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同的思緒(1)

山東,濟南府城,巡撫衙門,廂房。

吳宗睿看着手中的文書,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先生,文儒、羅典召和羅典勇他們做的很好,張獻忠的先頭部隊,近五萬人被剿滅,張獻忠大部已經朝着淮安府城的方向而去,接下來,我們還是要提醒文儒他們,可不要一時興起,發起對張獻忠部的進攻,他們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守在徐州和宿州等地,等待張獻忠與丁啓睿大人對決的結果。”

曾永忠看着吳宗睿點點頭。

“大人說的是,昨日屬下看了羅典勇將軍的文書,還真的有些擔心,張獻忠部在徐州的所作所爲,屬下看了都忍不住,想着狠狠的教訓張獻忠,屬下覺得,大人有必要提醒廖都督,羅典召將軍和羅典勇將軍,務必時時刻刻想着大人確定的戰略。。。”

吳宗睿對着曾永忠揮揮手。

“先生可不要這樣說,登萊新軍向南直隸擴展,這是集思廣益確定下來的戰略,可不要將所有的功勞都歸結到我的頭上,對了,文儒在文書裡面說了,生擒張獻忠義子劉文秀,不過劉文秀很頑固,根本無法招募,您看我們應該如何處置劉文秀啊。”

其實吳宗睿很想招募劉文秀,包括李定國等人,根據史書的記載,劉文秀和李定國都是難得的悍將,作戰勇猛,在張獻忠陣亡之後,還率領義軍與清兵對決,堅持到最後一刻。

不過,穿越十多年的時間,吳宗睿很清楚,史料與感情代替不了現實,不管劉文秀和李定國等人多麼的驍勇,不能夠爲己所用,那就沒有絲毫的價值,有些時候反而會起到方面的作用,所以在這些事情上面,他需要徵詢曾永忠等人的意見。

曾永忠皺着眉頭,略微的沉吟了一下。

“大人,屬下覺得,對於流寇必須要下狠心,當初李自成和張獻忠之流造反,皇上和朝廷其實有好多次的機會可以徹底剿滅他們,可就是因爲猶豫和心軟,導致流寇的隊伍不斷的壯大,十多年時間過去,已經威脅到朝廷了,屬下記得大人說過,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至於如何的處置劉文秀,屬下覺得讓廖都督直接作出決定。”

吳宗睿點點頭。

“也好,此事就拜託先生給文儒寫去信函,告知處理的建議,我就不給文儒寫信了,免得文儒揣摩我的心思,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此事了。”

說到這裡,吳宗睿站起身來,轉移了話題。

“先生,剛剛我想到了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後金的皇太極,好長時間沒有動靜了,難道他不知道登萊新軍抽調了大量的軍士進入山東、進入南直隸征伐嗎,我覺得可能性不大,駐守在遼東的登萊新軍將士,總人數不足二十萬人,如果皇太極此刻傾巢出動,還是令我們頭疼,雖然我覺得,皇太極不大可能做出此等的決定,但我們還是需要小心應對。”

“第二件事情,張獻忠部朝着淮安府城的方向而去,漕運總督丁啓睿大人,包括南京兵部尚書張國維大人,很快就能夠察覺到張獻忠的用心,丁大人一定會傾盡全力護衛淮安府城,畢竟漕運總督府在淮安府城內,如果淮安府城被張獻忠攻陷,丁大人無法交代。”

“不要多長的時間,丁大人和張大人就能夠明白我的用心了,他們肯定是痛罵我,這點我倒是無所謂,不過有一點,我考慮不能夠讓張獻忠部真的攻陷淮安府城,畢竟我曾經擔任淮安府知府,眼睜睜看着繁華富庶的淮安府城被毀掉,於心不安,徐州州城幾乎被張獻忠徹底毀掉,淮安府城決不能重蹈覆轍。”

“我說的這兩件事情,不知道先生是怎麼看的。”

曾永忠低頭思索了幾分鐘的時間,才擡頭開口回答。

“大人,屬下覺得後金的皇太極,暫時不用過多的考慮,我登萊新軍在遼東嚴陣以待,若是八旗軍敢於大舉入侵,登萊新軍必定痛擊他們,再說了,皇太極已經知曉登萊新軍的驍勇,若是沒有做好萬全的充足的準備,沒有十足的把握,是不會有任何動作的。”

“更加關鍵的是,我們通過互市與錢莊,基本掌控了後金的經濟,一旦我們關閉了互市,錢莊亦斷絕與後金、蒙古部落的錢財交易,他們就會陷入混亂之中,屬下覺得,皇太極也應該知道這一點。”

“至於說丁啓睿大人和張國維大人,屬下覺得,越早讓他們明白大人的意圖越好,我登萊新軍已經掌控了山東和遼東的部分地方,接下來必定往南方擴展勢力,爭取能夠儘早的掌控南方的大片地方,不管是漕運兵丁,還是南方各鎮的軍隊,包括南京京營,中都留守司,其戰鬥力都不值一提,我登萊新軍掌控南直隸是必然的。”

“大人,張獻忠部進攻淮安府城,必定與丁大人之間有一場惡戰,我登萊新軍在雙堆集擊敗和剿滅張獻忠部線頭部隊的消息,丁大人很快能夠知曉,張大人也能夠知曉,如此他們就知道我登萊新軍的強悍了。”

“屬下倒是覺得,丁大人很有可能輕視張獻忠部,覺得其戰鬥力不行,所以在固守淮安府城的時候,很有可能命令軍士出城與張獻忠部廝殺,如此很有可能導致失敗。”

“大人說不能夠讓淮安府城失陷,屬下覺得這個要求太高了,若是丁大人率領軍士抵禦了張獻忠部的進攻,我登萊新軍沒有機會直接進入淮安府城,還要想其他的辦法,譬如說要求抵禦張獻忠部的軍士休整調養,由登萊新軍駐守淮安府城等,若是張獻忠部攻陷了城池,則我登萊新軍進入淮安府城名正言順,誰都無法說話。”

“所以,屬下覺得,從有利於大人戰略部署的角度出發,張獻忠部攻陷淮安府城,對於我們來說是最爲有利的。”

曾永忠的建議,對於登萊新軍整體的戰略部署是最爲有利的。

吳宗睿無奈的點頭,在關鍵和重大的問題上面,他是不會優柔寡斷的,淮安府城如果被張獻忠部攻陷,損失必定慘重,不過爲了能夠達到戰略目的,有些損失必須要承受。

“先生說的是,張獻忠部若是能夠攻陷淮安府城,登萊新軍進駐南直隸的整體戰略部署,就成功了大半,我還是有些心軟了。”

曾永忠看向了吳宗睿,眼睛裡面帶着吃驚的神情。

“大人不要這麼說,其實屬下剛剛也想着如何的護住淮安府城,屬下對淮安府城也是有感情的,只不過屬下覺得,漕運總督府在淮安府城,若是張獻忠部不能夠攻陷淮安府城,則城內的百姓,感激漕運總督府城和府衙,不會支持我登萊新軍。。。”

說到這裡的時候,曾永忠的臉色微微有些白了,作爲讀書人,他忽然覺得自己太過於無情了,爲了能夠達到目的,有些不擇手段了。

吳宗睿倒是頻頻點頭。

“先生說的是,南方與北方不一樣,想想登萊新軍掌控的諸多地方,登萊之地,曾經遭遇過戰火的荼毒,幾乎是赤地千里,而後的遼東,更是不用多說,唯有山東的府州縣,略微的平安一些,看看盧發軒和劉寧,爲了能夠穩定山東的局勢,殫精竭慮,好不容易纔有了今日的局面。”

“南方與北方最大的不同,就是讀書人多,士大夫家族多,家族勢力遍佈,登萊新軍想要掌控這些地方,需要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有些時候採取一些血腥的手段,也是能夠理解的,特別是對某些冥頑不化的讀書人,某些自以爲是的士大夫,某些無法無天的宗族和家族,我們就是要採取鐵血的手段。。。”

吳宗睿的話語,讓曾永忠的情緒瞬間平復下來。

“大人,屬下這就給廖都督寫信,告訴其如何處置劉文秀,屬下的建議是,儘量爭取劉文秀,若是劉文秀被俘獲之後,馬上就歸順我登萊新軍,倒是有些不妥,不過劉文秀若是冥頑不化,也就不能夠久留了。。。”

曾永忠轉身準備離開的時候,敲門聲出現了。

盧發軒和劉寧進入了廂房。

吳宗睿看着盧發軒和劉寧笑了。

“說曹操曹操就到,剛剛我還和先生說及你們。”

盧發軒對着吳宗睿稽首行禮之後開口了。

“大人,山東各地的春耕全部完成,若是天氣不出現問題,今年糧食豐收是沒有問題的。”

吳宗睿笑着點頭。

“好啊,我就知道沒有多大的問題,我和先生趕到濟南來,就是想着看看山東的情形如何,明日我們就回登州去了,怎麼,劉寧,你有什麼想法嗎。”

劉寧看了看吳宗睿,有些不好意思的開口了。

“大人,屬下很想到南直隸去征伐廝殺,不過盧大人已經勸解屬下了,登萊新軍駐守山東一樣重要,牢牢守住山東,登萊新軍就能夠更加的強大,也能夠前往南方征伐。。。”

吳宗睿走到劉寧的面前,用力拍了拍劉寧壯實的身體。

“不錯,能夠想明白就好,我還給你三個月的時間,一定要協助盧大人徹底穩定山東的局勢。。。”

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精準預測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末路(3)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絕佳計謀第五百六十五章 用心良苦第八百八十五章 下定了決心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散關之戰(5)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二百四十四章 立竿見影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八百三十章 殘陽如血(1)第九百六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七百四十九章 壓頭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4)第九百零一章 大明悲歌(4)第五十五章 分析第七百一十七章 悲歌(4)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4)第六百八十章 真心的建議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要說話第四百九十四章 如此也行第四百零二章 針尖對麥芒(1)第五百七十三章 老瓶新酒(3)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一百一十二章 添一把火第四百零二章 針尖對麥芒(1)第十三章 育苗第一百五十六章 豪宅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六百一十六章 燧發槍第八百四十九章 最後的掙扎(8)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四百三十四章 略勝一籌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北進北進第八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意圖第二百二十七章 等待第七百八十五章 漕運大整頓(1)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察言觀色(2)第五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怒火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三百七十七章 末路(6)第二百一十九章 從頭再來第五百五十六章 教育理念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七百八十五章 漕運大整頓(1)第八百七十六章 豁然開朗(2)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七百七十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3)第四十七章 父親續絃第三百八十六章 各官免送第一百八十四章 撐死膽大的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五百一十八章 悔悟太遲(2)第九百七十二章 兩邊兼顧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一般的見識(2)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祖大壽的建議第八百二十一章 放心的部署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摧枯拉朽(11)第一百九十一章 巧妙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運第七百五十六章 臨機決斷(3)第二章 廖文儒第一百九十六章 難道是天意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較量(3)第六十七章 陳氏家族第六十一章 史可法第三百三十四章 震撼第三百九十二章 驕狂的代價第七十二章 運籌第九百八十一章 籠絡人才(1)第九十七章 陳靈雁的心思第七百三十三章 摧枯拉朽(4)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一百三十七章 遭遇彈劾第二百四十四章 立竿見影第八百九十七章 條件不成熟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並非忠心(2)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納百川第九百四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方的反應第一百七十九章 態度都明確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聵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一百三十七章 遭遇彈劾第二百四十九章 漕運變故第二百零四章 豁出去了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人不爲己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
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精準預測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末路(3)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絕佳計謀第五百六十五章 用心良苦第八百八十五章 下定了決心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散關之戰(5)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二百四十四章 立竿見影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八百三十章 殘陽如血(1)第九百六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七百四十九章 壓頭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4)第九百零一章 大明悲歌(4)第五十五章 分析第七百一十七章 悲歌(4)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4)第六百八十章 真心的建議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要說話第四百九十四章 如此也行第四百零二章 針尖對麥芒(1)第五百七十三章 老瓶新酒(3)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一百一十二章 添一把火第四百零二章 針尖對麥芒(1)第十三章 育苗第一百五十六章 豪宅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六百一十六章 燧發槍第八百四十九章 最後的掙扎(8)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四百三十四章 略勝一籌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北進北進第八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意圖第二百二十七章 等待第七百八十五章 漕運大整頓(1)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察言觀色(2)第五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怒火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三百七十七章 末路(6)第二百一十九章 從頭再來第五百五十六章 教育理念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七百八十五章 漕運大整頓(1)第八百七十六章 豁然開朗(2)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七百七十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3)第四十七章 父親續絃第三百八十六章 各官免送第一百八十四章 撐死膽大的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五百一十八章 悔悟太遲(2)第九百七十二章 兩邊兼顧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一般的見識(2)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祖大壽的建議第八百二十一章 放心的部署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摧枯拉朽(11)第一百九十一章 巧妙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運第七百五十六章 臨機決斷(3)第二章 廖文儒第一百九十六章 難道是天意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較量(3)第六十七章 陳氏家族第六十一章 史可法第三百三十四章 震撼第三百九十二章 驕狂的代價第七十二章 運籌第九百八十一章 籠絡人才(1)第九十七章 陳靈雁的心思第七百三十三章 摧枯拉朽(4)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一百三十七章 遭遇彈劾第二百四十四章 立竿見影第八百九十七章 條件不成熟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並非忠心(2)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納百川第九百四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方的反應第一百七十九章 態度都明確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聵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一百三十七章 遭遇彈劾第二百四十九章 漕運變故第二百零四章 豁出去了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人不爲己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