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

內閣大臣、南直隸總督盧發軒剛剛抵達南京,吳宗睿的聖旨也到了。

接到聖旨,盧發軒異常的吃驚,聖旨要求盧發軒暫時不要推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事宜,首要的還是穩定南直隸的局勢。

接下來偵查到的情報,證明了吳宗睿準確的判斷。

張獻忠在四川成都登基稱帝,建立大西國,鄭芝龍與黃道周等人在福建的福州扶持唐王朱聿鍵監國,準備恢復大明王朝。

這一切都意味着,南方的局勢逐漸的變得複雜,盧發軒必須要小心行事,如果這個時候強行的推開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事宜,必定會將南方的讀書人以及士大夫推向福建,甚至可能推向四川一帶去。

牛犇急匆匆來到了總督府衙門。

看見牛犇手中的文書,盧發軒的臉色也微微的變化了。

接過文書,盧發軒看的異常的仔細。

大約一刻鐘之後,盧發軒放下了手中的文書,看着牛犇開口了。

“牛將軍,我怎麼覺得,此事對於皇上來說,並非完全是壞事情啊。。。”

牛犇看着盧發軒,沒有開口說話,在面對諸多問題展開分析方面,他比不上盧發軒。

略微的沉思了一下,盧發軒再次的開口了。

“皇上專門下旨,要求南直隸一帶暫停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事宜,我知道皇上很不甘心,但是沒有辦法,南方的局勢變化太快,務必要慎重。”

“情報司偵查到,張獻忠在四川、湖廣、廣東以及廣西等地,根基一點都不穩,各地都有人專門對付張獻忠麾下的大西軍,這也是因爲張獻忠殺戮太重了。”

說到這裡的時候,盧發軒猶豫了一下。

“牛將軍,你我責任重大,務必要穩定南方的局勢,有些話我就直說了,你可不要在意,如果你認爲我說的不好,儘管反駁就是了。”

牛犇連連擺手。

“盧大人,南直隸的大小事宜,都是以您的決定爲主,末將不過是按照您的要求,維持南直隸各地的穩定罷了,這段時間,末將的主要精力都在漕運方面。。。”

盧發軒笑了笑,牛犇說的有些話倒也是實情。

“牛將軍,張獻忠在四川、湖廣、廣東和廣西等地大開殺戒,不管是地方上的藩王,還是巡撫、知府、知州和知縣,張獻忠都沒有放過,毫不留情的斬殺,更加關鍵的是,張獻忠甚至都沒有放過四川、廣東和廣西等地的宣撫使和宣慰使。”

“這段時間,我仔細思索了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事宜,覺得這個決定是完全正確的,若是不採取這等的措施,我大吳王朝也將遭遇到困窘的局面。”

“皇上之分析,我完全贊同,在北方推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政策,應該是順利很多,因爲後金的八旗軍以及李自成的大順軍,將北方攪得亂七八糟,那些士大夫家族首當其衝,幾乎都沒有躲過劫難,北方的士大夫家族力量衰竭,皇上在北方推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就不會遭遇到太多的阻力。”

“可南方就不一樣了,士大夫家族的力量異常的龐大,我登萊新軍若是對士大夫家族強行的動手,必定遭遇到強烈的反彈,如此情況之下,還不如讓張獻忠之流,狠狠的收拾士大夫家族,收拾南方那些不知高低的讀書人,等到他們被收拾的差不多了,我登萊新軍強勢出擊,穩定南方局勢的同時,順勢推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

牛犇用力的點點頭,看着盧發軒開口了。

“盧大人的意思,末將明白了,盧大人是打算坐山觀虎鬥,讓張獻忠與南方的那些士大夫家族和讀書人狠狠的碰撞。。。”

盧發軒對着牛犇豎起了大拇指。

“還是牛將軍說得好,一語中的,所以我纔想到了情報司偵查到的此事。”

“湖廣總兵左良玉,號稱領兵十五萬,鳳陽總兵高傑,號稱領兵五萬,江西總兵劉良佐,號稱領兵八萬,浙江總兵劉澤清,號稱領兵十萬,他們的總兵力達到了三十八萬人,這個數字是很嚇人的,情報司偵查,他們真正的兵力,應該在二十萬到二十五萬人左右。”

“劉良佐已經領兵前往杭州,拜見了浙江總兵劉澤清,左良玉與高傑都在前往浙江,最有意思的就是左良玉,號稱領兵數十萬,當李定國率領大西軍前往襄陽的時候,忙不迭的逃命,根本就沒有想着抵禦大西軍。”

“四個總兵齊聚杭州,絕非什麼好事情,稍有不慎,他們就可能引發內訌,這樣最好,我還巴不得他們鬧起來,甚至是打起來。”

。。。

牛犇連連點頭,不自覺的開口了。

“盧大人分析的太好了,末將覺得,的確不必理睬他們,大明朝廷滅亡了,他們這些大明的總兵,各懷心思,誰也不會服誰,等到他們到一起了,豈不是亂成一鍋粥了。。。”

聽見牛犇這樣說,盧發軒笑了。

“牛將軍,你跟隨在皇上的身邊,增長了不少的學識啊。”

牛犇臉略微的有些紅了。

“末將跟隨皇上學到了一些東西,不過每一次面對皇上的時候,還是緊張,皇上運籌帷幄,能夠預知一切,末將跟不上皇上啊。”

盧發軒也點點頭,頗有些感慨的開口了。

“是啊,不僅僅是你,在皇上的面前,我也感覺到慚愧,皇上將南直隸以及整個的南方都託付給我們,我們一定要竭盡全力爲皇上分憂。。。”

。。。

福建,福州,總兵府衙門,廂房。

都督同知、福建總兵鄭芝龍,看着四弟鄭鴻逵,一字一頓的開口了。

“四弟,平虜將軍、湖光總兵左良玉,鳳陽總兵高傑,山西總兵劉良佐,都前往杭州了,其中劉良佐已經抵達杭州,與浙江總兵劉澤清會合,如果這四位總兵全部在杭州會合,他們的總兵力接近三十萬人,這是一支不小的力量啊,你是怎麼看的。”

鄭鴻逵是大明的武舉人,錦衣衛都指揮使,李自成率領大順軍圍攻京城的時候,鄭鴻逵選擇回到了福建,投奔了鄭芝龍。

鄭鴻逵與鄭芝龍的關係非常要好,當年鄭芝龍還是海盜的時候,在大海上漂泊,鄭鴻逵幫忙照看了鄭芝龍的家人,這方面鄭芝龍非常的感激,反過來,鄭鴻逵能夠高中大明的武舉人,鄭芝龍也暗地裡予以了巨大的幫助。

鄭芝龍詢問完畢,鄭鴻逵略微的思索,擡頭看着鄭芝龍開口了。

“大哥,我覺得,我們必須要抓住這個機會,籠絡這些兵馬,如果我們能夠籠絡到這四路的總兵,可以直接控制浙江、福建乃至於廣東和廣西等地,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高舉義旗,首先打敗盤踞在湖廣和四川的張獻忠,統一南方,接着往北方進攻。。。”

鄭芝龍滿意的點頭,看着鄭鴻逵,笑着開口了。

“四弟,你的這個建議,正合我意,我看我們必須要擁立唐王登基稱帝了,這樣我們纔有理由招募左良玉、劉澤清、劉良佐和高傑等四路總兵,而且唐王登基稱帝,我們還能夠吸納南方諸多的士大夫家族和讀書人,這樣我們的力量就能夠迅速的壯大起來。”

鄭芝龍說完,鄭鴻逵站起身來,對着鄭芝龍抱拳開口了。

“大哥,這件事情我馬上辦理,您說的是,唐王要是不登基,誰知道左良玉等人是不是會擁立哪一位王爺做皇帝呢,到了那個時候,我們的力量就分散了,無法對付張獻忠不說,更不用提與吳宗睿作對了。”

鄭芝龍看着鄭鴻逵,神情稍微的嚴肅了一些。

“四弟,你首先去找一下黃道周,讓黃道周提出來,暗地裡你去找到唐王,說唐王監國不倫不類,皇上已經自縊身亡,唐王自然是要振興大明朝廷,這樣就順理成章了,誰站出來反對都沒有作用。”

。。。

鄭鴻逵徑直來到了巡撫衙門,拜見黃道周。

黃道周已經是福建的代理巡撫。

進入廂房,鄭鴻逵很直接的說明了扶持唐王登基成爲大明皇帝的要求和理由,黃道周聽得很仔細,這期間幾乎就沒有插言,等到鄭鴻逵說完,黃道周不斷點頭開口。

“鄭將軍考慮很是周全,我大明朝廷處於風雨飄渺之中,當下之際,唐王殿下登基稱帝,試圖振興大明王朝,必定有大批有志之士前來投靠。”

“天下不能無主,平虜將軍、湖廣總兵左良玉,浙江總兵劉澤清,山西總兵劉良佐,以及鳳陽總兵高傑,都是我大明朝廷的棟樑,務必讓他們到福建來,輔佐唐王殿下。”

“此事本官完全贊同,必定全力支持將軍之提議。。。”

鄭鴻逵對着黃道周抱拳。

“那就感謝黃大人了,此事不能夠耽誤,張獻忠已經在成都稱帝,唐王殿下登基稱帝之後,我大軍就可以征伐張獻忠,振興我大明王朝了。。。”

黃道周再次的點頭。

“好,那就煩請鄭將軍與我一道,前去拜見唐王殿下,勸解唐王殿下登基,以光復我大明王朝。。。”

第四百三十四章 略勝一籌第四百三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末路(9)第二十八章 收穫季節第九百八十四章 出征目的第二百五十四章 京城第四百四十六章 委婉拒絕第八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2)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手筆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類的鬥智鬥勇第三百七十五章 末路(4)第九百四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四百一十七章 薊遼督師府第一千零六十章 見風使舵(1)第二百五十六章 堅決不退讓第二百零六章 不出所料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梟雄末路(4)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九百四十七章 拜祭的轟動第三百四十九章 殘陽如血(1)第三百一十一章 盲目的自信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的指示第三百六十六章 祥和第三百五十九章 系列事宜第六百零三章 忍不住的怒火第二百三十章 絕妙建議第二百零四章 豁出去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爲重要的事情第七十四章 巨大收穫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新的指示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奈何第四百七十七章 慢慢影響第八十一章 碰撞第九百一十六章 精確的部署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直撲黃州府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頭豬的威力(1)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穩定南方(4)第八百九十四章 原形畢露(1)第七百一十章 竭力阻止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九百三十九章 集思廣益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四百三十六章 好勝心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一般的見識(2)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九百九十八章 皇家日報(5)第二百七十八章 成爲了對手(1)第七百六十八章 足夠膽大第一百八十二章 穩準狠(1)第二百五十七章 盧發軒的無畏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二百八十二章 高起潛來了第九百二十章 定鼎之戰(4)第八百八十八章 出擊(2)第一百八十九章 用人不疑第三百四十四章 關鍵的關鍵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統戰工作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擊第七百九十四章 鐵腕手段(5)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歌(3)第七百八十五章 漕運大整頓(1)第八百八十八章 出擊(2)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度陳倉(1)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運第九百六十二章 徒勞無功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七百八十三章 恢復漕運第五十八章 有些微妙第五百七十五章 錯得離譜第七百六十二章 滅頂之災(6)第一百五十八章 初見趙世奇第八百一十四章 雪中送炭(3)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內亂(2)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與勇氣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三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末路(8)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末路(18)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腥之夜(1)第六百四十三章 皇上的密旨第七百六十七章 事態緊急第七十二章 運籌第一百一十三章 完美收官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祖大壽的建議第九百九十八章 皇家日報(5)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虧一簣(4)第一百六十章 漕運三千營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
第四百三十四章 略勝一籌第四百三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末路(9)第二十八章 收穫季節第九百八十四章 出征目的第二百五十四章 京城第四百四十六章 委婉拒絕第八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2)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手筆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類的鬥智鬥勇第三百七十五章 末路(4)第九百四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四百一十七章 薊遼督師府第一千零六十章 見風使舵(1)第二百五十六章 堅決不退讓第二百零六章 不出所料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梟雄末路(4)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九百四十七章 拜祭的轟動第三百四十九章 殘陽如血(1)第三百一十一章 盲目的自信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的指示第三百六十六章 祥和第三百五十九章 系列事宜第六百零三章 忍不住的怒火第二百三十章 絕妙建議第二百零四章 豁出去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爲重要的事情第七十四章 巨大收穫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新的指示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奈何第四百七十七章 慢慢影響第八十一章 碰撞第九百一十六章 精確的部署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直撲黃州府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頭豬的威力(1)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穩定南方(4)第八百九十四章 原形畢露(1)第七百一十章 竭力阻止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九百三十九章 集思廣益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四百三十六章 好勝心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一般的見識(2)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九百九十八章 皇家日報(5)第二百七十八章 成爲了對手(1)第七百六十八章 足夠膽大第一百八十二章 穩準狠(1)第二百五十七章 盧發軒的無畏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二百八十二章 高起潛來了第九百二十章 定鼎之戰(4)第八百八十八章 出擊(2)第一百八十九章 用人不疑第三百四十四章 關鍵的關鍵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統戰工作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擊第七百九十四章 鐵腕手段(5)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歌(3)第七百八十五章 漕運大整頓(1)第八百八十八章 出擊(2)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度陳倉(1)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運第九百六十二章 徒勞無功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七百八十三章 恢復漕運第五十八章 有些微妙第五百七十五章 錯得離譜第七百六十二章 滅頂之災(6)第一百五十八章 初見趙世奇第八百一十四章 雪中送炭(3)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內亂(2)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與勇氣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三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末路(8)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末路(18)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腥之夜(1)第六百四十三章 皇上的密旨第七百六十七章 事態緊急第七十二章 運籌第一百一十三章 完美收官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祖大壽的建議第九百九十八章 皇家日報(5)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虧一簣(4)第一百六十章 漕運三千營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