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衛鞅的舌辯之術

新魏王宮在大梁,比安邑王城還要大兩倍安邑的王城經歷了三代的增建,幾乎每代的魏王都要加築。按理說,魏國不當放棄安邑的,這未免太過也可惜,特別是安邑還有一座禹王臺。這就更有地利之相了。但是……大梁的城池規模與街市氣勢卻比安邑大得多。樑地處豐腴的平原,北臨黃河,南依逢澤大湖,水路陸路四通八達,便成了中原地帶最大的物資集散地。魏國當年之所以沒有將大梁作爲都城,僅僅是因爲韓趙魏三家分晉時,魏氏勢力範圍內的南部平原尚是貧瘠荒蕪的原野,大梁還只是一座小城池。而當時的安邑卻是魏氏的勢力中心,地處黃河汾水交匯處,農耕發達,城池堅固,自然便做了都城。不想自魏文侯起用李悝變法,盡地力之教,全力在黃河南岸發展農耕,大梁大大地得了一回天時地利與人和,竟是迅速富庶了起來。隨着農耕興旺,工匠商賈也紛至沓來,大梁便在一百多年間蓬蓬勃勃地變成了水陸大都會,重築大城池,工商雲集,店鋪林立,形成了天下第一大市——魏市。

魏國要移都大梁,別的好說,但是這王宮是絕對不可以小的。特別是……在安邑有一個湖心島,魏王深喜之,不忍棄。王者的威就是如此,魏王喜歡,他就要再建,不僅要建,還要建的比安邑人工湖要更大,更豪華!這樣一來,加入的人工真是多少都不夠,結果,工期一拖再拖。大梁的城修好了,宮室也十之**俱全了,但這個人工湖,卻是遲遲難以駿工!

在這段時間裡,秦國移都,五年而成,號曰咸陽!咸陽於渭水北阪。雄峻的北阪好像一個巨人張開了雙臂,將渭水攬進了懷抱。北阪塬根至渭水河道,是寬約三四十里的廣闊谷地。歷史上秦始皇每每總是在渭水大刑,殺人入水,渭水爲之赤,就是因爲方便,近。

自咸陽城成,秦國就立於不敗之地,在山東,就算是他們攻破了大散關,攻破了武關,進入關中腹心,這塊依山面水縱深寬闊的谷地,也完全可以展開兵力憑險據守,至少可以從容不迫地向北阪撤退,進入北邊的山塬地帶再行周旋。咸陽地利,可貴於此。咸陽,處處向陽,一片大明大亮,都是太陽,既有陽剛之美,又有渭水之柔,兩相宜合,千年的帝都!

相比起來,魏宮就顯得過於奢侈而不盡務實。不及得咸陽宮了。但是……還有一都,那就是秦燕京。只是秦燕京的建造端得是令人髮指,三十萬人起工於事,二十萬人操勞而死,他們的血與淚,始成了這座六年而成的大都。都中林木鬱森,花開不敗,香氣終年而不散之,城外,森林鬱鬱蔥蔥,無有盡絕,雖然北秦伐木砍了不少,但是北秦的建築多有利用土石之功,所以樹木的運用,並非是如那些傳統的中國都城那樣離譜。一座中國城,往往要把方圓的林木砍伐一空,但是在北秦,卻是可以得到減緩,除了門、窗等些微,北秦的建築都是用石條,水泥,城磚而起築的。但北秦卻用石柱以支。這就是北秦的秦燕京

。雖然用到了這些的巨石,感覺一定會很累,可是北秦墨家更是變態,在北秦王的啓發下,他們運用軸輪之術已經到了孫猴子的地步,那叫一個千變萬化,縱萬斤之石,一樣可以搬來調去。正是如此,秦燕京纔會這樣飛快的建好。可是,明明有這樣先進的器物,可是北秦國仍然是整死了二十萬的奴隸,雖然這些奴隸是北秦軍方從北面那些山林裡抓來的奴隸,甚至還要北秦王逼那些小國窮鬼們晉獻的奴隸,可是也是人,卻就這樣活活累死在秦燕京下。後世人感嘆的說:“秦燕京……秦燕京……無論名字還有城,都是這麼的美……但是……你的美卻有着太多太多的鮮血了……”說這話的詩人給北秦情報組織抓起來,後病逝於監察給事廳。事實上,此後,秦燕京又進行了數次的整修和增建,北秦王更是在此又加建了一座空中花園用來供自己與天下佳麗淫樂。但那已經是多年以後的事情了,而現在麼……卻是衛鞅的舞臺!

“外臣衛鞅,參見大魏王……”衛鞅深深一躬,這個禮並不輕,縱在秦公面前,他也是拱手小禮,焉有現在這樣把整個腰都彎下去的道理!魏王不置可否,他在心裡還算計着……衛鞅還真是有一點才能,他不是隻會餵羊啊!要不怎麼說呢,這個秦國可不是在他的幫助下強大了麼?老公叔當初真是沒有看錯人。雖然魏王這樣想,但並不代表他知道自己錯了。

假如歷史的車輪倒退,魏王也許會給衛鞅一個大官,但還是會立公子卬爲相。在魏王看來,衛鞅可以替代,但是丞相公子卬卻是不能替代,公子卬的才能他看在眼裡,大魏國能支持到現在,甚至可以說霸業重興,這不能不說是丞相的功勞。公子卬可並不是如《新大秦帝國》裡那樣的一個廢物!那只是作者的一個創作需要。貴族階級是古代人類的一個精英團體,也許當這個帝國走向了毀滅時,貴族會腐化,墜落,可是現在卻並非是如此。一定要說明,魏國在經歷了公叔痤後,出現了一段時間的不穩,而正是丞相公子卬,才讓大魏順利的把魏國的霸權保持下來。這一點,魏王是不會看錯的。因爲如果聽公叔痤的話,用衛鞅,那衛鞅一定要變法,法家麼,不變法幹什麼?可是魏國並沒有到非變不可的地步,魏國不想變法,變法是逆天,哪怕是輕輕的變動,魏王覺得魏國足夠強大了,不要再變,相反的,如果真要變了,那在這個變法的過程裡,死人是一定的。那時反而給魏國平添出沒來由的亂來。

魏王不變法,自不要用衛鞅,可是,在此,他就該從公叔痤的命令,殺死衛鞅。因爲衛鞅對於魏國真是太瞭解了。從衛國出來,衛鞅先是在外求學,又在稷下待過,有了出身學識,他再到魏國,在魏國,衛鞅付出了很多,他也得到了很多,公叔痤的時代,衛鞅幾乎參與了所有的魏國政務。這樣一個對魏國的朝政瞭如指掌的人,魏國卻把他給放到了國外去……

這是一種何等樣的泄秘。而現在,這個結果就到來了。本來魏國想要教訓一下秦國,也就是打秦國一下,秦公是沒有辦法的,他只能打,老秦人只會打,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可是現在秦國有衛鞅,對魏國瞭解至深的衛鞅有辦法,他就這樣施施然的來到了魏國的朝堂!

蘇秦張儀縱橫時代,可以口舌退兵奪城,天下公卿掌握中。那叫一個可怕。但是……

並非是他們兩個纔有這種本事的,還有,就是衛鞅,在歷史上,蘇秦和張儀策士無雙前,衛鞅已經向人展示了他的這種外交的才能。他有兩個大手筆,其中之一,就是現在。使魏。

正當魏王心裡感嘆的時候,龐涓側席而視,語音清冷道:“咦?這不是當年的中庶子麼?”

本來龐涓是要統率大軍的,但是他還沒有到那個地步,衆小國的軍隊還沒有調齊,軍糧物資也要時間,大軍只是在準備着,就等着時機一到,就打秦國。古時行軍打仗那叫一個慢。這一點,在之前已經說過了。所以龐老總纔可以悠閒的坐在這裡,他也是一個怕,怕魏國給說的不再動兵了。這種事前已有之,畢竟,龐涓壯年已過,他已經不再年輕,身爲一個兵家,一生之中,沒有一次滅國拔都之功,這讓龐涓情可以堪之!可惜,當年龐老總對北秦王下手陰了點,北秦王曾經說過,不與龐老總共存一個青天之下,可見其恨意滔天。不然的話,他龐涓就去投北秦王,至少,以北秦的軍力,可以撈一個滅國之功。當然,龐涓只是想想!

北秦的軍方自成系統,怎麼可能由他去當面。只是他在心裡感慨,別國也就算了,可是北秦國……北秦國真是滅國連連,其它國家滅一國,比吃炒熱了的隔年冷屎還要難,可是北秦王就中原來說,先克中山國,再下燕國,然後回過頭來,就吃了趙國,如同輕鬆的下棋一樣。雖然北秦也是吃撐了,可是這是有區別的。所謂的吃撐了,是指北秦的國力擴張到了極限,其國力的資源不足以再進行擴張戰略,而並非是說他們沒有自保的能力。

就是這樣,北秦國吃飽了,休養足了。而魏國,在整個中原勞碌不小,卻沒有什麼可得。

龐涓的心裡十分的鬱悶,現在這一腔的鬱悶全衝着衛鞅發作起來了。可是衛鞅是誰?他在公叔丞相府時就不在意這種小事了,聽龐涓的話,只是淡然輕笑,道:“上將軍有禮!”

龐涓指斥衛鞅當年中庶子,對他羞辱,可是衛鞅卻是灑脫的回之以禮,這種對比頓時讓龐涓感覺低人一等,衛鞅回禮,他反而更覺怒,只是他也不是政治傻子了,吃了那麼多的虧,最基本的察言觀色,卻是會的。這下,他可見到了,那就是魏王臉是晴轉多雲,趁着沒有打雷下雨,龐涓深吸一口氣,不復多言。魏王見到龐涓老實了,這才鬆氣。可不是麼,怎麼說衛鞅也算是魏國的舊臣,現在他主動上門,我們多少要擺一下大國的譜,這樣小器巴啦的,沒得丟我們大魏國的臉面。就聽魏王平和的聲音道:“衛鞅,你不在秦國爲官,來我大魏……”

衛鞅深深一禮,把禮數週全到了無以復加,然後道:“我主秦公聽聞大魏盟主會於天子前,深得天恩,是以由外臣來前恭賀大魏霸權更盛,國勢無儔

!”太子在旁道:“陳腔濫調,未見新意!”意思諷刺衛鞅拍魏王的馬屁!魏王也覺得這話老土了一點,我大魏國現在如日之中天,還用得着你說麼?所以他的臉上也不大客氣,便道:“衛鞅也算是曾經的魏人,不過現在你代表秦國而來,相信只怕是爲了……本王那無敵大軍吧!”衛鞅自信道:“秦自服於魏,一向勤禮有加,無罪於魏焉,何以當魏之伐也?是以我主秦公並不在意魏國大軍,魏國聚大軍,可以攻齊,可以攻韓,可以攻楚……何以非要攻魏呢?”這也是有學問的,因爲在魏王招天下十二國的時候,韓國、楚國、齊國,都沒有來。而秦國雖然沒有來,但是卻派出了代表,總算是給足了魏國面子,從這個角度上講,五十步是可以笑百步的。

是呀,你魏國招集諸侯,韓國沒有來,楚國沒有來,齊國沒有來,我們秦國吧,雖然沒有來,可是我們派代表了,至少這個態度是到位了,而且我們也是怕麼,萬一我們派人多了來,給你們誤會我們侵略你們,這可怎麼說呢?現在衛鞅手心手背全是理,除非魏王學北秦禽獸死不要臉,不然他還真不好找個理由來說道。這也是魏王想要打秦國的主意,而秦國立時就知道的原因。可是衛鞅這話裡還有一個意思,那就是挑撥離間。但這個意思是一個若有若無的。

也就是說,這句話的作用只看聽的人了,變數太大,只是無心之柳,是不是可以成蔭,那就是另一回事了。魏王一下子給噎住了。這時,魏國的一個大臣出來了,這人叫惠施。

惠施,宋國人,戰國時政治家、辯客和哲學家,是名家的代表人物。公叔痤死的時候,魏王招見惠施,年青氣盛的惠施急去安邑,以爲自己可能會給封成丞相。他走了一程又一程,途中,一條大河擋住去路。惠施心裡記掛着魏王和魏國的事情,心急火燎,結果,過河時,他一失腳跌落水中。由於惠施水性不好,他一個勁地在水裡撲騰着,眼看就要沉入水底,情況十分危急。正在這時,幸虧有個船家趕來,將惠施從水中救起,才保住了惠施的性命。船家請惠施上了船,問道:“既然你不會水,爲什麼不等船來呢?”惠施回答說:“時間緊迫,我等不及。”船家又問他:“什麼事?這麼急,讓你連安全也來不及考慮呀?”

惠施說道:“我要去做魏國的宰相。”船家一聽,覺得十分好笑,再瞧瞧惠施落湯雞似的失魂落魄的樣子,臉上露出了鄙視的神情。他恥笑惠施道:“看你剛纔落水的樣子,可憐巴巴的只會喊救命,如果不是我趕來,恐怕連性命都保不住。像你這樣連鳧水都不會的人,還能去做宰相嗎?真是太可笑了。”惠施聽了船家這番話,十分氣惱,他很不客氣地對船家道:“要說划船、鳧水,我當然比不上你;可是要論治理國家、安定社會,你同我比起來,大概只能算個連眼睛都沒睜開的小狗。鳧水能與治國相提並論嗎?”一番話,說得船家目瞪口呆。

現在的惠施頭上有着公子卬,可他卻已經在魏國展露了自己的頭角,見衛鞅答辯無敵,連魏王也給說住了,當下就插了進來,道:“邦交有禮,大良造,你秦國之禮,可有焉?”

惠施先一步點明衛鞅的秦國官名,意思是說你的官位現在不小了,再說邦交的國禮,那就是說,你官這麼大,這邦交之禮,可不能小了

!這也是一個爲難,但卻恰到好處。

衛鞅早就等着這句話了,可見惠施年青了,也不想想衛鞅是什麼人,這種事情他怎麼可能沒有想到,自然是張口就來:“邦交之禮在此,請大魏王過目!”說着,從懷裡取出一絲織的軸卷,呈進而上。這可引得魏國的好奇心了,這是什麼東西,讓衛鞅以秦國第一把執政的大位來送呈?內侍拿過,轉承敬上。魏王漫不經心的打開來,先是隨便看的,然後越看越認真,後來竟然從內侍的手裡親自拿過,捧在手心上看,這就更令人好奇了,誰也不知道秦國衛鞅這樣送呈上來的寫的是什麼!好一會兒,魏王放下了文告,臉上表情怪異到了極點。好一會,魏王道:“……彼見我之大軍兵威,是以行此獻媚之計,當本王就會上當麼?”

衛鞅長揖到底,然後動情至深的道:“外臣本魏臣,奈何魏之不用,而就秦……”這是說,我對魏國有感情,但是魏國不用我,我纔去秦國的,可由此能見出,我不是甘心去秦國的,我對魏國還要感情!“……方今之世,天下之霸有二,北秦北霸,然北秦人少地大,曰霸而無霸,徒具其勇也,不足道!”這是說北秦雖然大,也有不霸之霸的名聲,可是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還是比不上魏國!“……魏國地大物博,人口衆多,兵強馬壯,氣勢如虹,中原至尊,魏國霸主,號令天下,莫敢不從……現在的魏國代表了我中原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然……以魏國之尊……天下共王號者卻有四,楚國、齊國、北秦先後稱王,與魏齊名,這實是大大的不敬……”說到這裡,衛鞅算是說到了魏王的心!

整理布。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541章 燕國的感嘆曲第447章 東騎有鳳第384章 兄與弟第561章 步軍的唱響第89章 嬴渠樑的憤恨第789章 逆天的詔令第556章 北秦人小小的打擊第673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四)第483章 定新國號,求娶傻公主第82章 河西龍賈第78章 公叔妙語第412章 堅苦的行軍第610章 黃昏的前一刻第565章 沒有萬箭之禮第548章 黃天之死第326章 死亡後的舞蹈第567章 三公子範第99章 議商情第720章 北秦侯騙水鏡第572章 趙國要騎兵第65章 嬴虔讓位第496章 入教第634章 北秦式的京觀第680章 拿女人換馬第525章 狐不疑出使魏第227章 與鄧陵子論學(二)第451章 拆遷工程第330章 龐涓的夜訪第716章 模範軍的表演第723章 六月裡的大事第772章 難得的輕鬆第19章 輕車敢獨行第62章 公叔老頭的消息第464章 戰爭與和平第461章 搬師回軍第228章 鄧陵子的挑戰第298章 東騎人的夜歌第601章 飛鴿的呼喚第448章 星斗暗衛露崢嶸第510章 問政第154章 鬼車的臣服第425章 有情人終……第35章 殺戮……不是罪!第633章 賺六千萬金?第238章 義降第113章 突然的襲擊第532章 北秦使魏第446章 北賽山小會師第447章 東騎有鳳第471章 二夫人教堂第594章 請太子大人盡興第407章 衛鞅第二次晉諫第77章 出使魏國第434章 北賽山之戰第135章 死亡的篇章第762章 長策難以變之第611章 鐵騎風暴第525章 狐不疑出使魏第226章 與鄧陵子論學(一)第546章 相夫子的兩個請求第129章 大王子的回軍第18章 死戰不休第31章 苦窮秦第751章 中原大戰第779章 攻燕……第96章 分秦的危局第462章 東騎威脅論第708章 父子歧路第604章 最後的防守第478章 北信男君真正的信第669章 集團軍時代的到來第34章 沒有主人的奴隸第450章 密道奇兵第462章 東騎威脅論第462章 東騎威脅論第621章 攻與和第241章 月色下的罪惡第572章 趙國要騎兵第102章 指尖眉的下撩斬第761章 死人的衣服第371章 趙茗的行刺第245章 東騎人不可捉摸的下一步第636章 收拾林胡人第610章 黃昏的前一刻第596章 趙軍論戰第788章 送上門來了第568章 援兵初到第499章 軍費的龐大第491章 關於和平第279章 打不起來的最後一戰(二)第172章 青堡會議(一)第84章 公子卬的客宴第315章 向東騎王挑戰第432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第273章 軍校第430章 下山下山第183章 借第15章 雙孔楚弩第181章 殺衛鞅第260章 涇北失守
第541章 燕國的感嘆曲第447章 東騎有鳳第384章 兄與弟第561章 步軍的唱響第89章 嬴渠樑的憤恨第789章 逆天的詔令第556章 北秦人小小的打擊第673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四)第483章 定新國號,求娶傻公主第82章 河西龍賈第78章 公叔妙語第412章 堅苦的行軍第610章 黃昏的前一刻第565章 沒有萬箭之禮第548章 黃天之死第326章 死亡後的舞蹈第567章 三公子範第99章 議商情第720章 北秦侯騙水鏡第572章 趙國要騎兵第65章 嬴虔讓位第496章 入教第634章 北秦式的京觀第680章 拿女人換馬第525章 狐不疑出使魏第227章 與鄧陵子論學(二)第451章 拆遷工程第330章 龐涓的夜訪第716章 模範軍的表演第723章 六月裡的大事第772章 難得的輕鬆第19章 輕車敢獨行第62章 公叔老頭的消息第464章 戰爭與和平第461章 搬師回軍第228章 鄧陵子的挑戰第298章 東騎人的夜歌第601章 飛鴿的呼喚第448章 星斗暗衛露崢嶸第510章 問政第154章 鬼車的臣服第425章 有情人終……第35章 殺戮……不是罪!第633章 賺六千萬金?第238章 義降第113章 突然的襲擊第532章 北秦使魏第446章 北賽山小會師第447章 東騎有鳳第471章 二夫人教堂第594章 請太子大人盡興第407章 衛鞅第二次晉諫第77章 出使魏國第434章 北賽山之戰第135章 死亡的篇章第762章 長策難以變之第611章 鐵騎風暴第525章 狐不疑出使魏第226章 與鄧陵子論學(一)第546章 相夫子的兩個請求第129章 大王子的回軍第18章 死戰不休第31章 苦窮秦第751章 中原大戰第779章 攻燕……第96章 分秦的危局第462章 東騎威脅論第708章 父子歧路第604章 最後的防守第478章 北信男君真正的信第669章 集團軍時代的到來第34章 沒有主人的奴隸第450章 密道奇兵第462章 東騎威脅論第462章 東騎威脅論第621章 攻與和第241章 月色下的罪惡第572章 趙國要騎兵第102章 指尖眉的下撩斬第761章 死人的衣服第371章 趙茗的行刺第245章 東騎人不可捉摸的下一步第636章 收拾林胡人第610章 黃昏的前一刻第596章 趙軍論戰第788章 送上門來了第568章 援兵初到第499章 軍費的龐大第491章 關於和平第279章 打不起來的最後一戰(二)第172章 青堡會議(一)第84章 公子卬的客宴第315章 向東騎王挑戰第432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第273章 軍校第430章 下山下山第183章 借第15章 雙孔楚弩第181章 殺衛鞅第260章 涇北失守