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營建中都

是嗬!眼下應天安置俘虜衆多,降將也不在少數!若是任由如此混居,難保不生出事來……一番思忖過後,遂當即便召來了高麗使臣;將陳理連同歸義侯明昇一併送去了高麗安置.同時爲高麗王備下了厚禮賞賜,並派出了元朝降將樞密使延安等人一路護送隨行……

’陛下若是心中不快,可否與臣返鄉散心?’好一番忙活過後,眼見朱元璋始終悶悶不樂;湯和遂當即提議道.’也好!一別多年,我也正想回去看看.’提議一出,欣然應聲的朱元璋立時便想起了一件事來.

此事還要從初次北伐之時說起:當日佔領了元大都後,眼見建立新朝在即;朱元璋當時便就國都選址展開了商議.起初衆人一致看好開封、應天兩地,但一番合計下來,朱元璋還是認爲兩地都不太合適.先說應天,雖然此處氣象萬千、龍盤虎踞;乃是創建基業的風水寶地.但位置偏南,根本不便於對中原一帶的控制;再加上歷代在此建都者國祚大多不過兩百年,因此朱元璋自然是不能不有所忌諱.而開封雖然地處中原,又是前時漢人朝廷所在;但多年征伐不斷,早已民生凋敝!再加上一馬平川的開闊地勢,很容易落入四面受敵的境地;自然也並不合適.至於備選的關、洛陽、北平等地,由於偏離國土疆域;則根本不在考慮之內……好一番計議下來,當時有鑑於滅而不亡的元朝狡兔三窟行經似有可取之處;最後朱元璋當場就做出了以應天爲南京、開封爲北京的決定.同時爲解決中原民生凋敝,人力\物力還需南方運送連接的弊病,還特意將濠州家鄉立作中都;以作爲兩京之間的陪都.

想做便做!於是委派了李善長親自主持此事後,朱元璋當即就命有司仿照京師之制設置城池、宮闕;並籌措工匠、材料,與洪武二年九月正式開始了啓造中都的動土營建……

’不覺兩年多過去,想必也應該有些模樣了吧’念及此處,於是草草交待了一番後;翌日朱元璋便與湯和等人前往了鳳陽而去.算算日子,原以爲至少也應該初具規模纔對.但回去以後,眼前所見,卻使朱元璋不由立時大失所望!

按照規劃設置:中都營建規模總計6000餘畝,共有三道城池;第一道爲中都外城,周長60餘里,要將鳳凰嘴山包入城中,開闢城門九座,水關十八座;第二道城爲禁垣,周長19裡,開四門:南爲承天門,東爲東安門,西爲西安門,北爲北安門;第三道城爲皇城,周長不及十里,也開四門;整片建築攬山依水,不但將風水景緻絕佳的萬歲、鳳凰、月華等山全部納入了城中,而且城中還設有壇廟、官署、街道、裡坊、府庫糧倉與軍營!一旦建成,應該比那元大都還要多出方圓一百多畝……

因此一番巡視下來,看到除中書省、大都督府、壇廟、社稷初具規模外;其他各處尚未動工,立時就使朱元璋氣不打一處來。將負責現場施工的吳良喚來詢問後,這才知道。原來:若是按照起先規劃的設置建設,不但要佔用當地許多土地;而且還要大舉遷墳。既是連皇親貴胄自家的祖墳,也概莫能免!因此在當地官府的有意縱容之下,但有朝廷勳貴家眷待人阻撓;施工匠人卻也只能逆來順受,這才導致了工期進度一再耽延……

第五十八章 攻打太平第五十章 非凡風範第二百二十四章 兩軍對壘第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九十五章 龍灣大捷第八十七章 無風起浪第四十三章 橫生枝節第一百一十章 顧此失彼第一百五十二章 淮東平定第二百二十二章 同心戮力第四十一章 遠大志向第一百二十三章 仁者無敵第八十八章 爾虞我詐第二百四十七章 老馬識途第一百零三章 再添良將第一百四十七章 圖謀東吳第一百一十三章 驕兵悍將第二百二十六章 順帝崩殂第二十四章 受人所託第一百八十七章 君威畢現第四章 無辜受罰第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一百二十章 故人來投第二百五十一章 明初大案第一百一十九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零三章 攻克大都第一百四十六章 將軍蒙難第一百零一章 將門虎子第十二章 被迫獨行第一百三十九章 暗箭難防第一百零五章 物極必反第六十五章 軍令統一第五十五章 舊事重提第一百六十四章 英雄末路第一百二十二章 人心離散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服巴蜀第二百一十章 攻克太原第八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恩浩蕩第二十二章 舉步維艱第六十一章 躊躇滿志第二百五十五章 奸相弄權第一百三十五章 孺子投誠第一百四十三章 諸全告急第二十二章 舉步維艱第五十二章 天縱將才第一百零五章 物極必反第二百二十五章 敗走沈兒峪第二百零四章 恩威並施第一百二十八章 進圍武昌第四十七章 英雄歿去第二百零四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二十二章 同心戮力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江失陷第八十六章 平地生波第一百四十六章 將軍蒙難第二百五十七章 雷霆肅奸第二百四十六章 逐擊漠北第三十五章 佳偶天成第八十三章 渣滓泛起第八十二章 被迫出擊第一百一十五章 好戲開鑼第二百一十章 攻克太原第一百五十七章 湖州之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法理人情第二百二十九章 分封諸王第一百二十五章 死灰復燃第十八章 美人心機第一百九十九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章 君心難測第一百二十七章 直抒胸臆第四十五章 初擔大任第三十八章 利器出鞘第五十七章 因勢利導第一百四十四章 虎子雄威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征討逆第三十章 帥府當差第一百零三章 再添良將第二百五十七章 雷霆肅奸第七章 偷師學藝第一百四十六章 將軍蒙難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恩浩蕩第二百零七章 各出奇招第二百四十九章 營建中都第八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一十章 顧此失彼第九十五章 龍灣大捷第六十一章 躊躇滿志第二百五十四章 法理人情第一百五十章 高郵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進佔江西第一百三十四章 宮室飄搖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娶親第八章 高人心思第二百二十七章 完勝收宮第一百二十五章 死灰復燃第六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三章 立功受寵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征討逆
第五十八章 攻打太平第五十章 非凡風範第二百二十四章 兩軍對壘第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九十五章 龍灣大捷第八十七章 無風起浪第四十三章 橫生枝節第一百一十章 顧此失彼第一百五十二章 淮東平定第二百二十二章 同心戮力第四十一章 遠大志向第一百二十三章 仁者無敵第八十八章 爾虞我詐第二百四十七章 老馬識途第一百零三章 再添良將第一百四十七章 圖謀東吳第一百一十三章 驕兵悍將第二百二十六章 順帝崩殂第二十四章 受人所託第一百八十七章 君威畢現第四章 無辜受罰第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一百二十章 故人來投第二百五十一章 明初大案第一百一十九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零三章 攻克大都第一百四十六章 將軍蒙難第一百零一章 將門虎子第十二章 被迫獨行第一百三十九章 暗箭難防第一百零五章 物極必反第六十五章 軍令統一第五十五章 舊事重提第一百六十四章 英雄末路第一百二十二章 人心離散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服巴蜀第二百一十章 攻克太原第八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恩浩蕩第二十二章 舉步維艱第六十一章 躊躇滿志第二百五十五章 奸相弄權第一百三十五章 孺子投誠第一百四十三章 諸全告急第二十二章 舉步維艱第五十二章 天縱將才第一百零五章 物極必反第二百二十五章 敗走沈兒峪第二百零四章 恩威並施第一百二十八章 進圍武昌第四十七章 英雄歿去第二百零四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二十二章 同心戮力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江失陷第八十六章 平地生波第一百四十六章 將軍蒙難第二百五十七章 雷霆肅奸第二百四十六章 逐擊漠北第三十五章 佳偶天成第八十三章 渣滓泛起第八十二章 被迫出擊第一百一十五章 好戲開鑼第二百一十章 攻克太原第一百五十七章 湖州之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法理人情第二百二十九章 分封諸王第一百二十五章 死灰復燃第十八章 美人心機第一百九十九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章 君心難測第一百二十七章 直抒胸臆第四十五章 初擔大任第三十八章 利器出鞘第五十七章 因勢利導第一百四十四章 虎子雄威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征討逆第三十章 帥府當差第一百零三章 再添良將第二百五十七章 雷霆肅奸第七章 偷師學藝第一百四十六章 將軍蒙難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恩浩蕩第二百零七章 各出奇招第二百四十九章 營建中都第八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一十章 顧此失彼第九十五章 龍灣大捷第六十一章 躊躇滿志第二百五十四章 法理人情第一百五十章 高郵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進佔江西第一百三十四章 宮室飄搖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娶親第八章 高人心思第二百二十七章 完勝收宮第一百二十五章 死灰復燃第六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三章 立功受寵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征討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