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7章 一定要講義氣啊!

“繼承的順序,當然是嫡長爲先了......”朱由檢思索着說,“各國的君主如果有兒子,就以嫡長論之,如果沒有兒子就得從同宗領養。而領養也得有規矩,不能隨便從宗族裡面領一個就算兒子了,要不然非得亂套不可。

而領養的順序,自然先以朕之諸子爲一支派,如果一派之主絕嗣,則從該支派中根據嫡庶順序領養子嗣。如果該支派當時沒有可供領養之子,則考慮領養孫輩、曾孫輩等,但不可領養同輩或長輩,而在子孫輩未盡的情況下,也不可由叔父或兄弟即位。如果一派之中,沒有子孫輩可以領養,纔可以在該派之中選擇兄弟或長輩繼承。順序是先同輩、後父輩、再祖輩,以此類推。而在同一輩份當中選擇繼承人時,也必須遵循嫡長優先之法。

如果該支派沒有子孫輩、同輩、長輩可以即位,那麼就必須從其他各派支脈中選擇領養之子。而且也需要遵循嫡長優先的順序,首先要從朕之嫡長子一脈中挑選繼承之人......”

說着話,朱由檢一指朱慈炯,“而朕之嫡長乃是皇次子慈炯也!”

原來嫡長子是朱慈炯啊!

包括朱慈烺在內,在場的所有崇禎皇帝的子孫,都把目光投向了這位大明皇帝的嫡長之子。

朱慈炯也挺了挺胸膛,顯得頗爲自豪。

崇禎說:“因爲慈烺已經過繼給了朕之兄長,所以他繼承的乃是熹廟所傳之皇位......以後凡是以兄弟輩即位者,也當將尚未出生的嫡長子過繼給無嗣先君,並以之爲太侄,以全兄弟之義!”

大明畢竟是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的!

所以像朱棣那樣不顧體面,直接搶一個皇位來做,真是太不應該了。正確的方法是立懿文太子朱標的嫡次子朱允熥爲皇帝,再把朱瞻基過繼給朱允熥,然後再讓朱允熥退位內禪給朱瞻基......

朱由檢頓了頓,又道:“既然慈烺已經過繼給了熹廟,那他的子孫已經自成一脈。對於他這一脈之外的朕之子孫各派的繼承之權,是列在所有朕之一脈的子孫之後的。而慈炯、慈煜的兩派子孫都是朕之嫡系,有優先繼承之權。”

周皇后這輩子替朱由檢生了四子三女,四個兒子當中有一個未序齒(兒子多了以後,年紀太小就夭折的兒子就不入排行了)就夭折了,餘下三個,分別是過繼給朱由校的朱慈烺,皇次子(嫡長)朱慈炯,皇十四子(嫡次)朱慈煜。

朱慈煜現在封了代王爵位,領了一萬封戶,但是並沒有發出去開疆闢土,而是留在本土當孝子,整天跟在朱由檢和周皇后身邊,也不幹啥事兒,就是娶妻納妾生子......很顯然,他是被朱由檢當成了超級備胎使用。

而朱慈煜的嫡親哥哥朱慈炯的兒子並不多,目前只有嫡子三人,私生子兩人。三個嫡子,一個當天皇太子,一個繼承了寧王爵位,一個入繼上杉家。入繼上杉家的兒子已經出了玉牒,當然不可能再回來繼承朱家的王位。而當了天皇太子的孝仁,當然也不可能過繼出去。所以只有封地在朝鮮的朱和阪和他的子嗣,纔有可能去繼承別家的王位。

至於朱慈炯的兩個私生子,則都是和蒙根其其格生的,因爲興子不承認蒙根其其格的侍妾身份,所以他們都是私生子。私生子也不能入玉牒,所以也不可能過繼給朱慈炯的兄弟們。而且朱慈炯對他們另有安排......他打算把這倆兒子都過繼給絕嗣的日本大名。

日本國有兩三百大名,每年都有一兩家絕嗣的,所以朱慈炯的倆私生子還是吃香的。

朱由檢看着兒子們對自己提出的繼承和過繼的原則沒有意義,就接着說:“朕現在說的這些繼承和過繼的辦法,都是非常緊要的規矩,天地會、列藩會,還有各國的三合會開張的時候,與會之衆,都得在祖宗靈位之前歃血爲盟,共同遵守,不得有誤。”

怎麼還有歃血爲盟?

朱慈烺聽了這話,都有點不敢想象大明、大蒙古、小日本,還有一堆大明的兒子國、孫子國開議會的場面了,不會是一羣大老拿着大香拜關二爺,再喝雞血酒,然後再一起發誓:講義氣、保江山、扶皇帝(天皇、大汗、大王),如有違背,三刀六洞吧?

不過崇禎並沒有覺得這有啥不對,他也不知道後世的幫會組織是啥模樣的......而且喝血酒、拜關公這一套,不就是民間團體一起開大事前締結契約的儀式嗎?

喝血酒、拜關公,才能顯出契約精神嘛!

“西聖公,”朱慈烺皺着眉頭問,“那與會之員用什麼名號?”

不會叫什麼“洪門兄弟”吧?

孔胤正笑道:“回太侄殿下的話,臣等商議下來,覺得議政之員的名號應該儘可能體現尊貴,同時也要區分高下。議政之員分三等,上等爲宗室之員,可以稱爲議政王或議政公。中等爲勳臣,可稱爲議政大臣。下等爲國人或平民,可稱爲議政大夫。”

還算正常......朱慈烺想了想,就是有點法蘭西三級會議的意思啊!

“那官員呢?”燕王朱和壕插了一句,“官員不參加議政?”

“官員當然要參加議政了,”孔胤正道,“不過他們不應擔任議政王公、議政大臣和議政大夫。而是應該以本兼各官參加天地會、三合會和列藩會。天地會、三合會和列藩會所議之事,如果涉及各官的本兼各職,他們自然應該與會。否則的話,官員們就不必與會了,以免耽誤太多的時間在不相干的議政上。”

“這個對頭!”朱由檢說,“本朝的朝會之弊,就是不相干的官員廢話太多,所提建議大多沒有可行性。如果遇上朕這樣善於治國用兵之君,還可以乾綱獨斷,否則的話,朝廷可就沒個準信了。”

這些都是血的教訓啊!

上輩子朱由檢就是因爲懂得太少,不能靠自己的知識做出決定,只得聽取朝臣們的意見,結果朝臣們大多和他一樣無知,而且還特別能胡說,說的他都找不着北了......

想到這裡,朱由檢又吩咐道:“天地會、三合會、列藩會的職權只有三個,一是監督國君繼承;二是對國家的民政、財政提出建議;三是監督朝臣,彈劾貪鄙不忠之徒。

至於其他軍國重事,天地會、三合會、列藩會一律不許討論。”

朱由檢其實對君憲什麼的,並沒有太多的概念——實際上早期的君憲都這樣,就是一羣不大懂的國王、貴族、大臣在瞎搞。而他之所以要搞這麼個東西,其實是爲了監督皇位(汗位、王位)繼承的......可不能把屬於老朱家的寶座交給亂臣賊子!

“至於同盟會,”朱由檢又道,“同盟會與會之員,由各國的天地會、三合會、列藩會推舉,其職責除了監督國君繼承之外,則是監督同盟諸國的軍事、外交,並提出建議,但不可干涉各國的民政、財政。以後同盟各國,都是父子兄弟之邦,當一致對外。而各國之間有什麼矛盾,就拿到同盟會上來說吧!”

第2125章 大清又要完啦! 三第1782章 黃臺吉又來了!第1594章 會不會有靖難之役?第301章 左良玉有點瘋!第781章 多鐸兇猛第208章 大清不倒鬥第1790章 熟讀三國的大汗第576章 出其不意, 直搗燕京!第623章 走,倒鬥去第二十章 朕保證不秋後算賬(真的好想要推薦票)第1549章 我們一起瓜分世界吧!(求月票)第1027章 大順帝國的歷史機遇(求訂閱)第1134章 西方殖民者最壞了!第三十五章 不愛銀子,只愛大明(求推薦)第2005章 春節大團圓,逆子六週歲第1858章 進京收稅嘍!第373章 越來越兇了第1811章 朕是有天命的!是真的!第480章 都包在鄭家身上了第877章 什麼?大清沒了! 完(求訂閱)第306章 鄭爸爸來了第1589章 再加把勁就能昇天了!第1896章 如果馬伕人覺得爲難,朕可以搶親!第1640章 借爾首級一用第1622章 什麼?真的統一世界了?第1669章 李自成過年第484章 此間樂,不親征第222章 紀坤當官第676章 大政治家第1210章 天朝的救兵是要收費的!(求訂閱)第1726章史可法會挖坑!第321章 不是吳死,就是順亡(5800票加更)第1463章北美遊牧民族?第1046章 警惕!資本主義在農村(求訂閱)第1345章 大順也有孝子!第1326章 太子妃,別害怕(求訂閱)第978章 大明最怕藩鎮之亂?(求訂閱)第1103章 西班牙無所畏懼(求訂閱)第428章 大清炮隊,孔子保佑第1473章 兄弟相坑,殃及鄰里第1422章 爭取畏罪被自殺!(求訂閱)第1807章 三十六路反王少了誰?第2093章 崇禎帝、新封建(求一波訂閱)第818章 恭親王、順親王(求月票,求訂閱)第305章 大明好哥哥第2059章 父皇,兒臣幫你一起擒闖王!第540章 李自成死了,額的機會來啦!第917章 鰲拜斯基(求訂閱)第1113章 女王不讓位,女王想嫁人(求訂閱)第1251章 什麼?貨幣也可以打仗了?第546章 很有思想的人物第565章 約法四章第574章 北伐,當然是越早越好的!(月票,月票)第1007章 資本主義之國(求訂閱)第1415章 千古奇冤啊!第602章 怎麼能放過多爾袞呢?第870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七第1566章 偉大的鋼鐵汗第1505章 我們會保護路易大酋長的第704章 進京趕考衍聖公(求訂閱,求月票)第796章 吳三桂,平西去第2000章 要不順路去科爾沁要個飯?第1486章 印度有危險,大明很着急第1018章 西班牙還能偉大嗎?(求訂閱)第1520章跑出來的優勢!第1418章 玄燁,把你爹帶回去!第327章 不上吊,改投水了?(第四更)第1521章 六百里外的白銀帝國第1935章 這纔是大奸臣第2209章 上皇娘子,快去借錢!第1358章 我們是熱愛和平的英國人第1657章 尋找李自成(求月票,求訂閱)第559章 你們在密謀什麼?第1714章崇禎斡耳朵第2274章 又是後記——完了!第1112章 神棍的子孫(求訂閱)第471章 咱們得走出去啊!第328章 崇禎也學壞了!(今天繼續五更)第647章 皇長子第1667章 朕的崇禎年又要來了!第919章 當走狗也得競爭上崗啊!(求訂閱)第395章 孔子保佑,刀槍不入 完第1021章 大英孝子(求訂閱)第101章 你們會想崇禎皇帝嗎?(求收藏,求推薦)第403章 清兵來了第八十二章 終於遇上忠臣了(求收藏,求推薦)第303章 宣傳戰的1694章 大明皇帝單挑蒙古大汗第1070章 請王爺薨(求訂閱)第1129章 股王朱慈煥(求訂閱)第686章 西班牙,就靠你了!第910章 康熙十二時辰第1557章 移民印度當皇帝第627章 咱老子不裝活第1799章 抓西邊賊易,去家中賊難第1936章 江南好,昏君要長住!第1287章 新財閥VS舊軍閥第1037章 多尼的七大恨(求訂閱)第286章 兩國交兵,不斬蔣幹(月票5000加更)第1452章 瓜分葛爾丹
第2125章 大清又要完啦! 三第1782章 黃臺吉又來了!第1594章 會不會有靖難之役?第301章 左良玉有點瘋!第781章 多鐸兇猛第208章 大清不倒鬥第1790章 熟讀三國的大汗第576章 出其不意, 直搗燕京!第623章 走,倒鬥去第二十章 朕保證不秋後算賬(真的好想要推薦票)第1549章 我們一起瓜分世界吧!(求月票)第1027章 大順帝國的歷史機遇(求訂閱)第1134章 西方殖民者最壞了!第三十五章 不愛銀子,只愛大明(求推薦)第2005章 春節大團圓,逆子六週歲第1858章 進京收稅嘍!第373章 越來越兇了第1811章 朕是有天命的!是真的!第480章 都包在鄭家身上了第877章 什麼?大清沒了! 完(求訂閱)第306章 鄭爸爸來了第1589章 再加把勁就能昇天了!第1896章 如果馬伕人覺得爲難,朕可以搶親!第1640章 借爾首級一用第1622章 什麼?真的統一世界了?第1669章 李自成過年第484章 此間樂,不親征第222章 紀坤當官第676章 大政治家第1210章 天朝的救兵是要收費的!(求訂閱)第1726章史可法會挖坑!第321章 不是吳死,就是順亡(5800票加更)第1463章北美遊牧民族?第1046章 警惕!資本主義在農村(求訂閱)第1345章 大順也有孝子!第1326章 太子妃,別害怕(求訂閱)第978章 大明最怕藩鎮之亂?(求訂閱)第1103章 西班牙無所畏懼(求訂閱)第428章 大清炮隊,孔子保佑第1473章 兄弟相坑,殃及鄰里第1422章 爭取畏罪被自殺!(求訂閱)第1807章 三十六路反王少了誰?第2093章 崇禎帝、新封建(求一波訂閱)第818章 恭親王、順親王(求月票,求訂閱)第305章 大明好哥哥第2059章 父皇,兒臣幫你一起擒闖王!第540章 李自成死了,額的機會來啦!第917章 鰲拜斯基(求訂閱)第1113章 女王不讓位,女王想嫁人(求訂閱)第1251章 什麼?貨幣也可以打仗了?第546章 很有思想的人物第565章 約法四章第574章 北伐,當然是越早越好的!(月票,月票)第1007章 資本主義之國(求訂閱)第1415章 千古奇冤啊!第602章 怎麼能放過多爾袞呢?第870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七第1566章 偉大的鋼鐵汗第1505章 我們會保護路易大酋長的第704章 進京趕考衍聖公(求訂閱,求月票)第796章 吳三桂,平西去第2000章 要不順路去科爾沁要個飯?第1486章 印度有危險,大明很着急第1018章 西班牙還能偉大嗎?(求訂閱)第1520章跑出來的優勢!第1418章 玄燁,把你爹帶回去!第327章 不上吊,改投水了?(第四更)第1521章 六百里外的白銀帝國第1935章 這纔是大奸臣第2209章 上皇娘子,快去借錢!第1358章 我們是熱愛和平的英國人第1657章 尋找李自成(求月票,求訂閱)第559章 你們在密謀什麼?第1714章崇禎斡耳朵第2274章 又是後記——完了!第1112章 神棍的子孫(求訂閱)第471章 咱們得走出去啊!第328章 崇禎也學壞了!(今天繼續五更)第647章 皇長子第1667章 朕的崇禎年又要來了!第919章 當走狗也得競爭上崗啊!(求訂閱)第395章 孔子保佑,刀槍不入 完第1021章 大英孝子(求訂閱)第101章 你們會想崇禎皇帝嗎?(求收藏,求推薦)第403章 清兵來了第八十二章 終於遇上忠臣了(求收藏,求推薦)第303章 宣傳戰的1694章 大明皇帝單挑蒙古大汗第1070章 請王爺薨(求訂閱)第1129章 股王朱慈煥(求訂閱)第686章 西班牙,就靠你了!第910章 康熙十二時辰第1557章 移民印度當皇帝第627章 咱老子不裝活第1799章 抓西邊賊易,去家中賊難第1936章 江南好,昏君要長住!第1287章 新財閥VS舊軍閥第1037章 多尼的七大恨(求訂閱)第286章 兩國交兵,不斬蔣幹(月票5000加更)第1452章 瓜分葛爾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