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南北差異

作爲松江府鄉試的前三名,顧雲霽和白興嘉在鹿鳴宴上見過一面,彼此自然是認識的。此時見白興嘉腳步虛浮,臉上顯了幾分病弱的白,一副精神不振的樣子。

伸手將白興嘉扶穩,顧雲霽問道:“你怎麼了?生病了嗎?”

白興嘉朝顧雲霽和程炎微微拱手,聲音有氣無力:“原來是顧公子和程公子,好久不見。我沒生病,就是有些水土不服而已。”

白興嘉雖非富貴人家出身,但也是從小被家裡人寵愛長大,一直沒吃過什麼苦,身子被養得比那些閨閣小姐還要嬌弱幾分。

眼下驟然換了個環境,習慣了江南溫潤溼暖氣候的白興嘉,實在有些適應不了京城的乾冷。嘴上幹得起皮不說,腸胃還出了毛病,一天少說也要跑六七趟茅房。

聽說街口的這家福瑞酒樓菜色囊括南北,彙集天下各地特色菜餚。趁着今日天氣好,白興嘉便想着出來走走,到酒樓點幾道家鄉菜慰撫腸胃。誰知飯剛吃了一半,肚子就鬧了起來,只好擱下筷子地出來找茅房。

正和顧雲霽說着話,肚子裡又是一陣咕嘟響動,白興嘉只來得及同他匆匆告別,便急急忙忙地跑遠了。顧雲霽見狀無奈地搖搖頭,沒將這個小插曲放在心上

在酒樓找了個空桌坐下,點了幾道熟悉的家鄉菜和京城特色菜餚,又命夥計上了一壺不太醉人的酒,三人便徹底放鬆身心,開始享受美食。

正吃着飯,酒樓進來了幾個身材高大的讀書人,從他們健壯的體形和略粗獷的相貌來看,應當是北方士子。眼下正是客流高峰期,酒樓內基本都坐滿了,幾人尋了好一會兒才找到一張空桌子,不過上面還有些碗碟,看起來像是沒來得及收走的殘羹剩飯。

爲首的青年嫌棄地嘖了一聲,屈起指節猛烈地敲了幾下桌子,喚來小二:“怎麼上一桌吃剩下的東西還沒打掃?快點收走,我們要坐下吃飯了!”

“這……”夥計看起來有些爲難,討好地解釋道,“幾位客官,這不是上一桌留下的東西,是有客人還沒吃完呢,不能收走。”

青年皺起眉頭:“那這桌的人呢?”

“應該是上茅房去了,這桌客人走之前專門給我招呼過,讓把菜留着,他還要回來吃的。”夥計伸頭四下望了望,沒發現有空桌,“……現在也沒位置了,您要不稍微等一會兒?待會兒只要一有桌子騰出來,就讓幾位客官上座。”

“那我們得等到什麼時候去!”

餓了大半天都沒吃上飯,青年實在不想再等下去了,說話都帶了煩躁的火氣:“我看這桌上也吃得差不多了,你直接給收走算了,麻溜把地方騰出來好讓我們坐下。”

夥計訕訕一笑:“客官,這可不行,這桌還沒結賬呢。何況有的菜都沒怎麼動過,我們若是就這樣收走,待會兒這桌客人回來了我沒法交代啊。”

“佔着桌子不好好坐下吃飯,中間跑去上什麼茅房,還一去去這麼久!正是因爲有這樣的人存在,所以才把時間耽擱了,讓我們只能乾等!”

罵罵咧咧一通,青年這才稍稍順了點氣,見夥計低着頭唯唯諾諾的樣子,也知道他夾在中間不容易,不好爲難於他。但青年憋着火氣沒地兒撒,索性扯開嗓子滿酒樓大喊:

“這桌是誰的菜!佔着地方害我們吃不了飯,再沒人出來認領,我們可就給倒了!”

客人們聞言紛紛朝這邊望來,卻都只是一臉奇怪地看他幾眼,又很快轉回頭去繼續吃飯。

見無人應聲,青年有些泄氣,正想說算了,就聽見身後傳來一個細弱的聲音:“……是我點的菜,我還沒吃完呢……”

青年回頭看去,發現是一個長相白淨的年輕人,個子不高,比他矮了大半個頭。

體型差距擺在這裡,青年自覺有了以強對弱的底氣,說起話來便稱不上有多禮貌:“佔着桌子不趕緊吃飯,偏偏要東跑西跑,你不急別人還急呢,你知道有多少沒吃飯的人在等桌子嗎?真是沒公德!”

白興嘉剛拉了一通,整個人有點虛脫,臉色蒼白說話都沒力氣,再加上他本來就性子軟,被吼了一頓也不敢罵回去,只能小聲辯解道:“我是南方人,剛來京城有些水土不服,總是拉肚子,剛剛是突然想上茅房,不是故意拖着的……”

“行了行了,沒工夫聽你說那些。”青年不耐煩地打斷,“既然回來了就快點結賬,趕緊把桌子騰出來,我們要點菜了。”

說着,他輕蔑地瞟了白興嘉一眼,目露嫌棄:“一個大男人,身子骨居然弱成這樣,動不動就水土不服,說話也吞吞吐吐跟個娘兒們似的,一點男子氣概都沒有,就這樣也配考科舉?”

因爲南北地理條件的不同,兩地的風土人情也是迥異,北方人身材普遍高大,性格豪邁粗獷,不拘小節;南方人身材則相對嬌小,特別是江南一帶,水鄉柔情,婉約且內斂,比北方細膩許多。

當然,以上都是羣體所展現出來的普遍特徵,實際落在個體頭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差異,並非人人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但白興嘉現在這副樣子,倒是很符合青年心中對南方人的刻板印象。

聽得青年說話這般無禮冒犯,白興嘉雖心有不忿,但畢竟勢單力薄,不敢和對方好幾個人硬碰硬地對上,只好默默吞下這口氣,準備掏錢結賬。

見白興嘉不言不語,似是怕了自己,青年得寸進尺,說話越發不顧忌起來:“嘖嘖嘖,南方人就是這樣,看着小白臉一個,實際上細胳膊細腿的,什麼事都頂不了,說得好聽叫細膩內斂,說得不好聽,那不就是懦弱膽小嗎!”

此言一出,酒樓裡的南方人臉色齊齊一沉,目光冷了下來。

“哐啷”一聲,椅子被粗魯地踢翻,一道張狂的年輕男聲從青年身後響起:

“我說是誰在這吵嚷半天,原來是幾個野蠻的北侉子啊,怪不得這麼沒教養。”

顧雲霽循聲望去,意外地發現竟是熟人。

第186章 滿城風言第83章 不願娶第444章 試探口風第418章 儒將風範第442章 掌握主動第328章 畝產千斤第149章 鄉試在即第351章 不太理想第231章 爲妻撐腰第4章 顧雲霄中舉第186章 滿城風言第393章 八品縣丞第197章 蘇旗的禮物第268章 我願意嫁第51章 嫉妒第280章 會試閱卷第170章 提前透底第82章 確定心意第432章 招兵標準第419章 抗倭陣型第304章 安頓下來第533章 早做準備第492章 撤離計劃第174章 榜下捉婿第447章 局勢大好第160章 科舉會館第125章 危局得解第29章 月考在即第235章 練練廚藝第226章 朝會爭論第127章 府城備考第155章 放榜第248章 將要臨盆第441章 演習大勝第195章 生辰禮物第119章 重回正軌第23章 鹿溪書院第454章 牽涉徐家第273章 如何還債第107章 流民不滿第508章 奪嫡渾水第232章 外柔內韌第387章 陳家落敗第121章 血灑金鑾殿第155章 放榜第57章 人言可畏第465章 劍指堂兄第542章 認清時勢第458章 有人求見第25章 山長擇徒第363章 更大作用第48章 說媒第360章 你嫉妒我第458章 有人求見第106章 人心浮動第208章 大婚第488章 最後一票第8章 委屈第224章 立儲之事第534章 時日無多第184章 再見方子歸第449章 女兒心願第279章 榮發書坊第165章 迴避制度第488章 最後一票第522章 自己的路第171章 錄取名單第259章 絕嗣之藥第200章 定下婚事第192章 挑撥離間第133章 送禮碰壁第401章 童年傷痛第246章 君子所爲第98章 安定人心第111章 婦女出路第372章 達成交易第541章 情況緊急第219章 猜燈謎第151章 盤外招第305章 新官上任第529章 越過底線第359章 可有良心第314章 真僞地契第339章 分紅幾成第311章 狀告薛瀏第421章 地方艱難第437章 局面僵持第142章 搜查無果第338章 經營策略第490章 偏心過頭第436章 談判不順第487章 窮途末路第209章 洞房花燭第430章 優質兵源第67章 蝗災初現第138章 如意丟失第159章 即將赴試第380章 改良軍陣第244章 冥頑不靈第147章 顧明安捱打
第186章 滿城風言第83章 不願娶第444章 試探口風第418章 儒將風範第442章 掌握主動第328章 畝產千斤第149章 鄉試在即第351章 不太理想第231章 爲妻撐腰第4章 顧雲霄中舉第186章 滿城風言第393章 八品縣丞第197章 蘇旗的禮物第268章 我願意嫁第51章 嫉妒第280章 會試閱卷第170章 提前透底第82章 確定心意第432章 招兵標準第419章 抗倭陣型第304章 安頓下來第533章 早做準備第492章 撤離計劃第174章 榜下捉婿第447章 局勢大好第160章 科舉會館第125章 危局得解第29章 月考在即第235章 練練廚藝第226章 朝會爭論第127章 府城備考第155章 放榜第248章 將要臨盆第441章 演習大勝第195章 生辰禮物第119章 重回正軌第23章 鹿溪書院第454章 牽涉徐家第273章 如何還債第107章 流民不滿第508章 奪嫡渾水第232章 外柔內韌第387章 陳家落敗第121章 血灑金鑾殿第155章 放榜第57章 人言可畏第465章 劍指堂兄第542章 認清時勢第458章 有人求見第25章 山長擇徒第363章 更大作用第48章 說媒第360章 你嫉妒我第458章 有人求見第106章 人心浮動第208章 大婚第488章 最後一票第8章 委屈第224章 立儲之事第534章 時日無多第184章 再見方子歸第449章 女兒心願第279章 榮發書坊第165章 迴避制度第488章 最後一票第522章 自己的路第171章 錄取名單第259章 絕嗣之藥第200章 定下婚事第192章 挑撥離間第133章 送禮碰壁第401章 童年傷痛第246章 君子所爲第98章 安定人心第111章 婦女出路第372章 達成交易第541章 情況緊急第219章 猜燈謎第151章 盤外招第305章 新官上任第529章 越過底線第359章 可有良心第314章 真僞地契第339章 分紅幾成第311章 狀告薛瀏第421章 地方艱難第437章 局面僵持第142章 搜查無果第338章 經營策略第490章 偏心過頭第436章 談判不順第487章 窮途末路第209章 洞房花燭第430章 優質兵源第67章 蝗災初現第138章 如意丟失第159章 即將赴試第380章 改良軍陣第244章 冥頑不靈第147章 顧明安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