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7章 請罪

第1637章 請罪

皇帝對寧王已經十分不耐煩了,只是想着他除了四處亂竄也沒幹啥,就算真有壞心思,也沒那本事,便當作沒看到了。

皇帝並不覺得自己的做法有錯。他當初不過就是嚇唬一下這個小弟弟罷了,誰叫對方打他家皇位的主意呢?可寧王有賊心卻沒賊膽,被嚇唬了一下,就成了驚弓之鳥,先是在宗室裡四處煽風點火,後來見別人都不怎麼相信他了,又開始跟別人勾結……不過是一羣在先帝末年的奪嫡之爭中落敗的喪家之犬罷了,寧王沒有參與進去,也談不上什麼落敗,卻自甘墮落地與那些人爲伍,實在是叫人看不下去。

皇帝覺得自己從前會認爲這個小弟是宗室中的典範,簡直就是瞎了眼!

只是燕王與四皇子都勸他再見寧王一面,說寧王已經知道錯了,是來請罪的,他才勉強答應罷了。說實話,他如今真沒精力去理會這個小弟弟了。聽完對方是如何請罪的,就把人打發了吧。

皇帝就這麼閉着雙眼聽了寧王的一場痛哭懺悔。

寧王大約是事先得過燕王與四皇子的提點,如今也不再提什麼“誤會”、“誤解”的話了。他很老實地承認自己是豬油蒙了心,聽到三皇子說四皇子不長命之後一時想岔了,生出了妄念。

他覺得三皇子幹了那種壞事,皇帝不可能會原諒,所以三皇子無望立儲。皇長子已廢,皇二子出繼,皇四子又快死了,皇子當中沒人能夠繼承大位,按照本朝舊例,多半是要從近支宗室裡過繼皇嗣人選。若論與皇帝最親近的宗室,自然要數燕王爲先。然而燕王膝下只有一子,還是個出身不大光彩的私生子或者說是庶子,繼承燕王府都有些勉強,怎麼可能入繼宮中?況且,燕王也沒有朱瑞以外的兒子了,過繼了朱瑞,燕王府怎麼辦?到頭來還是要挑選別家王府的子弟。

寧王認爲自己是燕王以外,與皇帝關係最親近的兄弟了,又不曾因爲皇位之爭而起過矛盾,他們夫妻與太后關係都挺好的。他的兒子是嫡出,能入選的可能性很大。雖說他也只有這一個兒子,可他將來還會再有別的子嗣,所以,只要他的兒子能成爲大明江山的主人,就算他把親骨肉捨出去了又如何?兒子都這麼大了,記得他是親爹,將來只會孝順他,不會跟他離了心的!

只不過,皇家否認四皇子壽命有礙,興許是面子上過不去吧?反正過繼宗室子的事,宮裡是不會公開進行的。寧王認爲自己與王妃商量一下,找個合理的藉口,把兒子送到宮中撫養。等到四皇子的身體真的出了問題,皇室面臨香火斷絕的危機時,這個已經在宮中撫養了很長時間的兒子,就會成爲皇室首選的皇嗣候選人了!

退一萬步說,即使寧王世子不能成爲皇嗣,光憑他曾在宮中撫育多年的經歷,也足以讓他在宗室中獲得超然的地位。跟將來的皇帝相處得好了,他能得到的好處還更多呢!

至於寧王妃去世之後,新王妃以及她所生的子嗣與寧王世子不在一個府裡生活,可以相安無事這一點,就是寧王順帶產生的念頭了。這並不是他企圖送子入宮的最大目的。

寧王哭着在皇帝面前坦白了自己的心路歷程,後悔地道:“臣弟也不知道那時候怎麼就豬油蒙了心,竟會生出了這等主意,還自以爲得計!等到事後臣弟的孩兒哭着問臣弟,是不是不要他了,臣弟才發覺自己幹了什麼蠢事。臣弟是一心爲了孩子着想,方纔會犯渾的。可若是因爲臣弟犯渾,反而害了孩子,臣弟便是死了也不能安心!臣弟已經知道錯了,無論皇兄如何責罰,臣弟都心甘情願領受!只求皇兄饒過孩兒,別叫他因爲父母的過錯,就失去了自己安身立命之處。”

燕王便對寧王道:“皇兄本來就沒打算對侄兒做什麼,當初那話也只是嚇嚇你罷了。是你自己心虛,方纔驚慌失措至此。倘若你那時候老老實實進宮向皇兄請罪,過後也不再亂與人結交往來,皇兄早就跟你把話說清楚了!”

四皇子無奈地道:“蕭將軍已經去揚州行宮看過給三皇兄準備的地方了。皇叔當真一點兒風聲都沒聽到麼?您如今也該睜開眼瞧瞧外頭髮生的事,別隻顧着跟人埋頭閒談。”

皇帝聽到這裡,才勉強睜開了一絲眼皮,看了寧王一眼。隨即他就轉而看向燕王,又閉上了眼皮,沒有說話的意思。

寧王如今略略安心了些,但同時也無比後悔,哽咽道:“都是臣弟的錯,臣弟糊塗!”

寧王伏倒在地上哭道:“臣弟都知道錯了!臣弟不該聽旁人挑唆的,以後再也不敢了!皇兄無論怎麼責罰臣弟都行,只求皇兄饒恕了孩子!”

寧王哭着走的,出門之後還不忘問四皇子:“皇上當真不會把三殿下過繼到我們家來麼?”

皇帝已經不想再聽他說話了,無力地晃了晃手指,四皇子便很有眼色地將寧王請了出去。

皇帝扯了扯嘴角,轉開頭去。

燕王卻好象知道兄長想說什麼似的,對寧王道:“小弟,你這回真是太糊塗了!就算想讓孩子將來過得好些,不希望他失去本該得的東西,也不能用這麼愚蠢的方式!況且,你都已經知道自己錯了,怎麼還遲遲不來向皇兄請罪呢?整天只會在宗室裡到處亂竄,騙人說皇兄是存心要爲難宗室。你可知道你給皇兄惹了多少麻煩?!”

寧王知道四皇子是在暗示些什麼,乾笑了兩聲,覺得還算安心,便抽泣着走了。

屋裡,燕王還在勸皇帝:“皇兄隨便罰寧王幾年的俸祿,又或是降他爲郡王,叫他心疼一下就算了。他吃過這一回虧,以後想必就會老實下來,不敢再生出妄念來。四殿下將來繼位之後,也需要有皇叔們替他安撫宗室的。光是臣弟一人還不夠,讓寧王也出一分力,把那幾家居心不良的王府也鎮壓住的好。”

皇帝對此無可無不可的,只是覺得寧王方纔痛哭流涕的小模樣十分可笑:“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燕王笑了笑:“有些人爲了子嗣,總是會做出令人意外的事……不過這也不是壞事。只要四殿下對寧王世子好一點兒,寧王自然就會爲朝廷鞠躬盡瘁了。若沒有這件事,只怕他還會閒在家中無所事事,滿足於那樣清閒悠哉的小日子呢!畢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若不是心有所求,想爲子嗣爭取一個更好的未來,誰會放着悠閒自在的富貴日子不過,非要辛苦冒險呢?”

皇帝睜開眼皮,若有所思。

(本章完)

第1570章 探病第767章 預備第1299章 犯愁第444章 失言第1490章 齋宮第949章 重提第711章 安排第39章 清點第1278章 報告第1346章 請求第268章 聳聽第1217章 冊封第1061章 喜報第1352章 行囊第1098章 姑嫂第1404章 抱怨第1618章 添堵第1201章 戒心第336章 動搖第1050章 退讓第1418章 提醒第1637章 請罪第885章 乖巧第1595章 報信第1215章 閒談第872章 漣漪第659章 寬慰第639章 心事第1089章 打聽第64章 警告第1625章 惡化第867章 顧慮第1558章 隱秘第785章 沉默第1204章 讒言第242章 法事第1389章 應酬第1040章 吃瓜第122章 轉變第728章 冤家第297章 插手第1008章 投親第396章 慕林第628章 用意第1174章 野望第898章 門前第441章 可疑第2章 差評第1463章 立場第198章 傷心第760章 朋友第237章 誤導第690章 失言第652章 離開第1534章 力薄第1320章 騎射第582章 重寫第610章 搪塞第501章 擺脫第1677章 連襟第1458章 求救第171章 開會第1554章 擔憂第476章 不平第935章 冰嬉第1531章 回宮第1262章 和睦第294章 回報第286章 心事第1057章 聽聞第1174章 野望第535章 出殯第702章 卞家第1178章 徵求第1271章 反響第1633章 僵持第1499章 小歇第703章 告知第1179章 添妝第1189章 消息第438章 病重第449章 道謝第1233章 安利第1619章 誓言第1064章 身後第808章 仿效第1330章 技藝第1294章 圓謊第1354章 獎勵第1389章 應酬第13章 透露第1378章 遲歸第131章 舊僕第460章 委託第1483章 問案第1496章 清晨第1399章 打聽第1325章 實情第1517章 遇見第1140章 主使
第1570章 探病第767章 預備第1299章 犯愁第444章 失言第1490章 齋宮第949章 重提第711章 安排第39章 清點第1278章 報告第1346章 請求第268章 聳聽第1217章 冊封第1061章 喜報第1352章 行囊第1098章 姑嫂第1404章 抱怨第1618章 添堵第1201章 戒心第336章 動搖第1050章 退讓第1418章 提醒第1637章 請罪第885章 乖巧第1595章 報信第1215章 閒談第872章 漣漪第659章 寬慰第639章 心事第1089章 打聽第64章 警告第1625章 惡化第867章 顧慮第1558章 隱秘第785章 沉默第1204章 讒言第242章 法事第1389章 應酬第1040章 吃瓜第122章 轉變第728章 冤家第297章 插手第1008章 投親第396章 慕林第628章 用意第1174章 野望第898章 門前第441章 可疑第2章 差評第1463章 立場第198章 傷心第760章 朋友第237章 誤導第690章 失言第652章 離開第1534章 力薄第1320章 騎射第582章 重寫第610章 搪塞第501章 擺脫第1677章 連襟第1458章 求救第171章 開會第1554章 擔憂第476章 不平第935章 冰嬉第1531章 回宮第1262章 和睦第294章 回報第286章 心事第1057章 聽聞第1174章 野望第535章 出殯第702章 卞家第1178章 徵求第1271章 反響第1633章 僵持第1499章 小歇第703章 告知第1179章 添妝第1189章 消息第438章 病重第449章 道謝第1233章 安利第1619章 誓言第1064章 身後第808章 仿效第1330章 技藝第1294章 圓謊第1354章 獎勵第1389章 應酬第13章 透露第1378章 遲歸第131章 舊僕第460章 委託第1483章 問案第1496章 清晨第1399章 打聽第1325章 實情第1517章 遇見第1140章 主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