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創作激勵計劃”一推出,直接引起了轟動。
網民們一個比一個激動,只要發微博就有可能領到錢,這種好事上次還是在過年期間。
微博搞了個一個“看春晚,上微博,領大獎!”活動,微博號稱準備了一億獎金。
很多段子手和用戶就是一邊看春晚,一邊抱着手機和電腦發微博,確實有不少人領到了錢。
當時微博剛上線一個月,用戶數量和現在沒法比,大部分用戶沒有趕上發福利有點後悔,現在可算趕上這一撥了。
“創作激勵計劃”並不算是新鮮事物,快播網當初和其他視頻網站爭奪用戶的時候也搞過。
但是視頻拍攝、剪輯這種活本身門檻就高,能加入計劃的也不過幾萬人,本身就是噱頭,創作激勵的獎金大都是頭部創作者瓜分了。
而微博就不一樣了,主打一個“短小精華”,一共才140個字,只要會打字就能發。
拍視頻搞不了,發微博還發不了嗎?
只要發微博就有機會領錢,那還等什麼啊。
雖然一條微博爆火概率低,但是隻要我發的多,那概率不就上去了嗎?
抱着去超市搶打折雞蛋的心理,一大批微博用戶興奮的投入了“發微博”的薅羊毛計劃中。
活動開啓當天,微博一天就誕生了八千萬條博文,差點又給服務器整宕機了。
……
新浪的“博記”負責人王威就有點鬱悶了,好不容易壓了對手一頭,結果對方搞了個“創作激勵計劃”又把熱度搶走了。
雖然說“博記”的各項數據一直在穩步上升,但是對手的數據顯得更猛啊。
更讓他繃不住的是,博客的人向他報告,新浪那些頭部博主全都去微博開賬號了,這兩天博客和博記都沒有更新,全在微博發段子呢。
“豈有此理!”王威很生氣,“他們不是說好了不去微博嗎?怎麼出爾反爾?!還有沒有信譽了!”
他心裡也清楚,這年頭嘴上承諾什麼都是假的,就連籤合同之後賴賬的也不少。
人家開博客除了揚名就是來牟利的,現在微博流量又不缺,還肯大方的撒錢,人家何必要在這裡辛辛苦苦寫什麼博客呢。
直接去發微博不好嗎?
很多著名的博主本身就有着幾萬、幾十萬粉絲,只帶走一部分就足夠在微博上呼風喚雨的。
別人寫一個段子可能就幾個轉發,他們發一條起碼幾千甚至幾萬轉發,直接就等着領錢。
發微博對於他們來說就等於領錢,什麼人能經受得住這個誘惑啊!
王威十分惱怒,“有多少人去微博開賬號了?”
“差不多有一半左右吧。”負責維護博客的總監很是惶恐,“不過還有很多人都沒開微博,情況還不是很糟糕。”
“你懂個屁!”王威恨恨的一拍桌子。
沒走那些人要麼是不缺錢,不喜歡湊這個熱鬧,要麼是還在矜持,好臉面,其實內心已經動搖了。
留下來的人不是文化名人就是娛樂明星,那些搞財經的、作者、網紅什麼的都已經跑了。
王威很清楚,再這麼下去跑的人會更多。
“你現在讓人馬上聯繫那些博主,跟他們說,去微博開賬號沒關係,但是不能厚此薄彼,在博記這邊也開個賬號,同步更新。”
既然不能阻止,分走一些流量也是好的。
“這……恐怕有點難。”博客的總監汗都下來了,“微博那邊和他們都有籤合同,只能在微博發,不能兩邊都發,那樣就沒有創作獎金。”
“錢錢錢!”王威徹底怒了,歇斯底里的吼道,“這幫煞筆難道就認識錢嗎?我們博客給了他們多少流量多少曝光,現在翻臉不認人了啊!”
王威也知道這不過是無能狂怒罷了,生氣是改變不了什麼的。
之前博客也有跟某些博主簽過合同,但是這些合同並沒有太多強制性,尤其是排他協議也沒有。
就算有排他協議也沒用啊,因爲他們合同內容只包含博客這個分類,並沒有包括微博這種新型的社交平臺。
“王總!”一個博記的產品經理急匆匆的趕了過來,“微博上出現了外國網紅,正在發泳裝照打招呼呢。”
王威一下緊張起來,立刻追問道:“都看清楚是哪些網紅了嗎?有沒有咱們簽約的網紅?”
“沒有,都是臉書網的幾個小模特,沒有發現和咱們簽約的網紅開賬號。”產品經理又補充了一句,“王總別擔心,那些網紅都簽約了的不可能會跳槽,美國人都有契約精神。”
“契約精神個屁!”王威用看煞筆一樣的眼神瞪着產品經理,強忍住罵人的衝動。
意林雞湯騙騙普通人就得了,像他這種老油條可是一點都不信。
在金錢面前,契約精神一毛錢都不值。
人家美國還提倡自由市場呢,自由市場的意思不就是“只要能賺錢就可以違約”嗎。
一邊高喊自由市場,一邊喊契約精神不顯得很搞笑嗎。
本身這幫網紅就是他花錢挖過來的,如果在博記這邊賺不到錢,他們可能會隨時跑路去微博。
至於合同……
新浪總不能跑到美國去和這些網紅打官司吧,能不能贏兩說,消息曝光後引起股價震盪就夠他喝一壺的。
左思右想之下,王威無奈的找到了CEO曹國偉。
“曹總,微博這回是下了血本,倒貼錢給那些用戶啊。”王威提起來就痛心疾首,“有的賬號一天就能收入大幾千上萬。”
白花花的銀子撒給窮人,造孽啊!
“慌什麼!”曹國偉到底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表現的十分平靜,“先穩住陣腳,不要亂。”
“你亂了,下面人還怎麼幹活。”
王威馬上就冷靜下來,慚愧的說道:“曹總教訓的對,是我昏了頭。”
“現在你打算怎麼應對?”曹國偉直接問道。
“我現在的計劃就是先穩住我們手上的博主,儘快和他們簽約,必須帶有排他協議,不能讓他們再跑去微博了。”王威快速的給出了第一個方案,“再不補救就來不及了。”
“辦法不錯,但是光靠合同補救沒用。”曹國偉提醒道,“有些人有逆反心理,本來沒打算走的就被逼走了,立場不堅定的也會直接跑了。”
“你想綁定得先讓他們看見好處,不然誰肯和你籤獨家合同?”
王威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只是他不好開口,因爲這種事必須得花錢,而且是大錢。
以他的級別根本做不了這個主,他又不敢直接開口要錢。
爲了搞“博記”的推廣,挖外國網紅的牆角,新浪花錢如流水一般。
王威要是敢再提加預算,董事會能不能同意就很難說了,甚至可能會影響對他的評價。
本來他的升職加薪已經是十拿九穩了,就等“博記”爆發之後進入平穩階段,他升職後讓別人接過去。
現在看來有點難了,微博的反應相當的激烈,直接用錢砸,逼着新浪跟進。
曹國偉很清楚現在的局面,他能做到CEO這個位置上自然不是等閒之輩,直接說道:“你去和那些還沒走的博主說,只要來博記我們每天都有補貼。”
“補貼?”王威佯裝驚訝,“這要花不少錢吧?”
“錢的事情你不用操心,你做好你自己的事。”曹國偉神情嚴肅的說道,“微博搞砸錢,我們也要搞,不然頭部博主被搶走,剩下一羣普通用戶社交平臺就失去活力了。”
“先用錢把這些人留住,讓他們也積極的發博文,號召粉絲搞數據。”
“我知道了曹總。”王威馬上點頭,“我這就安排人去找這些人談。”
“還有,你找人給我盯住微博那邊,嘗試再挖點能創作段子的人過來。”曹國偉又補充了一句,“最起碼也要讓他們來我們博記雙開賬號。”
只要“博記”這邊也跟着搞創作補貼,肯定會有大批的人過來,雖然做不到直接把人挖過來,但是能讓他們腳踩兩隻船也是好的。
王威此時靈機一動,“咱們也可以讓人直接搬運微博的熱門段子,這樣不僅能拉動數據,還能養起一批網紅賬號。”
曹國偉揮了揮手,“你自己看着辦吧。”
既沒有說同意也沒有反對,王威自然就領會了曹總的意圖。
沒有反對就是默認,領導不方便說的話他來說,領導不方便做的事情自然是他來做了。
曹國偉打發走王威後直接去找汪延,微博打出了一張王牌,博記就必須跟上,不然就壓不過對方。
但是要跟就得有籌碼,他這個CEO做不了主,得汪延來辦。
……
面對微博的“創作激勵計劃”的強大攻勢,新浪在沉默幾天後終於有了動作。
博記正式推出了“優質博文獎勵”,宣佈只要發佈的博文達到一定標準即可領取現金補貼。
根據新浪公佈的獎勵標準,看起來和微博差不多,但是新浪博記要求的數據比微博還要低一點。
於是很多用戶抱着“一隻羊也是趕,兩隻羊也是放”的心理,開啓了腳踏兩隻船,準備薅兩邊羊毛的準備。
“博記”公佈獎勵計劃後馬上就有一大批賬號跟風涌入,其中不乏許多微博著名段子手。
新浪“博記”又重新抖了起來。
王威心中也鬆了一口氣,現在局面又回到了平衡,剩下的就是雙方內力的比拼了。
在金錢的刺激下,用戶們開始搜刮肚子裡的墨水拼命的輸出博文內容,段子手一個接一個的發段子,有時候實在憋不出來連順口溜都發了。
當然,一個人的智慧始終是有限的。
很快就有聰明人靈機一動,我一個人想不出來,那我找一羣人幫我想呢?
一羣人運營一個賬號,得了錢都有得分。
於是第一家營銷號工作室在大學的一個寢室中誕生了,宿舍中的幾個學生抱着笑話大全做參考,不停的編撰各種笑話和段子。
效果立竿見影,他們賬號的數據越來越好,一週下來就有了三千多塊錢的獎勵。
幾個大學生在領到微博發的獎金後狠狠地搓了一頓,然後下定決心再接再厲。
很快就有同校的學生跟進,同樣是聚攏了幾個同學開賬號發笑話。
這就成了MCN的雛形,幾個小工作室很快就取得了相當大的成果。
在連續高強度輸出後,微博很快注意到了這個賬號的異常,馬上就有人來跟進。
發現是幾個大學生的搞的小作坊,專業人士就提出了建議,讓他們正規化運營。
比如註冊公司,確定賬號歸屬權和股份,有計劃的養號,以及後續如何和廣告商對接溝通。
對於微博的建議很多大學生都拒絕了,他們本來就是當個副業,也沒真打算幹這行,基本是得過且過的狀態。
不過還是有腦子靈活的,聽取了微博的建議,直接開始了大學生創業,註冊了一家文化創意公司,同時把同校的其他團隊給收編了。
就這樣,在微博大戰中有的靠自身名氣躺着收錢,有的靠自己才華脫穎而出,有的靠集體智慧風生水起。
這場微博大戰很快進入到白熱化階段,腦子活的遊走兩個平臺不停的薅羊毛,已經賺了不少錢。
當然,有原創就有抄襲。
很多賬號乾脆就不創作,專門盯着微博一批賬號來複制粘貼到“博記”上,然後再到新浪“博記”複製粘貼到微博上。
這種賬號本身就是奔着賺快錢來的,自然不會注意內容品控什麼的。
於是大家經常看見微博的段子被複制到“博記”後,因爲太火又被抄襲回了微博。
內銷轉出口再轉內銷了屬於是。
對於這種行爲微博自然是嚴厲打擊的,發現抄襲就封禁賬號絕不手軟。
對此“博記”方面就態度曖昧,基本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於是“博記”上邊各種抄襲號愈發猖狂起來。
說來也奇怪,博記上面有的賬號原創沒多少熱度,抄襲的賬號熱度卻非常的高,各種評論和轉發都高的離譜。
看着各種靠着抄襲賺錢的號,做原創的博主自然氣個半死,投訴了半天都投訴了個寂寞,有很多人乾脆就直接投奔微博了,再也不更新“博記”。
畢竟人家微博真的保護原創,這樣才能保障自己的利益。
對此“博記”毫不在意,只要那些抄襲號能持續有熱度,其他人願意走就走唄。
雙方打的難解難分,花錢如流水一般。
一個月過去,微博曬出了自己的戰報,獎勵計劃一共發出去六千萬。
“博記”方面也不甘示弱,公佈自己補貼了四千萬。
雙方勉強打個平手,而其他的微博平臺一直保持了沉默。
兩個大哥打架互相開AOE,他們能怎麼辦?
他們也很絕望啊。
只希望這兩個大哥握手言和,不要再燒錢了,一個月就撒出去幾千萬,這TM是人玩的嗎?
但是微博明顯是不打算罷休,再次發出了公告,“獎勵計劃再次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