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茱萸心1

爸爸的高度

“你爸爸有多高?”一個胖男孩向另外一個瘦男孩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我爸爸啊?可高了,有那麼高!”瘦男孩一面說,一面踮腳揚手比劃。

“不會吧?你爸爸真有那麼高?那不是和我爸爸差不多?不過,我想我爸爸還是要高一點,他有那麼高!”胖男孩一面說,一面指着教室背後的白牆上的線條說道。

“那也還是沒有我爸爸高,我爸爸站起來的話,一定有那條線那麼高!”瘦男孩緊挨着胖男孩,信誓旦旦地指着先前胖男孩所指的那條黑線上的另一條線說道。

“你說的是站起來啊?我先前說的都是坐着呢。要是真站起來的話,大概是那麼高!”胖男孩站在講臺中央,以自己作爲身高的標準參照物。

瘦男孩尋思片刻後,咚咚地跑到胖男孩面前,努力地踮起腳尖說道“我爸爸有那麼高!你擡頭看我,看到沒?就是那麼高!”

胖男孩顯然不服氣,也踮起了腳尖激動地說:“那你看我,看我!我爸爸有那麼高!”

瘦男孩決定胖男孩是在學自己,於是馬上把手伸起來:“看,我爸爸到我拇指指尖那麼高!”

胖男孩也舉起了左手,驕傲地說:“你也看,我爸爸到我的中指指尖那麼高!”

“你怎麼老學我?你得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說。”瘦男孩有點生氣。

爲了讓比賽能夠繼續,胖男孩做了讓步,他放下手臂,踩在教室裡的凳子上說:“現在行了吧?我爸爸有我現在那麼高!你爸爸有嗎?”

“哼,你看我,看我,我爸爸也有我現在那麼高!”瘦男孩踩着凳子,踏上了課桌。

“我的爸爸伸起手來就能夠到那盞風扇,每次家裡的風扇出問題了,都是他這麼來修理的。”胖男孩自豪地說。

“我的爸爸一般不修風扇。我們家天花板上的塵灰,每次都是我爸爸伸起手來用抹布擦掉的。”瘦男孩指着電扇上的天花板辯解着。

“你爸爸真有那麼高的話,那你爲什麼那麼矮?那麼瘦?”胖男孩終於更改話題,開始向瘦男孩發難。

“你的爸爸也很高啊,要是你爸爸真有那麼高的話,你爲什麼那麼胖那麼矮?”瘦男孩不甘示弱,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我之所以那麼矮是因爲我還沒有完全長大,要是我長大了,一定比你高多了!”胖男孩拍拍瘦男孩的肩膀。

“我也一樣啊,我也沒長大。要是我長大了,一定比你高那麼多!因爲我爸爸就很高。”瘦男孩,一面說,一面將自己的拇指和中指伸出來用力分開。

“你敢把你的爸爸叫來嗎?”

“那麼你敢把你的爸爸叫來嗎?”

兩個男孩最終達成協議,明日中午,準時將自己的爸爸帶到教室裡來,好好比個高低。

結果,很多天後,兩個人都再沒提過此事。他們似乎彼此知道,胖男孩的爸爸是位泥瓦匠,瘦男孩的爸爸是位拖地工。

但在他們各自心裡,胖男孩的爸爸的高度絕不僅僅是舉着一塊磚頭那麼高,而瘦男孩的爸爸也絕不低於舉起拖把的高度。

爺爺的病歷本

那是一疊厚厚的病歷本,它曾屬於我的爺爺。我曾在無數個清晨看他推門走向街頭,獨自去一家中藥鋪看病取藥。

藥鋪離家的距離不遠,偶爾我會從溫熱的被子裡跳將出來,歡喜異常地跟在他的身後。那時,藥鋪是我常去的遊樂場。不過礙於爺爺在旁管束,我總是表現得過分拘謹。可只要前面排隊的人逐次取藥散去,爺爺從兜裡取出病歷本,我便知道,我的時刻就要開始。

抓藥的大夫是個和顏悅色的老頭。我經常趁他忙亂時跑進藥堂,翻弄那些風乾的龜殼,蜈蚣和不知名的冬蟲夏草。記得有一次太過調皮,硬將底層的一條響尾蛇從中折成了兩段。

爺爺氣壞了,一面咳嗽着從內廳裡走出來,一面四處尋找順手的皮鞭。後來,是這位和藹的老頭救了我,他說蛇如果入藥的話,總是要被折斷的。

我經常用偷來的糖果換取老頭肚裡的故事。他像一部永無止盡的童話書,裡面寫滿了各種不同的故事。只要我逗他高興,他就會隨性抽取一頁,眉眼生動地朗誦起來。最要緊的是,他不講那些落俗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抑或灰姑娘和玻璃鞋,他的故事聽起來很是真實,卻又讓人倍覺離奇。

年歲逐增,我漸然明白了病歷的作用,閒來也會去翻看爺爺手中的本子。不過,大都不太清楚,總是反反覆覆地要向抓藥的老頭問上許多遍。後來,我陸續見到了其他大夫所開的藥方,終於有了這麼一個結論:所有醫生的字都是有故弄玄虛的嫌疑的,不讓別人看懂。

當我明白了生與死的對立時,忽然也就清楚了病的可怕。我開始關心我的爺爺,關心他的身體,迫切地想要了解他的病情。於是,我又再次翻閱他的病歷本。

病歷本的藥方從簡至繁,字數由少達多。不知爲何,我時常看得驚心動魄。似乎,那些蒼白的字就是一雙雙用力的手,將我的爺爺一把一把地從死亡的戰線上拉回來。他需要的手越少,則代表他的安全係數越高,同理,他需要的手越多,則意味着他的生之艱難。

我記得爺爺後來的藥方裡時常有一些奇怪的蟲子,我也曾幫找過幾味稀奇古怪的藥引。我一直是樂意的,這令我覺得自己似乎有了些許用處,可以爲至親的生命注入微薄的氣力。

我的努力到底沒能留住爺爺的音容。有很多天他都不曾去藥鋪裡看病了,每天就愣愣地躺在牀頭,說極少的話,喝很多的藥,發很長時間的呆。

母親總是將我推至他的牀前。事實上,也只有我的到來,才能使他將飄渺的眼神從窗外的白雪中抽離回來。他從抽屜裡摸索出幾本病歷,一頁頁地教我認字,耐心且和善。我當時並沒有將他與死亡聯繫在一起。我想,他最終是要好起來的。

終於在一個雨雪飄零的清晨,我聽到了父親的悲咽。我從夢中醒來,奔至爺爺牀前,卻再也看不到他那遊離的眼神。

很多年後,我的悲傷如雲霧般層層散去,我又如當年一般翻開了他的病歷本。空白的紙頁裡,見到了這麼一句陌生的話:“我已經康復了。”康復的下邊,劃上了一條粗重的橫線。

這是他最想教我認的兩個字。

家書

我有一個民工朋友,早年很喜歡動筆寫寫小文。後來因生活所迫,又無奈於久久不能上稿,不得不將這唯一的愛好塵封擱置,加入南下打工的行列。

在我印象中,他是個極爲戀家之人。他的父母均屬典型的舊時中國貧苦百姓,一生的光陰,都是在圍繞着山中的那幾畝貧瘠的薄地打轉。

南下之後,他時常給家裡寫信。與文友閒聊時,我曾提過此事,他們無不詫異地問我,現在科技這麼發達,爲何不直接打電話呢?我說,要真能打電話,我就不會用貧困來形容他的父母了。因爲,我在此生的印記中,貧困並不是樸實的代名詞,而是一種病態,一種可讓人意志崩潰的魔鬼。

村中沒有郵局,更不曾有郵遞員,那逶迤的山路,是青綠色的自行車無法碾過的。因此,信件無法直接投遞到他的家中。他的父母,彷佛已經形成了這樣一種習慣。每月上鎮趕集之時,第一站,總是去鎮上的收發室看看。

他的父母並不識字。於是,只能找來先生,懇求半天,念上一遍。而後,花上一隻雞或是幾十枚鴨蛋的碎錢,將自己的本意口述給先生聽,由先生執筆寫好,郵遞回去。

這樣一個簡單的場景,將我感動了很多年。我幾乎可以看到,那莽莽的山路上,他的父母,爲了一聽他信中的內容,爲了得知他在外平安與否,不息踏平幾十裡的坎坷,還外付一筆小錢。

後來,我給他提議,在年前回家時努力教他的父母識字,這樣一來,他的父母不但可省去一筆額外的開支,還可不必虧欠先生那似乎莫大的人情。

他的父母很是努力,學習那些最常見的字,理解最簡單的意思。當然,他也很有心,教完後,便將那些父母已認識的字謄抄在一個發黃的本子上,再次南下,便用這些本子上的字來給父母寫信。

他在信中說,父親只需找一張紙將背後的地址移抄到信封上便可。至於回信,只需將問題標註,回答是與否就行。譬如,他開篇所問的“爹,娘,你們身體可好?”他的父親就只需在這個問題下面劃上短線,寫個1,而後,在回信中寫下1,以及一個簡單的“好”字。

這樣一來,他的父親就得將他的來信連同自己的回信一同給他郵寄回去。可當他打開父親的回信時,記得掉出淚來。父親用禿頭的鉛筆歪歪曲曲地將他信中的問題抄了一遍,然後像做問答題一般地一一回復。

他懂得父親有多麼辛苦,這些簡單的字,對於年過半生的他來說,不知要在草紙上演練多少遍,才肯安心落筆,移在這張潔白的稿紙上。

年前歸家,他疑惑不解地問母親,父親爲何不把我的信一同郵來呢?那樣抄着,多辛苦啊!殊不知,在一旁剝豆的母親的一席漫不經心的話,竟讓他流/book/222795/

目送您老去的背影由鄉村小說網的網友上傳,鄉村小說網免費提供目送您老去的背影閱讀起淚來。她說,那可是你給咱們的家書啊,你爹怎麼捨得再還回去?

我的兄弟

母親說我另外還有一個兄弟,在我三歲那年走丟了。我起初不信,以爲母親是要哄騙於我,後來,漸然相信了。因爲我親眼見到我的父親發了瘋似地找了整整五年,杳無音信。第六年,興許是怕我孤單,母親又生了一個弟弟。

於是,我與我的弟弟就這麼陰差陽錯地差了整整六歲,一條無法逾越的代溝。我以爲,我和他定會生出許多事端。至少,是要有些激烈的爭吵的。可在我印象中,似乎一直都不曾有過這樣的事件。我們各自按照自己的軌跡慢慢成長,相安無事。

我與他都把那個丟失的兄弟給忘了。對於我來說,那是二弟,於他,便是二哥。我們這麼波瀾不驚地過了許多年,很少提起這件事。偶然,會有長嘴或是熱心的街坊說,在某某處見到一位男孩,長得與我非常相像。每每這樣的話傳到母親耳朵裡,母親就再也坐立不住了。

這些年過去了,母親依舊沒能找到那個傳聞與我長得異常相似的弟弟。而我,彷佛也沒有那樣迫切的想要去追尋的熱情。我不知道爲何,我也曾問過我的弟弟,他不語。

就這樣,我們冷漠了很多年。直到今日,才恍然想起,在我們的生命裡,原來還有着另外一位兄弟。

前不久有人告訴母親,在板橋的菜場上見到一位男人,衣衫襤褸,過得甚是窮困,但有一點奇怪的是,長得和我頗爲相像。母親聽得熱淚漣漣。這些年的艱難和困苦都不曾讓她落過淚,惟獨這件事例外了。

母親深夜與我暢談,說要去尋訪二弟。我沉默了許久,不知如何作答。幾十年就這麼過去了,我從孩童長成少年,從少年到青年,時光不知變遷了多少次,不知將小院裡的春花吹開了多少次,可始終不能讓母親忘懷這個刻骨的傷疤。

我相信,倘若真找到二弟,他也一定成了家。到那時,我們所面臨的,就不僅僅是二弟一人。很可能,是三個,五個,甚至更多的人。因爲他走丟那年,僅只有兩歲。兩歲的孩子若能長大成人,勢必是有人監護的。那麼,就是說他必然也有着自己的養父母。

真到那時,我們要用怎樣的方式來和他的養父母訴說?或者,是向二弟本人訴說?我實在找不到一個既能讓他知道真相,又不打擾他生活的方式。倘若我們家境富裕,尚還能幫補一二,可照目前的狀況來看,即便要答謝二弟養父母的恩德,也唯恐心有餘而力不足。

母親最後聽取了我的意見,打消了尋訪了念頭。我分明看到,渾濁的淚花在她的眼睛裡打轉。我明白,我又一次傷了母親。這個與我素未謀面的弟弟,即便從未讓母親好好地疼愛過,可依舊是牽在母親心頭的一塊肉。

我想,這樣的事,是該我去做的。母親經受不了這樣的波動。不論那男孩是與不是,都會給母親造成莫大的傷害。我寧願,就這麼一直對她冷漠。而後,獨自悄然尋訪,想方設法求證,不露痕跡地與他交往,做個知心朋友。在日漸相熟的時刻裡,輕輕地問上一句在心間壓抑了多年的話:“這些年,你過得好不好?”

可我的兄弟啊,你此刻,身在何方?

比你跑得快

我的外祖父生於上世紀二十年代。他所經歷的悲苦與戰亂是我輩無法想象出來的。外祖母過逝後,他便時常跟我念叨這麼一個久遠的故事。

那時,外祖母是個年輕純善的鄉下姑娘,扎着動人的麻花辮,穿一件惹眼的紅棉襖。我的祖父與她相識不久後,抗日戰爭便爆發了。頓時,全國一片動盪。

家居鄉村,山路顛簸。爲了打滿一缸清水,時常要來回走上幾裡的山路。我的外祖父就是在這條山路上與我的外祖母相識的。那時,年少氣盛,我的外祖母不服自己生是女兒身,硬是要和我的外祖父一比高下。於是,他倆時常在流光漫漫的山路上挑着兩擔水比賽,看誰先到達指定的目的地。

印象中,我的外祖母從不曾贏過。不管是小雨濛濛還是黃沙滾滾,我的外祖父總會拼盡全力,肩挑着那根寬長的扁擔,手把着兩旁的鐵鏈,奮不顧身地往前狂奔。外祖母極不甘心地跟在他的身後,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氣,試圖超過正一路飛馳而去的外祖父。

我想,那時我的外祖母便是喜歡上外祖父了。我曾問過這樣的問題:外祖母曾在逶迤的山路上悄悄地等過你嗎?外祖父搖搖頭。而後一臉自豪地說,每次都是我見到她在路的那頭,慌忙提上桶子,挑上扁擔,順路狂追過去的。

話畢,我笑笑,暗責我的外祖父太過木訥。想想,這樣湊巧的情節,於當今社會,除了電影之外,在現實生活中,怎麼可能碰到?

我似乎能想象出,我的外祖母身着大紅棉襖,扎着麻花辮,悠然地在山路上踟躕着,等我的外祖父出門遙望到她的身影后,恍然有了少女的矜持,不自覺地加快了腳步。而後,我的外祖父順路狂奔,直追而去。最後,在青山霧繚的春野之外,兩兩相望,互道一聲,嘿,真巧!原來你也在這裡。

歸來的路途上,他們各自心照不宣。外祖母擡手隨便指向不遠處的一棵無名小樹,僅屬於他們二人的戰爭便開始了。外祖父依舊拼盡全力,趕在外祖母的前面。不到片刻,便站在樹下,轉過後背,對着正在山路上艱難行進的外祖母哈哈大笑,露出一排微微發黃的牙齒。

輸贏已定之後,我的外祖母便再不去強求了。心安理得地將水桶擱下,躺在路旁的草埂上歇息。遠遠地看着我的外祖父站在樹下,一言不發地等待着她。

戰亂很快波及到了他們所在的鄉村。貧窮,疾病,惶恐,不安,所有的所有,接踵而至。一個清幽的雨夜,外祖母的父親病了,外祖母站在村口,撕心裂肺地喊着外祖父的名字。外祖父從黑暗的路途中奔來,儘管重重地摔了幾次,還是沒能減緩他的速度。他像是在和外祖母賽跑,幸福地向前,於流光漫漫的山道上。

那夜,外祖父的急切,冷汗,凝滿雙手的血水,都無法留住外曾祖父的性命。

沒過多久,我的外祖父毅然從軍,加入了這場轟轟烈烈的戰爭。臨行前,他第一次拉住外祖母的手問,你知道我爲何要跑到你前面嗎?——因爲只有這樣,要強任性的你才肯心甘情願地放下水桶稍作休息。此話一出,熱淚片刻濡溼了外祖母的雙眼。

外祖父走後的那些年,有許多男人陸續登門求親,都遭到我的外祖母一口回絕。我知道,她在等我的外祖父回來。

許多年後,我以啼哭吵鬧的姿態來到這個人世,經歷了懵懂的初戀和刻苦銘心的愛情。當我再回憶起這個久遠的故事時,恍然察覺歲月已去。

那些無畏歲月與時代變遷,一直努力跑在你前面,並甘心用汗水爲你換取片刻安定之人,其實,纔是最愛你的人。

路過媽媽的味道

第19章 茱萸心3第8章 說不盡2第2章 倍思親2第1章 倍思親1第3章 倍思親3第7章 說不盡1第17章 茱萸心1第18章 茱萸心2第12章 異鄉客2第4章 意萬重1第14章 遙知信1第11章 異鄉客1第7章 說不盡1第11章 異鄉客1第7章 說不盡1第15章 遙知信2第16章 遙知信3第12章 異鄉客2第6章 意萬重3第18章 茱萸心2第17章 茱萸心1第4章 意萬重1第12章 異鄉客2第8章 說不盡2第2章 倍思親2第7章 說不盡1第2章 倍思親2第4章 意萬重1第16章 遙知信3第6章 意萬重3第1章 倍思親1第1章 倍思親1第1章 倍思親1第11章 異鄉客1第8章 說不盡2第19章 茱萸心3第16章 遙知信3第7章 說不盡1第5章 意萬重2第18章 茱萸心2第2章 倍思親2第2章 倍思親2第17章 茱萸心1第8章 說不盡2第2章 倍思親2第12章 異鄉客2第16章 遙知信3第18章 茱萸心2第13章 異鄉客3第3章 倍思親3第9章 說不盡3第8章 說不盡2第8章 說不盡2第17章 茱萸心1第9章 說不盡3第15章 遙知信2第5章 意萬重2第12章 異鄉客2第14章 遙知信1第19章 茱萸心3第3章 倍思親3第10章 說不盡4第7章 說不盡1第4章 意萬重1第7章 說不盡1第4章 意萬重1第5章 意萬重2第7章 說不盡1第6章 意萬重3第16章 遙知信3第6章 意萬重3第8章 說不盡2第10章 說不盡4第13章 異鄉客3第18章 茱萸心2第11章 異鄉客1第13章 異鄉客3第13章 異鄉客3第4章 意萬重1第9章 說不盡3第19章 茱萸心3第18章 茱萸心2第5章 意萬重2第18章 茱萸心2第7章 說不盡1第7章 說不盡1第2章 倍思親2第10章 說不盡4第4章 意萬重1第19章 茱萸心3第13章 異鄉客3第16章 遙知信3第14章 遙知信1第5章 意萬重2第19章 茱萸心3
第19章 茱萸心3第8章 說不盡2第2章 倍思親2第1章 倍思親1第3章 倍思親3第7章 說不盡1第17章 茱萸心1第18章 茱萸心2第12章 異鄉客2第4章 意萬重1第14章 遙知信1第11章 異鄉客1第7章 說不盡1第11章 異鄉客1第7章 說不盡1第15章 遙知信2第16章 遙知信3第12章 異鄉客2第6章 意萬重3第18章 茱萸心2第17章 茱萸心1第4章 意萬重1第12章 異鄉客2第8章 說不盡2第2章 倍思親2第7章 說不盡1第2章 倍思親2第4章 意萬重1第16章 遙知信3第6章 意萬重3第1章 倍思親1第1章 倍思親1第1章 倍思親1第11章 異鄉客1第8章 說不盡2第19章 茱萸心3第16章 遙知信3第7章 說不盡1第5章 意萬重2第18章 茱萸心2第2章 倍思親2第2章 倍思親2第17章 茱萸心1第8章 說不盡2第2章 倍思親2第12章 異鄉客2第16章 遙知信3第18章 茱萸心2第13章 異鄉客3第3章 倍思親3第9章 說不盡3第8章 說不盡2第8章 說不盡2第17章 茱萸心1第9章 說不盡3第15章 遙知信2第5章 意萬重2第12章 異鄉客2第14章 遙知信1第19章 茱萸心3第3章 倍思親3第10章 說不盡4第7章 說不盡1第4章 意萬重1第7章 說不盡1第4章 意萬重1第5章 意萬重2第7章 說不盡1第6章 意萬重3第16章 遙知信3第6章 意萬重3第8章 說不盡2第10章 說不盡4第13章 異鄉客3第18章 茱萸心2第11章 異鄉客1第13章 異鄉客3第13章 異鄉客3第4章 意萬重1第9章 說不盡3第19章 茱萸心3第18章 茱萸心2第5章 意萬重2第18章 茱萸心2第7章 說不盡1第7章 說不盡1第2章 倍思親2第10章 說不盡4第4章 意萬重1第19章 茱萸心3第13章 異鄉客3第16章 遙知信3第14章 遙知信1第5章 意萬重2第19章 茱萸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