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北信君大鬧學宮

待到田嬰熟門熟路的引北信君到了學宮大殿,北信君這才發現,原來自己竟然是坐在上首位的,在最中間,是太子因齊,他眉目輕揚,意氣風發,顯然十分高興。在他的左右都是一些齊國的官員,其中就有自己在內,還有田嬰、田忌這兩個大活寶,小狐就顯得有點扎眼了。不過小丫頭也乖巧,不說不響,她知道這是一個鄭重的場合,更知道他們說的自己都聽不懂,但是她知道自己只要有北信君的身邊就好了。

就目望下,果然,在另一側,坐的是慎到。他很淡然的坐在一邊,北信君大恨他爲什麼不是在自己的這一邊。在外場,一邊是儒家,一邊是其餘各家的士子,現在是儒家挑戰法家,所以要有規矩,要先有一人說自己的主張,自己的思想,然後再和人辯論,之後勝利了,就可以衝擊他想要攻擊的對象了,也就是說慎到。所以慎到就如擂臺主一樣,看着孟軻上前挑戰,和其它一個個的學者大辯,最後如果勝利的話再和自己辯駁。

其實慎到對此不以爲然,但他很看不慣小孟,小孟同志有一個不好,喜歡罵人,瞧不起別人。口出惡語是再正常不過的了,這不是治學的態度,所以慎到不喜。

“當”一聲響,定樂靜聲。衆人平靜後,向太子田齊行禮。禮過,一名司儀上前唱喝道:“稷下學宮,學術爭霸,本學宮令,請爭霸學子入場!”這時,北信君纔可以看見在太子前方,有左右兩個玉案,在這兩方青冷的玉案前,卻是空的。此時,一片歡呼而起,小老頭孟軻揚身而起,只聽他的身後響起了一連片的聲響,就如後世追星族一樣,齊吼叫好。

小老頭孟軻走了兩步,回身道:“靜聲,學館之中,豈有喧譁之禮。”他一說話,儒家學派的聲音頓時小了下去,只有一兩個還在那兒說着狗屁不要錢的馬屁話。但他的行爲卻是得到了太子的點頭。小老頭孟軻開心,邁開步子,猶豫一下,搶上了右邊的席位。

小老頭孟軻手掌一拍青玉案,大聲道:“天下大治,當用儒學!”這話一出,山呼海嘯,幾百個儒學士子大叫:“彩——”小老頭孟軻臉色發紅道:“儒學求仁,夫以仁義始可治天下!”衆儒生又齊吼道:“大彩——”小老頭孟軻再道:“民無恆產故而不服馴,使得恆產,而萬民得治,此強國之道,萬世昌明之學也!”衆儒人再吼:“天大彩——”

“靜聲!”學宮官令叫了出來,他的臉色不好,學術就是學術,哪有比嗓門的,難道說你嗓門大就是有理?當下道:“再有輕言亂學者,亂棒子打出!”這樣小老頭孟軻纔開始真正的講學。他講的自然是儒家。不得不承認,孟子還是有兩下子的。

首先,他說明他是繼承孔子的學術思想,他給孔子的學術定下了一個定義,那就是求仁!仁是孔子的一生學術主張。但下面,他開始把自己和老師劃分開來,他認爲光有仁還是不夠的,他表示還要有義,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也就是這個意思了

孟子一方面嚴格區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爲“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並且模仿周制擬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係,主張統治者應該像父母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人民應該像對待父母一樣去親近、服侍統治者。這是明目張膽的拍太子因齊的馬屁,連太子都感覺不好意思的害羞了。孟子認爲,這是一種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孟子說:“夫仁政,必自經界始”。所謂“經界”,就是劃分整理田界,實行井田制。孟子所設想的井田制,是一種封建性的自然經濟,以一家一戶的小農爲基礎,採取勞役地租的剝削形式。每家農戶有五畝之宅,百畝之田,吃穿自給自足。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把道德規範概括爲四種,即仁智。同時把人倫關係概括爲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認爲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爲重要。仁、義的基礎是孝、悌,而孝、悌是處理父子和兄弟血緣關係的基本的道德規範。他認爲如果每個社會成員都用仁義來處理各種人與人的關係,封建秩序的穩定和天下的統一就有了可靠保證。

爲了說明這些道德規範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論的思想。他認爲,儘管各個社會成員之間有分工的不同和階級的差別,但是他們的人性卻是同一的。

直到最後,孟子表示“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的這番道理。

田嬰發出了小小的一聲嘆惜。北信君道:“怎麼了?”田嬰道:“完了,完了,小老頭髮揮太好了,你光聽他說的多好聽,我聽了都覺得有道理,都要信了,這些日子,只怕這一次是他發揮最好的一次,我看怕是沒有人答腔了,到時,他就要評擊慎到大師了!”

果然,小老頭孟軻開始喝茶了,他等着人向他挑戰。

學宮令步出喝道:“在場學子,誰有論要爭鳴,請出!”這時,一個人站出來,他沒有登席,只是笑道:“在下魏國楊朱,請問孟軻,你方纔說,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然否?”

小老頭孟軻自得道:“然也!”衆儒生再度喝彩,有數人還用挑釁的目光看向楊朱,這楊朱卻是一點也不放在心上,只是笑道:“既然如此,你方纔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豈不是顛倒了貴賤?錯分了主次?你說君同父,臣同子,民比臣更低,可民卻又比君貴,楊朱想問你,到底是民貴還是君輕?”

田忌笑道:“遇上刺兒了!”果然,這一招可是毒,用的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小老頭孟軻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認爲君待臣民同子,臣民也當視君爲父

。但他又說了,民貴君輕的話。這裡面誰貴誰次,就可以見不清了,一下子把孟子的話給駁得亂七八糟。小老頭孟軻可也不是一般人,只是一笑,道:“君待臣如子,臣視君以父,君對臣如敵,臣自然也當視君成寇。因爲君之位決定於民之支持也,如果君無道,自當有其伐者替之,你不聽我全篇,以片言取我儒家學義,不爲智也。”

揚朱道:“既然如此,以你之言,是不是說如果君有道,那就可以向百姓要求回報?”

孟子搖頭道:“這是自然,君待民重,待臣貴,臣民自當百死相報,此忠義所以長存也。”

揚朱道:“此話不對,我做本份民,過我平常日,繳稅納糧,已經盡力,還要我百死相報?當真是莫名其妙!縱是拔一毛以利天下,吾不爲也!”衆皆側目而視。

孟子更是不恥,鄙視道:“若然如此,爾與禽獸何異?你心中就沒有君國父母嗎?”

楊朱淡然道:“我雖損一毫利天下,不與爲。但若悉天下奉一身,吾也不取。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天下治世,貴在公平,沒有誰對誰好,就一定要回報付出之說,在商言商,豈有私焉?處處以私,何以言公?你設想雖好,盡是空話,昔日管子不取爾孔丘,自在其理也!你這般只做空言論,再好聽,也不過一無是處,我雖不拔一毛去利天下,但我行商過程,國家自然從我身上已經取盡了好處,哪裡還有資格再要我出盡半分力的道理!我有閒錢,可以遊玩,可以取樂,可以賠人,可以廣業,何必無故而虛投也!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也一樣是爲利而往,豈有它哉,你自空言欺世,徒取辱也。”

孟子搖頭笑道:“爾原是商人,商人自私,天性涼薄,不爲治國正道,難怪你會做此等言,卻也不足奇了。”楊朱更是哈哈大笑,拂一下袖子,揚長而起,道:“孔子鄙農,你孟軻又來惡商,儒家如你等,既不農於地,又不商於民,只是空談,徒然毀月!爲存清靜心,楊朱離館也!”說罷,竟是不屑再與孟子多廢上半點脣舌,卻要去了。

孟子一聲冷笑,道:“自去,下位可還有人與孟軻一辯?”

卻聽:“且慢——”就見北信君匆匆離席,三步並做兩步,於衆目睽睽之下,跋足飛奔,跑到了楊朱面前。楊朱一怔,就見來人一身華衣,道:“你是魏人楊朱?”楊朱道:“正是,在下方纔已經說過,未知足下何爲也?”那人喜喜的笑開了來,雙手張開,大大的就是一禮,這讓楊朱丈二禿子摸不着頭腦,莫名其妙的不知道怎麼回事。

卻聽這個人道:“在下東騎劉羲,新號北信君,對楊朱先生的大名可是久仰以久呀,不過現在不大好說話,”北信君說着,把身上的牛皮夾子打開來,找了找,拿出了一張紙,道:“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到東騎找本君!”說着再施一禮,然後向回跑。

楊朱莫名其妙,不過想想還是不好說話,當下回還了一禮,徑自退了去

北信君回到殿前,衆目睽睽,忙向太子行禮道:“得見高人,不勝欣喜,請太子見諒!”

太子因齊萬萬想不到會是這樣,哈哈大笑道:“不妨事,不妨事……”卻見北信君裝着走錯了路,一下子鑽到了慎到的身邊,慎到一怔,不由搖頭失笑道:“你這性子也太急了!”北信君拉住慎到的手道:“想見先生,如慧星想要襲月也!”慧星襲月,那種衝擊力可想而知的猛,古人以慧星襲月、白虹貫日來形容劍客殺身取命,可以想知這種激烈了,而北信君用這種話來形容自己的誠意,縱是老沉如慎到者,也是不由動容,對北信君的好感大起。

正在這個時候,就聽“噔噔噔”的腳步聲,原來是小狐又跑過來了。

這時,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北信君的身上,人們都想看着這個得居高位,身份尊崇的人,是怎麼回事,動不動的就要鬧一下子,剛剛還好說,可這回兒,又來了個美人兒跑到了他的身邊,本來在這學館裡帶進來一個女人已經很顯眼了,但是話說回來,小狐一直是在北信君的身後,現在一下子跑出來,這可就再明顯不過了。

“叭——”小老頭孟子狠狠的一拍青玉案,對北信君乜目側視道:“足下何人,爲何三番四次擾亂學宮!宮令不管麼?”太子忙道:“孟師不要急,這位是東騎國的北信男君,剛剛那位是他的未婚夫人定陽公主!此魏王冊封,周天子首肯的。”這裡,魏王親封纔是要點,周天子首肯,不肯也得肯了。小老頭孟子冷笑:“東騎何國?北信何君?蠻夷也可言貴,在下未嘗聞也!”太子聽了不由皺眉。

這就叫不給面子,太不給面子了,一點點的面子也不給!這可是太子,日後的齊王,可這小老頭孟子竟然連太子也不給面子,當衆給北信君難堪,太子看向北信君,哪知道北信君仍是高興着呢,眼中就是一個慎到,小老頭孟子的話他是必然聽見了,那麼大的聲音,要說聽不見是假的,可是北信君卻是一點也不在意。於是太子微微一笑道:“北信君好肚量。”他也是厲害,這就是在說小老頭孟子沒有肚量了,人家又不是有心要毀你的講學,你講學的機會也不差這一回兒,何必要多生事端呢。

慎到似笑非笑道:“北信君就任人辱罵?”小狐道:“我也去罵回?”北信君道:“你就不要給本君添亂了。”然後對慎到道:“見到大師心願足矣,孟軻要罵,隨他罵好了,本君亂學宮在先,給罵罵也是應該的,再說罵人也不少本君一塊肉,能罵死人的,都是該死的。實不相瞞,大師,我喜歡別人罵我!”慎到奇道:“這卻是爲何?”北信君道:“自然是本君得罪了人,人家纔會罵本君,但光是罵也沒有用,那麼於本君也無大傷,本君又何必介意呢?”

兩人說着小話,可是把小老頭孟子氣死了,當下喝道:“東騎何國,行施何政,北信君,可願說與我等聽聽?”在他的心理,區區一個小小的新立國東騎,能有什麼所謂的政,只不過是把北信君拿出來說罵着玩罷了

。那太子猶豫一下,對北信君道:“北信君以爲如何?”

本來小老頭孟子發問責詰的是慎到,現在卻是因怒而變成了北信君。

北信君苦臉道:“不說行不行?”學宮令忍笑道:“北信君可以不說,當輸算。”

北信君莫名其妙道:“我什麼事都沒說,怎麼就算我輸?輸有什麼懲罰嗎?”學宮令哈哈大笑,道:“北信君,本殿專用於爭鳴論戰,不說就是無話,無話就是無言,無言就是無理,無理可不就是輸了麼?”北信君笑道:“輸贏如何?有無實惠。”他此言一出,就聽小老頭孟子道:“開口言利,難怪與先前禽獸學同類相好!”北信君只是挑眉。

田嬰站了起來,在太子的耳邊細語,他是太子的親弟弟,自然可以如此。

太子哈哈大笑既然如此,北信君,本宮許令,但能勝者,本宮有神秘禮物送出!”北信君還在猶豫,慎到道:“太子相請,北信君不好回絕。且做過一場。”

北信君抓住慎到的手道:“但要先生許我一會!”慎到再寬大的心胸也是給這虛榮填滿了,當下道:“北信君請去,無論爭鳴勝敗,慎到都會與北信君一唔!北信君言語妙用,慎到也想與之相交呢!”兩人互吹互捧,大大的折了小老頭孟子的面子,他在心裡暗恨,不罵你個四仰八岔,我孟字的下半部從另一邊寫!(皿字左右都翻過來都是一樣的。)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223章 嬴山回來了第271章 秦國早朝第687章 威脅論第489章 白雪問罪第90章 定族興業第649章 北秦的國書第541章 燕國的感嘆曲第161章 劉羲的軟弱第469章 東騎第一次的朝會第449章 東騎金融危機第360章 兵家是老虎第571章 三公子的慘敗第361章 齊國的大佬們第612章 白牛破陣第439章 火牆之下第10章 贏師隰的報恩第590章 秀色可餐也第694章 狼進羊圈了第736章 女相勸政第54章 劉羲刺虎第202章 女武者的悲傷第192章 不容第187章 扁鵲第571章 三公子的慘敗第107章 劉羲獻金第615章 難以打掃的戰場第370章 法學殿說法第625章 殘忍的行軍第539章 名君齊王哉第200章 重樂聚人心第138章 陳五獻計,豐盛的回報!第642章 君夫人之說第168章 問案第604章 最後的防守第658章 發行秦國紙元的金行第570章 殘忍的活埋第101章 不好打發第724章 自古帝王皆好色第185章 保密制度第11章 公子卬的雅第764章 爲了政治而付出的一切第351章 招攬大扁鵲第160章 獻刀第282章 合約就是用來撕的第431章 放鬆下來的禺支人第48章 出奔第332章 大導演公子卬第178章 朋友還是朋友第113章 突然的襲擊第574章 蘋果第801章 滅齊的議案第693章 無奈的後宮第186章 櫻亭下第130章 小熊之歌第696章 落榜第808章 盤外的棋子第343章 醫者第383章 斜道口的夾擊戰第800章 勝利者的悲歌第517章 十萬軍,可以殺乾淨第17章 殺……公子卬?第597章 戰————第693章 無奈的後宮第171章 要開會了第211章 立約第2章 我是誰第710章 嬴駟當兵第625章 殘忍的行軍第611章 鐵騎風暴第610章 黃昏的前一刻第128章 匈奴大軍第697章 遠古的惡魔第337章 臨淄沒有樹第41章 楚酒第6章 都是看不透的人第772章 難得的輕鬆第18章 死戰不休第48章 出奔第3章 墟有市第154章 鬼車的臣服第594章 請太子大人盡興第799章 龐老總之死第502章 北秦的報業發展第516章 北秦伯的浪漫第770章 滅燕的前奏曲第512章 墨門風波起(一)第751章 中原大戰第594章 請太子大人盡興第55章 小藥農第562章 趙軍的第一批次失敗第338章 十五歸國記(一)第742章 燕國再譜刺秦曲第316章 約成的比武第258章 意外的胡女第293章 東騎王的陰暗面第545章 拜見相夫子第694章 狼進羊圈了第481章 朝見周天子第748章 魏王的反省第569章 對局談心話北秦
第223章 嬴山回來了第271章 秦國早朝第687章 威脅論第489章 白雪問罪第90章 定族興業第649章 北秦的國書第541章 燕國的感嘆曲第161章 劉羲的軟弱第469章 東騎第一次的朝會第449章 東騎金融危機第360章 兵家是老虎第571章 三公子的慘敗第361章 齊國的大佬們第612章 白牛破陣第439章 火牆之下第10章 贏師隰的報恩第590章 秀色可餐也第694章 狼進羊圈了第736章 女相勸政第54章 劉羲刺虎第202章 女武者的悲傷第192章 不容第187章 扁鵲第571章 三公子的慘敗第107章 劉羲獻金第615章 難以打掃的戰場第370章 法學殿說法第625章 殘忍的行軍第539章 名君齊王哉第200章 重樂聚人心第138章 陳五獻計,豐盛的回報!第642章 君夫人之說第168章 問案第604章 最後的防守第658章 發行秦國紙元的金行第570章 殘忍的活埋第101章 不好打發第724章 自古帝王皆好色第185章 保密制度第11章 公子卬的雅第764章 爲了政治而付出的一切第351章 招攬大扁鵲第160章 獻刀第282章 合約就是用來撕的第431章 放鬆下來的禺支人第48章 出奔第332章 大導演公子卬第178章 朋友還是朋友第113章 突然的襲擊第574章 蘋果第801章 滅齊的議案第693章 無奈的後宮第186章 櫻亭下第130章 小熊之歌第696章 落榜第808章 盤外的棋子第343章 醫者第383章 斜道口的夾擊戰第800章 勝利者的悲歌第517章 十萬軍,可以殺乾淨第17章 殺……公子卬?第597章 戰————第693章 無奈的後宮第171章 要開會了第211章 立約第2章 我是誰第710章 嬴駟當兵第625章 殘忍的行軍第611章 鐵騎風暴第610章 黃昏的前一刻第128章 匈奴大軍第697章 遠古的惡魔第337章 臨淄沒有樹第41章 楚酒第6章 都是看不透的人第772章 難得的輕鬆第18章 死戰不休第48章 出奔第3章 墟有市第154章 鬼車的臣服第594章 請太子大人盡興第799章 龐老總之死第502章 北秦的報業發展第516章 北秦伯的浪漫第770章 滅燕的前奏曲第512章 墨門風波起(一)第751章 中原大戰第594章 請太子大人盡興第55章 小藥農第562章 趙軍的第一批次失敗第338章 十五歸國記(一)第742章 燕國再譜刺秦曲第316章 約成的比武第258章 意外的胡女第293章 東騎王的陰暗面第545章 拜見相夫子第694章 狼進羊圈了第481章 朝見周天子第748章 魏王的反省第569章 對局談心話北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