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探索與生產

三部合居的村莊,被秦鈞命名爲“龍村”。

以後發展起來,就是“龍城”了!

把龍村的內政基本搞定,秦鈞就開始在周邊地區進行大力探索,同時組織村民完成各種物資的生產。

他開發的第一個項目,就是原來虎姓部落的石鹽。

那些灰色石鹽是原始人在捕獵時,發現許多動物會在某個山壁舔舐那裡的石頭,於是自己也過去舔了舔發現是鹹的,再把石頭採回來研磨成粉就是灰鹽了。

秦鈞讓冰帶着去看了一下,那個山壁位於一處岩石內凹處,平時不受雨淋所以才能長期保持在地表,否則這種易溶的石頭早就被水消蝕光了。

這樣一個天然的露天鹽礦,簡直就是上天對原始人的賜予!

秦鈞當即帶着人,用石斧挖出了一批灰鹽礦,用羊皮包裹着帶回龍村。

取出一部分灰鹽礦敲碎磨細,放入有清水的陶罐溶解直到飽和。

另一個陶罐下面挖個洞,一層層鋪上洗乾淨的砂岩石塊、沙子、木炭、瓦片,把鹽礦溶液倒進去完成過濾,可以多過濾幾遍直到清澈。

接着就是開始煮了,因爲是要把水分蒸發掉,所以選用敞口開闊的陶盆。

水裝進去之後,先用木棍比一下水位,用石刀劃出一個刻度。

滷水先大火煮開再轉小火慢煮,等煮到還剩差不多三分之二水的時候,把陶盆從爐子上拿開讓水漸漸平靜下來,可以看到水下已經有白色晶體析出,這些晶體應該就是食鹽氯化鈉了。

把陶盆裡的水倒進另一個盆,底下的食鹽收集起來嘗一嘗……

嗯,很純的鹹味!

剩下的滷水繼續煮,然後隔一段時間就拿下來倒過盆,把析出的晶體嘗一嘗。

到後面析出來的東西有苦味,它們就不是氯化鈉而是氯化鎂之類的物質,對人體有害不能用來當調料。

煮鹽的原理就在於此:滷水中包含各種不同的溶質,隨着水分蒸發這些溶質不是一起析出,而是有一個先後順序“排隊”出來,氯化鈉會率先析出大部分,然後其他的物質纔跟着析出結晶。

具體的情況當然複雜得多,不過大體就是這麼個思路。

把滷水裝回到最開始的陶盆裡,還是用原來那根木棍測量水位,在略往上一點的位置再劃一個刻度。

下次再煮鹽,就不需要一次次品嚐了。

把水加到上面那一個刻度,煮到下面的刻度立刻停火冷卻,得到的結晶物質就是高純度的食鹽。

如果有豆子,最後的滷水可以用來點豆腐,現在就只能是倒入河裡丟棄。

秦鈞完成第一次試驗,接下來就可以交給族人去完成。

敲碎研磨、飽和溶解、過濾、熬煮……

幾個步驟都非常簡單,唯一有技術含量的“煮”部分,因爲有秦鈞製作的刻度木棍,對原始人來說也沒有任何難度。

他們用了三四天的時間,才把帶回來的鹽礦全部消耗完。

最終得到的產品,是整整一大罐雪白的鹽。

對這種“魔法”一般的神奇變化,整個龍村的原始人都充滿了好奇,除了奴隸們不敢四處亂走,所有夏族人沒事都跑來圍觀煮鹽。

偶爾秦鈞讓他們嘗一點,這些人就在那裡“嘻嘻嘻”地笑。

煮過提純的食鹽,比原來的灰鹽要健康一些,但下在肉湯裡口感其實差不了多少。

不過這鹽賣相好啊!

對原始人來說,秦鈞就像在秋天變出了“雪”,而且這些雪還是鹹的一樣。

拿這些鹽出去交換,絕對能得到其他部落的歡迎!

除了煮鹽之外,秦鈞接下來還搞出了陶車、馬鞍……和最重要的,醫藥!

他經常會到外面去轉一轉,看看周邊這片地區有什麼可用的資源。

爲了防止“硬核騎馬”把蛋硌壞,影響將來刷孩子的大計,秦鈞用羊皮內部填充茅草做成了馬鞍,這樣再騎馬就舒服多了。

當然馬鐙他還是憋着,沒有提前幾千年搞出來。

秦鈞從野外收集到的藥材,有榆樹皮、柳樹枝、車前草、錦葵、菊花、蒲公英等。

這個時代根本沒有醫藥的概念,秦鈞拿着柳樹枝煮個水能治頭痛,在原始人看來就是無比神奇的事情。

感冒發燒?

剛開始當然是“多喝溫開水”,後來則改爲車前草切碎泡水喝!

傷口發炎?

錦葵葉花榨汁,內服外敷!

腹瀉?

榆樹皮泡水喝!

高血壓?

菊花泡水喝……等等,原始人哪來的高血壓啊?

……

簡單的頭昏腦熱,秦鈞處理一下基本都能康復。

至於更復雜的病症,當然還是聽天由命了!

時間匆匆而過,轉眼大雪紛飛的冬季降臨,哪怕有馬秦鈞也無法繼續出去探索,只能是窩在村子裡刷孩子。

第二年春天來臨,秦鈞才又可以出去浪。

這一天,他騎着馬在外面兜了一圈,幸運地在野外發現了幾株薺菜。

薺菜是一種營養豐富,還能作爲藥材使用的野菜。

用薺菜去根搗碎,以開水浸泡得到的汁液可以用於處理皮疹、潰瘍、傷口,食用有明目中和、健胃消食之功效。

就算單純作爲食物,薺菜的味道也很不錯。

《詩》曰:“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宴爾新昏,如兄如弟。”

秦鈞在河邊一個高地上,用竹籬茅草蓋了一個“苗圃”。

田圃裡翻除掉野草石頭,用河泥和樹林裡的腐殖質混合鋪了一層,上面栽種了不少雜七雜八的東西。這次找來的薺菜也被秦鈞種了上去,打算等它們開花結籽數量多起來,再擴散到野外使其自然生長。

回到村子裡面,族人和奴隸們都在勞作。

秦鈞來到一個室內的陶器“作坊”,裡面有兩個野人奴隸正在製作土坯,使用的正是秦鈞發明設計的陶輪。

黏土製成的圓盤燒成陶器,在河邊用砂岩進一步打磨平整。

陶輪安裝在木軸上,木軸底部削尖立在石頭上減少摩擦力,再做一個支架就可以轉動起來。

不過陶輪的動力問題,卻費了秦鈞不少心思。

什麼“皮繩傳動”、“齒輪傳動”、“奴隸躺在地上用手搖動”都嘗試過,但是效果始終不如人意。

比如用皮繩作爲傳動,由於皮繩需要繃直才能傳遞摩擦力,如果動力來自側面那木軸就會得到一個側力。這個時代又沒有軸承,木軸與支架之間只能是鬆散連接,被皮繩側着一拉就轉不動了!

如果改成皮繩兩側拉直,繞過支架再合併形成閉環,則是結構過於複雜能量損耗太大。

至於陶器齒輪?呵呵,不提也罷!

最後的辦法是在木軸下方做個架子,裝一個用黏土加乾草做成晾乾的“大泥盤”。

使用的時候轉動厚重的泥盤,在慣性的作用下間歇輸出動力。

有了能轉動起來的陶輪,製作陶器就簡便了許多。

柔軟的黏土放在陶輪上旋轉,可以快速製作出圓形的器皿,質量比盤泥條做出來的那些要好得多。

這期間隨着工匠的手藝提升,他們出產的陶器開始跟食鹽一樣“暢銷”。

除了原來的龍、虎、豹三個部落,周邊地區還有十一個夏族部落和兩個野人部落,秦鈞非常積極地推動與他們的交流。

在推銷食鹽和新式陶器的同時,他還向那些部落徵集資源。

一棵罕見的植物,可以換一個新式陶罐。

奇怪的石頭也可以拿來換,但要知道是從哪裡撿來的。

秦鈞還向他們特別指出,如果能找到“籽多又大”的野草,可以換十個新式陶罐,或者整整一小罐食鹽!

這個懸賞令,對本村的族人同樣適用,只是獎勵的方式略有區別。

秦鈞就是要儘可能發動人力,讓他們幫自己搜尋發現周圍的資源,這樣總比他一個人要高效得多。

第67章 竹簡與篆文第43章 攻城戰第68章 惡來第103章 熱潮第52章 神獸第34章 逃難者(4)第91章 問道臺第115章 二進制與規矩數第2章 遊戲開始,原始部落(1)第74章 此何物也?第110章 指南針第8章 蓋房子,娶老婆第43章 攻城戰第61章 衛克之義第46章 天帝親耕第66章 加快發展第90章 秦鈞出題:四色猜想第115章 二進制與規矩數第43章 攻城戰第90章 秦鈞出題:四色猜想第22章 探索與生產第126章 招攬第75章 封鎖第125章 好爲人師第7章 巨石分弓第71章 馳騁的戰車第75章 封鎖第100章 河圖子的挖坑秘訣第26章 竹筏戰艦第22章 探索與生產第114章 河圖風暴第70章 你有神功,我有科技第50章 繁華朝歌第25章 光啦?胡啦?第123章 審判第55章 神獸再現第62章 鍊鐵第7章 巨石分弓第81章 天子東歸第62章 鍊鐵第34章 逃難者(4)第2章 遊戲開始,原始部落(1)第58章 燒玻璃賣錢第66章 加快發展第89章 日解百題第125章 好爲人師第58章 燒玻璃賣錢第32章 農耕時代的曙光第51章 寶藏第61章 衛克之義第63章 貪婪的使者第96章 我的老婆是學神第3章 阿諾,胡啦!(2)第27章 獵虎第122章 那兩個星座第51章 寶藏第72章 飛廉第64章 龍珠第76章 後天分圓圖第4章 弓箭第85章 洛京道院第60章 蹴鞠和打架第76章 後天分圓圖第70章 你有神功,我有科技第103章 熱潮第91章 問道臺第89章 日解百題第33章 迴歸第51章 寶藏第113章 浮力定律第26章 竹筏戰艦第67章 竹簡與篆文第51章 寶藏第3章 阿諾,胡啦!(2)第79章 天欲亡我,我便逆天第124章 前往玉昌城第76章 後天分圓圖第125章 好爲人師第12章 千年之後,天煞孤星(3)第129章 我當煤老闆?第72章 飛廉第124章 前往玉昌城第71章 馳騁的戰車第71章 馳騁的戰車第73章 高手打游擊第7章 巨石分弓第77章 何人告發本官?第131章 遊戲內測中第124章 前往玉昌城第65章 創世神話第68章 惡來第45章 黃金第72章 飛廉第74章 此何物也?第121章 秦國亡了第114章 河圖風暴第120章 戰亂(7)第33章 迴歸第17章 積極備戰
第67章 竹簡與篆文第43章 攻城戰第68章 惡來第103章 熱潮第52章 神獸第34章 逃難者(4)第91章 問道臺第115章 二進制與規矩數第2章 遊戲開始,原始部落(1)第74章 此何物也?第110章 指南針第8章 蓋房子,娶老婆第43章 攻城戰第61章 衛克之義第46章 天帝親耕第66章 加快發展第90章 秦鈞出題:四色猜想第115章 二進制與規矩數第43章 攻城戰第90章 秦鈞出題:四色猜想第22章 探索與生產第126章 招攬第75章 封鎖第125章 好爲人師第7章 巨石分弓第71章 馳騁的戰車第75章 封鎖第100章 河圖子的挖坑秘訣第26章 竹筏戰艦第22章 探索與生產第114章 河圖風暴第70章 你有神功,我有科技第50章 繁華朝歌第25章 光啦?胡啦?第123章 審判第55章 神獸再現第62章 鍊鐵第7章 巨石分弓第81章 天子東歸第62章 鍊鐵第34章 逃難者(4)第2章 遊戲開始,原始部落(1)第58章 燒玻璃賣錢第66章 加快發展第89章 日解百題第125章 好爲人師第58章 燒玻璃賣錢第32章 農耕時代的曙光第51章 寶藏第61章 衛克之義第63章 貪婪的使者第96章 我的老婆是學神第3章 阿諾,胡啦!(2)第27章 獵虎第122章 那兩個星座第51章 寶藏第72章 飛廉第64章 龍珠第76章 後天分圓圖第4章 弓箭第85章 洛京道院第60章 蹴鞠和打架第76章 後天分圓圖第70章 你有神功,我有科技第103章 熱潮第91章 問道臺第89章 日解百題第33章 迴歸第51章 寶藏第113章 浮力定律第26章 竹筏戰艦第67章 竹簡與篆文第51章 寶藏第3章 阿諾,胡啦!(2)第79章 天欲亡我,我便逆天第124章 前往玉昌城第76章 後天分圓圖第125章 好爲人師第12章 千年之後,天煞孤星(3)第129章 我當煤老闆?第72章 飛廉第124章 前往玉昌城第71章 馳騁的戰車第71章 馳騁的戰車第73章 高手打游擊第7章 巨石分弓第77章 何人告發本官?第131章 遊戲內測中第124章 前往玉昌城第65章 創世神話第68章 惡來第45章 黃金第72章 飛廉第74章 此何物也?第121章 秦國亡了第114章 河圖風暴第120章 戰亂(7)第33章 迴歸第17章 積極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