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二 書信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返回書頁

談判結束之時,會場氣氛還是不錯的,就連那個一直在趙立德面前擺傲氣的鄭氏使者,這會兒也咧開嘴笑得頗爲歡樂。如果不是因爲鄭阮兩家實在不對路,不能讓外人看到他們坐到一起,少不得便要去找個酒樓行院之類地方好好快活一下。

不過他們還是分別與趙立德約定,要找時間好好聚一聚。其中阮使又特別熱情的與趙立德說了許多客氣話方纔提出辭別。而趙立德這邊也很給他面子,親自送其出門。

走到大門外時,他卻忽然輕咦了一聲——門口站着阮使的幾名衛士,只是讓趙立德頗感驚訝的是,那些人身上竟然沒有懸掛刀劍,而是在每人後腰間都插着一把鐮刀。

“這啥意思?阮兄你的部下還要親自下地割稻子麼?”

趙立德知道這位使者可是阮朝王族出身,手下配備武士全都是軍中精銳,職業士兵。怎麼看也不像還要親自下地幹農活兒的樣子啊?

對於趙立德的疑惑,那位阮使卻是苦笑了一聲,示意一名衛士露一手給趙大人看看。只見那衛士隨手摘下腰後鐮刀,反手握持,連續做了幾個撩,抹,勾,鑿等動作,配合身形步法,居然是一套極其嫺熟的武功招式。

趙立德本人雖然不會功夫,但跟張陵,周晟那幫人接觸多了,平時見他們練武也不在少數,眼力價兒還是不錯的。此時見那衛士所施展出來的招法,竟然是以鐮刀當作近戰武器,專門貼合鉤鐮特色的一套招式。看那衛士施展開來的熟練程度,顯然不是短期內所能練出來的。

“哈!安南之國不愧是盛產稻米之鄉啊,連兵刃都這麼的貼合當地實際……”

“唉,趙兄,你就別笑話咱們了。”

面對趙立德的感嘆,那阮使卻是滿臉鬱悶,無奈搖頭道:

“你當我們不想用正兒八經的刀劍兵刃麼?可是國中哪怕大匠精工打製出的兵器,在貴方的農具面前卻是不堪一擊。而在沙場之上,武器不行那可是生死攸關的問題。山不轉那隻好水轉——後來是陶軍師召集國中武者們,大家集思廣益,才搞出來這麼一套鉤鐮戰法……”

看了看那幾名衛士,阮使又道:

“他們幾個還只是學的軍中技藝。而暹羅,南掌的那些江湖武者更是將此技發揚光大,不僅僅用鐮刀,連鋤頭也有了相應的招法——以後趙兄你若在街上看見身上有佩戴鐮刀短鋤的,可千萬別大意以爲人家是農夫。那多半是從咱們那邊過來,正兒八經走江湖的,左手鉤鐮右手短鋤施展開來,尋常三五十人都未必近得了身!”

“呃,還能這麼搞的?”

趙立德倒有些尷尬了——他先前還說鐮刀鋤頭只是生產工具,不能用於戰鬥呢,沒想人家安南人民的適應力這麼強,專門搞出了一套鉤鐮招法來。

“是啊,其實從貴方買來的農具,有一半以上還是進入了軍中。不僅僅是短柄鐮刀,還有長柄的——就是把你們提供的鐮刀裝上長槍柄,外加一個鐵槍頭,眼下咱們國中最精銳的軍隊,裝備的全是鉤鐮槍……嗯,在和鄭軍爭搶稻穀時很不錯的。直到對方也出動了鉤鐮隊。”

阮使半是玩笑,半是認真的告知了趙立德這一“真相”,令後者亦是苦笑不已。

——當初委員會那些人還真以爲光只出口農具,就能不介入那兩家的戰爭行爲了。現在看來,還是太天真啊。

…………

正當趙立德這邊爲“非法外勞”之事而費心費力時,同一時刻,遠在山東大陸的威海衛軍港地區,同樣作爲地區指揮官的龐雨卻正看着一封書信發呆。

——同樣作爲瓊海軍的直轄屬地,威海這邊當然也收到了委員會所發出的清查指令。不過在威海這邊肯定沒有外勞問題。他們招募的全都是貨真價實中國人,來多少要多少,全收。

自從登州一戰,瓊海軍在山東建立基地以後,招募勞工便一直是這個基地的主要任務之一。登州那邊十餘萬難民被“消化”完畢,難民營撤銷後。威海衛便接過招募大旗,成爲瓊海軍在中原大陸上最主要的一個人員聚集點。

雖然沒有再發生類似於登州之變那種大亂,但這幾年來,陸陸續續零散來到威海,並通過此地輾轉前往南方的移民仍然有數萬之多。這其中大部分都是衣食無着,打算去海外碰碰運氣的窮人。但同時也有一些家中略有資財,並不缺乏膽略,敢於去海外闖一闖的小商人,小業主成羣結夥來到此地——經過這麼長時期的宣傳,以及北京那邊的開拓和炫耀,去短毛轄下討生活,對於大明百姓來說已經不再僅僅只是走投無路之下的選擇。總算有些人開始相信短毛那邊有發財機會的說法,並且敢於親身實踐了。

相較於民間人士的小心翼翼,官方人員行動起來就要大膽許多——這裡的官方並非單純指大明朝廷,而是那些擁有一定政治地位的大佬們,比如地方督撫之類。

眼看着以錢謙益爲代表的東林黨近水樓臺,從瓊海軍這邊撈到了大量好處,其他政治勢力對於和短毛打交道自也是極感興趣。不過大部分人還是走北京那邊的關係,本來瓊海軍在北京那裡設的“駐京辦”就相當於一個外交機構。與大明朝廷,地方實力派打交道的任務是那邊負責。

而威海這邊,主要還是一處軍事基地,外加吸納民間勞動力,以往跟明朝官方打交道的次數並不多——但凡事終究有例外,大明官場上聰明人甚多,終究還是有人想到除了北京那幫公侯女婿之外,短毛軍還有另一股力量,也在大明的土地上。

此刻擺在龐雨面前的這封信,便是來自於這樣一位聰明人之手……嗯,絕對是聰明人:他當前的身份是“加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銜,總督河南、山西、陝西、湖廣、四川五省軍務,陝西三邊總督”。而在若干年後,他更將會成爲大清帝國實質上的宰相,親手滅亡南明的首席功臣。

——他的名字叫做洪承疇。

忽然接到這麼一位歷史名人的來信,龐雨心中還是有幾分小激動的。要說明末諸臣中,單以治事才能而論,他們平時內部談論起來,基本上還是公認要以這位洪亨九爲最高。只可惜他的才能在崇禎手裡並沒有能發揮出多少,最終卻是要通過滅亡自己的故國來得到表現,也委實讓人感到遺憾與惋惜。

以後的事情姑且不論,至少這位洪總督當前可是位高權重——年初的時候,崇禎皇帝解除了五省剿匪督辦陳奇瑜的職務,而將這項職責一併委任給了陝西三邊總督。由此洪承疇獲得了指揮明帝國中西部地區大部分軍隊的權力,當然同時他也要對這一地區的軍事安全負責——主要就是針對越來越厲害的流寇。或者按後世的說法:農民起義軍。

聰明人辦事的特點就是脈絡清晰,洪承疇顯然很清楚皇帝交給自己的責任——剿匪。而剿匪最重要的條件,當然就是要有軍隊支持。大明帝國的軍隊在目前階段,總還是比流寇要強一些的,但卻也強得有限。

歷史上洪承疇靠這支軍隊確實壓制住了農民軍,但期間還是經歷了不少波折。後來明廷先後又派遣了盧象升,孫傳庭,熊文燦等一大批名臣與之聯手,方纔取得決定性的優勢,幾乎就要將農民軍徹底消滅了——如果不是後金再次入關,逼迫明軍掉頭分兵的話。

不過對於洪承疇本人來說,他可不想別人來分薄他的功勞。只要有可能,他還是希望能獨力把陝西亂匪壓下去的。光靠大明本身的軍隊肯定做不到這一點,但洪承疇的眼中可不僅僅只有明軍……

——在這個時空,大明王朝的軍隊序列中,可還有那麼一支武裝力量,擁有無比強大的戰鬥力,連建奴韃子都不放在眼裡的。雖說官場上都說他們是一夥驕兵悍將,朝廷其實並沒有調動他們的能力。但對於洪亨九這樣的人精來說,任何勢力,只要能溝通,能談判,便都可以利用起來,無非利益交換罷了。

——他很清楚短毛要什麼,他手頭恰巧有這樣的資源,而且還非常充裕……

…………

“洪承疇打算賣人口給我們?”

那封書信中寫的比較委婉,但在龐雨等人在討論的時候,衆人還是一眼看出了其中的實質:無非還是用人口交換資源罷了。如果瓊海軍願意親自出兵,象當初解決登州叛亂那樣協助大明朝廷處理掉陝西流寇,那當然是最好了——洪總督許諾:到時候可以把所有流寇,連同他們裹挾的亂民統統交給瓊鎮處理,你們帶到哪兒去都行。

或者退一步:他那邊也可以把俘獲到的流寇及其家屬,亂民押送到山東來。用這種方式換取瓊海軍的先進武器,比如火炮和火銃之類,乃至於糧食,布匹等軍用物資也是多多益善。

不管表面用什麼理由,實質上還是在販賣人口。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堆麻煩事(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商業合作,正式開始第五百四十八章 情理之間第四百四十七章 回家第一百九十六章 “規矩”第三百四十二章 北緯的經歷(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自強女的魅力第二百一十三章 炒作第六百七十六章 各自的對手(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指導員?第一百零五章 謀劃第六百二十八章 鄭大將軍與心靈雞湯(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李代桃僵(中)第六百五十二章 疑惑(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蝟第四百四十一章 臨別贈禮第二十章 新年期望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軍的新要求第二百三十六章 信心第七百一十三章 移交與撤離(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鄭家兄弟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捷”(下)第七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尋常七九三 賭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打硬仗?第四百三十三章 胡大媽的手段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堆麻煩事(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良民?第二百九十一章 內幕消息第五百一十四章 這一夜(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火龍!火龍!第二百零一章 夢幻級武器第五百八十八章 好運的緣由七一八 新的合作(六)第六百六十三章 顏好,一切都好!第三百三十九章 瓊州府的未來(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藥第四百一十三章 京師(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讓每家每戶的鍋裡都有一隻雞!”第五百七十七章 開業大吉(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僵持第六百四十三章 入京第四十四章 吳南海的寶藏第六百七十四章 各自的對手(上)第六百六十二章 胡雯的努力七八零 戰爭機器第六百三十九章 進貢(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的形勢第五十一章 挖坑的技巧第六百章 說服(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貴客臨門(下)第四十八章 作戰代號:桶狹間第六百一十七章 死線(下)第四百三十章 新移民(上)七五二 書信第三百六十九章 走馬取登州(五)七六三 防禦策略七二零 陳濤的婚事(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決斷(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科?第九十一章 蒸汽機與柴油第四百六十六章 一六三三年的春天第三百六十四章 定策第五百三十九章 阿德的策略第六百一十五章 讓子彈飛(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老解的新觀點第六百七十章 實質性問題(中)第五百三十三章 好大一根胡蘿蔔(上)第三十二章 春晚的效果第八十七章 管理體系第三百零三章 “水太涼”七七一 見面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洋北洋?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一夜(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旗飄揚第五百零一章 威海(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碰頭會與後援團第九十二章 戰略規劃第二百零九章 短毛的報復(上)第六百零六章 斷流第二百一十七章 私人信件第三百七十章 走馬取登州(六)第十八章 發哥周董的王八氣第十八章 發哥周董的王八氣第二百五十三章 登陸第六百五十八章 女婿們(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玫瑰盛開(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接觸第一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集體上訪第四百八十一章 廣州模式第六百五十三章 疑惑(下)第六百零八章 在廣州(中)第四百九十八章 學徒第六百一十一章 旅順口(中)第五百九十六章 小魏的疑惑第二百七十八章 舒中的婚事(下)七三八 房地產業的興起(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王尊德(上)第四百一十章 反叛的終結第八章 禍不單行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堆麻煩事(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商業合作,正式開始第五百四十八章 情理之間第四百四十七章 回家第一百九十六章 “規矩”第三百四十二章 北緯的經歷(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自強女的魅力第二百一十三章 炒作第六百七十六章 各自的對手(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指導員?第一百零五章 謀劃第六百二十八章 鄭大將軍與心靈雞湯(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李代桃僵(中)第六百五十二章 疑惑(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蝟第四百四十一章 臨別贈禮第二十章 新年期望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軍的新要求第二百三十六章 信心第七百一十三章 移交與撤離(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鄭家兄弟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捷”(下)第七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尋常七九三 賭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打硬仗?第四百三十三章 胡大媽的手段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堆麻煩事(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良民?第二百九十一章 內幕消息第五百一十四章 這一夜(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火龍!火龍!第二百零一章 夢幻級武器第五百八十八章 好運的緣由七一八 新的合作(六)第六百六十三章 顏好,一切都好!第三百三十九章 瓊州府的未來(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藥第四百一十三章 京師(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讓每家每戶的鍋裡都有一隻雞!”第五百七十七章 開業大吉(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僵持第六百四十三章 入京第四十四章 吳南海的寶藏第六百七十四章 各自的對手(上)第六百六十二章 胡雯的努力七八零 戰爭機器第六百三十九章 進貢(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的形勢第五十一章 挖坑的技巧第六百章 說服(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貴客臨門(下)第四十八章 作戰代號:桶狹間第六百一十七章 死線(下)第四百三十章 新移民(上)七五二 書信第三百六十九章 走馬取登州(五)七六三 防禦策略七二零 陳濤的婚事(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決斷(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科?第九十一章 蒸汽機與柴油第四百六十六章 一六三三年的春天第三百六十四章 定策第五百三十九章 阿德的策略第六百一十五章 讓子彈飛(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老解的新觀點第六百七十章 實質性問題(中)第五百三十三章 好大一根胡蘿蔔(上)第三十二章 春晚的效果第八十七章 管理體系第三百零三章 “水太涼”七七一 見面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洋北洋?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一夜(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旗飄揚第五百零一章 威海(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碰頭會與後援團第九十二章 戰略規劃第二百零九章 短毛的報復(上)第六百零六章 斷流第二百一十七章 私人信件第三百七十章 走馬取登州(六)第十八章 發哥周董的王八氣第十八章 發哥周董的王八氣第二百五十三章 登陸第六百五十八章 女婿們(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玫瑰盛開(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接觸第一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集體上訪第四百八十一章 廣州模式第六百五十三章 疑惑(下)第六百零八章 在廣州(中)第四百九十八章 學徒第六百一十一章 旅順口(中)第五百九十六章 小魏的疑惑第二百七十八章 舒中的婚事(下)七三八 房地產業的興起(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王尊德(上)第四百一十章 反叛的終結第八章 禍不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