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扮作商隊

九月二十一日,我們就趕到了大陳國的都城升龍。

陳叔明將我們安頓好之後,第二天直接入宮去見他的弟弟陳裕宗。說是去陽城堡營救偰老爺子之事,待他和弟弟商議之後,再來安排,讓我們安心在升龍休整幾天。

近兩個月的行程,也確實把我們累壞了。休息了兩天之後,陳叔明親自帶我們在升龍好好轉了轉。

雖然這升龍比不上元大都繁華,甚至比應天都差了一大截。但好歹也是大陳國的都城,又加上一番異域風情,我們一連轉了三天,纔算是消除了新鮮感。

щшш ▲тt kán ▲c○

陳叔明是一邊陪着我們玩耍,一邊跟我們談起了去陽城堡營救偰老爺子之事。

他的弟弟陳裕宗聽說了他此次元大都之行所經歷的坎坷,對他也是好好撫慰了一番。對於我們去陽城堡之事,陳裕宗也是十分支持。

但陳裕宗還是提出了一個條件,此次派往陽城堡的人,全部扮作普通商人,不得顯露出他們的真正身份。即使在大陳國境內也是如此。

對於此次去陽城堡的具體人選,陳裕宗讓他的哥哥陳叔明自己在軍中隨便挑選,定好出發的日期之後,他親自設宴爲我們送行。

看來這陳裕宗也算不錯,知道了我與陳叔明之間的關係,以及我們的仗義相助,對我們也是格外尊敬。

至於他提到的那個條件,站在他們的角度也可以理解。

畢竟是在大元朝的地盤上救人,那肯定不能以他們陳國官方的身份出現。不然事情鬧大了,就搞成了宗主國與藩屬國之間的糾紛了。

至於這去陽城堡的人選,陳叔明大致也有個數。至於具體去多少人,要些什麼人,他還是想跟我一起商量。

我一直堅信一句話“兵貴精不貴多”,所以此行的人數我想控制在三十人左右。

本來此去陽城堡一行,我們自己得去七個人。也就是說大陳國只需要派出二十多人即可。

陳叔明也明白我的意思,他說此次他們這邊就派出三十人。加上我們七人,正好三十七人,扮作一個普通商隊也挺合適的。

我一想,三十人就三十人吧。人要是派少了,陳叔明心中肯定也爲我們擔心。

至於具體人選的問題,我只提了三點。

一是要有人非常熟悉從升龍到陽城堡這一段的路線,最好是有在這條線路上多次往返過的人。

因爲進入元朝地界之後,都是一些少數民族聚居之地,漢人較少,我們對當地的民俗可是不大瞭解。

二是要有熟悉這商隊運轉模式的人。假如路上遇到有人盤查,我們要能流利應對,不要被別人一問,就露了馬腳。

三是這些人要靠得住,身手要好。

聽了這三點要求,陳叔明表示這並不難,他馬上安排。待人手確定好之後,大家一起見個面,就具體事宜再進行詳細商討。

陳叔明打算娶桃兒、杏兒之事也跟他弟弟陳裕宗說過了。陳裕宗當然是沒什麼意見,只說成親之日,他親自來主持,成親之後他會冊封這二位中原女子爲王妃。

陳叔明在大陳國早已娶妻四人,但只有一人被冊封爲王妃。這次陳裕宗說要冊封桃兒、杏兒兩個爲王妃,足見他對我們的重視。

九月二十八日,陳叔明帶着四個人來見我們,說是爲我們挑選的此次去陽城堡的人。

我則立即把思淑、陳元貴他們都叫了過來,大家先互相認識一下。

陳叔明先把我們幾個一一介紹了一遍,接着就開始介紹這四個人。

第一個介紹的是一個約三十多歲的男子,皮膚黝黑、雙目銳利。此人姓阮,叫阮正倫,是陳叔明手下的一名親信軍官,也是此次去陽城堡的隊長。

第二個人也姓阮,叫阮其防。雖不是陳叔明的親信,但此人功夫不錯,是此次行動的副隊長。

第三個人姓範,叫範巨論,很年輕,才二十出頭,本是陳國禮部的一名低級官員。

正因爲年輕,所以他多次被派往大理、南寧等地與元朝當地的官員商談一些邊境貿易、共同剿匪等諸多事宜。對於雲南、廣西等地的風土人情,他是相當熟悉。

也就是說此人在大陳國算得上是一個“中國通”。當然這個“中國通”的範圍僅限於雲南、廣西兩地。此次由他當行軍嚮導,可以說是最合適不過了。

第四人姓黎,叫黎正阿,四十出頭。

這黎正阿自幼跟隨父親在大陳國與元朝的邊界做些生意。主要是倒騰一些大陳國的熱帶水果到雲南、廣西一帶,從元朝境內又倒騰回一些優質的茶葉、藥材、布匹等,來回賺取差價。

三年前,他在邊境做生意期間結識了範巨論,二人成了好友。

此次陳叔明要物色一個熟悉邊境貿易及商隊運作的人員,範巨論便向陳叔明推薦了黎正阿。

介紹完這四個人的基本情況之後,我對這些人還是相當滿意的。

接下來,範巨論和黎正阿二人對此行的路線作了一些初步介紹。

進入元朝境內之後,我們主要就是要經過一些少數民族的聚居地,這其中主要包括壯族、苗族、夷族(今彝族)、哈尼族。

道路主要是以山路爲主。如果路上一切順利,大約需要三十五天左右的時間,就能趕到陽城堡。

範巨論和黎正阿二人由於經常到元朝境內,所以在與我們的語言交流方面還是十分順暢。

相比之下,阮正倫、阮其防講起漢語來就十分生硬。好多話他們都不會用漢語表達,只能通過手勢。

好在有範巨論和黎正阿二人爲我們當翻譯,交流也基本不存在問題。

陳叔明告訴我們,除開這四人,其餘有十九人都是阮正倫親自在自己軍中挑選的身手較好的兵士,阮其防自己則帶了七個人。

也就是說這三十人的隊伍之中,阮正倫有二十人,阮其防有八人,剩下範巨論和黎正阿二人算是充當行軍嚮導和翻譯之類的角色。

這有了二十多個好手,也差不多了。

從這個情況來看,阮正倫的實力是最強大的,阮其防次之。

當着陳叔明的面,我得把話說在前頭。這一路去陽城堡的路上,一切聽從範巨論和黎正阿二人的安排,畢竟他們對這一帶比較熟。

到了陽城堡之後,至於如何營救,一切聽從我的安排。

我之所以如此說話,就是怕這阮正倫、阮其防二人不聽指揮。我們所經過之地的一些少數民族又民風剽悍,萬一路上與當地居民發生個什麼衝突,就容易壞了大事。

陳叔明立即明白了我的意思。他親自對阮正倫、阮其防二人又是好一番叮囑。

二人也是當着陳叔明的面表了態,一路上的具體安排他們絕對服從。

這事說定了之後,陳叔明問我打算什麼時候出發。

我說當然是越快越好,但具體出發時間由範巨論和黎正阿二人來確定。畢竟他們才知道要事先準備些什麼,什麼時候出發最合適。

黎正阿表示,既然是要扮作商隊,那就得購置一些必要的裝備,馬匹、貨物什麼的都得事先準備。

阮正倫表示,馬匹的事不用他們操心,只需要讓黎正阿報個數量,他立即去準備。

黎正阿與範巨論商議了一番。我們一行一共是三十七人,每人一匹馬肯定是少不了,另外馱運貨物的馬匹至少得準備三十匹。

貨物的話,就採購一批柚子,現在也正好是柚子開始成熟的季節。

不過這準備貨物,他需要約三天的時間。另外還有一些其他準備的事宜,這出發日期就定在十月初五。

衆人都表示沒有意見,陳叔明便讓大家立即分頭去安排。他明天就去見他的皇帝弟弟,報告此事。

阮正倫表示,他明天就挑選八十匹上等軍馬。如果黎正阿有需要,明天下午就可以來他府上找他用馬匹拉貨物。

至於此行後勤給養物資方面,阮正倫也會立即準備。

阮正倫他們幾個接下來幾天肯定是忙碌得很,我們七個人倒是沒什麼事兒,反正陳叔明都把一切都給我們安排好了。

第二天下午,陳叔明告訴我們,上午去向他的皇帝弟弟報告了此事。

那陳裕宗說是十月初四中午,就在陳叔明的恭定王府宴請我們這三十七人,爲我們送行。

皇帝親自設宴相請,衆人豈敢怠慢。十月初四上午,阮正倫他們的隊伍就陸續到了恭定王府,我們七人則是一直就住在恭定王府。

這天上午,可把恭定王府的下人是忙壞了。皇上要來,他們肯定得做好迎檢工作。

近中午時分,陳裕宗在哥哥陳叔明的陪同之下,進了恭定王府。衆人是立即跪地迎接,我們七人自然也不能例外。

那陳裕宗見我們也跪下了,是立即親自來攙扶我們起來,嘴裡還不停地說“免禮!免禮!”

宴設了四桌,阮正倫他們的人正好坐了三桌。

我們七人加上陳叔明、陳裕宗正好坐了一桌。

第五十三章 再探黑石嶺第四百零三章 馮國用之死第一百零三章 絕症肺癆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四百六十七章 東窗事發第四百三十章 小西門密謀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慶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壽輝“駕崩”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壽輝“駕崩”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陳野先第三百章 競選班長第五百六十章 偷天換日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文正的高論第三百四十四章 確定行程第七百二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二百零一章 大戰採石磯第六百零一章 生擒張必先第五百二十五章 李謝內鬥第六十七章 圍點打援(上)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皮交接第二百三十三章 再娶美人第二百零八章 採石磯告急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價漲瘋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半路里殺出程咬金第三百五十六章 營救朱文正第二百七十七章 調配人員第一百九十七章 獄中接頭第二百一十四章 放虎歸山第七百二十四章 四渡沱江第三百二十二章 傅友廣拜年?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三百三十四章 命喪於此?第四百四十四章 常遇春請罪第二百四十一章 令人興奮的靈感第五百一十六章 官二代第三百零六章 展示威力第二百五十三章 準備投資集慶第七百章 朱升辭官第一百五十三章 製造混亂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被包圍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遷居應天第五百四十章 貓有九條命第七十三章 大膽的計劃第四百九十四章 藍玫換刀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第五百三十五章 控制朱文正第四百零四章 人才的搖籃第三百四十三章 徵求意見第五百九十四章 羅復仁投降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文忠凱旋第二百一十六章 方山密謀第六百三十九章 刺殺蔡彥文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良也是錯第七十三章 大膽的計劃第四百二十三章 燒燬糧倉第四十八章 曼陀羅花湯第四十章 阿古達木的奸計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難攻的衢州城第六百四十六章 羣衆的智慧第一百零三章 絕症肺癆第六百零五章 爭當“黃雀”第三十二章 藍家入夥第二百七十六章 “數落”常遇春第三百三十二章 事態嚴重第四百五十二章 安頓劉基第一百九十四章 鮮花兒插在牛糞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陳友諒發大招第七百二十五章 穿插滲透第三百四十四章 確定行程第三百零八章 這個賬算得不錯第五十一章 讓我當軍師?第一百五十一章 心有不甘風?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夜N次郎第七十八章 救人於危難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爆粗口第二百五十一章 切磋《島夷志》第一百四十六章 沈萬三大賺一筆第六百五十二章 吳城古鎮第三百九十六章 與李善長磋商第一百章 再遇常遇春第九十九章 抵達安慶第四百零六章 相約在應天第三百五十八章 汪耀南的推測第五百九十七章 珍貴的玉葫蘆第五十九章 入夥錐子山第三百六十九章 名相殞命第五百二十一章 跟我玩套路?第一百八十五章 面目全非之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皮交接第四百四十八章 老油條耿再成第七百二十三章 死裡逃生第一百八十四章 探望傅友廣第462章第四百三十五章 廖永安生死未卜第四十八章 曼陀羅花湯第六百五十七章 趙匡胤與《推背圖》第六百三十七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五百五十三章 朱朝貴慘死
第五十三章 再探黑石嶺第四百零三章 馮國用之死第一百零三章 絕症肺癆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四百六十七章 東窗事發第四百三十章 小西門密謀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慶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壽輝“駕崩”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壽輝“駕崩”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陳野先第三百章 競選班長第五百六十章 偷天換日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文正的高論第三百四十四章 確定行程第七百二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二百零一章 大戰採石磯第六百零一章 生擒張必先第五百二十五章 李謝內鬥第六十七章 圍點打援(上)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皮交接第二百三十三章 再娶美人第二百零八章 採石磯告急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價漲瘋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半路里殺出程咬金第三百五十六章 營救朱文正第二百七十七章 調配人員第一百九十七章 獄中接頭第二百一十四章 放虎歸山第七百二十四章 四渡沱江第三百二十二章 傅友廣拜年?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三百三十四章 命喪於此?第四百四十四章 常遇春請罪第二百四十一章 令人興奮的靈感第五百一十六章 官二代第三百零六章 展示威力第二百五十三章 準備投資集慶第七百章 朱升辭官第一百五十三章 製造混亂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被包圍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遷居應天第五百四十章 貓有九條命第七十三章 大膽的計劃第四百九十四章 藍玫換刀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第五百三十五章 控制朱文正第四百零四章 人才的搖籃第三百四十三章 徵求意見第五百九十四章 羅復仁投降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文忠凱旋第二百一十六章 方山密謀第六百三十九章 刺殺蔡彥文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良也是錯第七十三章 大膽的計劃第四百二十三章 燒燬糧倉第四十八章 曼陀羅花湯第四十章 阿古達木的奸計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難攻的衢州城第六百四十六章 羣衆的智慧第一百零三章 絕症肺癆第六百零五章 爭當“黃雀”第三十二章 藍家入夥第二百七十六章 “數落”常遇春第三百三十二章 事態嚴重第四百五十二章 安頓劉基第一百九十四章 鮮花兒插在牛糞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陳友諒發大招第七百二十五章 穿插滲透第三百四十四章 確定行程第三百零八章 這個賬算得不錯第五十一章 讓我當軍師?第一百五十一章 心有不甘風?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夜N次郎第七十八章 救人於危難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爆粗口第二百五十一章 切磋《島夷志》第一百四十六章 沈萬三大賺一筆第六百五十二章 吳城古鎮第三百九十六章 與李善長磋商第一百章 再遇常遇春第九十九章 抵達安慶第四百零六章 相約在應天第三百五十八章 汪耀南的推測第五百九十七章 珍貴的玉葫蘆第五十九章 入夥錐子山第三百六十九章 名相殞命第五百二十一章 跟我玩套路?第一百八十五章 面目全非之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皮交接第四百四十八章 老油條耿再成第七百二十三章 死裡逃生第一百八十四章 探望傅友廣第462章第四百三十五章 廖永安生死未卜第四十八章 曼陀羅花湯第六百五十七章 趙匡胤與《推背圖》第六百三十七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五百五十三章 朱朝貴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