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龐老總之死

龐涓思慮停當,下令軍吏清點齊軍留下的軍竈。

按照軍中定規,一竈可供三十人的戰飯,六千多軍竈,說明齊軍攻擊大梁出動了將近二十萬大軍。這正是齊**隊的常數。龐涓不禁冷笑,別看齊軍比魏軍多了幾乎一倍,但還是經不起魏軍的強大沖擊。這一點,大約齊國人自己也知道,否則,何必倉皇逃竄?孫臏縱然善於運籌,仗還得兵士來打,只要追上齊軍,兩軍正規野戰,孫臏的任何計謀都會無從施展。這正是龐涓的兵法,正戰,無敵!打光明正大的野戰,他龐涓真是從沒有輸過!

龐涓當即下令,就着齊軍軍竈埋鍋造飯,半餐之後,攜帶三天干糧乾肉,一氣追擊。

太陽出山時,魏軍渡過濟水。兩個時辰後,齊軍旗幟遙遙在望。魏軍士氣大振,呼嘯猛追。但……奇怪的是,魏軍總能看見旗幟散亂的齊軍,卻硬是無法追上他們進行包抄。

龐涓自然無從知道,前面“逃竄”的,恰恰是齊國善於騎射技擊的三萬精銳的騎士。

爲了這場大戰,孫臏可謂處心積慮。當他對田忌說還是採取上次打法時,田忌伸出舌頭把腦袋左右的搖擺。面對龐涓這樣的沙場宿將、兵家名士,他龐老總豈能如狗一樣愚蠢的再次鑽入孫臏的圈套?孫臏卻胸有成竹的道:“關鍵就在這裡呀!我敬愛的龐涓師兄雖然熟讀兵書,但他的性子卻是不好,有些刻板過分。此次,教他覺得自己是在按照兵法行事,而我齊軍卻反其道而行之,誘他入伏。此之正所謂——兵不厭詐也。唯其故伎重演,才能激怒龐涓追殲齊軍。”

雖然孫臏說的有道理,但是田忌還是有些忐忑不安,這種感覺一直到他親自率領三萬精騎將龐涓引誘過了濟水,田忌才大大鬆了一口氣,不禁對孫臏的謀劃更加由衷感到歎服。

這次攻擊大梁,孫臏做了不同於上次的安排:五萬騎兵,兩萬步兵,旗號營寨打出十五萬大軍的聲勢;同時在新鄭大梁之間,遍佈裝束成庶民模樣的斥候,隨時回報魏軍動靜;魏軍回援的前一天,兩萬步兵已經撤離,另外兩萬二流騎兵也提前兩個時辰撤離;三萬精騎由田忌親自率領,誘敵深入。沿途路徑與各種細節,孫臏都一一做了精細部署。部署妥當,孫臏便坐鎮伏擊山地,秘密調集齊國境內沒有出動的步騎大軍,專門在夜間向這片山地兼程進發,做好充分的伏擊準備。這一點上,孫臏也是無奈,齊軍雖然強了一點,可是那是在對比自身,如果說軍隊的真實戰力,除了北秦強兵,還同有哪個國家可以和魏軍武卒正面打野戰。戰爭就是這樣,國力不足,軍力不振,這纔可以看出名將的作用!這纔要看指揮的藝術。孫臏雖然用計厲害,其實他也是很無奈!

追擊到當天晚上,龐涓大軍已經越過長垣,發現齊軍的竈坑銳減到四千。這分明是齊軍逃亡很多,兵員大減,只剩下十一二萬了。龐涓一聲冷笑,下令繼續猛追,第二天午後,魏國追擊部隊已經進入大河東岸的濮陽地面,再往前不到一百里,便是東郡山地了

。此時龐涓有些猶豫,清點齊軍竈坑,卻只剩下不到兩千。此時前軍騎兵恰又俘獲了兩百多名潰散傷兵,還有幾百名叫花子似的潰散齊軍步卒前來投降。經過魏軍縝密訊問,方知齊軍因攻大梁不下,而軍心動搖,現在齊軍沿途逃亡嚴重,只剩下了七八萬人馬,步卒們都走不動了,齊軍幾乎就要崩潰了。

“你們的軍師孫臏可在軍中?”龐涓威嚴地問一個百夫長。“軍師與步卒同行,一個百人隊輪換擡着。上將軍率領騎兵掩護。”百夫長很沮喪的吸着鼻涕說話。龐涓興奮無比,他高聲下令:“後軍五千,留守輜重。全軍輕裝疾進!”片刻之間,魏軍甩下各種車輛雲梯帳篷炊鍋等,全副輕裝,向北猛追,決意要在東阿之南截住齊軍一鼓全殲。龐涓派出五十名軍吏在路邊奔馳穿梭,向大軍高喊:“擒殺孫臏、田忌者,賞萬金,封千戶!”魏軍士氣大振,吶喊呼嘯着:“擒殺孫臏、田忌!殺”捲起漫天煙塵,在廣闊的原野像滾滾沉雷向北壓來。

шшш• тt kán• ℃O

孫臏的大軍,此刻正埋伏在齊國邊境重鎮東阿以南百餘里的馬陵山地。這片丘陵地帶,當時尚是衛國土地。由於衛國弱小,夾在魏齊兩大國中間奄奄待斃,所以對任何“假道”大軍都無力干預,只好聽之任之。這片山地,不是險峻高絕的兵家險地,尋常人甚或連名字也叫不出。從地形說,西南是平原,穿出山地又是平原,山前山後沒有大河,全部山地只有二三十里。這種半山半原的丘陵,對於閃電般的精銳鐵騎,實在算不得險地。但是孫臏看中的,恰恰是它貌似平庸這一點。他當初被齊國特使秘密救回的時候,走的就是這條山道。

對地形地貌有着本能敏銳的孫臏,本來躺在車中,過山時卻爬起來看了整整一個時辰。

兵貴山水。河流高山從來都是兵家必須刻骨銘心的,看得透,用得好,一條河流一道山原,足可抵十萬大軍。孫臏留意到這片看似舒緩的馬陵山地,實則是外圓緩而內險曲。

山口是舒緩的小山包,大道寬闊,可是越往裡走越是狹窄曲折,兩邊山勢也隨之高了起來,加之山體土多石少,所以林木特別茂密。孫臏熟悉龐涓,也知道他手中有老師贈送的一幅“天下山水圖”,龐涓不可能不知道這片山地。但是,龐涓肯定沒有親自走過這條山道。

這是孫臏特意查過的。山中學兵時,兩人一起遊歷天下,但都是名山大川,如何能走遍每片山地每條河流?知名不知實,恰在知與不知之間。孫臏利用的就是龐涓這種缺陷,料定龐涓會因爲知道這片山地而不會過分小心。更重要的是,孫臏將龐涓進入山道的時間擠在了晚上,使齊軍能夠最充分地發揮這種出乎意料的地形戰力。日落之前,孫臏秘密增調的十多萬步兵已經全數到位,北面的出口已經被堵死。封堵南面山口的騎兵,也已經等候在十多裡之外的密林中。他要將龐涓的十萬人馬,全殲在這條默默無聞的馬陵道。上次的桂陵之戰,並不足道,只是證明了在計謀上,龐老總不如孫臏,可是打來打去,孫臏打贏了龐涓,卻並沒有打敗魏軍

。魏軍的強大戰力真是太大了,想要吃掉足夠的魏軍,正面戰是不可能的。

可是,如果利用好現在的這一地利,就有可能一下子坑殺魏國的十萬精兵,這十萬兵裡,有大部是魏國的武卒,如果這支軍馬給齊軍吃掉,那意味着什麼?魏國的大軍中,武卒也並非是全部的精兵,這批出徵的武卒偏偏就是魏國的精兵中的精兵,若然非是精兵,龐涓豈會**?他龐涓訓練武卒,這士兵的好壞豈有不知的,打仗,自然是要帶自己有信心的強兵,可,這樣的一支魏國的強兵,還是龐老總自己精挑細選出的魏國戰兵,一旦被消滅,甚至是全殲,整個魏國的實力一下子就會下去,這種打擊,不僅是軍事上的,還有心理上的,這是地地道道的雙重打擊!一個曾經強大的魏國,會突然變得和齊楚一樣,甚至在短時間裡還比不上齊楚!

到了那個時候,天下必將羣起而攻之,魏國的霸權必將會喪失乾淨!也就是說……

這將是齊國或其它的諸侯國家開始中原爭霸的時候了。

但,這僅僅只是從戰術上來講,從戰略角度,孫臏卻並不想這樣,因爲,這中原,有魏國,纔有平靜,如果魏國失霸,這雖然會給齊國機會,但更可能的,卻是給北秦國機會,長時間以來,北秦國神秘而強大,這個國家表面上看起來老老實實的,但其實,它一直在盯着中原,只是中原有盟主,魏國強大,七十萬大軍並不是說笑的,如果魏國發起同盟,而北秦真的亂來,中原的力量,拉出一百萬人,都是正常,這就會讓北秦打了仗,但得不到好處。面對一百萬人的戰爭潛力,這就是一個泥潭,聰明如北秦王,怎會如此愚蠢不智的踩進去!孫臏深深的知道北秦王卑鄙無恥,打仗一定要好處,沒有好處,他不打,但如果有機會,你以爲他不會打過來麼?北秦王看到燕國最弱,他就滅燕,看到趙國不行了,他就滅趙,中原出現了空缺,北秦王爲什麼不來趁火打劫?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打敗魏國,最大的好處可能會落到北秦手裡,但一來這一切沒有人重視,二來,孫臏等不及要報仇雪恨了。雖然,孫臏隱約的提出,北秦國兵力的問題,暗指北秦這幾年來一直蘊兵,其國兵力衆多,所圖非小,但是,齊王卻並沒有放在心上,在齊王看來,北秦有那麼大的國土,要兵多一點也是正常。

楚國不也是有五十萬大軍麼,說百萬也是可能。可是現在的楚國正常也只能拉出二十萬的常規軍。反而魏國卻能拉出七十萬,這當怎麼算?北秦也許可以拉出五十萬,但北秦國的國土,從某種程度上,比楚國還要巨大!兵多經不起地分,所以北秦的兵力也是不足。

無人看着北秦,他們只看中原……孫臏心想,就讓我打完這最後的戰爭吧……然後……

馬陵。所謂峽谷,兩山夾一溝,但馬陵峽谷中央比較寬闊,正好能容納十萬人,好像是專門爲魏國準備的好墳場。爲了對得起魏軍曾經有過的輝煌,孫臏對墳場進行了精心的佈置,峽谷中間的樹木幾乎都被砍掉,只在路中央剩下一棵,這棵樹的存留有它的特殊目的

砍下的樹被用做路障,排列成馬蹄鐵形,樹木的後面還塞滿了齊軍的車輛。整個工程完美無缺,無懈可擊,主要目的是確保魏軍進去之後就跑不出來。墳場是好的,死亡也不能差,爲了能讓魏軍痛快地享用墳場,齊軍同時也在做另外的佈置。齊軍在馬陵峽谷兩旁的高山之上,依據地形佈置了一萬多支弩。弩這個東西的優點是力道大,射程遠,準確度高,缺點是比較笨重,裝卡弩箭比較費力。弩的這些特點使它成爲伏擊的首選武器。而一萬支弩,這正是齊國這些年來辛辛苦苦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有的還是從魏國進口的大黃蜂細腰柘木弩!

夕陽將落,高山頂上的孫臏看見南邊原野上漫天煙塵暴起,不用斥候回報,也知道龐涓大軍到了。不消一刻,便看見前邊“逃竄”的齊國騎兵,散亂的旗幟和毫無章法的亂兵洪水般洶涌而來。將近谷口時,田忌的護衛軍馬連中軍大旗都丟了。一時間,齊軍丟盔棄甲,兵器遺落,驚慌失措地擁進了山谷。眼見到齊軍如此的演出,孫臏不禁露出了笑……

長,太陽雖已經落山,原野的景色依然遙遙可見。一片暮色中,可見旌旗招展殺聲震天,龐涓大軍如排山倒海般的壓來。接近山口,前軍驟然勒馬,一片戰馬嘶鳴響徹原野。

龐涓飛騎趕到前軍,長劍一指:“前方是馬陵道,穿谷而出便是開闊平原。我軍入谷,兩騎並行,前後相隨,宜快不宜慢。出谷後立即展開,截殺齊軍!點起火把,入谷!”

“點起火把!兩兩入谷!”前軍主將高聲下令。驟然之間,火把照亮了廣闊的原野。魏軍鐵騎井然有序地高舉火把,走馬入谷。太子申、龐涓率領着魏軍以必勝的信心在馬陵峽谷中走着,當然他們不知道孫臏已經給他們佈置好了墳場。馬陵的夜啊,靜悄悄,渴血的死神在四處跑,可愛的魏軍啊,就要睡覺。山風吹拂,高山頂上的孫臏見了不由哈哈大笑……

“龐涓哪龐涓,你也有今日也!”孫臏發出了他的心聲!上回吃屎,這次可要你的命了!

田忌的精銳騎兵一進入山谷,立即從事先開闢好的小道,分東西兩路反身出山,加入堵截南山口的騎兵大軍。一萬多齊國步兵立即接替了“逃竄”,丟盔棄甲地向着深山裡逃去。

魏軍入谷,不斷清理着道中丟棄的兵刃與木石障礙,遙遙可聞前方的馬嘶人喊,對追上齊軍深信不疑,便只顧急急趕路。火把照耀下,卻見山道越來越窄,越來越崎嶇難行,堪堪兩騎並行就塞滿了山道。山彎頻頻,竟將大軍分割得前不見後,後不見前,長蛇般在谷中穿行。大約半個時辰,龐涓的中軍精銳進入崎嶇險道,後軍也已經進了山口。龐涓已經覺察到這山道崎嶇狹窄得大出所料,然則大軍已經進入,現在只有儘速通過,斷無後退之理。

他斷然下令:“全軍下馬,人馬並行,儘速出谷!”剛剛傳出命令,前軍斥候急報:“前方道旁有異情,前將軍請上將軍速往

!”“何事?”龐涓冷冷問。“在下,不敢說。”斥候面色漲紅。龐涓心中一動,道:“豈有此理!領路我看!”說着帶領十多名護衛壯士匆匆向前。

山坡一棵大樹下,立着一個高大的草人,草人脖子上吊着一塊大木牌,火把圍照下可見赫然大字——龐涓死於馬陵道!龐涓一怔,隨之揮手哈哈大笑:“雕蟲小技耳,繼續行軍!”

一陣山風呼嘯而過,龐涓卻油然生出一片迷濛,一絲恐懼。突然,晴空驚雷,戰鼓遍山轟隆,喊殺聲從兩面山頭如潮水般壓來。龐涓未及下令,箭鏃已漫天激雨般嘯叫飛來。齊國的弩箭非常配合,龐涓看完之後,它們就到了,向魏軍送來了死神的問候。先是向火光之處射了一陣,確保龐涓死後,便開始縱橫飛舞。但龐涓並非是給射死的,箭的確是給了龐涓不輕的傷,但是他的甲好,龐涓怎麼說也是魏國上將軍,身上的甲自然是不會差了。如果還是從前的魏國甲,那龐老總是死個定定了,但是現在他身上穿着的是北秦三層的將軍甲!

最底一層金屬的絲編軟甲,中間是上好的犀皮甲,外間是鐵甲鑲片的。所以防護力是十分的強!可箭還是太多了,積傷成重,重傷之下,龐涓已經是奄奄一息了,看着山谷中被打蒙了的魏軍將士各自爲戰的搏殺,兩邊齊軍射箭如雨,更把那草扎的火球一一推下,魏軍士兵前後不得出,只能向上衝,但,這種高度,卻是如何能夠,縱有勉強上去的,也給齊軍殺死,屍體滾落下來,這不是戰爭,這是屠殺!一絲淚水涌出了老龐的眼眶。十多年精心訓練的這支鐵軍,將全軍覆沒,他自己也將帶着永遠的仇恨和無盡的遺憾離開人世,建功立業出將入相的勃勃雄心,就這樣頃刻間隨風而去了。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一道閃電從腦海掠過,他瞬息間洞察了孫臏的全部謀劃,連最後置他於死地的計謀也計算得如此精到——引誘他到山坡孤立處,集中強弓硬弩向火把圈子齊射。孫臏耶孫臏,你可謂用心良苦,做得乾淨徹底。我龐涓若要有你如此鐵石心腸,當年你受難的時候,豈能容讓你活到今日?現在……你,終於成名了,你是踩着我龐涓的屍骨成名的……

此刻坐在車中的孫臏看到這一幕不知有何想法,是冤仇得報的喜悅?是兄弟殘殺的無奈?還是對兵者,國家之兇器的敬畏?龐涓不知道,他也無心多想,只是抽出了甲帶上的短劍,用盡全力,猛然插向自己的腹中。“孫臏……我是自殺……你沒有……殺成我……”切腹自殺……也是中國的古禮,古代將軍,打了敗仗,就是這樣的自殺以謝亡軍!謝君主!謝天下!龐涓,名將,不負名也!世以成敗論英雄,龐涓雖然敗了,但是,他其實是當之無愧的一國上將!

一夜激戰,太陽掛上山頭時,馬陵山地沉寂了下來,齊軍的歡呼聲響徹山谷。魏國最精銳的十萬大軍,就這樣被全部殲滅在這片平淡無奇的山谷裡。打掃戰場的時候,齊軍找到了刺蝟一樣的龐涓,也找到了藏在屍體之下仍然活着的太子申。齊軍獲得了完勝。這一戰對魏國的影響是致命的,魏國最精銳的軍隊,最頂尖的戰將,以及國家接班人(由於孫臏和田忌回國時發生了叛逃事件,所以太子申於齊國被殺,好成爲轉移民衆視線的棋子,本來,太子申其實是不必死的,太子申的死,真是很冤

。)毀於一旦。魏國的百年霸業也由此轟然倒塌,周圍忍了許久的齊,楚,秦紛紛下手,使魏國一下就從超級大國幾乎淪落爲二流國家。自從失去臏骨之後,孫臏連續欺騙了龐涓三次,第一次是裝瘋,逃出魏國;第二次是示弱,在桂陵將龐涓俘虜;第三次還是示弱,在馬陵將龐涓殺死。“馬”是孫臏的吉祥物,幫田忌賽馬,孫臏敲開了命運之門;馬陵一戰,孫臏的人生達到了頂峰。

整理布。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50章 巴武士歸心第216章 女兵法家第593章 三國來使只見趙亢第773章 七月出兵第526章 丞相的態度第500章 不放過匈奴人第298章 東騎人的夜歌第278章 打不起來的最後一戰(一)第418章 絲綢之路第347章 見面不識君第704章 欲滅中山第103章 完美的屠殺第555章 放過來打第118章 發難第372章 有曹春初第199章 征服天國第96章 分秦的危局第72章 定君位第789章 逆天的詔令第612章 白牛破陣第480章 朱夷吾的第一次外交第230章 比劍較技第751章 中原大戰第374章 與第二兵聖相見尾章兩秦聯邦可以不看第410章 東騎的擴軍行動第107章 劉羲獻金第745章 充華宮求情第33章 一拳的威力第543章 北秦的雨天第726章 中山之戰第589章 風雲相聚第202章 女武者的悲傷第487章 公孫賈使東騎第433章 突擊馬羣第370章 法學殿說法第1章 路有遺第178章 朋友還是朋友第186章 櫻亭下第446章 北賽山小會師第156章 白露的病第312章 國事廳夜宴第232章 原賭服輸第194章 上課第80章 洞香春夜話第51章 小五立志第184章 白雪到東騎第94章 秦國國內的兩重天第308章 東騎商法第82章 河西龍賈第452章 逐漸穩定的戰局第668章 東部軍區第24章 原來,那一箭……第491章 關於和平第490章 迎接第187章 扁鵲第263章 唯一的缺點是平胸第29章 少樑之戰結束了第641章 三巨頭會餐第545章 拜見相夫子第496章 入教第406章 東騎的上貢第374章 與第二兵聖相見第121章 神兵兇器出世第682章 北秦的精裝大戲第536章 動員大會第805章 明令伐齊第57章 搏熊第676章 魏相不如北秦相第423章 假公主事件第40章 打馬入雍城第310章 這是你的禮物第705章 娶不起妻第225章 鄧陵子勸兵第134章 左右屠耆王的衝擊第769章 北秦軍的滅燕計劃第90章 定族興業第114章 殺戮,只是開始第722章 第一夫人和女相第348章 百里老人VS衛鞅第527章 北秦人開發藍田第688章 法庭的故事第636章 收拾林胡人第539章 名君齊王哉第69章 拿下第428章 北信君的惡夢第595章 最後的一夜第4章 甲具雖厚,不及汝皮第631章 五萬個鼻子第592章 狐族的決定第420章 調戲女下屬第718章 太子懂事了第626章 晉陽血案第281章 議和第633章 賺六千萬金?第411章 唱響的征服第637章 第五軍團的冬戰第480章 朱夷吾的第一次外交第535章 文化的革命第216章 女兵法家
第50章 巴武士歸心第216章 女兵法家第593章 三國來使只見趙亢第773章 七月出兵第526章 丞相的態度第500章 不放過匈奴人第298章 東騎人的夜歌第278章 打不起來的最後一戰(一)第418章 絲綢之路第347章 見面不識君第704章 欲滅中山第103章 完美的屠殺第555章 放過來打第118章 發難第372章 有曹春初第199章 征服天國第96章 分秦的危局第72章 定君位第789章 逆天的詔令第612章 白牛破陣第480章 朱夷吾的第一次外交第230章 比劍較技第751章 中原大戰第374章 與第二兵聖相見尾章兩秦聯邦可以不看第410章 東騎的擴軍行動第107章 劉羲獻金第745章 充華宮求情第33章 一拳的威力第543章 北秦的雨天第726章 中山之戰第589章 風雲相聚第202章 女武者的悲傷第487章 公孫賈使東騎第433章 突擊馬羣第370章 法學殿說法第1章 路有遺第178章 朋友還是朋友第186章 櫻亭下第446章 北賽山小會師第156章 白露的病第312章 國事廳夜宴第232章 原賭服輸第194章 上課第80章 洞香春夜話第51章 小五立志第184章 白雪到東騎第94章 秦國國內的兩重天第308章 東騎商法第82章 河西龍賈第452章 逐漸穩定的戰局第668章 東部軍區第24章 原來,那一箭……第491章 關於和平第490章 迎接第187章 扁鵲第263章 唯一的缺點是平胸第29章 少樑之戰結束了第641章 三巨頭會餐第545章 拜見相夫子第496章 入教第406章 東騎的上貢第374章 與第二兵聖相見第121章 神兵兇器出世第682章 北秦的精裝大戲第536章 動員大會第805章 明令伐齊第57章 搏熊第676章 魏相不如北秦相第423章 假公主事件第40章 打馬入雍城第310章 這是你的禮物第705章 娶不起妻第225章 鄧陵子勸兵第134章 左右屠耆王的衝擊第769章 北秦軍的滅燕計劃第90章 定族興業第114章 殺戮,只是開始第722章 第一夫人和女相第348章 百里老人VS衛鞅第527章 北秦人開發藍田第688章 法庭的故事第636章 收拾林胡人第539章 名君齊王哉第69章 拿下第428章 北信君的惡夢第595章 最後的一夜第4章 甲具雖厚,不及汝皮第631章 五萬個鼻子第592章 狐族的決定第420章 調戲女下屬第718章 太子懂事了第626章 晉陽血案第281章 議和第633章 賺六千萬金?第411章 唱響的征服第637章 第五軍團的冬戰第480章 朱夷吾的第一次外交第535章 文化的革命第216章 女兵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