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得失利弊

御書房內,景豐帝揉着太陽穴,愁眉不展。

寧福海進來通報:“陛下,趙王殿下來了。”

景豐帝呼出一口氣,點頭道:“讓他進來。”

片刻後,趙王李銳走進御書房來,朝上首的景豐帝行了一禮:“臣弟見過皇兄。”

景豐帝面有疲色,淡淡應了一聲:“嗯,自己找張椅子坐下吧。”

李銳見景豐帝精神不佳,問道:“皇兄這是怎麼了?頭風還沒好嗎?”

景豐帝搖搖頭:“頭風早好了,就是一些雜七雜八的事情,想起來就讓人頭疼。”

李銳心頭微動:“可是劉家又闖禍了?”

景豐帝動作一頓,擡起頭來看着他:“你怎麼知道?”

李銳胸有成竹地笑了笑:“臣弟猜的。皇兄歷來處理朝政時若是遇到棘手的事,雖然也會不耐發火,但很少有這麼發愁的時候。能讓皇兄如此憂心的,多半都是在想如何給劉家擦屁股,以便儘量不影響到二殿下。”

景豐帝捏着眉心,嘆息一聲:“你倒是把朕的心思摸得透。”

李銳聞言斂起笑容,正了正聲色:“其實臣弟不是猜的,臣弟聽聞前幾日宣陽候攜長子進宮求見皇兄,在御書房好一番哭嚎,想來必是闖下了大禍。再加上外面近來確實有些關於劉家的風言風語,臣弟便特意來問問皇兄。”

景豐帝目光一凝:“風言風語?都傳了些什麼?”

見景豐帝沒有否認,李銳心裡猜了個八九不離十,苦笑道:“皇兄有飛魚衛,又聽了劉家父子的親口訴說,傳了些什麼您應當比臣弟清楚。”

不用想也知道,定然是榮發書坊以會試考題的名義賣書的事情泄露了出去,士子們羣情激奮,下意識地將此事與會試錄取比例差距大聯繫在一起,認爲劉家父子就是科舉舞弊的幕後黑手。

一想到事情已經鬧得人盡皆知了,景豐帝心中緊迫感更盛,卻還是下定不了決心該如何處理,愁得眉毛都擠在了一塊兒。

李銳看他一直沉默着不說話,小心翼翼道:“難不成……劉家泄露考題的事情是真的?”

景豐帝瞥他一眼,沒好氣道:“你覺得他們有那個本事嗎?”

劉家父子處事狂妄,目光短淺,縱然能在旁人的攛掇下有科舉舞弊的膽子,也絕對沒有成功實施的本事,這事一看就是假的。

李銳鬆了口氣:“既然是假的,那皇兄還愁什麼?”

景豐帝道:“就因爲是假的,這事才難辦。朕知道是假的,可高喊着懲治舞弊禍首的士子們會相信是假的嗎?何況劉家在朝中的人緣本就不好,只怕外頭的輿論一起來,就有大批的朝臣順水推舟逼朕處置他們了。”

李銳道:“那皇兄打算如何處理?畢竟若是就這麼拖下去,只怕越拖越糟糕啊。”

景豐帝眼神閃了閃,猶豫道:“其實,朕倒是有個法子,只是……”

這時,一個飛魚衛從外面進來,朝他單膝跪下:“陛下。”

景豐帝只好暫時止住話頭,看向他:“何事?”

飛魚衛瞥了眼李銳,似是顧慮他在場,吞吞吐吐道:“是……詔獄那邊的事情。”

李銳立刻站起來,自覺道:“那臣弟先回避。”

“無妨,你留下。”景豐帝出言攔住他,又看向飛魚衛,“朕正好要將此事告訴趙王,你直接說就是,不用有避諱。”

飛魚衛聞言不再躊躇,說道:“經查證,顧雲霽與白興嘉勾連舞弊一事證據不足,實屬子虛烏有,方子歸同樣也是無辜的。”

“另外,根據趙繁大人審訊後的推測,此事起因很有可能是顧雲霽和方子歸之間有私人仇怨。方子歸爲了陷害顧雲霽,故意捏造了他科舉舞弊的事情,而顧雲霽供出方子歸是同謀八成是出於報復,破罐子破摔地想要拉他下水。”

景豐帝聽明白了,頗有些無語地道:“折騰來折騰去,害得朕出動了飛魚衛親自辦理,還以爲是多大的事情呢,結果就是場鬧劇。方述和顧遠暉都是怎麼教導家中子弟的?淨會在這種節骨眼上給朕添堵。”

聽完景豐帝補充的前因後果,李銳饒有興味地道:“據臣弟所知,方首輔和顧尚書的交情一向都不錯啊,他們知道子侄之間有這樣的深仇大恨嗎?動輒誣陷人科舉舞弊,下手可夠狠的,皇兄打算如何處置?”

景豐帝沒有回答,而是揮退了飛魚衛:“朕知道了,先把人關着不要輕舉妄動,朕自有安排。”

李銳意外道:“皇兄這是何意?既然是栽贓陷害,那就要好好調查,查到了證據該處置就處置,沒查到證據該釋放就釋放,爲何要把人關着不輕舉妄動?”

景豐帝沉默了一會兒,緩緩道:“此次榮發書坊的涉事書籍中,最出名且傳播最廣的一本叫做鹿溪三杰特編版,而顧雲霽和方子歸正是鹿溪三傑其中的兩人。”

話題跳躍得有點快,李銳沒反應過來:“所以呢?”

景豐帝靜靜地看着他,沒有說話。

望着景豐帝那雙幽邃的眼睛,李銳突然明白了什麼,心頭一沉:“皇兄是想……藉此機會將罪責全部推到方子歸和顧雲霽二人頭上,從而保住劉家,順便堵住悠悠衆口?”

景豐帝從容斂眸,沒有出言反駁,相當於是默認了。

景豐帝是一國之君,是大夏朝的統治者。處在這個位置上,最重要的不是要正確判斷是非黑白,也不是洗刷冤屈還人清白,而是要維穩——維繫朝廷穩定,鞏固現有統治。

景豐帝悠悠道:“本來這是最合適的處理手段,但是顧雲霽和方子歸的身份畢竟不一般。一個是顧遠暉的堂侄,一個是方述的獨子,看着只是兩個資歷尚淺的年輕人,實則背後不知有多少勢力撐腰,朕怕牽一髮而動全身吶。”

身處高位者,做一個決定依據的並不是對與錯,而是利益的得與失。景豐帝之所以會猶豫躊躇,是在權衡二者孰輕孰重,到底要不要爲了保住二皇子的母族,而去動兩個被各自家族寄予厚望的年輕人。

至於這樣做會不會犧牲無辜的人,根本不在景豐帝的考慮範圍之內。

第471章 充當翻譯第6章 策論第一第52章 送禮物第482章 挖人牆角第134章 請教一下第330章 不給批款第204章 又來通房第19章 通房第37章 皇帝駕到第430章 優質兵源第421章 地方艱難第194章 再進一步第188章 欽定甲第第117章 終於結束第32章 比試第35章 清明聚會第232章 外柔內韌第169章 皇帝監考第430章 優質兵源第365章 交稅幾何第351章 不太理想第364章 旱情終解第426章 蘇旗到達第136章 果有神效第212章 翰林上任第384章 旱情奏報第126章 離開書院第532章 該讓位了第62章 集訓第341章 女性土司第327章 不予支持第171章 錄取名單第484章 仿製火炮第438章 利器狼筅第534章 時日無多第184章 再見方子歸第390章 恃寵而驕第138章 如意丟失第271章 兩全之策第342章 去見土司第254章 鬍鬚稀少第28章 拜師條件第450章 答應習武第343章 副使安斌第357章 天不下雨第78章 訴情第445章 陶煉身死第140章 御賜之物第249章 書華難產第409章 以文制武第287章 關進詔獄第522章 自己的路第59章 半年考放榜第478章 合作達成第110章 繡活生計第52章 送禮物第224章 立儲之事第16章 案首第442章 掌握主動第46章 壓喜牀第245章 咱們跑吧第78章 訴情第209章 洞房花燭第330章 不給批款第436章 談判不順第312章 升堂斷案第348章 開始推廣第282章 榜有問題第20章 逛青樓第380章 改良軍陣第176章 誤會一場第484章 仿製火炮第382章 不太高興第344章 形象反差第493章 神威大炮第19章 通房第78章 訴情第332章 範黎捐錢第437章 局面僵持第220章 果然很甜第208章 大婚第315章 換田之地第496章 準備逃離第364章 旱情終解第448章 兼領武職第286章 該討回來第255章 心理陰影第393章 八品縣丞第441章 演習大勝第106章 人心浮動第221章 經筵講學第519章 特授爵位第11章 難堪第132章 再見陳河第330章 不給批款第152章 相談甚歡第542章 認清時勢第535章 該去就藩第226章 朝會爭論第53章 糾纏
第471章 充當翻譯第6章 策論第一第52章 送禮物第482章 挖人牆角第134章 請教一下第330章 不給批款第204章 又來通房第19章 通房第37章 皇帝駕到第430章 優質兵源第421章 地方艱難第194章 再進一步第188章 欽定甲第第117章 終於結束第32章 比試第35章 清明聚會第232章 外柔內韌第169章 皇帝監考第430章 優質兵源第365章 交稅幾何第351章 不太理想第364章 旱情終解第426章 蘇旗到達第136章 果有神效第212章 翰林上任第384章 旱情奏報第126章 離開書院第532章 該讓位了第62章 集訓第341章 女性土司第327章 不予支持第171章 錄取名單第484章 仿製火炮第438章 利器狼筅第534章 時日無多第184章 再見方子歸第390章 恃寵而驕第138章 如意丟失第271章 兩全之策第342章 去見土司第254章 鬍鬚稀少第28章 拜師條件第450章 答應習武第343章 副使安斌第357章 天不下雨第78章 訴情第445章 陶煉身死第140章 御賜之物第249章 書華難產第409章 以文制武第287章 關進詔獄第522章 自己的路第59章 半年考放榜第478章 合作達成第110章 繡活生計第52章 送禮物第224章 立儲之事第16章 案首第442章 掌握主動第46章 壓喜牀第245章 咱們跑吧第78章 訴情第209章 洞房花燭第330章 不給批款第436章 談判不順第312章 升堂斷案第348章 開始推廣第282章 榜有問題第20章 逛青樓第380章 改良軍陣第176章 誤會一場第484章 仿製火炮第382章 不太高興第344章 形象反差第493章 神威大炮第19章 通房第78章 訴情第332章 範黎捐錢第437章 局面僵持第220章 果然很甜第208章 大婚第315章 換田之地第496章 準備逃離第364章 旱情終解第448章 兼領武職第286章 該討回來第255章 心理陰影第393章 八品縣丞第441章 演習大勝第106章 人心浮動第221章 經筵講學第519章 特授爵位第11章 難堪第132章 再見陳河第330章 不給批款第152章 相談甚歡第542章 認清時勢第535章 該去就藩第226章 朝會爭論第53章 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