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如此也行

吳宗睿離開寧遠,趕赴錦州的時候,身邊多了吳三桂。

吳襄懇請吳宗睿留下吳三桂,進入登萊新軍之中磨礪,這個要求就連廖文儒等人都感覺到吃驚,覺得不可思議,也感覺到吳襄提出來的要求過分了一些,要知道駐紮在山海關的遼東邊軍並無調整和調動的跡象,吳襄僅僅是讓吳三桂進入登萊新軍之中,無疑是想着用最小的付出,獲取最大的好處。

如果皇上和朝廷怪罪下來,吳襄完全說的過去,反正駐紮在山海關的遼東邊軍和各鎮的大軍沒有動,如果是吳宗睿怪罪下來,吳襄更是能夠解釋,自己最疼愛的兒子都加入到登萊新軍之中去了,還有什麼捨不得的。

讓廖文儒等人沒有明白的是,吳宗睿居然答應了吳襄的請求,帶着吳三桂前往錦州而去。

錦州知府陳思宇,以及錦州縣知縣戴明傑,悉數在城門處等候吳宗睿。

陳思宇和戴明傑都是一臉的憔悴,吳宗睿看見之後,也是無可奈何。

作爲錦州知府,陳思宇需要考慮整個遼東的發展,當然他僅僅需要按照吳宗睿和史可法確定下來的部署做事情就可以了,不過需要做的事情,每一件都撓頭傷神,每一件都難做,

至於說戴明傑,本就是舉人的身份,期盼着能夠再次參加會試,高中進士,可惜被吳宗睿舉薦,成爲了錦州知縣,只能夠埋頭做事情,失去了參加會試的機會,不過戴明傑也滿足了,很多的進士,一輩子也就做了知縣,沒有機會升遷。

陳思宇和戴明傑兩人最爲頭疼的,還是人口的問題,從登州和萊州遷移過來的人口數量不多,數月的時間,不過幾萬人,遠遠不能夠滿足遼東的需求。

這件事情着急也沒有辦法,陳思宇已經派遣府衙的吏員,秘密前往京畿一帶,動員那裡的百姓進入遼東。

“思宇,明傑,你們不用過於着急,遼東已經進入冬季,氣候變得嚴寒,這個時候大規模的遷移人口,絕非上策,稍不小心,凍餓至死的人就不少,遼東一府一州六縣的官吏數量不是很多,如果有人口大規模的遷移,你們也忙不過來。。。”

陳思宇看着吳宗睿,苦着臉開口了。

“大人,下官還是着急春耕的事宜,一州六縣那麼多肥沃的土地,要是來年不能夠耕種,誤了春耕,就沒有糧食,沒有糧食,更是無法容納更多的人口,總是依靠登州和萊州的馳援,下官心裡不是滋味。。。”

戴明傑跟着開口。

“大人,下官的想法,與陳大人是一致的。”

吳宗睿點點頭,這也是他最爲擔心的事情,但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如果短時間之內無法遷移大量的人口,就只能夠動用遼東的軍力耕種土地了,採用這個辦法也有好處,因爲遼東的人口不多,收穫的糧食自給自足的情況之下,還可以拿來交易。

吳宗睿相信,只要手中有了糧食,不愁後金韃子和蒙古韃子不來交易。

“好了,先不說人口的事情了,府衙儲備的玉蜀黍種子、番薯種子和冬小麥的種子足夠嗎,可不要因爲種子不足耽誤了春耕。”

“大人,種子倒是足夠了,大量的種子已經開始分發到各縣,縣衙拿到了種子之後,都在擔心無人耕種的問題。”

“我知道了,這件事情我來想辦法,吸納人口不是一時半會能夠辦好的事情,需要慢慢來,所以你們不用過於的着急,來年的春耕是決不能耽誤的,一定要將所有的種子都種到田地裡面去,手中有糧心裡不慌,府州縣衙門有了足夠的糧食,就有了足夠的底氣。”

說完,吳宗睿朝着薊遼督師府的方向而去。

“文儒,將吳三桂帶到軍營去,讓他熟悉一下登萊新軍的軍紀軍規,不管什麼人,都不能夠違背登萊新軍的軍紀軍規,這一點你務必讓吳三桂明白。”

廖文儒點點頭,帶着吳三桂,朝着城外的軍營而去,吳宗睿暫時沒有安排吳三桂的職務,廖文儒就不會多嘴,他對吳三桂進入到登萊新軍之中,本來就持有不同意見。

進入薊遼督師府的時候,吳宗睿的嘴角露出了一絲的微笑,目前的情形,已經是他能夠爭取到的最好的局面。

吳襄已經做出決定,派遣一萬五千軍士,加入剿滅流寇的大軍之中去,不過這一萬五千軍士,全部都是各鎮馳援遼東的軍士,而吳襄、祖大壽以及金國鳳麾下的遼東邊軍,則全部留在了山海關,隨時願意聽從吳宗睿的調遣。

吳宗睿沒有馬上收服吳襄和吳三桂的打算,這不是嘴上說說那麼簡單的事情,目前最爲關鍵的,是不能夠讓遼東邊軍真正的參與剿滅流寇的戰鬥之中去。

各鎮馳援遼東的軍隊,雖說在遼東呆的時間不斷,看上去與遼東邊軍差不多,其實這裡面的區別巨大,首先,各鎮馳援遼東的軍隊來到遼東之後,並未參與多少的戰鬥,一直都固守在城池之中,所以他們餓戰鬥力沒有得到提升,其次,因爲遼東邊軍的軍紀一向不是很好,還有老子天下第一的傲氣,這必定影響到各鎮的軍隊,讓他們的軍紀也跟着敗壞,最後也是最爲關鍵的地方,馳援遼東的軍士,基本沒有什麼鬥志,他們當初來到遼東就是被迫,想不到來到遼東還要遭受遼東邊軍的欺負,軍中自暴自棄的人很多。

吳宗睿可以預料,這些人加入剿滅流寇的大軍之中,不僅不能夠增強戰鬥力,反而會成爲累贅,最好的結局是這些軍士因爲軍機敗壞,騷擾百姓被完全排斥,最壞的局面是這些軍士很有可能直接加入到流寇的隊伍之中,反過來開始對付朝廷大軍。

五省總督熊文燦有楊嗣昌的撐腰和支持,肯定是想着立大功的,所以楊嗣昌纔會說動皇上,調遣遼東邊軍參與剿滅流寇,可惜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經過吳宗睿這麼一攪合,楊嗣昌和熊文燦的打算將要徹底落空。

山海關的位置太過於重要,吳宗睿暫時不想插手其中,再說了,過了山海關就是永平、遷安和灤州等城池,也是京畿的核心地帶,吳宗睿如果真的掌控了山海關,將來拿下京師不過是舉手之勞。

吳宗睿可不想面對這麼大的誘惑,還是老老實實的經營遼東,想着如何徹底剿滅後金韃子,徹底滅掉大清國。

。。。

剛剛安頓下來,吳三桂就見到了祖大壽。

祖大壽與吳三桂之間的關係可不一般,既是舅父也是姑父,吳三桂的父親吳襄迎娶了祖大壽的妹妹,從這一層關係來說,祖大壽是吳三桂的舅父,不過後來祖大壽迎娶了吳三桂的姑姑,如此祖大壽又成爲了吳三桂的姑父。

見到了祖大壽,吳三桂連忙行跪拜禮。

晚輩見到長輩,本就應該行跪拜禮。

祖大壽扶起了吳三桂,迫不及待的開口了。

“長伯,你怎麼到錦州來了。”

吳三桂整理了一下情緒,對着祖大壽抱拳開口了。

“姑父,晚輩是跟隨吳大人來到錦州的。。。”

在祖大壽的面前,吳三桂倒是沒有什麼隱瞞,要說他能夠嶄露頭角,祖大壽在其中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祖大壽的眉頭漸漸的皺起來了,等到吳三桂說完之後,嘆着氣開口了。

“兩環兄這樣做是什麼意思啊,以爲能夠兩頭都討好嗎,這怎麼可能啊,長伯,看樣子你的父親還是不相信登萊新軍的戰鬥力,不知道吳大人真正的能力,他的這點伎倆,怎麼可能瞞得過吳大人,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吳大人暫時還沒有計較,不過這不代表吳大人真的能夠容忍下去,一旦兩環兄開罪了吳大人,就不可能在遼東立足了。。。”

祖大壽說完,吳三桂也着急了。

“姑父,那您說該怎麼辦,父親其實想了很久,一邊是皇上和朝廷,一邊是吳大人,父親兩邊都不敢得罪,也是沒有辦法啊。”

祖大壽微微搖頭。

“我知道兩環兄左右爲難,可如今的情形,不能夠搖擺,長伯,你可知道,爲何大淩河城之戰後,我依舊能夠在遼東立足,皇上和朝廷無法懲戒我。”

吳三桂搖搖頭,這是祖大壽最爲傷心的事情,他肯定不會多嘴。

“就是因爲我祖家八代鎮守遼東,已經在這裡紮根了,所以皇上和朝廷輕易不會動我,現如今的吳大人,也是一樣,登萊新軍的驍勇,已經超乎了我的想象,而且能夠調動登萊新軍作戰的只有吳大人,如此情況下,皇上和朝廷怎敢對吳大人動手,可是兩環兄就不一樣了。”

“皇上的多疑和猜忌,兩環兄很清楚,當年的袁崇煥大人,立下了大功,還是被皇上斬殺了,之後的孫承宗大人,德高望重,因爲大淩河城之戰,也被迫致仕,如此情況之下,兩環兄豈能善終,再說了,朝中有那麼多的大人,皇上豈會關注兩環兄啊。。。”

吳三桂聽得頭皮發麻。

“姑父,您可一定要幫幫父親啊。”

祖大壽看着吳三桂,忽然明白了什麼,用力的拍了拍吳三桂的肩膀。

“長伯,恐怕你纔是最好的人選,想辦法將我說的話,告訴你的父親,我想兩環兄一定會明白其中道理的。”

第五百四十三章 有意思的信函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末路(17)第五百四十六章 首輔易人(2)第六百六十五章 要歸心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關之戰(8)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禍不單行(4)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北進北進第一百零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百八十七章 見微知著第九百六十二章 徒勞無功第四十章 預測第二百七十七章 考驗智慧(2)第九百七十四章 科舉風波(2)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新的指示第五百三十一章 三軍協同(2)第八百三十四章 殘陽如血(5)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攻佔臺灣(2)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擊(1)第八百九十六章 原形畢露(3)第九百七十二章 兩邊兼顧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腔怒火第七百一十二章 殘存的希望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四百一十四章 家族的事宜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塵埃落定(2)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樣才痛快第八百二十二章 不一定設伏第九百八十八章 要有耐心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九百四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六百六十章 轉折第九百四十八章 用人的建議第五百二十九章 精準判斷第七百六十章 滅頂之災(4)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六十九章 提親第二百九十五章 精準的分析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水師的任務第五百四十九章 忽上忽下第十一章 縣衙第七百四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一百六十一章 漕運碼頭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態度(1)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一百一十一章 雛形已成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聖旨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六百七十六章 惶恐第六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末路(1)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一百九十四章 妥善的安排第三百一十一章 盲目的自信第二十九章 產量第二百二十三章 漂亮的伏擊(2)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新年的部署第四百七十四章 果斷的決定第十三章 育苗第三百六十七章 明確職責範圍第四百七十九章 其實是交易第三百七十六章 末路(5)第九百零八章 拋卻憐憫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摧枯拉朽(7)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三百一十八章 竹籃打水第三百六十七章 明確職責範圍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五百九十八章 彼此彼此第六百七十一章 掙扎第六百八十四章 都有小九九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一百零八章 多說無益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六百二十章 同時發難第五十五章 分析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道理第四百五十三章 搖擺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運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末路(3)第六百零六章 真正的壯大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些可悲第一百八十九章 用人不疑第八章 準族長第五百二十八章 精密部署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拼死一戰(1)第三十九章 毫不畏懼第八百六十三章 強硬與柔軟(1)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十四章 酬謝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頭豬的威力(1)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膽的分析第一百一十五章 商機第四百零八章 暴發戶的感覺
第五百四十三章 有意思的信函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末路(17)第五百四十六章 首輔易人(2)第六百六十五章 要歸心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關之戰(8)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禍不單行(4)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北進北進第一百零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百八十七章 見微知著第九百六十二章 徒勞無功第四十章 預測第二百七十七章 考驗智慧(2)第九百七十四章 科舉風波(2)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新的指示第五百三十一章 三軍協同(2)第八百三十四章 殘陽如血(5)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攻佔臺灣(2)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擊(1)第八百九十六章 原形畢露(3)第九百七十二章 兩邊兼顧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腔怒火第七百一十二章 殘存的希望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四百一十四章 家族的事宜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塵埃落定(2)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樣才痛快第八百二十二章 不一定設伏第九百八十八章 要有耐心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九百四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六百六十章 轉折第九百四十八章 用人的建議第五百二十九章 精準判斷第七百六十章 滅頂之災(4)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六十九章 提親第二百九十五章 精準的分析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水師的任務第五百四十九章 忽上忽下第十一章 縣衙第七百四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一百六十一章 漕運碼頭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態度(1)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一百一十一章 雛形已成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聖旨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六百七十六章 惶恐第六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末路(1)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一百九十四章 妥善的安排第三百一十一章 盲目的自信第二十九章 產量第二百二十三章 漂亮的伏擊(2)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新年的部署第四百七十四章 果斷的決定第十三章 育苗第三百六十七章 明確職責範圍第四百七十九章 其實是交易第三百七十六章 末路(5)第九百零八章 拋卻憐憫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摧枯拉朽(7)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三百一十八章 竹籃打水第三百六十七章 明確職責範圍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五百九十八章 彼此彼此第六百七十一章 掙扎第六百八十四章 都有小九九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一百零八章 多說無益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六百二十章 同時發難第五十五章 分析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道理第四百五十三章 搖擺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運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末路(3)第六百零六章 真正的壯大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些可悲第一百八十九章 用人不疑第八章 準族長第五百二十八章 精密部署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拼死一戰(1)第三十九章 毫不畏懼第八百六十三章 強硬與柔軟(1)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十四章 酬謝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頭豬的威力(1)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膽的分析第一百一十五章 商機第四百零八章 暴發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