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公子卬的冤枉

公子卬大叫道:“你是我的朋友,但你再也不是我以前的那個朋友了……”

公孫鞅聽了公子卬的呼號,足下一頓,但這停頓微不可察,只瞬間,他就再度提步離去。

這條街一般行走的人少,卻也沒有引起衆人圍觀,只是別有用心的幾人看見了罷。

瑤姬目睹公孫鞅的離去,心內感慨萬端。她可以說是這兩個人友情的證明。自打小的時候,公孫鞅與公子卬兩個白衣華裘的貴公子往來於鴻,甚至有傳言他們有不潔之好(當時對同性戀的一個說法,古時,同性戀同樣是不受歡迎的,直到上位者也開始玩這一調調,後來的魏安釐王和趙孝文王都是此道中人,更是有龍陽君這種寵臣的出現,才使之光明正大的。在後期,同性戀不在是貶意,三國時孫策和周瑜的愛情更是如此。),但兩人身比青蓮,淡然處之,不知羨煞多少旁人。

但是……一切的一切都隨着時間變味。

公孫鞅一直在魏國任職任事,他進入到了公叔丞相府,苦心積慮,對着魏王獻計獻策,做出了許多功績。但對此,看重的只有一個人,那還就是公叔痤,而魏國上下都不知他公孫鞅算什麼!換句話說,只當他是公叔痤的一個常吏而已!想公孫鞅苦心追求的一切,現在片點不沾的離開了他,這讓他怎麼可能平心接受?公叔府的失勢更是說明了從此之後,公孫鞅與魏國的朝令再無半點干係了!

可以說,此時的公孫鞅的心情比之當日的吳起還要差。吳起是文武雙才,他帶兵打仗有一手,變法改革也是個大拿!或者說李悝變法裡也是有着他的一份功勞。只看他入楚三年就給楚國一個不小的改變就可知他的厲害了。如果不是他死了,而是讓他繼續改革下去,說不定楚國重新振興成爲天下第一的戰國,滅伐其它六國,那也是不定的事。不管怎麼說,吳起在魏管過兵事,在楚管過文事。

而公孫鞅呢?他在公叔痤府裡任勞任怨的當了近十年的中庶子,在這個因人成事的時代,可以說要發達早就發達了,但結果呢?公叔痤雖是一心的想要提拔他,可偏偏他現在已經不行了,魏王更是眼角都不瞅他。這纔是最悲哀的地方,公孫鞅明明覺得自己是一個大才,但自己的這份才情在魏王的眼裡卻等同於無,天下還有比這更讓人悲憤的嗎?

在此,公孫鞅的心裡已經積下了一股仇魏之火。但現在公叔痤剛剛失勢,他不好離開,就算是離魏,他公孫鞅是什麼人?對於魏國他是一定要報復的。敢於報復一個國家,而且還是現在天下的第一戰國,能這麼想的也就是這個因人成事的戰國時代了。只是怎麼進行,他還要細究。

誠然,公孫鞅與公子卬是一對好朋友,但只是說朋友罷了,說朋友就一定是朋友?就算是朋友,時間也會改變一切的。早在公子卬向魏王引薦公孫鞅失敗的時候,公孫鞅就已經對公子卬有一股怨氣了,但他沒有一點的表露,現在自己一直渴求的權位沒有到手,那位一天到晚在自己的府裡唱曲聆樂的公子卬卻屁事沒有的到手了,雖然這是公子卬出身的原因,但無論如何,這都是公孫鞅這個心高氣傲的人所不能接受的!而再要自己反身入公子卬的府裡任事,更是公孫鞅死都不能接受的事!

在此刻的公孫鞅的心裡,他雖然表現出了自己淡然鎮定的一面,可同時想要報復魏國的心火卻在熊熊燃燒!

是以,明明他知道公子卬對他的感情,那份深重的友情,可現在的公孫鞅卻是轉身拒絕了,他用行動說明了他內心的憤慨!

同時,公子卬也深深的明白,魏國怕是要失去這位輔臂的良臣了!

如果是一般人,那一定會想着殺死公孫鞅,因爲公孫鞅在魏國的這段時間,對魏國的一切都太瞭解了,甚至可以說,魏國強大的原因,他都清清楚楚,只要他願意,他就可以在別處把魏國的強大重新來上一遍,換言之,公孫鞅是一個可以一人興邦的大才!是一國巨相的人才!古時能和他比的人,也就是管仲之流了!似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放走?但公子卬卻不,一方面他是感覺大魏的國事還不至於到這種地步,二來是他非常看重兩人之間的友情。

現代人很難相信在古戰國那個背信棄義的時代,還有如此高尚的私德。或者說我們很難想象公子卬會這樣看重此份感情。從這裡說,他是不合格的,因爲公子卬做事太理想化,太想當然了!

事實就是如此,公孫鞅回府後沒多久,就摟着一個侍女睡着了。當然,他愛的人還是瑤姬,但身爲一個男人也要解決生理需要不是?這不是一個貞節的問題,只是當時的下層侍女如果不陪這個人睡,也是一樣要陪其它人睡的,這也許悲哀,但那就是現實!大家大戶的侍女本就是主人老爺用來陪自己門下客的一件東西,可以隨意的送人,陪睡。

但公子卬可不好了,他回到了洞香春,大醉一場,之後在白雪的護送下踉蹌的回到自己的府內,一直睡到了第二天的天亮。

當他醒來的時候,已經過了上朝的時間,但不得不說,這其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魏王的大度真是別人想都想不出來的,臣子如果似這般的遲到什麼的,他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只要別給撞到就行,也就是說,當他下令任命的時候,你人別不在就可以了。這樣一來,魏國的朝風就會有點散慢,當然,還沒有到那一步。因爲平常是有丞相說話的,在丞相懲罰人的時候,魏王還會替自己的臣子說好話,開釋他。天下人都知道,魏王真的是一個很大度的君王!

當然,魏王這樣做一方面也是要挽回自己的父親魏武侯留給人的不良印象。

因爲魏武侯在位的時候一天到晚的發瘋,他是一個兵瘋子!

文侯之世,魏國人才濟濟,爲諸侯所側目。文侯“師子夏,友田子方,禮段幹木”;又有李悝、吳起、西門豹等名臣名將,各司其職,文武相濟,魏國大治:開疆拓土,盛極一時。

魏武侯承繼基業,老臣猶在,但控御無道,致使人才流失。他任田文爲相,吳起以功高與田文相爭,他不能妥善安置吳起,失之於前,後又任公叔痤爲相,還聽信公叔痤讒言,懷疑吳起,吳起懼誅逃往楚國,再失之於後。至於禮賢下士,招引人才,則更無從談起。故武侯之世,文侯時“賢人是禮,國人稱仁,上下和合”的局面已不復存在。

最離譜的是,他還把嬴師隰放歸回國,他活着的時候是相安無事,但他一死,魏國就頭大了。

所以魏王總是想挽回魏國在衆國心中的局面,或者說他想找回那些失落的人才!但由於魏王本身的原因,他又捨不得現在的臣子,比如說放心,那就不容易。事實上,魏王放心龐涓,除了因爲他是鬼谷子門人,還因爲他是一個魏人!所以當龐涓向自己的師弟下手,他默認了,因爲孫臏是一個齊人,魏王並不相信一個齊人會真正的忠心於魏!

這也是魏王失敗之處,他做到了寬厚,可魏國仍然沒有足夠的人才。以至於當公叔痤不行了的時候,魏王感覺到無人可用的悲哀!於是他決心啓用公子卬。因爲公子卬性情上懶散浮燥了一些,但他的才能是無可人可以否認的。同時他還是魏王的親弟弟。任人爲親,這是大多數人都逃不了的通病。

所以……雖然誤了朝會,可也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但到底這是一次大朝會,上面指不定有自己的事情,想到這裡,公子卬也不敢大意,他穿上噴着香的華服,戴好了冠冕,抓着朝會的象牙笏板,蹬上自家的青銅四相獸紋車,御手架着兩匹雄健的快馬,在十來個家將門客的護衛下,直奔魏宮。當然,還有真正要帶的東西,大梁王宮的宮圖。

到底是兩馬拉的車,那叫一個快,車子跑到宮門,朝臣們也都下了來,事實上,當公子卬到達宮門前的時候,前頭走的已經看不到人了,只有幾個走慢的和他打了照面,連着向公子卬問好。

只此,公子卬就知道沒事,想也是正常,大魏到底纔剛打了勝仗,國家上上下下都是沒事,自然也不會有什麼真正重要的事情會讓魏王發火。那樣也自是談不是遷怒了。

想到了這裡,公子卬放下心來,提步向前。

進了大殿,公子卬和在自己個家裡一樣,直向內裡而行。侍衛女官都是知道他的,自也不會攔阻,但縱是如此,相比前門大殿和禹王臺,魏安邑宮最可怕的還是後宮。如果不是公子卬,換個人來,是一定要有人帶路的,不然迷進去是很正常的事情。

公子卬熟門熟路直向狐姬苑而去,這已經成了一個常識,魏王當然不是隻有一個狐姬,但他離不開狐姬卻是一個事實。所以只要一下宮門,正常情況下他都會去狐姬苑。

在公子卬心裡,還在盤算着會不會再看到什麼好戲!不得不說,這些年大魏王的身體雖然健康,但富態已現的魏王已經不能在性之一事上過於用力了。很大的情況下,是女人自己主動,騎在魏王的肚子上,狐姬本人就非常會侍候魏王,她的絕活是的外表和高超的口技,必要時,她還有絕招,自己用鹽水把腸子洗淨,用侍奉魏王,那是魏王的最愛!只要兩下,就可以讓魏王丟盔卸甲!

不過並不是每次都能見到這些的,大多數情況下,魏王會手撫着狐姬,看聽歌舞,雙方調笑,不得不說,魏王也許好色,但並不是說他對慾望的要求就那麼無窮無盡!在房事上,魏王還算是節制的,這也是這位魏王能夠長壽的原因。

公子卬一邊想着,一邊走着,由於想着美好,一時沒有注意路。哪知道這時,忽然頭上一軟!卻是在上階梯的時候撞到了魏王的肚皮。

好在公子卬撞得不重,魏王也不是老頭子,撞一下就壞了,反而他笑了起來:“我說你小子,這樣路都不看,想什麼呢?”

公子卬陪着笑道:“不是來見王兄麼……”說到這裡,他注意到魏王竟然換過了一身的袍服,從前就說了,魏王是一個崇尚奢華的人,範臺之會時魯共公曾告誡他“縱慾者必亡其國”,要他“清心寡慾”,後來魏齊兩國相王,魏王問齊王曰:“齊亦有寶乎?”齊王回:“無有。”魏王曰:“寡人國雖小,尚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後各十二乘者十枚。豈以齊大國而無寶乎?”齊王便說了:“吾臣有檀子……,此四臣,將照千里,豈特十二乘哉!”魏王大慚。可惜魏王的天性難改,他就是喜歡華衣美食,喜歡珍珠銀寶。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現在的魏王,內裡是一身的葛衣粗布,外面是一件樸素的白袍,只有粗淺的繡紋。

“王兄你這是……”公子卬用手點指着,卻沒有明說。

魏王不是傻子,傻子能當魏王嗎?他“嗨”地一笑,道:“這不是要見老公叔麼……”說到這裡他的聲音壓了下來:“你知道,老頭身體一直不好,感覺這是要不行了,昨天叫人來通信,要本王過去看看,這老頭也不容易,本王還真有事想和他說說呢,你接手丞相位已經定下來了,在這方面你要好好和老頭學學,知道麼?”

公子卬點點頭,他當然知道魏王的意思。要知道公叔痤本身並不是一個有大才能的人,他之所以能佔着丞相位並把這個位子做好,主要就是他知人善用,所以有公叔素有相人之能一說。魏王的意思就是你的才能不小,但做事要學公叔!

“對了,你這是有什麼事麼?”魏王問。

公子卬又是好氣又是好笑,他現在等於是丞相了,當然是有事,不然來找你?正要說話,那魏王卻是開口了:“你先進去等我,我見完公叔老頭就回來,想也不會太久!”這卻是真的,魏王認真來說,和公叔的性子對不上,兩人說的話屈指可數,真是不會要太久的時間。

“對了……”魏王忽然轉了一張怪異的表情,小聲道:“聽說……你和那個……公孫鞅……你原來還好這一口?”公子卬忙要說話,但魏王大度的說道:“你真這麼喜歡他,就給他任個職事好了,但這件事不能宣揚,不然有傷我大魏的臉面!”

一直以來,魏王都對公孫鞅有成見,這是他始終不肯重用公孫鞅的原因。但他這樣說話,算是給了公子卬這個新丞相的面子,意思是說,你可以給他找一個好一點的職位,但不能太過了!

公子卬只能苦笑,魏王胡說着就走了,正當他目送魏王離去的背影時,鼻端忽然飄來了一股香氣,狐姬的軟語出現在他的耳邊:“你真的好那一口嗎?”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161章 劉羲的軟弱第528章 中國的馬文化第284章 選擇第467章 還有一個孩子的第486章 真真假假的北信君第503章 一萬金的診費第671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二)第658章 發行秦國紙元的金行第497章 新的戰略第771章 琉璃宮第128章 匈奴大軍第540章 再進一步望公侯第214章 墨門第227章 與鄧陵子論學(二)第240章 新的計劃第371章 趙茗的行刺第429章 北賽山聯歌第313章 鳳足舞女誰家花第461章 搬師回軍第391章 鬱郅宮第645章 墨家夜會第73章 笑傲男兒錚錚漢第746章 刺殺時代的到來第86章 豐厚的陪嫁第449章 東騎金融危機第265章 牛四的建議第367章 槍比劍長第252章 夫人要探夫第50章 巴武士歸心第485章 熒玉的拜訪第88章 越女有歌第242章 求援第726章 中山之戰第341章 王良的工作第721章 破曉的黎明第94章 秦國國內的兩重天第384章 兄與弟第792章 人工湖太難造了第480章 朱夷吾的第一次外交第631章 五萬個鼻子第267章 河西將軍的墜落第325章 古代劍客的比劍第39章 一個騙子的誕生第416章 靜靜的禺支國第521章 窮極思奔第767章 送孟子第410章 東騎的擴軍行動第4章 甲具雖厚,不及汝皮第153章 迴歸第627章 求魏之說第774章 人丁總算開始興旺了第83章 公叔府結義第773章 七月出兵第372章 有曹春初第371章 趙茗的行刺第619章 北秦式的政治第186章 櫻亭下第785章 得嘗所願第272章 東騎有使第235章 大徵第79章 遊浪在安邑第744章 滅國大罪第285章 回國的決定第218章 女上將軍第347章 見面不識君第317章 斬頭盞茶回第70章 一搏三百第582章 大戰之前第473章 國防部的成立第157章 劉羲與月勾第588章 趙國戰前的出使第371章 趙茗的行刺第163章 花田議商第224章 墨者登門第799章 龐老總之死第687章 威脅論第579章 求兵句注山第157章 劉羲與月勾第227章 與鄧陵子論學(二)第371章 趙茗的行刺第615章 難以打掃的戰場第217章 王良注太公第191章 軍法與找鴨第560章 神狙手立功第55章 小藥農第504章 秦扁鵲治病第530章 強兵之策第356章 北信君大鬧學宮第642章 君夫人之說第767章 送孟子第303章 一掃六國棋第352章 環臺夜宴第319章 失敗的吻第690章 三個人的決定第299章 再回安邑第402章 大遷徙第397章 紛亂的天下第200章 重樂聚人心第21章 加錢
第161章 劉羲的軟弱第528章 中國的馬文化第284章 選擇第467章 還有一個孩子的第486章 真真假假的北信君第503章 一萬金的診費第671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二)第658章 發行秦國紙元的金行第497章 新的戰略第771章 琉璃宮第128章 匈奴大軍第540章 再進一步望公侯第214章 墨門第227章 與鄧陵子論學(二)第240章 新的計劃第371章 趙茗的行刺第429章 北賽山聯歌第313章 鳳足舞女誰家花第461章 搬師回軍第391章 鬱郅宮第645章 墨家夜會第73章 笑傲男兒錚錚漢第746章 刺殺時代的到來第86章 豐厚的陪嫁第449章 東騎金融危機第265章 牛四的建議第367章 槍比劍長第252章 夫人要探夫第50章 巴武士歸心第485章 熒玉的拜訪第88章 越女有歌第242章 求援第726章 中山之戰第341章 王良的工作第721章 破曉的黎明第94章 秦國國內的兩重天第384章 兄與弟第792章 人工湖太難造了第480章 朱夷吾的第一次外交第631章 五萬個鼻子第267章 河西將軍的墜落第325章 古代劍客的比劍第39章 一個騙子的誕生第416章 靜靜的禺支國第521章 窮極思奔第767章 送孟子第410章 東騎的擴軍行動第4章 甲具雖厚,不及汝皮第153章 迴歸第627章 求魏之說第774章 人丁總算開始興旺了第83章 公叔府結義第773章 七月出兵第372章 有曹春初第371章 趙茗的行刺第619章 北秦式的政治第186章 櫻亭下第785章 得嘗所願第272章 東騎有使第235章 大徵第79章 遊浪在安邑第744章 滅國大罪第285章 回國的決定第218章 女上將軍第347章 見面不識君第317章 斬頭盞茶回第70章 一搏三百第582章 大戰之前第473章 國防部的成立第157章 劉羲與月勾第588章 趙國戰前的出使第371章 趙茗的行刺第163章 花田議商第224章 墨者登門第799章 龐老總之死第687章 威脅論第579章 求兵句注山第157章 劉羲與月勾第227章 與鄧陵子論學(二)第371章 趙茗的行刺第615章 難以打掃的戰場第217章 王良注太公第191章 軍法與找鴨第560章 神狙手立功第55章 小藥農第504章 秦扁鵲治病第530章 強兵之策第356章 北信君大鬧學宮第642章 君夫人之說第767章 送孟子第303章 一掃六國棋第352章 環臺夜宴第319章 失敗的吻第690章 三個人的決定第299章 再回安邑第402章 大遷徙第397章 紛亂的天下第200章 重樂聚人心第21章 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