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兵法(兩章合一)

第464章 兵法(兩章合一)

宮裡派來的兩位嬤嬤住進了國公府,顏雪懷嚮往的生活便結束了。

她只能住進國公府,跟着兩位嬤嬤學習禮儀規矩。

第一天,顏雪懷生不如死;

第二天,顏雪懷決定直麪人生;

第三天,顏雪懷摸清了兩位嬤嬤的喜好;

第四天,顏雪懷與兩位嬤嬤處得如同久別重逢的親人;

第五天開始,全日制教學改成半日制,上午學習,用過午膳,嬤嬤們午休,顏雪懷出門去也,趕在天黑之前回來就行了。

十日之後,皇后找了個藉口,讓卓嬤嬤進宮,問起顏雪懷的情況,卓嬤嬤笑得合不攏嘴:“顏姑娘性情和順,聰慧過人,老奴見過那麼多的名門淑女,這年輕一輩的裡面,論起這禮儀規矩,除了公主和太子妃,就數顏姑娘學得最快最好了。”

卓嬤嬤只說了公主和太子妃,實際上端王妃的禮儀規矩也是她教的,只不過端王妃不但學得不好,而且在學習期間,還曾因爲厭學,差一點悔婚!

那時端王還不是皇子,他只是裕王府裡一位排行第三的公子,何況這門親事又是他搶來的,本就不太體面,端王妃如果要退親,以當時裕王府的低調,十有八九也只能應允了。

藍嬤嬤和卓嬤嬤回到住處,兩人笑得合不攏嘴。

好在大哥還不糊塗,知道是臘梅和紀婆子先動手的,也沒說什麼,可是大嫂卻已經聽到外面的聲音,她出來看到紀婆子和臘梅被綁起來了,轉身便進屋了,大哥正要追進去,大嫂卻舉着了一把長劍出來,朝着我便砍過來。”

李綺娘雖然沒有親眼見到,但是從周大當家的敘說裡也能想像出來,她嘆息道:“大哥說阮娘子原本是沒有病的,是受了刺激,吃了很多苦,好端端的人,就有了這樣的毛病,也是個可憐人,大哥說她是被親妹妹給害的,唉,這要多狠毒的人,纔會加害親生姐妹。”

儘管太皇太后已經是出家人了,皇室的孝期也與民間不同,可若是太皇太后真的死了,至少時在同一年裡,皇子們是不能成親的,否則難免會被人垢病。

李綺娘想立刻便去見見阮娘子,她換了衣裳,正準備出門,周大當家卻登門了。

李綺娘嚇了一跳,遲疑地說道:“她,她,她會死?”

李綺娘有些不好意思,說道:“國公爺對我很好,早早就把府裡的家底全都交給我了,對懷姐兒和小滿也很好,視如己出。”

顏雪懷笑得賊兮兮的:“祖母出家不會影響孫兒的親事,可若是祖母死了呢?”

次日,李綺娘見到顏雪懷時,說起成親的日子,問顏雪懷能不能猜出來,宮裡會給定在什麼時候。

周大當家知道妹妹在這件事上不會說謊,她放下心來,又問起顏雪懷的親事,李綺娘便把議親的事詳細說了,周大當家說道:“我在路上的時候,聽說太皇太后出家爲尼了,依我看,也就這幾天吧,宮裡便會讓你過去,把他們成親的日子定下來。”

顏雪懷說道:“今年肯定是不行了,明年開春吧,也就有幾個月了。”

李綺娘成親之前,顏雪懷就和她說過,她會繼續住在青萍巷,而不是跟着她去國公府。

路過白村碼頭時,我想起曾經聽幫裡的兄弟說過,離白村一百餘里,有位老大夫,最擅長治療瘋癲之症,我便讓人去請他,剛好他家裡正在娶孫媳,我不想停留,讓除垢和兩個幫中的兄弟留下,等到老大夫家裡的喜事辦完,再請他來京城。”

皇后看到姐妹倆,果然就讓女史把欽天監選的幾個日子拿給她們去看,李綺娘一看,可不是嗎,全都是開春以後那一個月裡的日子。

周大當家搖搖頭:“不好,一點也不好,她連大哥也不肯見,好在那紀婆子看到大勢已去,又聽說我是大哥的親妹子,倒也配合。

李綺娘一怔,道:“現在還沒走到請期那一步。”

因此,十天之後,卓嬤嬤和藍嬤嬤便帶着李綺娘備的厚禮,和顏雪懷的甜言蜜語回了皇宮,正要去見皇后,卻在路上遇到了七皇子柴晏,往常七皇子連個眼角子都懶得給她們,沒想到這一次,七皇子眉目舒展,還給每人各賞了一個封紅,兩個嬤嬤偷偷打開一看,裡面各是一百兩的銀票。

顏雪懷只好向她解釋:“太皇太后出家了啊。”

臘梅雖然武功不錯,可畢竟太年輕,力氣不夠,她沒能制住我,反而被我挾住,前面的紀婆子發現動靜,便衝過來幫忙,我知道今天這事不能善了,只好打個呼哨,掃塵和除垢衝進來,把紀婆子和臘梅捆了。

我們這一路,就是這樣小心翼翼地,好在沒有再出差錯,全須全尾回到了京城。”

顏雪懷打發走了兩位宮裡來的嬤嬤,一天沒留,便搬回了青萍巷。

李綺娘心中一凜,周弘這纔回京三天,連她都還沒有見過阮娘子,皇后竟然已經知道了這件事。

端王好不容易求來的親事,哪能就這樣退了,端王自是要站在端王妃一邊,最後還是皇后讓步,把派過去的兩位嬤嬤叫了回來,這件事便草草收尾了。

我假裝用手去摸髮髻,碰落了頭上的珠花,珠花掉到地上,我彎腰去撿珠花的時候,臘梅便出手了,一手掩我的嘴巴,另一隻手死死地按在我的肩膀上,想讓我動彈不得,若是換成沒有武功的婦人,便被她制住了。

李綺娘大吃一驚,明知道周大當家坐在自己面前,氣色很好,不像是受過傷的,可是她還是汗透了衣襟,她問道:“後來呢?”

而皇后也是如此,同樣有端王妃的前車之鑑,皇后也不敢做得太過分,免得顏雪懷,不,免得小七煩了,把好端端的親事弄出點煩心事出來,那就太不吉利了。

聽說找到了大夫,李綺娘很高興,問道:“大嫂這一路之上可還好?”

次日,皇帝便把這事點給了太子,太子親自去了一趟書院,沒過幾日,周小白的課業裡便多了兵法一項。

周大當家胸有成竹,李綺娘不解,問道:“開春,這麼早嗎?我以爲最早也要到中秋以後。”

李綺娘一怔,見周大當家神色凝重,心裡便有了不好的預感,她問道:“阿姐,究竟是怎麼回事,莫非你們在許陽並不順利?”

周大當家苦笑,嘆了口氣,道:“大哥奪下了她手中的長劍,爭搶的時候,大哥手臂上被劍劃傷了,好在大嫂只是一味的蠻勁,沒有章法,大哥只是劃破了皮,沒有大礙。”

李綺娘之前進宮時,便向皇后娘娘誇獎過兩位嬤嬤,因此,兩位嬤嬤回宮,皇后娘娘也有賞賜。

李綺娘只好選了其中一個,皇后笑得眉眼彎彎,問起周弘的事來,說道:“本宮聽說周大老爺接了太太進京?”

晚上皇后見到皇帝時,便將周弘之妻有病的事說了,聽話聽音,雖然周大當家沒有明說,可是皇后也猜到,八成是精神上出了問題。

阮娘子來京城了。

皇后又補充道:“臣妾聽周氏和李氏的意思,周弘對其妻一往情深,不離不棄。”

周大當家笑着拍拍她的手,道:“你是個有福的,從小被李家保護得太好,所以纔沒有見過那手足相殘的人家。”

李綺娘微笑,她也覺得自己很有福氣。

這一路上,便是她和臘梅陪在大嫂身邊,我以前不知道,大哥還能伏低做小的去哄人,初時大嫂不理他,他就每天去哄,大嫂打他咬他,他也笑呵呵地受着,大嫂鬧了幾日,後來便不鬧了,便是除了大哥和紀婆子臘梅以外,她不理別人,也不許別人走進她住的艙房。

“大哥也沒有想到事情會發展成這個樣子,大嫂像瘋了一樣,大哥抱着她,她又是踢又是踹,我見這樣也不行,便做了一回壞人,不顧大哥的反對,把大嫂綁了,帶回船上,我們在許陽沒有多待,次日便返程了。

所以,周大當家纔不讓李綺娘貿貿然去見阮娘子,一來阮娘子不肯見外人,而且,若是就這樣出現在阮娘子面前,說不定阮娘子又會犯病。

顏雪懷豎起食指,做了個噤聲的手勢,笑着說道:“這是我猜的,她已經出家了,也就該死了,她這樣的人,多留一天都是禍害。”

有了端王妃做參照,顏雪懷自是從中等生一躍而起,成爲優等中的優等,可以直接跳級,保送入宮。

“不,馬上就到了,估計日子要定在明年的開春。”

周大當家回到京城後的第三天,宮裡便派了人來,召她和李綺娘一起進宮。

就在顏雪懷搬走後的第三天,周大當家和周弘回到了京城。

卓嬤嬤和藍嬤嬤回來之後,跪在皇后面前認錯,不能說端王妃的不是,只能怪自己教得不好,惹得端王妃不悅。

太皇太后垂簾聽政多年,從李綺娘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便知道杜太后的名字,後來,垂簾聽政的杜太后,變成了太皇太后,在李綺娘連同很多大魏百姓的潛意識裡,太皇太后這樣的人,是不會死的,她會永遠高高在上,俯視萬民。

到了白菜衚衕,紀婆子和那個叫臘梅的丫鬟看到大哥帶來陌生人,兩人便起了疑心,她們以爲我看不出來,可是她們眼裡的戒備出賣了她們,當時大哥走在前面,我故意落後了幾步,臘梅便也落後幾步,假裝是要陪着我,可是我能看出來,她隨時準備對我動手。

周大當家也不瞞着,把阮娘子有病的事說了,她說阮娘子出身寒微,被拐子拐了,被周弘救出來,因此才以身相許,阮娘子性情軟弱,受了太多驚嚇,便落下了病根,身體很差,已經讓人尋了大夫,不日便會來京城。”

因此,顏雪懷搬回青萍巷,李綺娘雖然萬分不捨,可也沒有說什麼。

李綺娘鬆了口氣,周大當家是行家,她既然說周弘的傷勢沒有大礙,想來確實是輕傷,但是李綺娘還是想拿些金創藥過去看看。

周大當家說道:“說起來倒也算是很順利。我和大哥一起去的白菜衚衕,大哥雖然說他會好好勸說大嫂的,可我還是讓掃塵和除垢悄悄跟在後面,她們武功很高,大哥也沒有察覺。

“出家?太皇太后出家,也不會影響到你們的親事吧,我可沒有聽說過祖母出家了,孫子便不能成親的。”李綺娘說道。

李綺娘驚訝極了,忙問女兒爲何會這麼早。

“阿綺,你先不要過去,我們先坐下好好商量一下。”周大當家說道。

皇帝笑了笑:“朕一直沒有想好要如何處理周家的事,沒想到周弘的妻室竟有暗疾,這樣也好,朕就把這份人情留給太子吧。”

周大當家笑着看向李綺娘:“你是太老實了,我猜啊,懷姐兒怕是早就猜出來了,不信你見到她時問問她,看我有沒有猜對。至於爲什麼,還是讓你閨女告訴你。”

阮氏有病,周弘想來不會再讓她生兒育女,除非阮氏死了,周弘續絃,繼室再生下孩子,否則周弘也只會有周昀一個兒子。

周大當家便岔開話題,問道:“國公爺待你還好嗎?”

皇帝沒有說話,夫妻二人心裡明鏡一樣,若是周家沒有家破人亡,周弘還是勳貴公子,又怎會流落江湖,娶瘋癲女爲妻?

皇帝私下時讓人查過,周弘是真的當了土匪,有勇無謀,難成大事,他的兒子雖然讀書不成,倒是一個練武的苗子。

整個書院裡,有這項課業的只有五個人,周小白便是五人中的一個,就連柴浩和小滿都不用去上兵法課,而他卻要去。

雖然兵法課不是每天都上,可也令周小白苦不堪言,因爲來教授他們兵法課的人,竟然是定國公齊慰!

每隔兩日,齊慰便會抽出半日,到書院裡教這五個人學習兵法,這五人之中,成績最差的就是周小白。

原本週小白很喜歡來國公府,他在國公府裡有自己的牀,可是現在,他已經不想再到國公府來了,不想,真的不想。

(本章完)

第34章 刺蝟第343章 黃雀第145章 撫監第250章 驚馬第322章 長史(兩章合一)第58章 公堂(端午安康!)第10章 豆腐第524章 孝子第490章 嘉魚第357章 龍爺第251章 死者(兩章合一)第111章 拌麪第35章 麪肥第483章 宵夜第41章 柺子第207章 油渣第401章 陸林第523章 鮮血第190章 來信(兩章合一)第213章 行動第120章 貴姓第229章 改口第461章 回京(兩章合一)第161章 麪館第270章 菊花第491章 有求(兩章合一)第316章 買菜第226章 換嬰第69章 近鄰第495章 煩心第47章 家人第355章 調虎第511章 韃剌(兩章合一)第134章 聖母第464章 兵法(兩章合一)第274章 姑娘第400章 珊珊第186章 小街第488章 女官(兩章合一)第5章 銀票第176章 書信(二更)第114章 轎子第259章 自危(兩章合一)第527章 催妝(一)第437章 閒事(兩章合一)第182章 甘霖第520章 夫妻第202章 太后第230章 宮事第280章 善堂第122章 小牛第42章 鼻子第529章 催妝(三)第63章 金錢第238章 消息第354章 小囡第451章 無關第18章 耳光第388章 桃花(一)第507章 相送第70章 巨嬰第108章 表妹第199章 身世第382章 有礦第127章 暗號第121章 雷劈第428章 回來(兩章合一)第424章 馬車第183章 美人第264章 京城第400章 珊珊第303章 茶莊第566章 鐲子(兩章合一)第445章 如意(兩章合一)第215章 秘聞第10章 豆腐第457章 滷肉第50章 休書第499章 印章第359章 矯情第163章 情報第175章 漕幫(一更)第260章 火燒第321章 嬋娟第61章 狗尿第83章 印錢(一更)第346章 挑明(兩章合一)第289章 封口第300章 點心第236章 君子第134章 聖母第25章 醬油第334章 老樹第364章 隱憂第275章 寶淮第141章 鞭炮第410章 保安(兩章合一)第568章 巧合(兩章合一)第384章 珍珠(兩章合一)第260章 火燒
第34章 刺蝟第343章 黃雀第145章 撫監第250章 驚馬第322章 長史(兩章合一)第58章 公堂(端午安康!)第10章 豆腐第524章 孝子第490章 嘉魚第357章 龍爺第251章 死者(兩章合一)第111章 拌麪第35章 麪肥第483章 宵夜第41章 柺子第207章 油渣第401章 陸林第523章 鮮血第190章 來信(兩章合一)第213章 行動第120章 貴姓第229章 改口第461章 回京(兩章合一)第161章 麪館第270章 菊花第491章 有求(兩章合一)第316章 買菜第226章 換嬰第69章 近鄰第495章 煩心第47章 家人第355章 調虎第511章 韃剌(兩章合一)第134章 聖母第464章 兵法(兩章合一)第274章 姑娘第400章 珊珊第186章 小街第488章 女官(兩章合一)第5章 銀票第176章 書信(二更)第114章 轎子第259章 自危(兩章合一)第527章 催妝(一)第437章 閒事(兩章合一)第182章 甘霖第520章 夫妻第202章 太后第230章 宮事第280章 善堂第122章 小牛第42章 鼻子第529章 催妝(三)第63章 金錢第238章 消息第354章 小囡第451章 無關第18章 耳光第388章 桃花(一)第507章 相送第70章 巨嬰第108章 表妹第199章 身世第382章 有礦第127章 暗號第121章 雷劈第428章 回來(兩章合一)第424章 馬車第183章 美人第264章 京城第400章 珊珊第303章 茶莊第566章 鐲子(兩章合一)第445章 如意(兩章合一)第215章 秘聞第10章 豆腐第457章 滷肉第50章 休書第499章 印章第359章 矯情第163章 情報第175章 漕幫(一更)第260章 火燒第321章 嬋娟第61章 狗尿第83章 印錢(一更)第346章 挑明(兩章合一)第289章 封口第300章 點心第236章 君子第134章 聖母第25章 醬油第334章 老樹第364章 隱憂第275章 寶淮第141章 鞭炮第410章 保安(兩章合一)第568章 巧合(兩章合一)第384章 珍珠(兩章合一)第260章 火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