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賞詩

第903章 賞詩

關我什麼事?!

謝慕林萬萬沒想到,欣賞人家姑娘作首詩,既然還能引火燒身。這徐夫人想幹什麼?就算擠兌她詩才不如週四姑娘出衆,那又能證明什麼呢?爲了蕭瑞這門親事嗎?笑話!蕭瑞是宗室,是武將,從來就不以詩才聞名,難道他娶個老婆,還得要求是什麼女詩人?!

謝慕林冷笑了一聲,正要開口,就聽得上首永平郡主搶先說話了:“小伯孃,你又來了!每次北平城裡來了什麼外地的閨秀,你就總要人家跟周雅清比一比。我知道周雅清是你遠房表外甥女,與你十分親近,極得你的寵愛,但你也用不着爲了替她揚名,就把別家的閨秀全都拉出來給她做踏腳石吧?今兒你還是頭一回見謝二姑娘呢,也不知道人家是否擅長作詩,就自說自話地逼人家跟周雅清比較,是不是太過分了些?”

這話說得挺直白的。但永平郡主是燕王嫡女,她有這個資格與底氣。徐夫人的臉色很不好看,但除了板着臉說一句:“郡主胡說什麼呢?我哪裡是這麼想的?”也沒別的法子。

她雖自認是個長輩,可永平郡主還有父母在,她沒辦法越過燕王與燕王妃去處罰郡主什麼。至於責罵的話……這種事她從前也沒少幹,對永平郡主毫無半點影響,除了親近她的人,一般的人家連嚼舌頭的事都很少做。畢竟別人也不是傻子,憑什麼爲了她去得罪燕王的掌上明珠呢?興許北平城裡會有關於郡主脾氣不好、行事霸道的謠言流傳,可這種謠言又能傷着郡主什麼?郡主這樣的身份,還怕會沒有好兒郎求娶不成?就算消息傳到京城去,太后、皇帝與宗室也不會爲了徐夫人而責備永平郡主呀!

因此徐夫人只能憋悶地向燕王妃抗議:“弟妹很該好生管教郡主了。宗室貴女,怎能連禮儀都不顧,在人前對長輩出言不遜?!”

燕王妃仍舊是那副慈和溫柔微笑的表情:“小嫂子誤會了,永平並沒有向長輩出言不遜,她就是看着小嫂子獨寵週四姑娘一個,有些吃醋了,所以向小嫂子你撒個嬌罷了。”

徐夫人很想吐。這種“撒嬌”她還真是受不起。

這時,一位眉清目秀、穿戴素雅的中年婦人輕輕走到了燕王妃身邊,手裡拿着一疊花箋,低聲向燕王妃說了些什麼。燕王妃接過她手中花箋看了幾眼,微笑着擡頭看向週四姑娘:“瓊葉把週四姑娘方纔作的詩眷寫出來了,週四姑娘過過目,看她們是否抄錯了?這樣的好詩,很該叫人刻出來,傳到外頭去叫人看看纔是。我們北平出了這樣一位才女,怎能不好生顯擺顯擺?”

謝慕林不由得怔了一怔,立刻想起周雅正是誰——那位傳聞中周布政使家唯一考上了舉人功名的孫子,乃是周家在周布政使死後能東山再起的指望。這位據說與大姐夫黃岩是北平城裡齊名的才子,而且黃岩就是因爲結識了他,才得以攀上週家,成爲周布政使的幕僚的。

徐夫人則皺了皺眉頭,但很快又恢復了平靜。周雅清有了才名也無妨,才名出衆,她才更好將蕭瑞眼下定的這門婚事踩下去,另換新人……

謝慕林正這麼想着,便聽得永平郡主在一旁小聲嘀咕:“真是周雅清寫的麼?我怎麼覺得這口吻象是周雅正的語氣?”

她小小地奉承了燕王妃的心腹一句,吳瓊葉卻只是淡淡笑着,半點不曾動容,便又回到了燕王妃身邊。

燕王妃示意侍女將那疊花箋分發給在座衆人,讓衆人都能好好再欣賞一下週四姑娘作的好詩。

謝慕林看過宋氏的詩,覺得宋氏的文風更清新自然。出自北平的宋家能教出這樣的女兒,可見家教水平。週四姑娘若不是有個當布政使的祖父,只怕也未必有底氣去宣揚自己是北平第一才女。

週二太太臉上立時露出了驚喜的表情。倘若女兒的才女之名能傳揚出去,即使錯過了蕭瑞這樁婚事,將來也未必許配不了貴人……

謝慕林姐妹倆坐在永平郡主身邊,自然是很快就把詩拿到手了,仔細讀了一遍,發現跟自己聽到的版本沒什麼差別,就是其中有幾處字眼更直觀明白了些。那都是這首七言律詩前半厥裡用辭比較華麗、對仗略顯過於規整的部分,而且有比較濃厚的脂粉氣,跟後面半厥相比,要差上那麼兩檔,但總的來說,還是寫得挺好的。

若說這詩其實是周雅正作的,又或者是他替姐妹周雅清改過的,那這詩後半厥裡由臘梅清高聯想到君子品德,然後進一步聯想到世上的君子與小人之爭,再憂國憂民的思路,就可以理解了。這是典型的讀書人作詩習慣了。謝慕林從小學、中學、大學一路上語文課,沒少讀各種詩詞賞析,做閱讀理解題,這會子還能立刻根據週四姑娘拿出來的這首詩,分析上幾百上千字呢!因此,她立刻就推斷出,這首詩並非全是週四姑娘親筆的可能性極高!因爲這前四句與後四句,根本就不是一個畫風啊!

週四姑娘迅速看了花箋,矜持地微笑着點頭:“一個字都沒錯。早聽聞王妃身邊的吳姑姑才識出衆,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這是要替週四姑娘揚名了?

謝慕林讀了這麼多年的書,近年也得嗣祖母宋氏開小竈,對古典文學的鑑賞能力早就大大提高了,雖然自認爲只是打油詩的水平,可她不會作,卻會賞析呀!

謝慕林沒少看謝梅珺閒暇時作的詩,感覺水平跟週四姑娘的前半首詩也差不多,連用典的習慣都有些相似。不過謝梅珺在湖陰縣名聲不算特別響亮,宋氏還常常批評她的詩詞過於“雕鑿”。週四姑娘能寫出這樣的詩來,在北平城裡應該算是比較好的了吧?但若說才冠北平閨秀圈,又好象……有點誇張了。

想到這裡,她擡頭看向周雅清,頓時就有了底氣。

不是貨真價實的才女,那就沒什麼好擔心的。能在公共場合裡拿別人的詩或別人改過的詩來彰顯自己的才華,這位週四姑娘的品德也有點問題。既然是對方心術不正地要算計人在先,謝慕林也就沒什麼好顧慮的了。

於是她微笑着合掌讚道:“週四姑娘這詩作得真好呀!難得的是不見閨閣脂粉氣,還有着憂國憂民的情懷,真真讓人讚歎不已!”她非常正色地對徐夫人說,“夫人,小女子雖然讀過不少書,卻自問在詩詞上並無長才。有周四姑娘這首詩珠玉在前,我怎麼好意思獻醜呢?”

徐夫人立刻露出了滿意的表情:“謝二姑娘很有自知之明呀。這世上能比雅清有才華的女子,本就不多。”她頓了一頓,深深地看了謝慕林一眼,“這樣優秀的女子,合該匹配貴胄才俊。其餘庸脂俗粉,又怎敢與她相爭呢?很該自行退下才是!”

(本章完)

第985章 商議第704章 發威第389章 告誡第898章 門前第574章 回信第19章 溫飽第3章 身世第971章 袁燮第152章 回家第1539章 忽然第1007章 大雪第100章 失敗第953章 傳信第488章 安排第685章 傳話第292章 二房第568章 惶恐第451章 冒昧第764章 仇恨第208章 夭蛾子第861章 訪客第1390章 用意第1126章 建議第1410章 猜忌第231章 出發第612章 轉道第124章 共識第655章 困境第69章 兄弟(推薦加更)第911章 母親第410章 絆腳第745章 勸說第498章 心涼第283章 笑鬧第323章 莫名第1626章 詢問第1604章 驚聞第274章 名醫第1171章 相看第664章 盤算第242章 法事第697章 莫名第386章 擔憂第600章 搞事第435章 發熱第578章 暗示第736章 坐談第1605章 對話第398章 功德第1338章 週三第93章 上香第1594章 清晨第581章 慈母第609章 商量第397章 典故第157章 送人第387章 善後第976章 氣憤第636章 驚喜第1602章 哭求第28章 傳喚第330章 拒絕第274章 名醫第1288章 稟報第354章 中秋第921章 霸佔第421章 猜測第1375章 疑惑第809章 傳話第1123章 疑慮第118章 歡喜第556章 第五百五十兒章 不安第1292章 羣情第944章 決心第730章 既視感第112章 不搬第371章 結好第1620章 惱怒第603章 襲擊第1141章 收藥第1303章 無題第1655章 閒話第273章 水泥第1430章 古怪第749章 驚訝第829章 聊天第1248章 細問第972章 傳聞第711章 安排第736章 坐談第1070章 親家第958章 未來第409章 投軍第265章 請安第1594章 清晨第1362章 母親第935章 冰嬉第686章 臺階第658章 分析第310章 燕王府
第985章 商議第704章 發威第389章 告誡第898章 門前第574章 回信第19章 溫飽第3章 身世第971章 袁燮第152章 回家第1539章 忽然第1007章 大雪第100章 失敗第953章 傳信第488章 安排第685章 傳話第292章 二房第568章 惶恐第451章 冒昧第764章 仇恨第208章 夭蛾子第861章 訪客第1390章 用意第1126章 建議第1410章 猜忌第231章 出發第612章 轉道第124章 共識第655章 困境第69章 兄弟(推薦加更)第911章 母親第410章 絆腳第745章 勸說第498章 心涼第283章 笑鬧第323章 莫名第1626章 詢問第1604章 驚聞第274章 名醫第1171章 相看第664章 盤算第242章 法事第697章 莫名第386章 擔憂第600章 搞事第435章 發熱第578章 暗示第736章 坐談第1605章 對話第398章 功德第1338章 週三第93章 上香第1594章 清晨第581章 慈母第609章 商量第397章 典故第157章 送人第387章 善後第976章 氣憤第636章 驚喜第1602章 哭求第28章 傳喚第330章 拒絕第274章 名醫第1288章 稟報第354章 中秋第921章 霸佔第421章 猜測第1375章 疑惑第809章 傳話第1123章 疑慮第118章 歡喜第556章 第五百五十兒章 不安第1292章 羣情第944章 決心第730章 既視感第112章 不搬第371章 結好第1620章 惱怒第603章 襲擊第1141章 收藥第1303章 無題第1655章 閒話第273章 水泥第1430章 古怪第749章 驚訝第829章 聊天第1248章 細問第972章 傳聞第711章 安排第736章 坐談第1070章 親家第958章 未來第409章 投軍第265章 請安第1594章 清晨第1362章 母親第935章 冰嬉第686章 臺階第658章 分析第310章 燕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