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產業

第643章 產業

搗鼓完飛梭織布機,謝慕林就沒在後續的事情上操什麼心。

她的理科基礎很一般,弄一臺飛梭織布機已經勉強了,技術上的具體事務都是靠那些經驗豐富的織機工匠們處理,她就是在旁說個原理,出個主意而已。機子弄出來後,交給七房的謝琉夫妻運作,在織坊裡小規模試驗一下,成功後推廣到謝家商號重新辦起來的大織坊,然後是謝氏全族……後續的事就不需要她去想了。

謝璞在商業上的腦子很夠用。哪怕他整天都要忙於公務,只能做些方向上的指示,但配合那些精明能幹又有豐富經驗的掌櫃們,就能把謝家商號的業務處理得井井有條。謝慕林弄出來的飛梭織布機幫了他不小的忙,因此謝璞還特地給女兒封了個大紅包,足有五百兩銀子。

他本意是想給女兒添點陪嫁的壓箱銀而已,但拿到銀子後的謝慕林並不打算就這麼把錢存起來算了。銀子不花,那還是銀子嗎?把它堆在箱子裡不管,幾年後出嫁時,五百兩還是五百兩,算上通貨膨漲,那就貶值了。還不如存到錢莊裡去,好歹還有點利息可拿。

謝慕林當然不會把銀子存進錢莊,見識過曹家這種高門大戶權勢影響力之後,她就不是很信得過私人開的錢莊了。她考慮了兩日,便決定把這五百兩拿出來做本錢,搞點小生意,不用鋪開多大的攤子,只需要小打小鬧,賺點脂粉錢就夠了。

這生意她是拉上了大姐謝映慧、四妹謝映芬與二房的楊沅一塊兒搞的,開的點心鋪子。最初的創意便是來自那年剛回湖陰時,她與謝映芬、楊沅一塊兒研究各色糕點時產生的想法。那年事多,她沒空仔細考慮這件事,後來等謝映慧等人回了鄉,手裡有了銀子,便可以付諸行動了。

謝慕林出大半點心配方和四百兩本錢,謝映慧出一千兩,楊沅出一小半點心配方和五十兩本錢,然後與謝映芬一起負責具體的賬目和經營運作。這家小小的點心鋪子,起初在湖陰縣城內只能算是小打小鬧。但因爲賣的點心新鮮美味,式樣新奇,口碑一天比一天好,慢慢的就做起來了。

今年春天,她們還在湖州城與平望鎮開了分店。暫時只靠着這三家店面,她們每人每個月也有十幾兩銀子的利潤分紅。謝映芬與楊沅十分滿足,謝映慧只把這個當成是消遣,但看着每個月的賬簿,知道自己有不少收入,也是挺爽的。至於謝慕林?她只是不想浪費了自己書房空間裡的資料而已。反正點心鋪子回了本之後,利潤多少都是淨賺的。

點心鋪子的事務,她基本都託給妹妹和表妹了,就連點心新花樣的研究都交給了她倆。反正她們愛搗鼓吃食,又有辦法人脈找到優秀的點心師傅,連後續的新產品都不需要她操心。她只需要看賬本就好,頂多是偶爾爲謝映容那邊想要插一隻腳進來的暗示煩心。

家裡好象還有兩三位老掌櫃,當年或病或傷,身體太虛弱了,一直沒出山做事,只在家裡休養,另推薦了家中子侄或是徒弟爲東家效力。如今時間過去這麼久了,記得先前端午節時,家裡兄弟姐妹幾個到幾位老掌櫃家中去拜訪問候,他們的身體似乎已經恢復得不錯了,都有些閒不住。若是把這幾家小店託付給他們,他們不會嫌棄排面太小吧?

在湖州城與平望鎮的點心鋪子,這幾個月已經回了本,開始盈利了,據說名聲還傳得很開,連蘇州府都有人慕名而來。楊沅還跟謝映芬商議,是不是年底或明年就到蘇州城去開個分店?謝映芬當時猶豫,擔心蘇州城內點心鋪多,老字號不少,她們的小鋪子不是別人的對手,因此遲遲未能下決定。

謝映容手頭上還有一百兩黃金,但生母大金姨娘都不敢交給女兒保管,就是因爲知道她不擅理財,卻很擅長浪費錢,生怕她糊里糊塗地,把將來嫁妝裡的壓箱錢給敗光了。連大金姨娘都不相信謝映容,謝慕林怎會讓她有機會敗壞自己的產業?

湖陰、湖州與平望鎮這幾處分店,可能要交給楊沅打理。但如果二房宋氏和謝梅珺母女接受謝徽之的提議,閤家北上,那這幾家店就要另外找人負責了。

如今也不必煩惱了。既然三房閤家北上,這第四家點心鋪分店,肯定是要開在北平城裡的。據文氏在家書裡說,北平的百姓也挺喜歡吃南點的,也有不少南方來的官員和家眷好這一口。謝慕林做了一回市場調查,覺得在北平開店也不錯。反正謝璞在那裡做官,足夠給幾個女兒撐場子了。

一夜無事。謝慕林次日清早起來,便象往常那樣,與兄長謝謹之一道,前往二房給宋氏請安。

謝慕林盤完賬,決定了要從哪裡抽出資金來做旅費,就開始盤算幾家小店的事,打算明日一早去二房請安時,就找楊沅探探口風。倘若二房也要北上的話,很多事就得提前做準備了。

謝映容學乖了兩年,也並不是真的老實了。她對點心鋪子挺眼紅的,覺得家裡姐妹們都有份,憑什麼她沒有?反而便宜了二房外姓的楊沅?可楊沅是宋氏的嫡親外孫女兒,既出了本金又出了力,而宋氏在謝氏宗族威望極高,謝映容不敢造次,頂多就是在謝慕林面前私下抱怨幾句罷了。謝慕林能理會她麼?不鹹不淡地堵回去,她一聲不敢多吭。

宋氏這兩年精神差了不少,換季時也時常有小恙,雖然都不是什麼大病,但對身體的影響卻很明顯。從前她還時不時有興趣在謝家角上到處走走,或是往縣城中訪友,每旬都要去竹山書院看望那裡的師生。但如今,她兩三個月纔去一次書院,連謝氏族人家裡都很少光顧了。大部分時間,她都是窩在家裡。

謝梅珺擔心母親是因爲自己與丈夫析產別居的事,纔會深居簡出,一直懷愧,時常勸宋氏出門散心。可看到母親身體虛弱的模樣,她又沒辦法堅持下去,只能默默地在旁用心服侍着。

今日她有些心不在焉了。自打昨晚上三房的謝徽之來找她兒子楊淳說過話,楊淳又和她談了半晚上之後,她就一直是這個模樣。宋氏精神再不好,也發覺到異樣了:“你今兒是怎麼了?昨晚上沒睡好麼?那就回去歇一歇吧。我這裡有人侍候,兩個孩子也不是外人,你用不着客套。”

謝梅珺搖了搖頭,下意識地看了謝謹之與謝慕林一眼,欲言又止。

(本章完)

第1026章 串門第1353章 驚喜第598章 內情第1364章 趕路第975章 消息第173章 振作第51章 感嘆第1359章 安撫第1058章 疑慮第1571章 疑惑第1476章 心切第841章 衆人第783章 好消息第1462章 分說第552章 招供第1270章 嗣子第506章 背鍋第849章 東院第502章 腹黑第501章 擺脫第329章 新聞第1200章 查問第1291章 看開第874章 來訪第189章 手足第1110章 安歇第1125章 恩賜第1457章 可憐第1234章 文淵第130章 氣憤第1097章 好奇第1296章 消息第426章 嫡妹第193章 接連第991章 勸說第47章 旁聽(推薦加更)第822章 消息第233章 回憶第131章 舊僕第1429章 算計第1220章 力勸第1141章 收藥第224章 驚慌第650章 送行第1668章 天倫第625章 責任第446章 母女第1226章 醮戒第1627章 醒悟第734章 後續第355章 中秋夜第1552章 混亂第478章 合作第1428章 成果第294章 回報第443章 詫異第1470章 栽贓第989章 建議第1541章 逆鱗第1313章 家書第563章 生辰禮第1120章 差別第1237章 晨起第851章 憂慮第1167章 志氣第1642章 齊聚第91章 聞訊第1628章 笑話第368章 不安第205章 提醒第539章 發熱第284章 敲打第1117章 糾結第1417章 挑撥第1140章 主使第1330章 技藝第143章 北平第767章 預備第1438章 辯解第419章 支開第133章 梨兒第1046章 熱議第897章 周家第1212章 道別第357章 開席第660章 憂愁第46章 探監(下)第701章 謊言第1302章 猜忌第727章 暗示第1055章 投靠第149章 伴讀第1637章 請罪第654章 旅途第1673章 原委第1087章 暮春第401章 洪水第592章 上門第136章 湯碗第542章 東昌號
第1026章 串門第1353章 驚喜第598章 內情第1364章 趕路第975章 消息第173章 振作第51章 感嘆第1359章 安撫第1058章 疑慮第1571章 疑惑第1476章 心切第841章 衆人第783章 好消息第1462章 分說第552章 招供第1270章 嗣子第506章 背鍋第849章 東院第502章 腹黑第501章 擺脫第329章 新聞第1200章 查問第1291章 看開第874章 來訪第189章 手足第1110章 安歇第1125章 恩賜第1457章 可憐第1234章 文淵第130章 氣憤第1097章 好奇第1296章 消息第426章 嫡妹第193章 接連第991章 勸說第47章 旁聽(推薦加更)第822章 消息第233章 回憶第131章 舊僕第1429章 算計第1220章 力勸第1141章 收藥第224章 驚慌第650章 送行第1668章 天倫第625章 責任第446章 母女第1226章 醮戒第1627章 醒悟第734章 後續第355章 中秋夜第1552章 混亂第478章 合作第1428章 成果第294章 回報第443章 詫異第1470章 栽贓第989章 建議第1541章 逆鱗第1313章 家書第563章 生辰禮第1120章 差別第1237章 晨起第851章 憂慮第1167章 志氣第1642章 齊聚第91章 聞訊第1628章 笑話第368章 不安第205章 提醒第539章 發熱第284章 敲打第1117章 糾結第1417章 挑撥第1140章 主使第1330章 技藝第143章 北平第767章 預備第1438章 辯解第419章 支開第133章 梨兒第1046章 熱議第897章 周家第1212章 道別第357章 開席第660章 憂愁第46章 探監(下)第701章 謊言第1302章 猜忌第727章 暗示第1055章 投靠第149章 伴讀第1637章 請罪第654章 旅途第1673章 原委第1087章 暮春第401章 洪水第592章 上門第136章 湯碗第542章 東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