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京城四方(下)

“……這事兒,恐怕還要從長計議啊。”

連錢謙益這樣的最直接受益者都抱着不太安心的感覺,大明官場中其他那些並非跟短毛立場一致,沒撈到短毛什麼好處的官僚自然更是如此。於是,在稍後,諸位閣老們就此事專門進行的討論會上,大家衆口一詞,都認爲這一次朝廷應該謹慎從事,不能貿然承認這次“大捷”——他們倒不是想要否認瓊海軍的勝利。那夥短毛縱使飛揚跋扈,可迄今爲止卻還從沒虛報過戰功。但恰恰是這一點卻更讓那些朝廷大員們感到不安——當初平定登州之亂時瓊海軍初次在大明軍界中亮相,便僅以數千兵擊潰數萬叛軍,當時總覺得是叛軍實力差,不足爲據,爲此大明自己的平叛軍隊也沒撈着多少戰功。

而現在他們跟後金軍交手,竟然表現得更加剽悍——六百人擊敗對方一萬,還幹掉了對方一個貝勒爺!如果瓊海軍當真可以連續不斷立下如此恢宏的戰功,那很快朝廷便將陷入沒辦法去獎勵他們的地步——“功高不賞”這句話同時出現在幾個文官大佬心中,但他們很快又強迫自己將這個念頭驅除掉——那夥短毛可不是戲文中能夠被一杯毒酒解決掉的忠臣良將。人家本身就是反賊出身,而且從來都是把對朝廷的戒心擺在明處。朝廷真要逼得狠了,把那幫傢伙再給逼反的話,對大明朝是否有利不知道,可如今主事的這一批人肯定全要倒黴。

“先派人去核實吧,若是核下來瓊鎮確實立下如此大功,該賞的還是要賞。否則賞罰不明,日後也難以服衆。”

說出這番話的居然不是瓊海軍的代言人錢謙益,而是向來和他們不怎麼對付的首輔周延儒——歷史上這位狀元首輔早在一年前就該被溫體仁拱下臺。不過在這個時空,由於瓊海軍的蝴蝶翅膀大扇而特扇,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這位大明首輔也是其中之一。

周延儒在明史中評價不算高,主要是私心太重,看人的眼光也有問題。但他畢竟是個極其聰明的人,否則也不可能成爲大明歷史上極其罕見的“連中兩元”者。而且既然坐在首輔這個位置上,哪怕別人都可以不管不顧胡說八道,他卻總要考慮一下“大局”——否則局面崩潰起來首先倒黴的就是他。所以就在這一幫人都正琢磨着該如何壓制短毛的時候,這位周首輔卻總算說了句“公道話”。

而錢閣老也立刻想起自己的立場,於是趕緊表示支持:

“沒錯,他們這回可是損折了一員大將的,若是朝廷還象上回登州平叛那樣不聞不問,未免太也讓人心寒。下次再要他們幫朝廷做事,恐怕就難了。”

談起這一回短毛軍的損失,一衆大佬們臉上也都顯示出某種會心的表情,他們甚至還彼此之間心領神會的互相看了看,臉上都是那種“我很高興但是我不方便公開表達出來,原因你懂得”那種姿態。

“確實,聽聞瓊鎮那百餘人,這幾年南征北戰無往不利,迄今似乎還未曾有過折損啊,這一次他們若當真折去一員大將,豈不就成了宋江徵方臘的故事麼。”

溫體仁如此搖頭晃腦的評價道——民間把瓊海軍比作梁山好漢的說法已經深入人心,就連內閣成員中也大都是如此想法。當然,私下想想沒問題,可以說在座這些大明高官內心深處其實巴不得那幫短毛人人落得個宋江盧俊義的下場,可這樣公開說出來畢竟“不太合適”。溫某人可以無所顧忌,他反正早就跟短毛撕破臉了,其他人卻還不想得罪瓊海鎮呢。

所以溫體仁的言論並沒有得到任何附和,連聲評價都沒有,完全被徹底忽略了,按理說這是很丟面子的事情,但溫體仁毫不在意——他說出這番話本也沒指望得到什麼贊同。只是爲了在周延儒面前體現出自己仍然保持着“反對瓊海軍與錢某人”的立場不變而已——這正是前者保留他在內閣的最主要原因。

會議最後做出的決定,就是讓兵部尚書張鳳翼派遣人手,前往旅順口覈實這次戰事的真假,並且查驗那位被打死的後金貝勒是否屬實。在措辭上,周延儒對張鳳翼說了一句要“儘快從速”辦理,但卻意味深長的又看了對方一眼,而後者卻也心領神會的點點頭——這事兒不用着急,拖延一段時間方爲上策,老官僚都懂的。

在內閣會議之後,錢閣老居然親自去找了陳濤一趟,換了從前他可不會如此降尊紆貴,每次有什麼事只是派個親隨去傳達一下,就算需要親自交談也肯定是把陳濤喊上門去,而絕不會主動去找他——這是身爲尚書閣老的派頭,決不能丟。

但這一次,卻是首輔周延儒在會後私下和他聯絡,向其詢問關於瓊海鎮那支進京隊伍的行程問題——既然短毛號稱有可以在數天內就能從瓊州抵達遼東的快船,他們的北上隊伍應該也不至於拖延那麼久纔對。以前周延儒對這夥狂妄自大,竟然膽敢號稱要跟大明朝廷面對面談經濟問題的傢伙是很不感冒的。但現在,他卻覺得有必要跟對方好好談一談了——不是什麼鹽稅或鑄幣問題,而是在軍事上,瓊海軍所展現出的戰鬥力已經爲他們的談判隊伍贏得了足夠尊重。

周延儒表現得很客氣,但錢謙益卻是從中感受到了某種威脅——長期以來他一直是作爲瓊海鎮在朝廷中的代言人形象出現。他早就考慮過:那羣短毛雖然實力強勁,可行事莽撞,想法簡單,對於大明官場來說顯得非常稚嫩,這一點從陳濤身上就能很明顯的看出來。他們需要一個熟悉朝廷內情,本身地位也足夠高的人來爲他們說話。錢謙益一直認爲這個位置非自己莫屬,畢竟當初是他一手促成的招安。

但如今看周首輔的態度,卻似乎隱隱有想要跟短毛改善關係的意思,這樣一來自己這個中間人豈不是作用大減?雖然僅僅不久之前,錢謙益還在爲那些短毛的思想體系與行事作風與大明傳統截然不同而感到憂慮,但如今一涉及到自身利益問題上,爲國家爲朝廷的擔憂就全被拋到九霄雲外去了,還是趕緊先把短毛拉攏好爲妙。

錢閣老找到陳濤的時候,後者與陳大雷正在南城的一處倉庫中視察,在場的還有另外幾位人物。見到錢謙益本人出現,那兩人都頗爲驚訝,不知道是什麼重要事情要閣老大人親自出面的。

但錢謙益則更爲驚訝,因爲他在這裡竟然看到了幾名太監,爲首一人乃是皇帝身邊的王承恩。王承恩的資歷很深,也是當初天子在潛邸時便伺候的老人。不過他爲人比較低調,不怎麼會攬事,因此便不如同出於潛邸的高起潛,曹化淳等人那麼風光,但卻也恰恰因爲他不多事,在天子面前反而比較受到信任。

有這位王公公在這裡,錢謙益當然不敢擺什麼譜兒,所以當二陳上來向他問好並且詢問他的來意時,他很客氣地表示並沒什麼大事。王公公此來必然是爲了宮中事務,那纔是要事,我這邊等等也行。

於是那兩位還真沒跟他客氣,又繼續掉頭和王公公及其帶來的幾位隨從討論起來。錢謙益站在旁邊聽了片刻,這才發現自己剛纔那番話還真說對了——王承恩此來確實是爲了宮中事務。而且還真是和皇帝有關,若不是直接和天子有關係,也不可能需要這位宮中的大貂鐺出馬。

——冬天又到了,冬天的北京城照例是沒什麼吃的,就算是爲皇帝服務的御膳房,在食材選擇上的餘地也很有限。葷菜倒不受影響,無非多宰幾口豬多殺幾腔羊,可蔬菜水果這類東西,自古以來就是跟着時令走的,最多隻有些窖藏起來的大白菜,醃蘿蔔之類,水果方面無非凍柿子凍梨之類,加上大棗核桃之類能擺得起的乾果,年節時才勉強能湊出十幾個碟子來。

本來千百年來都是如此,也沒人會多想。可偏偏去年冬天陳濤弄了一批南方果蔬到京城裡來,頓時將人心給攪動了起來——在這之前京師裡頭雖然早知道南方廣州福建一帶四季如春,即使一二月份,北方天寒地凍時,南方也照樣能享受到頗爲豐富的新鮮蔬果。但人們只是將其當作地域特色,卻從沒想過南邊的蔬果可以被運到北方來享用——距離那麼遠,路上肯定早就壞掉了。即使不計成本的強行運輸,其數量也極少。就算是至高無上的皇帝,歷史上也只有唐玄宗爲了他的愛妃這麼奢侈過一把,然後就被作爲導致亡國的昏庸之舉聲討了上千年……

故此去年冬天,當短毛奇蹟般的做到了這一點之後,京師之中一下子就沸騰了許久。從元宵節一直鬧到開春——但當時已經遲了點,錯過了春節。而且陳濤等人當時出於謹慎考慮,並沒有第一時間向宮裡提供果蔬。這件事情讓主持中饋的周皇后挺不高興,覺得堂堂皇宮御宴連大臣家裡都比不上,太丟面子,一年來每次提起都要念叨幾回。

於是今年冬季,天子親信,王承恩王公公從一開始便介入此事,親自前來跟陳濤等人商談,務必要求保障年節期間宮中的果蔬供應!

第六百三十七章 進貢(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朱大頭”銀元第五百七十章 撤軍(中)第二百一十四章 弄巧成拙七二三 陳濤的婚事(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多花了三五吊……第六十五章 還沒開打,戰利品已經到手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王尊德(下)第五百零四章 白燕灘的慌亂(上)第四百八十章 小胖子的莊園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相第八十七章 管理體系第五百五十二章 呂宋的戰後第七百零四章 餘波第五十三章 綁架了兩位觀察員第六百七十六章 各自的對手(下)第九十章 新概念農莊第一百七十二章 自強女的魅力第六百五十章 一步到位(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爭的腳步第二百六十七章 良民?第五百九十二章 造反?第四百三十七章 述職報告第一百一十六章 接觸第四百三十七章 述職報告第二百二十五章 善後之策第二百一十六章 撤銷第四百六十五章 張氏兄妹的決定(下)第三百六十章 福威(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棋逢對手(下)第一百零三章 公主的眼淚第五百九十九章 說服(上)七八三 開火第九十四章 槍械問題第二百零六章 強力黨第一百九十七章 差別待遇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邊營地(上)七八零 戰爭機器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軍的新要求第六百一十四章 讓子彈飛(中)完本感言第一百三十五章 舊例第二百零八章 意外狀況第五百八十二章 貴客臨門(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旅順口(中)七一六 新的合作(四)第一百五十章 天使來啦第四百二十六章 友誼賽第四十九章 戰前準備(上)俺們沒有王八氣第一百一十章 做人不要太囂張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北京(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瓊州府的未來(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吳南海的心事(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可理喻第四百三十八章 交換第七十三章 終於知道了……誰纔是真正主角第三百七十一章 走馬取登州(七)第五百二十七章 二陳的商業計劃第六百九十五章 進擊的畢老頭(上)第三十二章 春晚的效果第三十五章 革命隊伍裡混進了太子黨!第六百九十五章 進擊的畢老頭(上)第六百九十四章 女人當家(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我們的來歷(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選舉(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雞毛蒜皮第五百八十六章 婚姻大事(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關於交還登州府的談判第三百五十三章 宮裝麗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友誼賽第四百二十三章 昭雪第三百二十五章 意外的要求(四)第四百四十四章 妹子來了(中)第六百二十三章 這裡的船隊慢吞吞第三百九十五章 扣帽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關於物資和人員的準備……第三百一十四章 路線方針(下)第七百零五章 雙贏第三百九十六章 奶奶的,終於開始講道理啦?七二零 陳濤的婚事(一)七六一 居庸關下(四)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蝟第六百四十二章 夜談第四百零七章 攻城(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炒作第六十章 時代的碰撞(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作爲佔領軍的覺悟和計劃(下)第七十四章 戰俘問題第三百九十七章 老解的新觀點第五百九十一章 御書房中(下)七六九 大好前途?第一百一十六章 接觸第五百八十五章 婚姻大事(中)第一百四十四章 看俺們那溫柔的一刀七三四 議會的作用第二百三十七章 備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市容第二百七十四章 緣由第一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集體上訪
第六百三十七章 進貢(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朱大頭”銀元第五百七十章 撤軍(中)第二百一十四章 弄巧成拙七二三 陳濤的婚事(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多花了三五吊……第六十五章 還沒開打,戰利品已經到手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王尊德(下)第五百零四章 白燕灘的慌亂(上)第四百八十章 小胖子的莊園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相第八十七章 管理體系第五百五十二章 呂宋的戰後第七百零四章 餘波第五十三章 綁架了兩位觀察員第六百七十六章 各自的對手(下)第九十章 新概念農莊第一百七十二章 自強女的魅力第六百五十章 一步到位(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爭的腳步第二百六十七章 良民?第五百九十二章 造反?第四百三十七章 述職報告第一百一十六章 接觸第四百三十七章 述職報告第二百二十五章 善後之策第二百一十六章 撤銷第四百六十五章 張氏兄妹的決定(下)第三百六十章 福威(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棋逢對手(下)第一百零三章 公主的眼淚第五百九十九章 說服(上)七八三 開火第九十四章 槍械問題第二百零六章 強力黨第一百九十七章 差別待遇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邊營地(上)七八零 戰爭機器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軍的新要求第六百一十四章 讓子彈飛(中)完本感言第一百三十五章 舊例第二百零八章 意外狀況第五百八十二章 貴客臨門(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旅順口(中)七一六 新的合作(四)第一百五十章 天使來啦第四百二十六章 友誼賽第四十九章 戰前準備(上)俺們沒有王八氣第一百一十章 做人不要太囂張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北京(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瓊州府的未來(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吳南海的心事(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可理喻第四百三十八章 交換第七十三章 終於知道了……誰纔是真正主角第三百七十一章 走馬取登州(七)第五百二十七章 二陳的商業計劃第六百九十五章 進擊的畢老頭(上)第三十二章 春晚的效果第三十五章 革命隊伍裡混進了太子黨!第六百九十五章 進擊的畢老頭(上)第六百九十四章 女人當家(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我們的來歷(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選舉(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雞毛蒜皮第五百八十六章 婚姻大事(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關於交還登州府的談判第三百五十三章 宮裝麗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友誼賽第四百二十三章 昭雪第三百二十五章 意外的要求(四)第四百四十四章 妹子來了(中)第六百二十三章 這裡的船隊慢吞吞第三百九十五章 扣帽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關於物資和人員的準備……第三百一十四章 路線方針(下)第七百零五章 雙贏第三百九十六章 奶奶的,終於開始講道理啦?七二零 陳濤的婚事(一)七六一 居庸關下(四)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蝟第六百四十二章 夜談第四百零七章 攻城(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炒作第六十章 時代的碰撞(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作爲佔領軍的覺悟和計劃(下)第七十四章 戰俘問題第三百九十七章 老解的新觀點第五百九十一章 御書房中(下)七六九 大好前途?第一百一十六章 接觸第五百八十五章 婚姻大事(中)第一百四十四章 看俺們那溫柔的一刀七三四 議會的作用第二百三十七章 備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市容第二百七十四章 緣由第一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集體上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