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六三 防禦策略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返回書頁

如今的大明朝,還沒落到鬆錦大戰後那種油盡燈枯的地步,皇帝和大臣們還有些心氣,而更關鍵一點——他們還有救命稻草可以指望。

勤王調兵的詔書送去了瓊市坊,人家二話沒說收下來,並且表示立即會和後方瓊州府總部聯繫——撇除那神奇的電報傳訊能力,這份乾脆利落也足以讓人感慨了。以至於殿宇中有些官員又開始擔心——是否那幾個年輕短毛不曉事,稀裡糊塗收下了詔書?回頭他們內部一商量,卻又後悔,然後拖拖拉拉玩起陽奉陰違的把戲。就好像外面那些督撫帥臣一樣,那可就麻煩了。

——瓊州離京師可是有千里之遙,瓊海軍也不必特意拖延,只需要按部就班正常行軍,恐怕年後都未必能到。

倒是錢謙益對短毛頗有信心,說這幫人都是商人脾性,對信譽看得很重。迄今爲止他們明確答應過的事情,還沒有做不到的。如果是平時肯定要有人跟他辯駁一下,但這會兒外面炮聲隆隆,殿中諸臣也只能聽着,並希望錢閣老所言不虛。

明朝君臣將這份勤王詔令看得很重,但實際上林漢龍等人在拿到那封詔書時並沒有太當回事。作爲當前北京團隊的主要負責人,林漢龍在“奉詔”之後只是打開略略看了一眼,便讓人將其送往電報房,把其中內容往後方發送。

“很好,他們要的名份來了……我說,咱們的大部隊現在到哪兒了?”

“昨天的通報,主力艦隊剛過舟山羣島。”

旁邊陳濤迴應道,旁邊郭逸皺了皺眉頭:

“怎麼這麼慢,不是半個月前就出發了麼?”

“風向不是太順,而且運兵船隊走的還是傳統沿岸航線,不敢深入海中太遠,怕碰到風暴傾覆。我們的主力部隊大都在那上面,萬一碰到一場‘神風’可就全毀了。”

陳濤迴應道,郭逸撇了撇嘴:

“哪有這麼巧的。”

“誰知道呢,我們可是要跟皇太極交手,按迷信的說法,這傢伙‘氣運’很足,大清帝國的開國君主啊。咱們這一戰有可能直接打掉一個王朝,各方面都小心些總沒錯。”

郭逸聳了聳肩膀,不說話了——自從後金兵打破居庸關,兵臨京畿之地,瓊海軍的參謀組便立刻判斷這一戰是非打不可了。從歷史記錄上看,光靠明朝本身是沒能耐把那些侵略者趕走的,而如果任憑他們在京畿肆虐,大搞破壞,一方面瓊鎮在京師的產業佈局會受影響,另一方面,卻也難保崇禎本人或是某個明朝官僚頭腦一時發熱,當真想要用短毛的腦袋買平安。

真要落到那一步,可就是雙輸的結局了,只會白白讓皇太極得利,所以必須要主動介入——就在居庸關破消息傳回到瓊州府的當天,白燕灘總部便做出了出兵京師的決定,並且在當天就派出了先頭部隊。後續大部隊在經過短短十餘日的動員,集結和準備之後,也於半月之前陸續登船,向着北方海域開進。

到了這種時候,明王朝本身的意志實際上已無關緊要,有沒有勤王詔書瓊海軍都已經出發了——按照龐雨發送給委員會的分析,到時候無非三種情況——其一,也是最有可能發生的:大明主動要求瓊鎮出兵,那軍隊提前上路正如對方所願,一點不耽擱時間。

其二是北京城破,明朝中樞崩潰,那時候也無所謂有沒有名份了,軍隊直接殺過去就行。

至於最後一種可能——明朝君臣頭硬如鐵,哪怕快要滅亡了都不肯向短毛求援。這種可能性不大,但如果發生,那麼大軍哪怕停留在天津港,也可以對明朝與後金雙方都形成威懾,免得他們胡思亂想。

必要時接走京城中的同伴即可,管他北方打成什麼樣子呢——大明朝既然對短毛如此提防,敵意表露明顯,再強留下來也沒意思。正好利用皇太極的那個挑撥離間之計,大家撕破臉一拍兩散。

後方決斷早已做出,連行動都已開始,瓊市坊中對於朝廷詔書自然就沒什麼期望了,有固然好,沒有……也無所謂。

林漢龍等人現在聚集在一起,主要商量的事情,還是關乎於自身安危的課題:萬一北京城破,他們該怎麼保全自己?

…………

徐磊目光炯炯的走過一條巷道,時不時繞進兩側房屋中進行檢查。這邊原來是一處倉庫羣,但現在都被騰空出來,安置進入到瓊市坊避難的人羣。

空曠的地面上鋪滿了稻草,也擠滿了人。人很多,但秩序良好,並沒有任何混亂跡象——每間倉庫門口都有一名全副武裝的短毛衛兵,加上時不時從外面巷道中走過的巡邏小隊,足以讓任何想要搞事的人打消念頭。

不過讓這裡保持穩定的最主要因素,卻是這邊的青壯年都被拉出去幹活了——徐磊經歷過登州,遼東幾次行動,對於難民收容極有經驗。他很清楚要想讓這些人保持安靜,最重要一點就是不能讓他們空閒下來。

所以儘管瓊市坊收容了很多難民,卻絕不會讓他們閒着。除了老弱病殘可以大白天在屋子裡躺着,其餘青壯年都得幹活,包括構築街壘,挖土填袋子……哪怕用不上,哪怕磨洋工,也要讓那些人保持不停幹活的狀態,消耗其精力,佔用其注意力。這樣他們就不會有閒心鬧事了。

像往常一樣四處巡視了一圈,確保坊市中一切如常,徐磊纔回到原來的總經理辦公室,這裡已經被改造成了戰情室,牆上懸掛着大幅地圖,桌面上也攤放着各種圖紙和計劃,一派緊張氣象。

不過置身於其中的人並不多,也就林漢龍等寥寥數位,看見徐磊回來,紛紛向他打招呼:

“小徐回來了,巡查下來怎麼樣?”

“還行,秩序仍然良好。糧食,燃料和藥物也還充足,就是情緒上有些不穩。城牆上打炮嚇壞了不少人。”

“沒辦法,明軍不允許我們上城牆助守,皇太極的離間計終究還是起到一些作用了……奶奶的,什麼時候蠻族頭腦也這麼好了?”

“什麼蠻族,人家可是堂堂天命汗,清太宗啊!沒準兒按照某些人的觀點,我們纔是抗拒民族融合的大罪人哪。”

幾人說笑了幾句,目光便仍然投注到桌子上的那張京師佈防圖中。

“防禦策略還沒定下來麼?”

“不好定啊,人太多了,想要在城破那種混亂中保障安全,談何容易。”

——瓊市坊這些天來收容了至少超過兩千的難民,這還不包括他們原本的僱員,以及僱員家屬。後金軍嚴格說起來並沒有圍城,只是時不時的殺到城牆下面耀武揚威而已,但即使如此,北京城門依然保持了封閉,絲毫不敢大意,唯恐一個疏忽被韃子衝進城來。

瓊市坊亦是如此,瓊海軍干涉不了北京城的防務,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瓊市坊本身的守備上,哪怕後金軍攻進城裡,他們也要依託這座坊市繼續抵抗。徐磊帶入到京城的一個營六百餘人大大增強了他們的防衛力量,不僅僅是人手的增加,更主要是他帶來了大量彈藥。

原本那支護衛隊雖然也有兩百多人,但在裝備方面只考慮了日常安全,可沒想着要打大戰。而徐磊這回率軍過來時就帶足了武器彈藥,足夠用上很長時間了。

不過現在有個問題——瓊市坊本身並不是爲戰鬥而設計的堡壘,作爲一個商業中心,它在節假日的人流量極爲巨大,考慮到疏散因素,瓊市坊周邊開啓了很多出入口,平時只用一道柵欄就能管理,但在城市攻防戰中,這些可都全是破綻。

另一方面,瓊市坊中的大量簡易倉庫並不防火,裡面堆積的貨品也多半都是易燃物,一旦打起來,對方很容易便能利用火攻將他們逼出去。

“……所以,這座坊市本身並不適合做爲防禦基地使用。”

戰鬥方面的工作主要是由老傑克和徐磊負責,他們兩人都擁有本時代的軍事經驗——前者在呂宋,後者在遼東,那都是實打實幹過仗的。

這時候看着桌面上瓊市坊的平面圖,老傑克毫不留情的指出了許多破綻,對此郭逸也是無可奈何:

“我們已經把幾座磚石倉庫改建成了堡壘,但只是能分別扼守住一小塊區域。而且其中能容納的人數也不多……真要長期固守,很難。”

“所以,要想確保整個集體的安全,我們就得另打主意。”

林漢龍卻是胸有成竹,在看了看北京城的地圖後,他輕輕笑了一聲:

“光憑我們的八百多人,守不住整個北京城。瓊市坊的環境則無法作爲堡壘。不過在這城市中,有一座堡壘只用千八百人就能守住,而且很適合長期駐守……”

衆人的目光都有些呆滯,他們看着林漢龍的手指頭重重點在北京城的中心,那座四四方方的大院子上。

——沒錯,正是紫禁城。天下中樞,大明王朝的皇城,它最初的作用,可不就是作爲保護皇家成員的堡壘而存在麼?

第一百九十章 鄭氏(上)七六二 報應第二百一十五章 周千戶的建議第三百五十一章 招安(中)第一百三十章 新制度七一四 新的合作(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顏好,一切都好!第六百五十六章 難民(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支部建在連上第七十三章 終於知道了……誰纔是真正主角第二百零五章 看來是太閒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集體上訪七四六 船長第一百三十七章 敲大戶(中)第三百一十四章 路線方針(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兒童營(上)第六十七章 接舷戰,誰說女子不如男!七二三 陳濤的婚事(四)第四百六十一章 球場閒話(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前進,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六百三十五章 京城四方(中)第四百一十章 反叛的終結第一百五十四章 支部建在連上第七百零五章 雙贏第二百一十六章 撤銷第四百一十六章 咱們的地盤!第二百零五章 看來是太閒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京師(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女王的牌局第四百四十七章 回家七三零 新瓊州(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京師(中)第五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三百五十五章 軍議(一)第二百四十章 老臣之心第一百七十四章 王進士的心路歷程七五三 千里迢迢第二百七十章 說服第六百章 說服(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走馬取登州(七)七四八 趙立德的策略七八六 張世澤第三十一章 扶貧支教,以及偵察兵第三百一十五章 脣槍舌劍(一)第二百零一章 夢幻級武器第八十八章 委員會的建立第一百五十二章 領導幹部來視察?第四十章 分歧第五百三十七章 喜訊第五百三十七章 喜訊第五百六十章 迪亞戈的自信第三百三十章 回北京(下)第八十四章 思想政治工作——我們的大殺器第二十四章 關於造反的理論性分析第三百五十章 招安(上)第二百九十章 補充第二百四十七章 來來回回第一百二十八章 解大爺的桃花運?第七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尋常第二百三十四章 十七世紀的特洛伊?第五十九章 程縣令的哀的美敦書?第三百六十六章 走馬取登州(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君前奏對(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商業合作,正式開始七五二 書信第三百八十九章 擒賊當擒王七八五 炮兵王武第五百七十八章 開業大吉(中)第二百六十六章 打劫第一百四十九章 簽名與情報學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的提議第一百二十五章 作爲佔領軍的覺悟和計劃(上)第五百九十五章 表決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建”海南島第五百四十四章 分贓?第三百七十八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七百零八章 解席的復仇之戰(下)七一五 新的合作(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接觸第三百五十九章 福威(上)第三百零一章 留守人員第二百零七章 路遇第四百二十九章 快速帆船七三四 議會的作用第五百三十四章 好大一根胡蘿蔔(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假日(上)第六百三十七章 進貢(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王尊德(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醒第五百八十三章 錢閣老的新建議七五九 居庸關下(二)七三五 新規矩與輿論戰第一百四十章 酒後閒話第六百五十九章 女婿們(中)七三零 新瓊州(三)第四十一章 決策與領導?這年頭誰都不傻!七八六 張世澤第五百三十一章 吳南海的心事(上)第五百九十章 御書房中(上)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後的謀劃
第一百九十章 鄭氏(上)七六二 報應第二百一十五章 周千戶的建議第三百五十一章 招安(中)第一百三十章 新制度七一四 新的合作(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顏好,一切都好!第六百五十六章 難民(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支部建在連上第七十三章 終於知道了……誰纔是真正主角第二百零五章 看來是太閒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集體上訪七四六 船長第一百三十七章 敲大戶(中)第三百一十四章 路線方針(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兒童營(上)第六十七章 接舷戰,誰說女子不如男!七二三 陳濤的婚事(四)第四百六十一章 球場閒話(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前進,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六百三十五章 京城四方(中)第四百一十章 反叛的終結第一百五十四章 支部建在連上第七百零五章 雙贏第二百一十六章 撤銷第四百一十六章 咱們的地盤!第二百零五章 看來是太閒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京師(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女王的牌局第四百四十七章 回家七三零 新瓊州(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京師(中)第五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三百五十五章 軍議(一)第二百四十章 老臣之心第一百七十四章 王進士的心路歷程七五三 千里迢迢第二百七十章 說服第六百章 說服(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走馬取登州(七)七四八 趙立德的策略七八六 張世澤第三十一章 扶貧支教,以及偵察兵第三百一十五章 脣槍舌劍(一)第二百零一章 夢幻級武器第八十八章 委員會的建立第一百五十二章 領導幹部來視察?第四十章 分歧第五百三十七章 喜訊第五百三十七章 喜訊第五百六十章 迪亞戈的自信第三百三十章 回北京(下)第八十四章 思想政治工作——我們的大殺器第二十四章 關於造反的理論性分析第三百五十章 招安(上)第二百九十章 補充第二百四十七章 來來回回第一百二十八章 解大爺的桃花運?第七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尋常第二百三十四章 十七世紀的特洛伊?第五十九章 程縣令的哀的美敦書?第三百六十六章 走馬取登州(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君前奏對(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商業合作,正式開始七五二 書信第三百八十九章 擒賊當擒王七八五 炮兵王武第五百七十八章 開業大吉(中)第二百六十六章 打劫第一百四十九章 簽名與情報學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的提議第一百二十五章 作爲佔領軍的覺悟和計劃(上)第五百九十五章 表決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建”海南島第五百四十四章 分贓?第三百七十八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七百零八章 解席的復仇之戰(下)七一五 新的合作(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接觸第三百五十九章 福威(上)第三百零一章 留守人員第二百零七章 路遇第四百二十九章 快速帆船七三四 議會的作用第五百三十四章 好大一根胡蘿蔔(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假日(上)第六百三十七章 進貢(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王尊德(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醒第五百八十三章 錢閣老的新建議七五九 居庸關下(二)七三五 新規矩與輿論戰第一百四十章 酒後閒話第六百五十九章 女婿們(中)七三零 新瓊州(三)第四十一章 決策與領導?這年頭誰都不傻!七八六 張世澤第五百三十一章 吳南海的心事(上)第五百九十章 御書房中(上)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後的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