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

崇禎十二年不知不覺到來了。

春節剛過,朱由檢就坐不住了,流寇力量的再次壯大,讓他感覺到驚恐和沮喪。

陝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廣等地,流寇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人數之多,力量之強大,令人瞠目結舌,其中部分的流寇,勢力竟然朝着北直隸的方向發展。

崇禎八年滎陽大會,流寇爲十三家七十二營,歷經四年左右的時間,不少流寇被剿滅,譬如闖王高迎祥、老回回馬守應、革裡眼賀一龍、射塌天李萬慶、四天王李養純、掃地王張一川等等,楊嗣昌出任兵部尚書之後,制定了四正六隅的作戰方略,舉薦熊文燦出任五省總督,集合大軍再次開始大規模剿滅流寇,流寇遭遇到毀滅性打擊,闖王李自成險些被徹底剿滅,力量最爲強悍的八大王張獻忠,也打算歸順朝廷,流寇眼看着就要被徹底剿滅。

可惜關鍵時刻,後金韃子入關劫掠,打亂了朝廷所有的部署。

大半年的時間過去,得到喘息的流寇,完全恢復了。

首先得到恢復的是闖王李自成,潼關一戰,李自成僅僅帶着十多人逃離出去,幾個月時間過去,李自成不僅僅拉起龐大的隊伍,其麾下的總兵力號稱二十萬人,且漢中一帶,幾乎成爲了李自成的天下,駐守地方的朝廷大軍,屢次小規模圍剿,都遭遇到敗績。

其次是八大王張獻忠,當時準備投降朝廷,沒有遭遇到朝廷大軍的圍剿,保全了自身的力量,爾後趁着朝廷大軍趕赴京師抵禦後金韃子的時候,率領麾下的大軍進入四川,在瀘州一帶活動,其力量更加的強大。

再次是曹操羅汝才,當年的滎陽大會,羅汝才並不起眼,力量也不大,麾下的兵力不過萬人左右,也就沒有被朝廷大軍特別關注,經過幾年時間的發展,活動在河南一帶的羅汝才,麾下已經有十多萬的軍士,令整個河南震動。

最後是順天王高應登,高應登屬於後起之秀,其力量的壯大速度令人不敢相信,短短兩年的時間,麾下有了十七萬的軍士,影響力直逼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高應登本來也在河南一帶活動,當張獻忠率領大軍進入四川之後,高應登避免與羅汝才爭奪地盤,順勢進入湖廣,盤踞在襄陽一帶。

其他各路流寇略有名氣的還有改世王許可變,左金王賀錦,混十萬馬進忠,滿天星張大受,蠍子塊拓養坤,興世王王國寧,整齊王張胖子等等,分別在陝西、山西、河南、湖廣和四川等地作亂,愈來愈多的流民加入到流寇隊伍之中,讓他們的力量也不容小覷。

至於那些小股的不知名的流寇,數不勝數,甚至一些佔山爲王的土匪,也趁機拉起了大旗,做着春秋大業的美夢。

五省總督熊文燦數次呈報奏摺,懇請朝廷撥付錢糧,用於剿滅流寇,錢糧不足、兵力不足的朝廷大軍,剿滅流寇的作戰數次失敗,而缺乏錢糧的軍士,轉而屢屢騷擾百姓,引發了天怒人怨,讓更多的百姓加入到流寇隊伍之中,那些不願意加入流寇隊伍的百姓,也成爲了流寇的眼線,稟報朝廷大軍的行蹤,讓圍剿流寇的大軍多次遭遇到流寇的伏擊。

就連作戰勇猛的陝西巡撫孫傳庭,也陷入到困境之中,不得已固守西安府城。

朱由檢詢問內閣大臣、兵部尚書楊嗣昌該要如何應對流寇快速崛起的局面,得到的答覆依舊是增強錢糧,讓地方大軍能夠安心剿滅流寇。

可惜的是,朱由檢拿不出來錢糧。

後金韃子入關劫掠,不僅僅給京畿一帶造成了慘重的損失,也讓朝廷的府庫入不敷出,各路馳援朝廷的大軍需要錢糧,戶部不可能不撥付,本就捉襟見肘的戶部,在撥付了大量錢糧之後,幾乎無法維持了。

朱由檢的目光,再次看向御案上面的一份奏摺,那是陝西巡撫孫傳庭的奏摺。

地方官員自行招募軍士,自行籌措軍餉糧草的事宜,大明一朝幾乎就沒有出現過,登萊新軍屬於意外的情況,就是愈發強悍的登萊新軍,讓朱由檢頭疼。

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如果不允許孫傳庭自行招募軍士籌措錢糧,以剿滅流寇,那麼北方流寇的勢力將越來越大,最終威脅到京師。

萬般無奈的朱由檢,終於下定了決心。

。。。

楊嗣昌來到了偏殿。

這段時間,楊嗣昌的日子同樣不好過,雖說後金韃子已經撤離,但北方流寇的壯大速度,出乎了他的預料,整個北方的局勢都有些動盪了,熊文燦給朝廷寫來奏摺的同時,也給他寫信了,信函之中說到的各鎮大軍的境況,令人不敢相信。

各鎮大軍爲害地方的事宜,熊文燦在奏摺之中沒有說,但是在信函之中說到了,殺良冒功的事情比比皆是,明明是吃了敗仗,卻還要強撐着說作戰獲取了勝利,大量的殺害百姓,說是斬殺的流寇,地方官吏對此深惡痛絕,可因爲五省總督熊文燦負責剿滅流寇事宜、得到了皇上的信任,與楊嗣昌之間的關係很好,所以絕大部分的地方官員不敢寫奏摺。

府州縣的主官,幾乎沒有直接寫密摺的權力,他們關於剿滅流寇的奏摺,幾乎都要通過兵部,這些奏摺完全被壓制,皇上看不見。

不過這樣的奏摺壓得太多了,楊嗣昌也要擔心,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有朝一日這些事情傳揚出去,楊嗣昌無疑是承擔主要責任的,就算是皇上對他的印象不錯,關鍵時刻也不大可能保護他楊嗣昌。

楊嗣昌進入偏殿,皇上依舊在仔細的看奏摺。

“文弱,你來了,前不久朕和你說到陝西巡撫孫傳庭決議自行招募軍士、籌措軍餉糧草的事宜,你認爲如何。”

楊嗣昌稍稍楞了一下,皇上所謂的徵詢意見,其實內心應該是做出了決定,徵詢意見多半是走過場,當然朝中反對的力量太多,皇上還是有可能收回成命的。

這種在偏殿徵詢意見的做法,其實就是想着讓楊嗣昌表示同意,且在朝會商議的時候,站出來支持此事,楊嗣昌主管兵部的事宜,站出來表示了支持,其他人就不大可能反對了。

楊嗣昌明白這個道理,但是感情上難以接受,他對孫傳庭已經有很多的意見,壓根不想看見孫傳庭立下功勞,前不久皇上已經就此事徵詢了他的意見,當時的情況特殊,楊嗣昌表明上贊同,其實內心壓根不願意。

這一刻,楊嗣昌下定了決心,不打算在這件事情上面爲皇上和孫傳庭出頭。

“皇上,臣以爲,地方官員自行招募軍士、籌措軍糧糧草的事宜,屬於緊急時刻採取的不得已的舉措,不宜大規模的推廣,陝西巡撫孫傳庭準備自行招募軍士、籌措錢糧,用於剿滅流寇,朝廷應該予以明確的要求,限定其招募軍士的規模。。。”

朱由檢的臉上有些不好看了,楊嗣昌的意思他當然明白。

如果在朝會的時候,楊嗣昌以這樣的姿態說話,那麼其他的大臣肯定會一股腦的提出反對的意見,這個建議就無法獲得通過。

“文弱,你說的有道理,朕也明白其中利害關係,不過流寇勢大,熊文燦的奏摺之中已經說的很明確,若是朝廷不能夠傾盡全力剿滅流寇,待到其成了氣候,豈不是要消耗更大的人力和財力剿滅流寇,你是兵部尚書,主管這些方面的事宜,說說該如何剿滅流寇吧。”

朱由檢的話語柔和,但不滿的意思完全表達出來了。

楊嗣昌的額頭上面冒出了汗滴。

“皇上,臣、臣已經有過建議,還是籌措部分的錢糧,讓熊文燦大人能夠安心剿滅流寇。”

朱由檢的臉色徹底變了,看着楊嗣昌。

“文弱,朕準備讓你主管戶部的事宜,籌措足夠的錢糧,讓熊愛卿安心剿滅流寇,你看如何啊。。。”

楊嗣昌的臉瞬間白了,這個時候主管戶部、籌措糧餉,可謂是自尋死路,年關剛過,各地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哪裡可能籌措到錢糧。

私人恩怨在這個時候只能夠放一放了。

“皇上,都是臣愚鈍,沒有想到朝廷的大局,臣贊同山東巡撫孫傳庭大人的建議,關鍵時刻招募軍士、籌措錢糧,用以剿滅流寇,臣覺得,可以讓孫傳庭大人寫來詳細的奏摺,內閣商議之後予以定奪。。。”

朱由檢揮揮手,臉上的神色依舊不是很好。

“朕看不必了,孫愛卿的奏摺已經說的很詳細了,地方自行招募軍士、籌措錢糧的事宜,朕覺得可行,至於說其他方面,兵部今後予以規範就可以了。”

“朕看,不僅僅是允許孫愛卿自行招募軍士、籌措錢糧,還要抽調駐守遼東的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參與剿滅流寇的事宜,這件事情,兵部拿出條陳,後日的早朝一併商議。”

。。。

楊嗣昌走出偏殿的時候,腳步有些不穩,允許孫傳庭招募軍士、籌措錢糧是不得已之舉,可抽調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就是跳火坑的事情了。

“孫傳庭,我會讓你好看的。。。”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佔臺灣(1)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九百四十八章 用人的建議第九百九十三章 法之必行第二百九十三章 灌醉你第八百一十二章 雪中送炭(1)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精準預測第四百二十三章 遼東邊軍的自尊第四百九十七章 集權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虧一簣(4)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面兼顧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猶豫和彷徨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第三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與勇氣第五百四十章 長亭之盟(4)第四百九十八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一百零二章 火花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第一百七十九章 態度都明確第五百一十三章 終於決定第二百五十章 憤怒無用第八百一十四章 雪中送炭(3)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的想不到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厲害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五十二章 被逼無奈第一百七十九章 態度都明確第二百八十五章 偶遇陳奇瑜第三百五十二章 殘陽如血(4)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九百三十七章 首要是規矩第一百九十七章 難題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八百零五章 孫傳庭的決斷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六百九十二章 暗度陳倉(2)第九百五十八章 張東濤的建議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潭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一百九十一章 巧妙第三百七十二章 末路(1)第一百三十一章 雙管齊下第五十五章 分析第七百三十三章 摧枯拉朽(4)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九百五十八章 張東濤的建議第三百三十二章 滎陽大會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九百一十四章 盤剝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動四方(2)第九百一十七章 定鼎之戰(1)第九百四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七十五章 迅雷不及掩耳(1)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九十七章 陳靈雁的心思第三百五十二章 殘陽如血(4)第三十五章 旁觀?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遭遇危險(2)第三百一十一章 盲目的自信第一千零三十章 攻佔臺灣(5)第四百零八章 暴發戶的感覺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遭遇危險(2)第一百五十六章 豪宅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1)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第二百四十四章 立竿見影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楔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三百七十八章 罪己詔第六百二十五章 可悲可嘆第四百二十三章 遼東邊軍的自尊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第五百二十二章 三方籌謀(2)第二百零五章 絞殺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膽英雄(2)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五十九章 系列事宜第三百七十八章 罪己詔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緊急調整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鄭芝龍的圓滑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七百三十三章 摧枯拉朽(4)第一百零一章 不期而遇第五百四十四章 做好準備第七百零七章 掌控山東(12)第三百零五章 聲東擊西(4)第四百六十九章 遼東的規劃第一百八十九章 用人不疑第二十九章 產量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饑荒第九百六十二章 徒勞無功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佔臺灣(1)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九百四十八章 用人的建議第九百九十三章 法之必行第二百九十三章 灌醉你第八百一十二章 雪中送炭(1)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精準預測第四百二十三章 遼東邊軍的自尊第四百九十七章 集權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虧一簣(4)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面兼顧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猶豫和彷徨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第三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與勇氣第五百四十章 長亭之盟(4)第四百九十八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一百零二章 火花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第一百七十九章 態度都明確第五百一十三章 終於決定第二百五十章 憤怒無用第八百一十四章 雪中送炭(3)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的想不到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厲害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五十二章 被逼無奈第一百七十九章 態度都明確第二百八十五章 偶遇陳奇瑜第三百五十二章 殘陽如血(4)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九百三十七章 首要是規矩第一百九十七章 難題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八百零五章 孫傳庭的決斷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六百九十二章 暗度陳倉(2)第九百五十八章 張東濤的建議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潭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一百九十一章 巧妙第三百七十二章 末路(1)第一百三十一章 雙管齊下第五十五章 分析第七百三十三章 摧枯拉朽(4)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九百五十八章 張東濤的建議第三百三十二章 滎陽大會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九百一十四章 盤剝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動四方(2)第九百一十七章 定鼎之戰(1)第九百四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七十五章 迅雷不及掩耳(1)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九十七章 陳靈雁的心思第三百五十二章 殘陽如血(4)第三十五章 旁觀?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遭遇危險(2)第三百一十一章 盲目的自信第一千零三十章 攻佔臺灣(5)第四百零八章 暴發戶的感覺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遭遇危險(2)第一百五十六章 豪宅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1)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第二百四十四章 立竿見影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楔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三百七十八章 罪己詔第六百二十五章 可悲可嘆第四百二十三章 遼東邊軍的自尊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第五百二十二章 三方籌謀(2)第二百零五章 絞殺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膽英雄(2)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五十九章 系列事宜第三百七十八章 罪己詔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緊急調整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鄭芝龍的圓滑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七百三十三章 摧枯拉朽(4)第一百零一章 不期而遇第五百四十四章 做好準備第七百零七章 掌控山東(12)第三百零五章 聲東擊西(4)第四百六十九章 遼東的規劃第一百八十九章 用人不疑第二十九章 產量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饑荒第九百六十二章 徒勞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