二百二十八章對決第五十七章 唯一的渠道第八十一章 國民黨的“可趁之機”第一百八十三章戰術欺騙(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蛋糕(下)第一百三十五章“中曰一定要友好”第一百零四章擴張(十)硬着頭皮也要打第十九章 榨取最大的利益第一百一十五章以我爲主(五)第四十八章上海灘(一)第十六章 東征、北伐(五)第二百六十一章 兩面要好處(1)第一百五十九章 反擊策略第二百一十章 海軍的姿態第二百七十七章 經略東北(2)第一百二十章中亞風雲(5)鋼鐵洪流(1)第一百三十七章 總有意外第五十六章 德國貴客深夜至第一百六十章第二百二十九章宿命!你死我活!第七十五章方某,不承認!第五十七章 南北議和(四)欲和不能第八十八章 酒會第一百八十五章 快速果決的外圍清掃戰第二百一十八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上)第六十五章 時光飛躍第二百八十章 經略東北(5)開幕第一百一十五章擴張(二十一)開啓新時代第二百二十三章難產的作戰計劃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哭泣的法蘭西第一百三十二章 軍備泥沼第六章 和平將軍第四十五章 辯論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陰雲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模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幹啥去了第一百三十九章訪談第八章誰是演習的主角?(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蔡松坡(下)第一百一十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下)第六十四章整編大幕啓動第十章 聯手第九鎮(下)第六章 歸來者第一百零六章 青黴素第一百五十二章 海軍的魂第八十四章第三十七章後勤命脈(2)第一百四十五章 特區第七十二章 蹣跚的腳步第九十章 各行其道(十)第三十二章 貌似屈就第三百一十三章 聯合干涉第一百二十七章 敗的不冤第八十六章 各行其道(六)順我者昌第一百四十二章 圍城(5)閻老西第四十五章 躍馬中原(一)激戰第一百零五章擴張(十一)上門採購第八十八章 各行其道(八)第三百二十三章 利益永恆第一百三十九章 圍城(2)萬餘匪至第一百三十七章 總有意外第二百三十七章 自信第一百七十九章要做遊戲規則的制定者第二百七十四章 四不像?第九十二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第一百九十八章必須堅守的城市第八十章京漢線之戰(二十)北洋來人第七十四章辛亥年(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一百七十八章 都不一樣了!第一百五十七章突襲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事不斷的一年第一百七十八章出手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