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一章 放心的部署

張東濤率領十萬前軍前往潼關部署的時候,遼東錦州的吳宗睿,也開始了全面的部署。

吳宗睿一直密切關注後金皇太極的動靜,皇太極是不是會在九月突然病故,這件事情吳宗睿無法預測,也不可能等待,大明王朝的鉅變馬上就要到來,登萊新軍必須要做出全面準確的部署,只要能夠抓住時機,就能夠成爲得到最大利益的漁翁,反過來說,如果不能夠做好精準的部署,一旦李自成穩住了陣腳,登萊新軍將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付出更大的犧牲,纔有可能改變局面,而且這個過程之中,吳宗睿還要擔心八旗軍突然發起進攻。

基於對局勢的分析,吳宗睿已經下定決心,採用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

攘外必先安內這個策略,說起來不是很好聽,蓋因數百年之後,那個特殊的時代,這個戰爭策略被人詬病,失去了其原有的內涵。

登萊新軍不可能在短時間打敗八旗軍、滅掉大清國,哪怕是皇太極病逝,這個目的也很難達到,畢竟滿八旗足夠的強悍,如果登萊新軍的重點對準了大清國和八旗軍,必須要付出全部的努力,徹底剿滅與打敗八旗軍,纔有可能罷手,那麼大明王朝鉅變到來的時刻,登萊新軍依舊在與八旗軍廝殺,根本無力抽調兵力徹底打敗李自成和張獻忠。

如此情況之下,吳宗睿務必要穩定內部的局勢,甚至是登上皇位、基本穩定南北的局勢之後,纔有可能騰出手來,開始對大清國徹底的打擊和圍剿。

如果皇太極突然病逝,則大清國會陷入到短暫的動盪之中,這是吳宗睿和登萊新軍的機會,動盪的大清國,是不可能派遣八旗軍展開對遼東以及中原的進攻。

從這個角度來說,吳宗睿的運氣的確不錯。

腦子裡記住的歷史可以參考,但不能夠盲目相信,必須要有完全的準備,否則歷史出現偏差,吳宗睿沒有地方後悔。

秋收結束之後,西平堡、義州與廣寧三地的互市,基本凍結了糧食的交易,遼東巡撫收購的所有糧食,農戶上繳的賦稅,悉數都儲存起來,其中的四成用於應對地方緊急的災情,其餘的六成則全部撥付給登萊新軍儲存。

糧食多一些不要緊,少了肯定不行。

西平堡、義州和廣寧三地的錢莊,以及遼東各地的錢莊,都派遣專人進行了嚴密的監控,所有大額錢財的支取行爲,都要被嚴格的調查,務必查清楚錢財究竟用於什麼地方了。

所謂英雄所見略同,吳宗睿與皇太極想到了一起。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互市停止了糧食交易,不重視糧食種植的滿人權貴,已經逐漸陷入到缺糧的境地,不過他們集中一部分的糧食展開徵伐還是可以的,但錢財方面,恐怕那些滿人權貴已經拿不出來多少了,大量的錢財都存入到錢莊之中去了,也不是說滿人權貴心甘情願將大量的金銀珠寶存儲到錢莊之中,而是糧食交易的需要,逼迫他們將錢財存入錢莊,否則一路運送大量的錢財,不安全的同時,還耽誤大量的時間。

吳宗睿只要盯着遼東的錢莊,就可以完全掌握八旗軍的一舉一動。

如果錢莊突然有人不間斷的大量支取錢財,不用多說,八旗軍準備要出征了,當然到了那個時候,錢莊會以各種理由阻止大量的錢財被提取出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互市與錢莊的威力終於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了,吳宗睿不費一兵一卒,利用經濟的手段,有效的卡住了大清國,就算是皇太極明白了這一切,也無可奈何了。

吳宗睿用經濟手段卡住大清國,轉頭就可以安心的部署登萊新軍,待到鉅變時刻到來的時候,全面發起對李自成部的進攻。

牛犇手裡抱着一大疊的文書進入廂房。

吳宗睿看着這些文書,無奈的皺了皺眉頭,看着牛犇開口了。

“牛犇,先將文書放下,我問你幾個問題,你根據情報司掌握的情報,如實的回答,也可以做出適當的分析。。。”

牛犇小心的將文書放在了桌案上面,看着吳宗睿點點頭,神情還是略顯緊張。

“第一個問題,遼東各地的錢莊還正常吧,互市方面出現了什麼問題沒有。”

“稟報大人,遼東各地的錢莊都很正常,沒有大額錢財的支取,西平堡、義州和廣寧三地的互市,大量後金的商賈在等候,他們需要購買糧食,數量依舊很大。。。”

吳宗睿點點頭。

“前段時間,情報司獲悉,後金皇太極很有可能命令八旗軍出擊,但情報司沒有獲取到準確的情報,這麼多天過去,後金那邊沒有任何的動靜,牛犇,你認爲,八旗軍還會不會發起對中原和北直隸的進攻。”

牛犇搔了搔頭皮,面色明顯緊張起來。

“大人,這個屬下不敢隨意做出判斷,屬下只是覺得,後金的八旗軍短時間不大可能發起進攻,他們缺乏糧草,更是缺乏錢財,沒有錢糧,他們拿什麼發起進攻。。。”

吳宗睿笑了,看着牛犇開口了。

“牛犇,分析不錯嘛,沒有必要這麼緊張,你是情報司的負責人,絕大部分的時間,你需要根據情報做出判斷,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有了你們的分析,我就能夠更好的做出決定了。”

牛犇連連搖頭,看着吳宗睿開口了。

“屬下不敢和大人比較,屬下一切都是跟着大人學習的,屬下的腦子怎麼都跟不上大人的要求,屬下今後一定努力。。。”

吳宗睿笑了笑,在登萊新軍之中,在遼東、登萊、山東乃至於南直隸江北四府三州,沒有哪一個軍官和官吏敢於在他吳宗睿的面前誇下大話,這是吳宗睿樹立起來的絕對權威,這裡面有洗腦的作用,更多的則是吳宗睿結合歷史做出的精準的判斷,讓所有人心服口服。

如果不是吳宗睿精準的部署和決定,登萊新軍不可能發展的如此之快。

“好了,如果五省總督敗給李自成,你認爲李自成接下來會做什麼。”

“大人,屬下認爲,李自成肯定會進軍北直隸。。。”

“很好,李自成如果進攻北直隸,登萊新軍應該做好什麼準備。”

牛犇的額頭上一下子冒出來汗滴了,這個問題他真的沒有想過。

“大、大人,這個問題,屬下還沒有想過。。。”

吳宗睿沒有責怪牛犇,要求牛犇想的那麼深遠,這是過高的要求,沒有必要,不要說牛犇,就算是曾永忠和喬明俊,也不大可能回答出來,吳宗睿在詢問的過程中,其實在內心不斷的調整相關的部署。

“登萊新軍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三十五萬人,其中遼東部署十五萬軍士,山東部署十萬軍士,登州和萊州等地部署五萬軍士,南直隸江北四府三州部署五萬兵力,這個部署,目前來看還算是可以的,遼東不用說,必須要穩固防禦,山東部署的登萊新軍將士,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穩定了山東各地,南直隸江北四府三州部署的登萊新軍將士,正在忙碌,相信不要多長時間,他們也能夠完全穩定江北四府三州。。。”

吳宗睿停頓的時候,牛犇開口了。

“大人說的是,盧發軒大人更換了南直隸四府三州幾乎所有的主官,雖然這些府州縣的主官大都是從登萊新軍之中抽調的,但他們到了地方上,能夠很快穩定局面,做的非常好,僅僅揚州一地,徵收的鹽業稅,就達到了數百萬兩白銀,這個數目太驚人了。。。”

揚州所謂徵收的鹽業稅,其實好多都是鹽商直接上繳的白銀,真正的鹽業稅不可能達到那麼多,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鹽業稅擡高,食鹽的價格必定大幅度上漲,尋常百姓無法承受,也不可能忍受。

“好了,牛犇,你幫忙記錄一下,我準備對登萊新軍的部署重新做出調整。”

牛犇站直了身體,對着吳宗睿行禮之後,走到了桌案前面。

吳宗睿揮揮手。

“暫時不用寫下來,你用腦子記住。”

“遼東駐紮的十五萬登萊新軍將士,暫時不做整體的調整,不過山海關務必加強兵力的部署,駐紮的兵力必須達到六萬人至八萬人,西平堡、義州和廣寧等地兵力的部署不能削弱,覺華島依舊需要重點部署,其餘地方不需要部署那麼多兵力了。”

“山東、登州和萊州等地部署的十五萬兵力,需要做出一定的調整,山東德州爲駐守的重點,務必駐紮五萬以上的兵力,必要的時候,可駐紮十萬左右的兵力,旅順其次,務必部署兩萬以上的兵力,水師需要逐漸移師旅順島等地,關鍵時刻能夠隨時出擊,至於說登州、萊州和山東其他地方,不需要部署太多的兵力。”

“南直隸四府三州目前有五萬登萊新軍將士,需要做出重大調整,留下一萬軍士即可,其餘的兵力全部抽調到德州做好全面的部署。”

說到這裡,吳宗睿擡頭看了看牆上的地圖。

“好了,部署暫時做出這樣的調整,我還需要認真思索一下。。。”

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七百一十章 竭力阻止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七百一十八章 旁觀的心態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白了什麼第六百零三章 忍不住的怒火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1)第四百八十三章 轉嫁矛盾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八章 準族長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擊(1)第五百五十章 深遠的思考第九百三十章 定鼎之戰(14)第三十六章 直抒胸臆第九百七十七章 科舉風波(5)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梟雄末路(1)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太極的想法第八百六十七章 李自成的變化第五百五十四章 心腹之患第四百七十一章 朝野震驚(2)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七章 真正的變化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可小視第一百七十三章 塘報的刺激第九百五十四章 不敢桀驁第五百四十章 長亭之盟(4)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穩定南方(5)第一百一十六章 霸氣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察言觀色(2)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一百零二章 火花第三百四十四章 關鍵的關鍵第六百一十章 大勢漸成(1)第二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2)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6)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亭之盟(2)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攻心第七十四章 巨大收穫第六百七十四章 獨當一面第一千零九章 融合第七百五十四章 臨機決斷(1)第三百四十九章 殘陽如血(1)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定心丸第八百五十章 一曲悲歌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擊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歌(3)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談第五百九十章 大散關之戰(1)第五百六十二章 吳三桂的想法(2)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有些遺憾第四百四十一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些可悲第一千零三十章 攻佔臺灣(5)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七章 真正的變化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梟雄末路(6)第五百二十二章 三方籌謀(2)第三百二十章 憤怒中的領悟第四百二十九章 壞了大事第六百零八章 都不簡單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厲害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擊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開門紅(1)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三百八十六章 各官免送第二十七章 實力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末路(4)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六百九十七章 掌控山東(2)第三十二章 彩頭第一百四十二章 嚴密的大網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遭遇危險(4)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一百一十五章 商機第二百八十八章 斷了念頭第二百九十一章 還是要表功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不一樣的態度(2)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二百六十五章 死裡逃生(1)第一百七十九章 態度都明確第九百三十八章 面對家人第八百九十六章 原形畢露(3)第五百六十一章 吳三桂的想法(1)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七百九十二章 鐵腕手段(3)第三百八十九章 攻其不備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八百零二章 張東濤的機智
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七百一十章 竭力阻止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七百一十八章 旁觀的心態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白了什麼第六百零三章 忍不住的怒火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1)第四百八十三章 轉嫁矛盾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八章 準族長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擊(1)第五百五十章 深遠的思考第九百三十章 定鼎之戰(14)第三十六章 直抒胸臆第九百七十七章 科舉風波(5)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梟雄末路(1)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太極的想法第八百六十七章 李自成的變化第五百五十四章 心腹之患第四百七十一章 朝野震驚(2)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七章 真正的變化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可小視第一百七十三章 塘報的刺激第九百五十四章 不敢桀驁第五百四十章 長亭之盟(4)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穩定南方(5)第一百一十六章 霸氣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察言觀色(2)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一百零二章 火花第三百四十四章 關鍵的關鍵第六百一十章 大勢漸成(1)第二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2)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6)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亭之盟(2)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攻心第七十四章 巨大收穫第六百七十四章 獨當一面第一千零九章 融合第七百五十四章 臨機決斷(1)第三百四十九章 殘陽如血(1)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定心丸第八百五十章 一曲悲歌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擊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歌(3)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談第五百九十章 大散關之戰(1)第五百六十二章 吳三桂的想法(2)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有些遺憾第四百四十一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些可悲第一千零三十章 攻佔臺灣(5)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七章 真正的變化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梟雄末路(6)第五百二十二章 三方籌謀(2)第三百二十章 憤怒中的領悟第四百二十九章 壞了大事第六百零八章 都不簡單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厲害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擊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開門紅(1)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三百八十六章 各官免送第二十七章 實力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末路(4)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六百九十七章 掌控山東(2)第三十二章 彩頭第一百四十二章 嚴密的大網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遭遇危險(4)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一百一十五章 商機第二百八十八章 斷了念頭第二百九十一章 還是要表功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不一樣的態度(2)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二百六十五章 死裡逃生(1)第一百七十九章 態度都明確第九百三十八章 面對家人第八百九十六章 原形畢露(3)第五百六十一章 吳三桂的想法(1)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七百九十二章 鐵腕手段(3)第三百八十九章 攻其不備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八百零二章 張東濤的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